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城市――中國農民向城市的遠征(4)

包圍城市――中國農民向城市的遠征(4)

農民進城,絕不僅僅是農民嚮往城市生活的一廂情願,而是國家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中國農業人口過於龐大和城市化進程嚴重落後的現狀,以及體制因素,決定了九十年代的大流動只是移動而非移民。農民向城市移民之所以成為艱巨的遠征,難以跨越的是城鄉分離的制度框架,以及在這個框架內發育起來的勞動力市場。由市場機製取代計劃手段來配置勞動力資源,必然牽連到城市國有企業用工制度,導致失業和下崗工人增加,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雖然勞動力市場的概念在1992年就已經被提出,但是發育伊始的勞動力市場一直帶著明顯的體制分割性,是否具備城市戶口幾乎是所有企業招工簡章中的先決條件。體制內和體制外兩個勞動力市場的相對價格扭曲,民工工時工資只相當於城市戶口工人工資的45%左右,在人身、工傷、醫療保險、帶薪假期、實物收入、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條件和待遇,民工更是不能和城市普通職工同日而語。相反還得付出延長工作時間、忍受惡劣環境、僱主剋扣拖欠工資、受人歧視刁難等等身心代價。體制分割帶來的勞動力價格扭曲,助長了個體行為短期化和市場無序,抑制了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總需求。儘管民工潮年復一年,但是這種看似洶湧的移動並不順暢。與進城打工相比較,在本地非農產業就業的農民則感受不到來自城市的歧視,即便是做苦力,也因為掙錢多而受到村裡人尊敬。體制分割的特性,使進城的農民感受到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們的生活保障還是城裡人所沒有的土地,土地是農民命根子。中國的水土資源嚴重缺乏,有600多個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畝,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於1畝,上億農民流入城市,客觀上給了開發商以各種方式徵佔農民土地的歷史機會。如果說九十年代農民離土離鄉進城打工,並指望獲得一紙城市戶口改變自己身份的話,那麼進入21世紀以後突如其來的城市化熱,則迫使農民重新考慮:是選擇戶口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規模流向城市的九十年代,是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最快的時期,從1990年到1996年,中國城市(未統計台灣省)由467個增加到666個,城市總人口從1990年的30191萬人,增加到1996年的3595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提高到1996年的%。在全國666個城市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75個,中等城市192個,小城市399個。2001年以後,中國的建制鎮已從70年代的2800多個,增加到萬多個。全國不包括縣城在內的小城鎮,擁有人口億人,其中有1億人屬非城鎮戶口。2001年3月底,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在縣級市市區、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及建制鎮,只要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的人員及與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親屬,均可根據本人意願辦理城鎮常住戶口。並規定,要保障在小城鎮落戶人員「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與當地原有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不得對其實行歧視性政策。」「不得借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之機收取城鎮增容費或其他類似費用。」不光小城鎮,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戶籍政策也開始鬆動和變革,暫住戶口、臨時戶口、藍印戶口等等相繼出現。城市的大門終於開啟,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要想當上一個城裡人已經不再是夢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轉身:中國社會變遷的視覺記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紀轉身:中國社會變遷的視覺記憶
上一章下一章

包圍城市――中國農民向城市的遠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