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若送了別人家犯忌諱的東西,那就是再花多少錢也彌補不回來的。一縣之中雖說知縣為尊,但縣裏鄉紳裏面,頗有些告老歸鄉的官員,這些人的禮也不可輕慢。還有縣裏的舉人秀才這些,也要分的清楚明白。

婉潞細細聽了楚夫人的教導,這做好一個縣官奶奶,可不是那麼輕鬆,絕不是自己家裏小院門一關就什麼事都不管了。

七月已過,趙思賢的選官在這時也有了答案,金陵府江寧縣正堂,這個缺雖不是天下第一好缺,也是個肥缺,江寧縣乃金陵府首縣,金陵又是自古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得選此官,侯爺也是費了好大週摺。

消息傳來,又擺了一日的酒慶賀,吏部體貼,憑上只寫了明年二月三十到任就可,明擺着要讓趙思賢在家過了年才走。從這裏到通州,走驛站的話不過兩日就到,到了通州下船,沿着運河一直走,三十來日就能到了江寧。

趕的緊的話,過了元宵動身都來得及。趙思賢倒不覺得在家過年有什麼稀奇,高興的是妻子能和兒子再多待些時日。

八月中秋一過,皇帝慶賀羅太后七十大壽的恩詔一道道發佈,果不其然,第一道就是復了安國公府的王位,雖然只是升安國公為安郡王,卻也是天大喜事,思梅也從安國公世子夫人成為安郡王世子夫人,等世子襲了王位,就成為王妃。

或許是為了彌補安郡王,詔書之上還封瑜之為安樂縣主,郡王之女為縣主的雖則不少,但得到封號的不多。楚夫人高興女兒和外孫女的境遇,那幾日真是嘴都合不攏。

被流放了三十來年的前潞王眷屬也被恩赦回京,詔書上雖然沒有給他們爵位,但明明白白寫着,馳驛來京,並讓禮部安排了他們一家回京后的住所。

這讓嗅覺靈敏的大臣們開始推測,前潞王一家雖說不能復王位,但一個爵位是少不了的,自然有人開始往禮部安排的宅子裏送奴僕傢具,把一座宅院佈置的花簇簇的,就等着他們全家到來。

定安侯府也免不了如此,卻沒有用侯府的名義,而是用了婉潞的名義送過去,婉潞的祖父可是前潞王的表弟,看在親戚份上也不會把東西給他們扔出來。

婉潞雖好奇這個從沒見過面的表兄,但更好奇的是那位沒見過面的表伯母。當日流放的是潞王世子一家,潞王世子已經在二十年前死於邊關風霜,前潞王世子夫人王氏拉扯著一兒一女長大,這個當初也是京里嬌滴滴的少女,也不曉得吃了多少苦頭。

九月初三,前潞王世子夫人帶着兒女到京,京里的人知道消息,紛紛帶着人前去求見,都吃了個閉門羹。吃了閉門羹還是小事,王氏還命人根據禮單把這些人送去的禮物全都還了回去。楚夫人等又過了幾日,這才帶着婉潞前去拜見。

那拜帖之上,卻只寫了婉潞的名字。

這宅子並不大,不過三進而已,和別家宅院時常能見到路上匆匆走過的僕從不一樣,一路上除了這個領路的婆子再沒有別人走過。

安靜的就像禪院一樣,陽光灑在青磚上,青磚旁還有沒除乾淨的細草,這裏原本是一個罰沒大臣的宅子,空着已經十多年了,雖經過打掃除塵,但這麼多年沒人入住,依舊有一股深深的落寞感。

婆媳兩已經走到堂前,帘子掀起,走出兩個人來迎接,年紀長些的就是王夫人,旁邊的該是她的兒媳,婉潞的表嫂了。這房媳婦是在流放之地娶的,縱是出身尊貴當時也落入泥沼,不過娶了個教書先生家的女兒。

楚夫人已帶着婉潞行禮下去,王夫人忙帶着兒媳還禮,這才各自說了幾句閑話,請進屋內奉茶。屋裏也是空空蕩蕩,除了一張桌子四把椅子之外,沒有別的東西,那桌上椅上也沒有桌布椅袱之類。

就算是趙府做粗使下人的屋子也沒有這麼空,王夫人把楚夫人婆媳讓到上面坐下,自己坐在客位,她兒媳站在一旁。婆子已經倒了茶上來,她兒媳親自把茶奉上,婉潞急忙站起:"勞動表嫂了。"她只是輕輕一笑,見她頭上只插了支銀簪,耳邊是一對小巧銀耳環,身上衣衫也十分素凈。

除了開門的老蒼頭,就只有這麼個婆子,別的下人一概沒有,只怕這位表嫂還要親自操持家務,也不曉得王夫人這樣做是心裏有怨氣呢還是別的?

此時王夫人和楚夫人已經攀談起來,王夫人本是老威遠侯幼女,現在的威遠侯就是她的長兄,定遠侯府和威遠侯府是有交往的,言辭之間,楚夫人已換了稱呼,稱王夫人為姐姐。那表嫂也已轉回王夫人身後,婉潞也只得收了思緒,端坐在那,側耳細聽她們談話。說的不過是幾句路上的話,接着楚夫人關心地道:"這宅子不大不小,方才一路行來也不見人,若不嫌棄,這裏送幾房下人來供姐姐驅使?"

王夫人面色神情十分淡然:"在邊關時候,也曾下田耕作,今日雖則年老,猶能操持,只怕一日用慣了,等到再回去時,無人可使,那不是自作自受嗎?"

王夫人的雙手交疊在腿上,她雖動作姿態優雅,但婉潞還是能瞧出這雙手已關節粗大,還有數道疤痕。侯府幼女,從小嬌寵,長大后嫁入王府,當初結親時候也是人人羨慕,誰知轉眼之間就從雲端跌落泥沼,難得的是她話語里十分平靜,毫無怨悵。

王夫人既如此說,楚夫人也不好再多說,外面有聲音傳來,婆子走出去之後很快走了進來,對王夫人道:"夫人,威遠侯府派人來了。"

王夫人那本來淡然的神色一收,眼裏閃過一絲厲光,接着神色恢復自然,淡淡地道:"就說我不見客。"婆子並沒走,眉頭微皺着道:"是侯夫人親自來了。"

侯夫人,王夫人的嫂嫂?楚夫人只是端起方才放到几上的茶喝,一點點細細抿,彷彿這茶葉並不是粗劣的香片,而是上好的碧螺春。

不等楚夫人把茶抿完,王夫人已經道:"這時候來,晚了,你出去告訴她們,就說三十年來既沒有這個妹妹,此時又何必來認小姑?"婆子應聲而去,王夫人這才對已把茶碗放下的楚夫人笑道:"離開京城日久,故舊都凋零了,誰和誰都不認得,這才閉門謝客,今日若不是平家表侄女來,我也不會開門迎客。"

她這樣說,楚夫人也收起方才打算敘舊的心,瞧著婉潞道:"原來我還是沾了六奶奶的光。"王夫人瞧著婉潞,言語之中有着感激:"當日被流放邊關,滿朝大臣避之不及,只有平家表叔送了出去,此後年年賜百兩銀子到邊關,對着別人我敢閉門謝客,對着你我怎忍心閉門?"

平老侯爺去世之後,平老爺管家再到朱氏當家,這筆銀子每年都不缺的,婉潞管家時候也是按數給的,聽了這話婉潞只是淡淡笑道:"本是骨肉親情,又何必以勢力論呢?"王夫人也笑了,笑容里有些釋然:"說的是,故此我……"王夫人沒有說下去,楚夫人也不好接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家小兒媳 卷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世家小兒媳 卷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