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往之後(18)

在交往之後(18)

「唔,主要當然是全體人員的來回機票,在大陸的交通費及住宿,這麼多人,也是一大筆數目了。」「你有沒有機會向次英提我想參加的事?」「上次就提了,她很為難。今天開會,名單上連駱文都沒有,墨院長把整個名單的事推到校長頭上,連次英都無能為力。」看到若愚臉上嗒然的表情,如真有點覺得好像自己沒有盡心的樣子,說,「會後我同次英略為談了一下,我鼓動她去向墨院長說說看,是否能增加一兩個人。她答應去試試。」「如果我給次英打個電話,表示我很想參加,你認為有用嗎?」「當然不會有壞處。不過她現在不會在家,她要到曼哈頓去,告訴黃立言這個新發展。等到星期一吧。」星期一如真本沒課。但她還是去了學校,次英正要去見院長。「咦,你今天怎麼會來?正好。黃立言同中國有關方面聯絡上了,他們表示熱烈歡迎校長做領隊人,」她把手裡的一張紙晃一下,「這是他們發來的電報,我拿去給墨院長。」「你會提駱文的事嗎?」她稍一躊躇,說:「也許,趁他高興時。」如真拉了下她的水紅毛衣的袖子,說:「李若愚也十分十分想參加,你能向院長提嗎?」次英不予思考地說:「那怎麼行?他又不是諮詢委員會的,又不是我們文學院的,我怎麼提呢?」睃了對方一眼,忙打轉說:「要不你同我一起去,你提他,我提駱文。」「那不好吧?」「有什麼不好?你也是這個團體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走,一起去。」李若愚雖沒有直接幫過她來柏斯的忙,但他畢竟是如真的丈夫,她心裡有數墨院長不可能答應,但由如真自己提出要求,李若愚就沒法怪她。墨院長只答應為駱文去說情,李若愚他拒絕了,但是他說得非常婉轉,而且那雙湛藍而有光彩的眼睛一直放在如真的臉上:「你想,真,十六個人的團體,全部的費用是筆多大的數目呵,即使是校長,對他也是個極大的承擔,加一個人,加一筆費用,他還得另外去籌錢,花時間與精力,我怎麼能提出這樣的要求?你對李教授去說,如果他十分想參加,請他自費,我們歡迎,這樣好嗎?」然後他朝次英眨了一下眼睛:「如果他們理學院長像我這樣好說話的話,也許他會用院里的經費資助他,像我資助你們的駱文教授一樣。」當天晚上,李若愚聽完如真的報告,一口一口地吸著他的煙斗,久久不做聲。兩個孩子早已睡了,從走廊對面,志綏的房間,傳來他均勻的鼾聲。他實在是個容易帶的孩子,餓了吃,累了睡,用心做功課,專心練小提琴,和鄰居小朋友玩怎麼都玩不厭的「抓旗」遊戲也是全心全意,玩完滿身大汗回來,咕咕咕喝完一大罐可樂,嘩啦啦沖完淋浴,回房睡覺,倒頭睡著,沒一分鐘鼾聲大作,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床頭鬧鐘大響,響到第三遍,他才起來,等他穿好衣服理好書包到廚房,比他大不到兩歲的姐姐早已把他喜歡吃的早餐,炸米花泡牛奶放在他面前了。如真起身去他房裡一看,果然,他已把薄毯踢在一邊。她為他蓋好,掩上門出來。回到書房,即說:「我知道你很想去,若愚,我們自己來出這筆旅費好了,反正我暑假不回台灣,省下的來回機票錢拿來用正好。我知道你同你們的院長關係也沒那麼好。」最後這句話,如真是無心說的,卻正好觸到他的痛處,所以他取下煙斗,板著臉說:「自己出,院里出,我都不要,我不想去了!」「咦,怎麼啦?」「你想想,你們全體成員,都由校方出錢去,只有我……」「沒有啊,有些人帶太太,她們的費用,就自己負擔啊!你做我的家屬,當然我們自己負擔啰!」「我為什麼要做你的家屬?我擺明是理學院的教授,至少應該享受到與其他教授同等待遇,不是嗎?何況這個團中都是人文科的,中國方面,我相信,更需要的,是理工方面的,不是嗎?憑什麼我要受到這種不合理的排斥,你說說看!」如真被他這種斥責的口吻惹惱了,說:「咦,你才怪呢,好像我犯了錯似的!基本上我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但院長不接納,我又有什麼辦法?」事實上她除了抬出李若愚的名字之外,別的話根本沒說,一則她僅是一個小講師,不便多言,二則次英已向她暗示不宜再說。她已經覺得無能為力的彆扭,經若愚一指責,當然更火。「你也未免自視過高,你們系裡有什麼活動,我不都是以你的眷屬身份出席的嗎?為什麼反過來就行不通了呢?這個團體是文學院發起的,你作為我的眷屬隨行,不是名正言順的嗎?」李若愚從鼻腔里哼了一聲,「隨行?!謝了!我幸好還有一兩個中學同學,目前都在清華北大當教授,要他們設法邀請我回去講學一兩個月想也不難。」說完,又架起雙腿,點起他的煙斗來了。如真的本意是想同他商討怎麼偕他同行的策略的,誰料不知不覺中,談話轉了方向,商量變成爭執,爭執引起對立,若愚竟然把她當成仇敵看待了。如真從小被她父親寵慣,又天生是個你軟她更軟,你硬她更硬的犟脾氣的人,見若愚這樣,立即站起來開門出去,臨走時丟下一句:「祝你成功!」第二天到學校去上課,見了次英,沒等她問,就把昨晚與李若愚談話的全部告訴了她,還憤憤地說:「平時不覺得,一有事,他那股大男人沙文主義的氣勢就全部端出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上一章下一章

在交往之後(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