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小傳(1)

馮友蘭小傳(1)

馮友蘭(1895—1990年),字芝生,漢族,出生於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其父字台異,字樹候,清光緒戊戌科進士。馮友蘭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系)。1919年赴美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讀研究生,從師新實在論者孟太格,192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回中國。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1928年至1952年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其間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教的同時,馮友蘭於1926年出版了《人生哲學》一書,1933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有英文、日文譯本。抗日戰爭時期,馮友蘭總共寫了六部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1947年,他用英文寫成《中國哲學小史》,這本書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共2冊。1990年7月,他以95歲高齡完成了7卷本150萬字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同年11月與世長辭。幼年時,馮友蘭在家裏的私塾讀書,其間接觸了一些新東西,還閱讀了諸如《明夷待訪錄》等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書刊。1912年,馮友蘭考取上海的中國公學。當時學校無論開設什麼課,都採用英文原書,有一門課程是邏輯,所用的課本,是耶芳斯的《邏輯要義》,先來的一位先生,公開地把這本書當一本英文讀本來教。從此,馮友蘭對形式邏輯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己鑽研,做習題,由此又引發了他對哲學的興趣。正是這個興趣使馮友蘭在1915年8月投考了北京大學學哲學,畢業后又回到開封,在一所中等專科學校執教。不久,五四運動爆發,馮友蘭與幾位好友也在河南宣傳新文化,響應五四運動,他們辦了一個刊物《心聲》,馮友蘭任編輯。他在起草的發刊詞中寫道:「本雜誌之宗旨,在輸入外界思潮,發表良心上之主張,以期打破社會上、教育上之老套,驚醒其迷夢,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進進步。」1919年,馮友蘭赴美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當研究生,從師新實在論者孟太格。在學習中,他發現中國與西方交戰,打了敗仗,中國落後了,落後的原因在於中國沒有近代科學;而中國之所以沒有近代科學,不是因為中國人愚昧,「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中國的傳統哲學注重人是什麼,即人的品性和修養,而不注重人有什麼,即知識和權力。中國哲學向內追求,力求理智的滿足;西方哲學則向外探尋,以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為最終目的。中西方哲學的兩種理想、兩種追求造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並導致中國無近代科學,在中西文化交戰中屢戰屢敗。以此觀點,馮友蘭用英文寫成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1924年由商務印書館用英文原文出版)。后又用中文寫出來,作為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生哲學》教科書,於1926年出版。《人生哲學》就是《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的中文本,只有最後兩章是附加上去的。這最後兩章是他於1923年寫的一篇講演稿。商務印書館先已將這兩篇文章列於他們出版的《小百科全書》,題名為《一個新人生觀》。《人生哲學》是馮友蘭在20世紀20年代的主要著作。馮友蘭於1923年在美國完成了研究生的學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回中國,任中州大學文科主任。1925年到廣東大學執教,不久又轉至燕京大學。為什麼要去廣州?實際上,馮友蘭主要是想到廣州看看這個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人心都傾向廣州,好像在抗戰時期傾向延安那樣。那時候,孫中山先生已去世了。廣東一省,又為本省的幾個軍閥所割據。所謂革命中心的國民政府的權力,只能及於廣州這個城市。馮友蘭離開開封以前,碰見於右任,便問他:「廣州的情況怎麼樣?是不是可以去?」于右任回答他:「革命的人可以去,不革命的人不可以去。」馮友蘭當然是想當一個革命的人,就決定去了。在燕京大學時,北京的教育界非常困難,為數不多的教育經費,也被軍閥們挪用了。學校往往只發幾成的工資。有一個教授,同時在四個大學教課,到了年節,四個大學都發不出工資,當時稱為「四大皆空」。那時教育界人所羨慕的有兩個大學:一個是清華大學,一個是燕京大學。這兩個大學都是每月工資照發。馮友蘭在燕京大學佔了一個地位,在當時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但他又總覺得燕京不是「安身立命之地」。馮友蘭這一段的哲學思想轉變過程,先是實用主義佔優勢,後來是新實在論佔優勢。他在《一個新人生觀》一文中,將不同的哲學學說揉合在一起,扼要地論述了宇宙觀、認識論、人生觀等哲學問題,內容蕪雜,尚未形成嚴格意義上的哲學體系。其中有些思想觀點後來被納入新理學體系,成為新理學的因素並得到發展,有些思想觀念後來被馮友蘭放棄了。1928年,馮友蘭離開燕京大學到清華大學執教,任哲學教授,后擔任文學院院長。這一段時期他講授的是中國哲學,通過多年積累,至1934年,馮友蘭完成了兩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此書的出版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后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20世紀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高水平。這本書後來由美國學者卜德(DerkBodde)移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迄今它仍是西方人系統地了解中國哲學為數不多的著作之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
上一章下一章

馮友蘭小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