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女人在紐約

三人女人在紐約

張曼玉1989年在《人在紐約》中飾演的是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她不溫不火的表演令她在銀幕上大放光彩,並為她奪得演藝生涯的第二個獎項——第2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人在紐約》(又名《三個女人的故事》)是由以專拍女性題材見長的關錦鵬執導的。編劇為邱戴安平,而主演除張曼玉外還有張艾嘉和斯琴高娃。如果說《人在紐約》是張曼玉主演的第一部情感細膩的女性電影的話,那麼,在演藝事業上真正對張曼玉影響最大的是關錦鵬。1984年,關錦鵬就執導了處女作《女人心》,刻畫了一群獨身女人的心理和生活狀態,描繪了社會轉型期白領女人對丈夫「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情。影片拍得很傳統,雖然還沒有形成他的個人風格,但公映后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當年香港票房最高的電影,並獲得198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多項提名。如此輝煌的開始,奠定了關錦鵬日後的香港影壇「得獎專業戶」的地位,幾乎逢片必得獎,也使他從此開始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女性電影創作。在他精心構築的影像世界里,觀眾往往可以看到不同面貌、不同個性的女性,角色塑造尤為細膩生動。1987年,他導演了《胭脂扣》。關錦鵬將這部悲情片拍得哀怨纏綿,營造了一個凄美、哀婉的畫面氣氛,把如花這一「鬼」的形象塑造得溫情脈脈、楚楚動人,令人同情。而且,觀眾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導演對於角色的認同。關錦鵬說過:如花有多痛,我就有多痛。關錦鵬的影片總是請當紅的大牌明星出演,而他也總能挖掘出他們作為偶像背後的演員特質。《胭脂扣》就把紅歌星梅艷芳送上了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領獎台。《人在紐約》是關錦鵬電影生涯中最出色的電影之一,充分展示了他長於女性細膩情感鋪陳的特點。比如在影片中,三個內心空虛的女人在紐約雪花紛飛的街頭大喊大叫,發泄心中無根、無奈的迷惘情緒的那場戲,關錦鵬刪去了戲劇性的場面,代之以極富情趣的生活片段,真實、細膩地體現了中國人身在異鄉的複雜精神世界和人生感喟。在影片中,張曼玉以充滿自信的快節奏,準確地演繹了那位自香港移民紐約、整天沉迷於追逐金錢及功利,逐漸迷失自我,同時也徘徊在同性與異性戀之間的香港女子李鳳嬌。這是一部沒有很具體、很強烈的情節矛盾的電影,也無所謂人物的特定性。對張曼玉飾演的香港女子,我們可以理解成是張曼玉自身的一部分。人物的潑辣、現實、熱情,也許就是張曼玉本人在異域掙扎求生時曾經流露的特性。片中有一段情節:一個黑人在街頭與張擦身而過,佔了張的小便宜,張埋頭匆匆走了一段路后,赫然醒悟,返身氣勢洶洶地追打黑人。張曼玉的這種潑辣爽利在以後拍攝的《新龍門客棧》中的金鑲玉、《東方三俠》中的陳三身上體現得更為酣暢淋漓。這部影片是張曼玉和斯琴高娃、張艾嘉合作演出的。當時斯琴高娃是大陸的名演員,張艾嘉是台灣紅影星。和她們同拍一部片,張曼玉起初感到既緊張又興奮,覺得比起她們來,自己是「小」字輩,生怕把電影拍砸了。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生動,相當出色,因而受到金馬獎評委的青睞,使她奪得當年度台灣金馬影后的寶座。有趣的是:香港金像獎肯定她在明星魅力中展現的外放的一面,而台灣金馬獎卻鼓勵她以內斂的方式演繹。作為1989年度台灣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人在紐約》在第26屆金馬獎還獲得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剪輯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原著音樂獎。此片還獲邀出席超過10個國際影展。而張曼玉也因《不脫襪的人》和《人在紐約》分別拿走金像、金馬兩個影后寶座。在一片讚揚聲中,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對《不脫襪的人》的得獎,有人歸功於她的「型」好,一時風光罷了;《人在紐約》得獎,則又扯出有祖國大陸影人身份的斯琴高娃不能角逐,而讓她佔了「便宜」的冷語。不過張曼玉在以後的一連串作品中證明了自己絕非曇花一現,她的進步持續而飛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景畫說花樣曼玉:張曼玉畫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景畫說花樣曼玉:張曼玉畫傳
上一章下一章

三人女人在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