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當然,趙訓的動作也不會那麽大,他當初主動退下來,就是因為自己對朝堂的影響力太大,遠遠超過皇帝,而這種權傾一時的朝臣幾乎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所以為趙氏後代子孫計,他才主動退下。

現在新帝初繼位,自然也對趙訓心懷忌憚,趙訓自己心知肚明,自會把握好這個尺度。

好在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有個不孝孫子,好好的文官不做,跑去學了武藝,還進了羽林衛,但子孫再不肖,趙訓也不好丟開手不管,正好之前趙瑾之藉著邱家的宴會正式亮相,算是讓大家知道了他的存在,現在趙訓再為這個孫子奔走,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也是之前趙瑾之去參加壽宴的原因之一,並不真的只是心血來潮,要去打擊一下邱庭波,他已經準備好要動用趙家的力量來幫助自己,這才是那時趙訓問他是不是「回來了」的真正意思。

雖然「離開」和「回來」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說法,但不可否認,有了這個過程之後就顯得名正言順許多,至少此刻,有心人對趙家動用資源去推趙瑾之一把,都能夠包容甚至退讓,就算想爭,也不會覺得他們的做法有什麽問題。

趙瑾之跟老爺子商量了整整一個下午,這才回了自己的住處,這一陣子羽林衛人心浮動,都是受這件事影響,他混在其中倒也不算顯眼。

吃晚飯時,趙瑾之終於跟清薇提起了這件事,「近來朝中熱鬧得很,皆是為同一件事,想必清薇也聽說了吧?」

他知道清薇不是普通女子,對這些朝廷大事肯定也會關注,所以開門見山地問了。

清薇聞言看了他一眼,「我一直在想,趙大哥幾時會同我提這件事。」

「你早已料到?」趙瑾之也不驚訝。

清薇笑道:「趙大哥上次說要回家,最後卻沒什麽動靜,想來是並未想過再去考取功名,走正經的仕宦之途。這也不奇怪,以你的年紀,從頭去跟那些垂髫孩童一起考童子試,是有些難為了,倒不如另想辦法。」說到最後,她還埋汰了趙瑾之一句。

趙瑾之設想了一下那個場面,嘴角也抽了抽,好在這條路一開始就不在他的打算之中,否則這一幕也足夠他尷尬了。

童子試又叫縣試,乃是科舉的第一道考試,因考中者被稱為童生,方有此名,並不是童子的專利,雖說整個大魏不知有多少讀書人一直考到鬚髮皆白,但趙瑾之還是無法接受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

「晉陞之路無非那麽幾種,趙大哥既棄文從武,也做到了羽林中郎將,自然不會捨近求遠,拋下現有的優勢。何況……」她說到這裏,微微一頓才繼續道:「何況本朝立國之後,大臣出仕素有避嫌之說,不讓一門同出兩位高官。令叔既官居禮部尚書一職,在他致仕之前,無論是趙大哥還是趙尚書的幾個兒子,想要晉陞恐怕都困難重重。」

走這條路,最多升到五品左右便會被一直打壓,大好光陰都消磨在各種日常繁瑣事務之中,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脫身。

就算趙定方主動告老讓賢,給他們出頭的機會,但要從五品這個位置出頭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況且還要同自己幾位堂兄弟競爭,這絕不會是趙瑾之選擇的路。

文官和武將不屬於同一個體系,本朝也沒有過這樣的先例,這就給了趙瑾之機會,從軍功晉陞,至少升到四品左右才會遭遇瓶頸。四品與五品,雖然只相差兩階,實則卻是天壤之別,而且又避免了跟堂兄弟內耗資源的處境。

趙瑾之會怎麽選根本不需要猜測,更何況這一陣子趙瑾之一直在四處奔波,想來也不會是為了別的事。

所以清薇能夠料到也不奇怪,如果她猜不到,那她也就不是那個連皇帝的面子也能駁斥的清薇了。

「清薇言之有理。」趙瑾之道:「如此說來,你也贊同我走現在這條路?」

清薇道:「大魏雖然極少有武將轉文官,卻也不是沒有先例。大寧四年,二甲傳臚齊芳便是出身軍中,因上官愛其才華,特上奏高祖皇帝,請求允許軍中傑出之士破格參加會試,高祖憫其才,允之。齊芳後來官至刑部侍郎,政績斐然,此事遂成定製。」

說到這裏,她話鋒卻忽然一轉,「不過趙大哥的情形又與齊芳不同,齊芳參加科舉時不過是八品佐官,尚未入流,朝臣自然也不以武人待之,可趙大哥雖只是六品,卻官封羽林中郎將,再走這條路便不合適了。」

她這樣說,彷佛是反駁了趙瑾之的問題,並不贊同他走這條路。

然而趙瑾之聽了卻不由得會心一笑,「看來我的那點打算,都瞞不過清薇。」

正如清薇所言,若在其他任何一朝,武將想要轉為文職,在低階時尚有可能,但有了官階入品之後就變得十分困難了。

而本朝與之前任何一朝又都不同,當年武帝為提高武人待遇,同時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建不世之功的理念,特意在三省六部之外設置了南院,南院掌管軍事,但其中官員卻是文職,這是為了提高高級軍官們的在朝中的地位,此舉也為如今的趙瑾之提供了一條青雲之路。

只要他有能力在這場戰事之中取得斐然的成績,在這個敏感時期,就很有可能會被皇帝破格提拔進入南院,從而獲得文職。

因為這是虞景登基之後出現的第一個軍事人才,也是他可以放心任用之人,他自然要盡心拉攏提拔、給足機會。但這個機會只有一次,因為隨着虞景坐穩皇位,對屬於自己的人才就不會再那麽渴求,所以這「第一個」,才是趙瑾之真正要爭奪的。

只是這條路卻沒有那麽好走,只有那些十分有野望,又不願意等待,同時對自己的實力也非常自信的人才會選這樣的路,加上晉陞之路與旁人不同,註定了往後的仕途會充滿種種質疑,如何服眾也是需要考慮的。

不過對現在的趙瑾之來說,那些都還太遠,現在他要發愁的是,「京城有神武、龍驤、金吾、羽林上四軍,皆是精銳之師。西南土人在京城眾人眼中不過癬疥之患,如土雞瓦狗爾,這等建功立業的機會,自然人人爭先,要想讓差事落到羽林衛身上並不容易。」

哪怕他攛掇著陳老將軍去爭這個機會,哪怕趙訓那邊會出手幫忙,但這個機會趙瑾之看得見,別人也看得見,但凡有點野心的人都不想錯過,大家各施手段,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

「想來趙大哥最近便是在為此事發愁。」清薇道:「不過在我看來,趙大哥實在是多慮了。上四軍中,若說哪一家的可能最大,非羽林衛莫屬。」

「哦,這是為何?」趙瑾之頗有興趣的問。他原本覺得羽林衛是最不可能的,因為陳老將軍年紀大了,讓他去領兵征戰很不合適。

清薇道:「自然是因為陳老將軍年老體衰,已經不適合行軍作戰了。」

趙瑾之聞言,先是微微一愣,繼而醒悟過來,他們覺得老將軍不適合領兵,皇帝當然也這樣認為,但考慮到皇帝如今的處境,這其實恰恰就是他想要的!

上四軍中,其他三軍的將領都還年富力強,也都是文帝朝的老臣,皇帝自然不能輕動,但他既然上位,自然需要在拱衛皇城的上四軍中培養自己的親信,那麽長官年老,急需新的繼承人的羽林衛便是他最好的選擇。

如果將這個機會交給羽林衛,然後以陳老將軍年老為由,重新選派將領,便可順利地讓他需要的人選脫穎而出,而經過這場戰事之後他再加恩,收攏羽林衛在手就會容易許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趙瑾之的需求和虞景的需求其實是一致的,一個想上去,一個想拉一個人上來,簡直可說得上是一拍即合,還有比這更好的機會嗎?

想到這裏,趙瑾之也激動了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食妻之祿 卷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食妻之祿 卷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