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3)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3)

第一,那次你們是用戰爭的手段,而這次你們是用營銷的手段。第二,那次你們帶走中國人的頭顱和鮮血,而這次你們帶走我們大量的金錢和財富。第三,那次我們仇恨你們,而這次我們接受你們。」所以,營銷是所有企業家、營銷人員實現抱負最快速、最正當的手段。所有成功企業必須首先成功於營銷,全世界成功的企業都說明了這一鐵的法則。技術與資本本質上也是為了要麼支持戰爭,要麼支持營銷。營銷是人類交流的本質方式之一,是實現財富不斷組合和分配的和平手段。也許你會強調文化或體育交流的重要性。那麼,文化和體育交流的本質又是什麼?當多明戈上海個人演唱會票價高達3000元,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工體演唱會票價高達1600元時,你還會認為這是在做文化交流嗎?許多人抱怨票價太高,買不起門票看不到演出,沒有人同情你。主辦方會反擊道:你真的認為這是在做文化交流?這是商業運作,這是營銷!文化或體育交流從來就沒有主導人類交往的主流,充其量是一種營銷的形式—娛樂營銷罷了!2003年7月25號,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來中國幹什麼?真的是與中國人進行足球交流嗎?他們來中國只是一次商業活動,與中國「龍之隊」玩一場表演賽,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拿到上千萬元鈔票,然後絕塵而去,留給中國瘋狂球迷通宵達旦的等待和自我興奮得快要痙攣的面孔。2004年5月17,當籃球巨星喬丹來到北京,無數的球迷數小時、數十小時地守候,等著朝拜喬丹一眼,其中不少是在凌晨就聚集的。那一幅幅狂熱的標語,那一張張喬丹的畫像,連同一雙雙飽含熱望的眼睛,實在讓人看得有點不忍。然而喬丹根本就不領情,連他乘坐的汽車都不捨得讓球迷看上一眼。《工人日報》報道說:「喬丹到北京兩天了,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幾個球迷敢說見過他。」但這並不妨礙中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問世,中國籃球記者一時之間對喬丹瘋狂的追逐看起來一點也不亞於球迷,他們把追逐的過程公之於眾,而且滿懷驕傲和自豪。不少報紙竟也身不由己地加入為喬丹謳歌的「大合唱」中,媒體充斥的都是真假難辨的有關喬丹所乘私人飛機,所抽雪茄之類「雞零狗碎」的事。在喬丹訪華的日子裏,不說喬丹,彷彿是可恥的。喬丹來中國是幹什麼的?是來推銷商品的,替耐克公司推銷商品的。同時為了表現其愛國精神,喬丹順便拒絕了代理公司提供的平治、寶馬,指定要坐美國車—克萊斯勒公司生產的道奇公羊。喬丹中國之行只是耐克營銷活動中的一個插曲,目的是要激發起中國消費者對耐克產品的熱情和購買,目的是要在中國獲取更多的錢。耐克公司就在中國消費者瘋狂地追捧喬丹的熱情中,大把大把地掏走他們口袋裏的鈔票。同樣,就在「哈利?波特」電影風行中國,並且推出升級版之時,美國政府卻在「全國範圍內將『哈利?波特』全面徹底地下架」,禁止銷售,理由是「對美國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影響,將美國青少年引導到不切實際的軌道上」。但美國政府並沒有通知中國也這樣做,相反,卻在中國大肆宣傳「哈利?波特」的升級版。中國的一些著名媒體也糊裏糊塗地在黃金新聞時段播放「哈利?波特」升級版的畫面長達數分鐘之久,為這個在美國被「下架」的玩意兒做免費宣傳,在展示我們熱情的同時暴露出我們的無知。「哈利?波特」本質上就是我們中國的武俠小說,在充滿幻想的同時,用荒誕的內容充斥孩子的心靈。可惜,我們在嚴格管制自己的武俠小說和武打片的同時,卻在為現代版的「七俠五義」大聲吆喝。外國人運作「哈利?波特」是文化交流嗎?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軟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軟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