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位父親,也讀一位政治家(2)

讀一位父親,也讀一位政治家(2)

我們往往習慣於僅從一種政治的軌道上去解釋一個政治家、一個革命者的命運。其實,成就一個政治家或摧毀一個政治家的原因有時要複雜得多。在這裡,或許感情、家庭這些因素尤其是不能迴避的。

我們知道,同是這個時代的偉人**是在不斷地失去親人〔兄妹、兒子、妻子(包括離異)〕走完他的革命征程的。**病危的時候(大概是逝世的前十天),他的女兒李敏經中央同意,到病榻前看望她的父親。這時的**微睜雙眼,看清了是自己的女兒,便緊握住李敏的手,閉目不語。**去世后,我們看到的他更多的是被當作一位偉人,一個民族英雄,一個黨的偉大領袖被悼念。而鄧小平不僅如此。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除了他身上的黨旗、身旁的鮮花外,離他最近的,最後擁吻他的是他的妻子,他的兒女,他的孫兒。

許多公開的資料都從不同角度和側面,證明並描述了**的孤獨,特別是晚年的孤獨。而鄧小平不是。無論是他「文革」被打倒,還是再次被打倒,他始終沒有失去妻子,失去家人,失去親情,失去無比溫暖的親人之愛和天倫之樂。

政治家就一定是離群索居或徹底的獨行者嗎?毛毛說:「對於父親來說,政治上的大風大浪不算什麼,最難以忍受的就是孤獨。」鄧小平的確沒有陷入過這種不僅他不能忍受,大多數人(姑且說)也難以忍受的孤獨。無論「文革」開始初被打倒,還是批鄧反右,政治上的風暴所以沒能最終掀翻鄧小平,除了他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胸懷和堅強品質外,還因為鄧小平擁有一個好妻子、好家庭,擁有從未與他「劃清界限」的依戀著他愛著他的兒女。鄧家不簡單。能夠以一個家庭的力量共同抵禦幾乎是滅頂之災的政治風浪的,實在太少有也太難得了。1976年,當政治的災難和自然的災難幾乎同時從天而降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的鄧小平的夜晚是這樣度過的:到了晚上,全家人擠到這個大大的棚子里。父親在燈下看書,媽媽和奶奶鑽在蚊帳里扇著扇子聊天兒,眠眠和萌萌打打鬧鬧,而我們呢,有人看電視,有人則把麻將和撲克牌都拿了出來,擺在床上打。全家人住在這個大棚子下,不像在抗震,倒像在過兒童「夏令營」。

「這就是家,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一個驚濤駭浪之中的心靈之家。」

很難想象,也不應當作這樣的假想,假如鄧小平沒有這樣一個家,沒有這些愛著他並簇擁著他的親人,沒有他的妻子的陪伴,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命運又該如何?他的那些改變中國的史詩般的偉大規劃和夢想又能走多麼遠?實現多少?事實是,鄧小平不僅再次百倍精神地復出,不僅以93歲的高齡辭世,而且在生命歲月最後的十幾年中他還以驚人的力量和智慧改變了我們這個國家,甚至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張建星散文隨筆集:歷史的從容讓我們感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張建星散文隨筆集:歷史的從容讓我們感動
上一章下一章

讀一位父親,也讀一位政治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