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洪承疇的決定

第二章 洪承疇的決定

原本還有激動的曹越,一顆心頓時沉到了水底,冰涼冰涼的。

事情怎麼會這麼湊巧?在他穿越來到大明,想到松錦之戰的關鍵之處,並馬上想到了提醒洪承疇的時候,悲劇發生了---一切還是遲了,他娘的,這不是在玩人嗎?悲劇難道是我的代名詞?

事情突然間變成這樣,曹越一下子回不過神來,一副呆愣的樣子,與回頭驚愕地看着他的曹變蛟大眼瞪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出的無奈與悲憤,此時的曹越,心情複雜的難以形容。

好半天,洪承疇才從吃驚中回神,令一副將道:「去,馬上派人把幾位總兵大人請來。」

「是,督師大人,」那名副將作禮后領命而去。

洪承疇到底經歷了不少事,領軍打仗也好多年,短暫的失態后也冷靜下來。想了想后,他問站在身前的曹變蛟:「曹總兵,你有何良策?」

他以為剛才的提議是曹變蛟所想,思忖著曹變蛟肯定已經想到了應對之策,因此有這麼一問。

「洪督師,末將覺得,應該集結兵馬,在糧草未盡時候,與建奴決一死戰,如今軍中至少還有五天以上的存糧,只要能擊敗建奴,解了松山與錦州之圍,那糧草問題就可以解決。」沒猶豫把自己想法出來的曹變蛟,似乎想到了什麼,回頭看了眼呆站在自己身後的曹越,補充了一句:「洪督師,派精兵保護糧道的建議,並不是末將想到的,而是曹副將的提醒。」

「哦?!」洪承疇挑了挑眉頭,眼神落到曹越身上,下意識地問了一句:「曹副將,你有何退敵良策?」

「這個……」對自己現在身份還不完全適應的曹越,聽洪承疇如此稱呼他,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愣了愣后,這才期期艾艾地道:「洪督師,末將覺得我堂兄……哦……曹總兵所言極是,我大軍應該集結全部兵力,趁糧草未斷之際,主動出擊,擊敗建奴,取得松山之戰的勝利。如此,一切無憂。」

聽曹變蛟和曹越這般,洪承疇又陷入沉思中,稍一會,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似有了主意。

這時,一位面相不錯的年輕武將進帳,沖洪承疇行禮道:「末將寧遠總兵吳三桂見過洪督師。」

「吳總兵免禮,本督今日召所有總兵至此,是要商議緊急軍務……」

一聽進來之人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漢奸吳三桂,曹越的注意辦頓時被吸引了過去。

吳三桂行了禮后,站到曹變蛟和曹越的對面去,曹越也能看清對方的模樣。這是一個年約三旬的青年人,長相還挺英俊,看上去滿是英武之氣。若不是知道歷史上吳三桂的惡名,初見之下曹越肯定會對此人心生好感。

吳三桂是曹變蛟之後第一個抵達洪承疇行轅的總兵,隨後其他各鎮總兵也先後趕到。

因為派兵保護筆架山的建議是曹越提出,剛才又了和曹變蛟一樣的應敵之策,洪承疇也沒讓曹越出去,而是讓他獃著一道商議軍情對策。

待所有總兵抵達后,洪承疇也將剛剛收到的軍情通報給了各將。

一聽筆架山失守,糧草被劫,各總兵都大驚失色,屋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壓抑。

臉色已經恢復正常的洪承疇,眼睛從八大總兵身上逐一掃過,並在曹越身上略做停留,最後語氣低沉地問道:「各位,筆架山失守,我大軍後續糧草輜重全失,糧道被阻斷,我們的退路很可能被截斷。本督想聽聽各位的意見,你們覺得,接下來我大軍要如何應對?」

聞聽洪承疇這般相問,曹變蛟沒有任何猶豫就站了出來發表意見:「督師大人,筆架山上的糧草雖然丟了,但軍中還有至少……十天存糧,只要我大軍能在十天之內打敗建奴,那危機即解。」

曹變蛟雖然年紀不大,但十幾歲的時候就跟着伯父、即曹越的父親曹文詔出征打仗,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將。在西北平叛的時候,他曾經二十七晝夜不解甲,把闖賊李自成打得潰不成軍,險些失了性命,最後只率十八騎逃命。

曹文詔是明末時候最著名的將領,門生無數,曹變蛟自己又英勇善戰,這使得他有軍中威望很高,遠勝其他總兵。他又是洪承疇的心腹,無形中成了八大總兵之首。因為曹變蛟先於其他總兵抵達洪承疇的行轅,其他總兵下意識地認為,曹變蛟的話就是洪承疇的意思。

聽了曹變蛟所后,前屯衛總兵王廷臣馬上站出來附和:「曹總兵言之有理,督師大人,末將也認為,眼下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與建奴決一死戰。我軍兵力佔優,火器裝備數量更是建奴所不能相比,只要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定能擊敗建奴。」

王廷臣也是洪承疇的親信,他與曹變蛟關係不錯,聽曹變蛟這樣,同樣認為這是洪承疇的意思,因此沒猶豫就站出來支持。不過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寧遠總兵吳三桂都不吭聲。

看到唐通、白廣恩、吳三桂這副樣子,山海關總兵馬科猶豫了一下,站出來道:「洪督師,末將覺得,筆架山被建奴攻佔,我大軍糧草盡失,此戰已經沒辦法再打,我大軍還是應該先退兵撤回關內,等重新籌集了糧草再出關與建奴決戰。」

「馬總兵所極是,」大同總兵王樸馬上站出來附和,「我大軍糧草盡失,軍心浮動,這仗是沒辦法打了,我們還是儘早撤退吧!」

「撤回關內?」曹變蛟忍不住惱怒,馬上站出來反駁,「如今我大軍與建奴人在松山城下對峙,如果我大軍撤退,建奴肯定追擊,那我軍定全線潰敗,死傷慘重。督師大人,末將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能撤退。還有,我大軍此次出關,是要解錦州之圍,如果大軍撤回關內,錦州城怎麼辦?」

「曹總兵所領之軍儘是精銳,由你殿後,定能掩護大軍撤退,」王朴不以為然地道:「至於錦州城,相信祖總兵定能再支撐幾個月。再過一段時間,天氣涼了,建奴也該撤兵回盛京了。」

「來輕巧,」曹變蛟輕蔑地看了王朴一眼,冷聲道:「薩爾滸之戰撤退時候的潰敗就是前車之鑒。督師大人,末將覺得,無論如何不能撤軍,不能我大軍定全軍潰敗。」

曹變蛟的威嚴還是很盛的,而王朴只不過是一個混混,能當上大同總兵,還是靠花銀子買的,對軍事根本不懂,威嚴更是沒辦法和曹變蛟相比,見沒有其他人站出來支持他,也不敢再和曹變蛟爭論。更何況他剛才的意思是想讓曹變蛟的人馬當替死鬼,殿後掩護其他人逃跑,爭辯起來也沒底氣。

洪承疇見一下子沒人站出來發表意見,輕咳了一下后,眼睛落到吳三桂身上:「吳總兵何意?」

吳三桂雖然年輕,卻驍勇善戰,吳家還是遼西豪門望族,錦州總兵祖大壽是他的舅舅,這次十幾萬大軍出關就是為了解錦州之圍的。洪承疇覺得,吳三桂定不會坐視錦州被圍不管。山海關總兵馬科和寧前總兵吳廷臣是其至交,吳三桂的意見足以影響其他人,知道這些情況的洪承疇就有此一問。

「末將一切聽憑洪督師的吩咐,」吳三桂不動聲色地回了一句。

見此,洪承疇的眉頭再次舒展開來,馬上下達了命令:「傳本督令,集結全部兵馬,與建奴決一死戰。各總兵馬上回去整頓兵馬,以備大戰。並嚴格封鎖筆架山失守消息,以免軍中生亂。」

「是,督師大人,」八大總兵齊聲應令,並馬上出了洪承疇的行轅。

曹越跟着曹變蛟出了洪承疇的行轅后,準備出城回營。

在上了馬後,心裏總覺得不安的曹越,忍不住對曹變蛟道:「堂兄,我擔心,王朴、唐通、吳三桂等人會在大戰開始前開溜逃跑。」

這是歷史上發生的事,筆架山失守后,洪承疇決定集結全軍與滿清軍隊決戰後,手下的幾大總兵,包括王朴、吳三桂等人在沒通報洪承疇的情況下,私自率軍逃跑,導致全軍大亂,滿人追着屁股打,最終大明軍隊慘敗,死傷無數,洪承疇率殘兵退守松山,連突圍機會都失去。

他相信,歷史依然會重演。只不過在洪承疇的行轅內時候,他不敢將這個擔心出來,畢竟沒發生的事,誰也不敢亂。沒有憑據,就是誣告,他不會犯傻當眾出這個擔心。

聽曹越這樣,曹變蛟一怔,旋即搖搖頭:「應該不會,洪督師治軍極嚴,他們不敢這樣做。」

「堂兄,萬一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其他幾個總兵率軍逃跑,那我們該怎麼辦?」

聽曹越依然這樣,曹變蛟緊皺了眉頭。其實他也有這樣的擔心,他知道王朴、唐通等人的品性,都是不無學術之徒,打仗時候只知道保存實力,撤退時候比任何人都逃的快。只是現在沒有證據,他也不敢在洪承疇面前這些,最終他無奈地嘆了口氣,輕聲對曹越道:「五弟,我們先回營再。」

「好吧!」曹越也只能同意。

「駕……」兩兄弟也沒再停留,率領親兵護衛,飛馬出城,回到東盟軍大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明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洪承疇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