1938年 「中制」與抗戰電影

1938年 「中制」與抗戰電影

1938年「中制」與抗戰電影

戰火交織中的板塊漂移

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中國的電影製片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上海這個「東方好萊塢」。隨著戰火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影人離開上海,加入抗日救亡的隊伍,中國的電影版圖出現了一輪新的分化組合,形成了國統區、淪陷區、根據地、上海租界區及香港這四個板塊。在國統區內,以中國電影製片廠為代表的「官辦」影業主導了電影製作,這是之前的中國電影史所沒有的。

電影大歷史:那個年代的主旋律

好萊塢2004年暑期大片《後天》在全球同步上映后,便有人指出這樣的電影屬於美國的主旋律。其實,如果能把「主旋律」的定義看得廣些的話,這樣的理解並不難解釋,人類文明在面對相似情況時總會做出共通的反應,傳遞出相同或相近的理念與精神。這裡提到的相似情況,就比如災難或者戰爭,而共通的反應與精神則是團結、愛國、奮不顧身……

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半個多世紀以前。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向北京盧溝橋地區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民予以反擊,從此抗日戰爭全面打響。在隨後的幾個月間,上海、太原、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雖然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而此時中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的重心卻集中在武漢。

到1938年初,除了留守「孤島」上海的一部分電影人外,大多數在上海電影的骨幹分子都已撤離到武漢,成為文藝界抗戰宣傳不可忽視的潛在力量。1938年1月29日,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宣告成立,在這一協會中既有夏衍、田漢、陽翰笙等**電影工作者,又有蔡楚生、洪深、袁牧之、沈西苓、史東山、應雲衛、孫瑜、趙丹等上海電影界的精英,也有羅明佑、邵醉翁等電影界的經營巨子,還有多位當時國民黨政府中的文化要員。在成立大會上,電影界抗戰協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表示「我們得堅強地團結起來,用同一的意志趨向同一的戰鬥目標」、「我們要將每一個電影從業人員鍛煉成民族革命戰爭中的勇敢的鬥士,將自己獻給祖國,將自己的工作獻給神聖的抗戰。」

抗戰協會的成立不僅明確了當時電影界一致的鬥爭態度,也為此後幾年的抗戰電影提供了政治基礎以及明確的創作方向。由於大批電影人的遷移,原本設在武漢的「漢口攝影場」擴充改建為中國電影製片廠,這裡也成為了當時中國抗戰電影拍攝製作最重要的一個基地。在那個國難當頭的年代里,「中制」扛起電影界的抗爭大旗,僅在武漢淪陷以前,就創作出三部故事片、五十餘部紀錄片、新聞片和卡通歌集片,無論數量、類型還是影片質量,都可謂成績斐然,唱響了危難時期的銀幕「主旋律」。

1938年9月底,武漢方面戰事吃緊,「中制」全體人員、設施遷移到了後方的重慶。在日軍戰機的不斷騷擾下,「中制」的工作人員在非常艱苦與危險的情況重新建設片場,並堅持進行拍攝建設,這也許正是那個年代抗戰影片讓人感覺可親可敬的真正原因。從1939年到1940年期間,「中制」達到一個創作的高峰時期,在眾多的抗戰題材影片中,有正面描寫長沙會戰民族各階層反應的《勝利進行曲》(導演史東山),有反映農民積極支援抗戰的《好丈夫》(導演史東山),有由日本戰俘集體出演自身經歷的《東亞之光》(導演何非光),有刻畫敵偽特務經歷思想轉變的《火的洗禮》(導演孫瑜),有以抗敵宣傳隊工作為題材的《青年中國》(導演蘇怡),還有描寫少數民族同胞一致抗日的《塞上風雲》(導演應雲衛)……

不要以為這些影片都是口號式的作品,其中多數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劇情也並非簡單化的敵我矛盾,角色更不是臉譜一樣的「高大全」英雄。就以《塞上風雲》為例,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現得更像是蒙、漢兩族男女之間的戀情與誤解,而經歷過種種遭遇后才轉向了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的同仇敵愾,如此處理不僅讓人信服,更叫人感覺賞心悅目。也許,那個年代的主旋律,還存有上海商業電影的靈動與智慧,當然還有全體創作者在經歷民族苦難的真誠感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上一章下一章

1938年 「中制」與抗戰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