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同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一樣,戰爭作為和平的對立產物,不僅遭到愛好和平人們的痛恨與反對,更為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物質破壞,以及嚴重的心靈創傷和道德的淪落。作為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爆發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仍然縈繞在世人的頭腦中。同樣,作為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和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同德、意、日法西斯集團展開殊死搏鬥的重要舞台。由於特殊的氣候特徵和地理環境,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艱苦戰鬥,對交戰雙方國家和士兵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歐洲戰場,採用大規模集團和坦克作戰的方式,城市和要塞成為雙方決鬥的主要場所;而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漫長的海岸線與分佈廣闊的島嶼,使戰爭的分佈區域更為寬廣,新式的作戰武器和運輸工具顯得尤為重要。海戰與陸戰緊密結合,在某種程度上海戰更是起著主導作用。在廣闊的海洋上,航空母艦和遠程轟炸機成為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因素;變幻莫測的氣候環境和差異巨大的地理特徵,使作戰士兵在戰場上造受着雙重的致命威脅;遠距離跨海作戰,後勤保障和維持統治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對參戰國家的綜合實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代戰爭的作戰方式也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二戰期間創造的總體戰、全民戰和經濟戰在亞太戰場也有着具體的體現,一戰之前以士兵人數取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戰爭已經深入到普通民眾的細微生活當中。作者通過對個人和具體事件的事實描述,形象地揭露了戰爭進程,也真實地再現了歷史。對參戰雙方士兵、將軍乃至普通民眾都有着墨,這再次證明,現代戰爭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個人已經很難置身於戰爭之外。一個人,不能夠忘記自己的過去,否則他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民族和國家,不能夠忘記自己的歷史,否則她必將遭受恥辱和滅亡;作為整個人類,也不能夠忘記過去的歷史,我們在延續和發展社會文明的同時,也必須從過去的災難和痛苦中吸取教訓。戰爭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但戰爭也是人類自身發動的。在高新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大規模殺傷性的生化和核子武器的出現,戰爭已經把人類社會推向了毀滅的邊緣。人類已經經受不起大規模戰爭的衝擊。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歷史是人的歷史,人類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選擇人類的發展方向,這是全人類都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由於譯者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譯者2003、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肆虐的太陽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肆虐的太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