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在一家老字號的出版社呆了三年後,我決定離開。因為理想中的職業生涯充滿了競爭與歷險、緊張與滿足。但那裏留給我的記憶卻是一場沒完沒了的務虛會,就像京戲里老旦的抒情詩:咿-咿-呀-呀了半天,還不知她想說點什麼。我很怕在沒聽懂她唱什麼的時候,就已經老去。然後來到一家外資網站。也曾是納斯達克的一匹黑馬,孰料進公司一個月不到,網絡的泡沫就開始湮滅。公司立刻轉型。而我,作為網站的製作人,一個花錢的主兒,馬上被列到裁員的黑名單上。兩個選擇:要麼轉行做個businessperson,要麼走人。一身冷汗過後,我選擇了前者。此後,穿着套裝釣過客戶,熬過通宵做客戶企劃案,曾經為了客戶的意思無數次逼着下屬作修改,討價還價、笑着催款之類的事也干過。升過職,跳過槽,加過薪,也學會了與自己的老闆談判。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時,卻只想笑。我始終只是個職場的看客。一切都像是在演戲。我在演,我的老闆在演,我的客戶在演,我的手下也在演。即使在我板起臉來訓斥別人或是諂著笑來附合別人時,都只不過是劇情需要而已。而導演就是職場的遊戲規則。我總是試圖將我的職業和生活分開,讓它們涇渭分明,互不相擾。用職業的我去演戲,再用生活的我當觀眾。儘管很難。因此當《上海一周》邀我寫白領的職場生活專欄時,我迫不及待答應下來,並命它為「朝九晚五」。看客成了說客。這些短短的700字文中,記載了無數的事例。它們大多是真的,而且大多發生在周圍人的身上:老闆、客戶、同事、同學、朋友、朋友的朋友。為了減少負罪感,我把這些事例斬頭去尾,或東拼西湊,直到改裝成當事人混然不覺時才肯出手。誰是故事的主人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在裏面讀到似曾相識的人與事或剎那間的心境與浮想,然後會心地一笑。因為職場的遊戲規劃,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吧。感謝編輯和老友曉冬的青睞和支持,以前的同事現在的好友張劍和他的友人的奇思妙繪,這一場色彩絢爛的職場大戲才得以呈現給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九晚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