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新市區(2)

籌劃新市區(2)

蘇聯這個「計劃工作者的天堂」,也同樣引起了梁思成的關注。1944年,蘇聯建築學者窩羅寧所著《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在倫敦出版,此書立即引起梁思成極大的興趣,並著手翻譯。1952年5月,經梁思成與林徽因翻譯,此書的中文版由龍門聯合書局出版。這兩位學者在「譯者的體會」中,首先就高度讚揚了「蘇聯在一切建設和工作中的高度計劃性和組織性」。而在此前,梁思成、林徽因1951年7月在為《城市計劃大綱》(雅典憲章)的中譯本所作的序言中,就從更深層次剖析了蘇聯社會制度的優越性,認為歐美城市的「土地私有制度始終妨礙著任何改善都市體形的企圖」,導致城市「無限制無計劃地像野草一樣蔓延滋長」的「惡性循環」;「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使他們的城市得了嚴重病症」,「惟有在社會主義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下」,這種「病症」才能被治好。可以說,梁思成與陳占祥走到一起,不僅僅出於對北京古城的愛惜之情與對彼此學術思想的認同,這當中,還有他們作為城市規劃學者,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真誠嚮往。一到北京,陳占祥就與梁思成共同投入了對新市區發展計劃的研究。「在我到達北京之前,梁先生對首都城市規劃已有一個初步方案。那是以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侵華戰爭中已慘淡經營過的『居留民地』(今北京西郊五棵松一帶)為基礎而設計的一個市中心方案。」陳占祥回憶道,「梁先生的指導思想是要保護北京歷史名城。我完全贊成梁先生的這一指導思想,但對原有的初步方案發表了我的意見。」陳占祥認為:「日本侵略者在離北京城區一定距離另建『居留民地』,那是置舊城區的開發於不顧。我主張把新市區移到復興門外,將長安街西端延伸到公主墳,以西郊三里河(現國家經委所在地)作為新的行政中心,像城內的『三海』之於故宮那樣;把釣魚台、八一湖等組織成新的綠地和公園,同時把南面的蓮花池組織到新中心的規劃中來。」這個建議得到梁思成的認可。就在這時,一場激烈的交鋒到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復活北京城半個世紀的滄桑回憶:城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復活北京城半個世紀的滄桑回憶:城記
上一章下一章

籌劃新市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