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轉入和平軌道(2)

第五章?轉入和平軌道(2)

在1920年3月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上,列寧就過渡時期的經濟建設問題指出,改造俄國經濟的基礎,主要是提高農業耕作的水平,但是要這樣做,就必須恢復重工業。國家電氣化的計劃是一切經濟建設的基礎。這是黨的新綱領。"只要我們還生活在一個小農國家裡,資本主義在俄國就有比共產主義更牢固的經濟基礎。"列寧指出,在地方上,資本主義"是靠小經濟來支持的,要粉碎它,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把國家經濟,包括農業在內,轉到新的技術基礎上,轉到現代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只有電力才能成為這樣的基礎。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

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列寧還就恢復國民經濟、可以准許外國資本家在某些企業中獲得租讓權問題發表了講話。他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從資本主義國家儘快地取得機器設備,為此用黃金和租讓權去償付資本家是值得的。蘇維埃政府的政策是,利用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經濟利益的深刻而不可避免的衝突,阻止或延緩他們組成反對蘇維埃共和國的同盟。為此,列寧主張,在互惠的基礎上,蘇聯要同英國發生貿易關係,要同德國發生貿易關係,要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發生貿易關係,要想方設法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

但是,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卻遇到以托洛茨基為首的黨內反對派的嚴重挑戰。在1920年11月舉行的全俄職工代表會上,托洛茨基公然提出要把戰時共產主義的"螺絲釘扭得更緊一些"。與此同時,還提出了立刻把"工會國家化"的要求。他反對向工人群眾採用說服方法。他主張把軍事方法搬到職工會裡來。托洛茨基反對在工會裡擴大民主,反對工會機關實行選舉制,而主張採取赤裸裸的強制命令的手段。凡是由托洛茨基分子領導工會的地方,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政策在工會引起衝突、分裂和瓦解,挑撥非黨工人群眾反對黨。其實這次爭論的範圍要比工會問題範圍廣泛得多。它涉及共產黨究竟應該怎樣對待農民,怎樣對待工人,以及在新的環境下怎樣對待群眾的問題。

跟著托洛茨基反對列寧路線的還有"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和"左派共產主義者"。"工人反對派"提出了要把全部國民經濟管理事業交給"全俄生產者代表大會"去做的口號。他們想把黨的作用化為烏有,否認無產階級專政在經濟建設中的意義。"工人反對派"拿工會來與蘇維埃國家和共產黨對立。他們認為工人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不是黨而是工會。"工人反對派"實際上是個無政府工團主義的反黨集團。

"民主集中派"反對黨政機構的權力集中化而要求更多的黨內民主自由;他們還反對在工業中實行一長制,而堅持在工業領導方面事事都實行"集體領導"。列寧把民主集中派稱為"叫喊得最響亮者"的派別組織,把民主集中派的綱領稱為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的綱領。

在關於工會問題的爭論時期,斯大林同列寧站在一起,積极參加了這場鬥爭。他號召全國黨組織團結在列寧的周圍。當時莫斯科黨組織的鬥爭來得特別緊張,反對派在這裡集中了他們的主要力量,打算把首都的黨組織奪歸己有。但是,反對派的這種陰謀詭計受到了莫斯科布爾什維克的堅決回擊。當時在烏克蘭黨組織中也發生過尖銳的鬥爭。在烏克蘭中央書記莫洛托夫的領導下,擊潰了托洛茨基分子和施里亞普尼可夫分子。烏克蘭共產黨仍然是列寧黨的忠實可靠的支柱。在巴庫,奧爾忠尼啟則領導南高加索黨組織擊潰了反對派。在中亞細亞,由卡岡諾維奇領導進行了反對反黨集團的鬥爭。當時斯大林把地方組織中的爭論總結材料交給《真理報》發表,這些材料表明,黨獲得了勝利,而各個反對派遭到了失敗。

1921年1月19日,斯大林在《真理報》上發表了《我們的意見分歧》一文。他指責托洛茨基的態度鼓勵了國內外的一切反革命分子。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分子都懂得在白匪口號下的公開的反革命活動是註定要失敗的,因此他們企圖採用冒牌的革命口號來打擊蘇維埃政府。他們開始裝著像個共產黨員,以便利用黨內的分歧。

1921年3月8日,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了。出席這次大會的有694名有表決權的代表,代表著732萬多黨員。代表大會對工會問題的爭論作了總結,並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列寧所提出的政綱。列寧在代表大會開幕時說,爭論是一種不可容許的奢侈品,敵人是滿心指望共產黨內部出現分裂的。鑒於黨內派別組織的存在,代表大會斥責了一切反對派集團,並指出它們事實上是在幫助無產階級的敵人。代表大會責成立刻解散一切派別組織,委託各級黨組織嚴格注意禁止任何派別活動,並說,凡不執行代表大會決議的人,都應立刻毫無條件地開除出黨。代表大會給了中央一種全權,凡遇有中央委員違反紀律,以及凡遇有恢復或進行派別活動的事情發生時,均得採取黨內一切處罰辦法,直到開除其中央委員資格和黨籍為止。所有這些決定,都寫進了由列寧提出而經代表大會通過的《論黨內統一》的特別決議中。

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從餘糧收集制過渡到糧食稅,過渡到施行新經濟政策的極重要的決議。決議說,所有超過稅額的剩餘糧食,完全留歸農民自己支配,農民可以自由出賣這種剩餘糧食。列寧在其報告中指出,貿易自由,在開始的時候,會使國內資本主義成分有某種活躍。儘管如此,還得允許私人貿易和准許私人工業家開設小企業。但這用不著害怕。列寧認為少許的商品流通自由能造成農民努力經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使農業迅速高漲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國家工業將會恢復起來,而私人資本則將被排擠出去;積蓄了力量和資財以後,就可以建立強有力的工業--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然後就轉為堅決進攻,以便消滅國內資本主義殘餘。第十次代表大會關於施行新經濟政策的決議,保證了工人階級和農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堅固聯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縱橫捭闔:斯大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縱橫捭闔:斯大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轉入和平軌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