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的力量:生存之力(3)

務實的力量:生存之力(3)

所以在中國,最有生命力的是通俗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所以通俗歌曲還是比交響樂擁有更多的聽眾。我們在中國運作企業也一樣。我們羨慕西方跨國企業的管理體系和大手筆市場運作方法,但我們必須了解我們的真實情況。一家日本企業的社長,準備在中國投資,找我們諮詢,分析完競爭狀況后,他認真地問我:「在中國市場準備虧9年,夠不夠多?能不能在中國市場站住腳?」這種問法讓我震撼。有哪個中國企業敢這樣思考?不是我們沒有魄力,沒有膽量,而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實力。中國企業的成長史不到20年。我們在劇烈變動的社會環境中,在生存和發展的雙重壓力下,艱難跋涉。在這20年中,我們積累了一些實力,這些實力包括資本實力與管理實力。但與西方跨國企業相比,基本上還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還無法相比。比如商業巨子沃爾瑪的年銷售額2000億美元左右,約佔中國GDP的1/5。中國企業規模普遍較小,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平均資產規模只有2002年世界500強的,平均營業收入只有世界500強的。西方跨國巨頭已來到中國,我們卻沒有走出國門,我們不得不和它們處於同一競爭平台。用什麼來和這些跨國巨頭競爭?是美國飲料巨頭「連續8年虧損」的中國市場策略?是沃爾瑪的全球採購系統?還是微軟的快速技術創新?不是,都不是!至少在短期內很困難。我們的所有策略和方法都必須建立在現實條件的基礎上,都必須尊重現實,而不要被那些宏大的、看似嚴謹的、成體系的管理理論框住。不要因為讀了幾本管理巨著,就認為「站得高,看得遠了」,就可以不尊重事實了!不要好高騖遠!有一家企業請我去參加它們一個項目的可行性研討會,全企業的人都群情激昂,為這個「投入小見效大」的項目歡欣鼓舞。這是一個怎樣的項目呢?原來,這個集團從菲律賓獲得了一個小島及其周圍10萬畝海平面的使用權,企業計劃在那裏進行扇貝養殖,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進行了8個月的時間,已經花費了近千萬資金,眼看就要啟動了。可行性報告中粗粗一算:每年投入多少扇貝苗、人工、管理工具等費用,每年又能收穫多少扇貝,按平均市價計算總收入大致是多少。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都考慮進去了,連颱風可能帶來的最大損失都考慮了。加減乘除,好傢夥,投入只要3000萬元,利潤達到3個億。競爭那麼多年,難得出現這麼一個好的項目!討論了一上午,與會會員激動了一上午,老總最後問我的看法。我問:「那個島嶼有多大面積?離海岸線有多遠?」「大致1平方公里,離海岸線大致3小時航程。」老總回答道。我說:「按你們的計劃,這個項目需要僱用上萬名養殖工人,需要幾千條作業船,假設你這1平方公里的小島面積都是可利用的,幾萬人怎麼住?他們生活需要的大量淡水,需要多少條船運輸?遇到風暴時,這幾千條船往哪兒放?」這樣一問,這個看似激動人心的構想根本就沒有可實現的立足點。一個中國著名企業聘請一個世界著名諮詢公司諮詢后,效果非常不理想,這個企業的老總問我原因。我說:「你是將嚮往當現實了。你們渴望像西方跨國企業那樣的矩陣式管理,你不顧企業自身的條件就當真了。」我接着說:「矩陣式管理的架構是針對規模龐大的、產品複雜的、多區域管理的企業而言的,你用只有10億美元左右的小規模套用幾百億美元規模的大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怎麼能不出問題?」一個只有幾百人的企業採用矩陣組織框架,一個下級居然有3個上級,他到底聽誰的?這樣的設置在中國企業管理層中沒有不出問題的!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軟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非流血的財富爭奪戰――軟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務實的力量:生存之力(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