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序章:

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丑時雞鳴、寅時暗淡、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然萬物有輪迴,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歸元。

一會為混沌:亥會之初,不知有天地星辰,褚般萬物。

一會為有根:貞下起元,天地復而逐漸開明,天地有根。

一會為開天:天地清明,有坤得乾,清氣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天始出焉。

一會為地辟: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行,地始凝結。

一會為萬物: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群物皆生。

至此會天地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

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皆有緣術,不偏不愛,凡有靈根機緣者,皆可得靈智,覓大道,遂天地之間有又仙佛、妖魔、精怪,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過此會,各族林立,爭鬥不休,又有大能者爭鬥,以致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天地將歸於混沌之際,幾族大能以鴻蒙氏為首,以大神通將天地一分為三。

故此會曰:洪荒。

洪荒終而太古始。

天地分三界,九天之上為仙界,有仙人各司管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或星辰升降,四時節氣。

又有九幽之下為幽冥界,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主管萬物枯榮,生死輪迴,人間福禍。

中間為地界,為三界之根,凡有靈根機緣著,皆可得靈智,若有仙緣,更可修得金丹大道,舉霞飛升天界,若無緣,則魂歸九幽,以待輪迴。

然金丹大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玄機,修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境界達到后,天降雷災,此時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

躲得過,壽與天齊,飛升上界,躲不過,就此絕命,九幽不收。

自太古終矣,上古初始!

上古之會,三皇治世,五帝定倫,感念洪荒上古先人,遂將世界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此時妖族昌盛,獸與妖與精靈鬼怪荼毒人間,故正義之士聚而抗之。

此戰雖勝,但人間卻害的這塵世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修士之流亦是死傷無數,傳承斷絕者不知凡幾。

死者已矣,聖人感念犧牲,以自身修鍊福地處開道場、度亡魂、講道義、續傳承。

萬載之後上古終焉,大宗為三,一曰崑崙仙宗,一曰子虛仙宗,一曰須彌佛宗,與其餘褚門派一起制定法令,以護天地正道,百姓蒼生。

此會已過三百四十年,吾不知此會何名,亦不欲牽強附會。

上古之事已然成了傳說,雖有神仙之流流傳於世,無數百姓亦是誠心叩拜,但這世間仙無仙蹤,鬼無鬼跡,少有人信以為真。

然上古以來,萬物生死枯榮,世人亦有惡死愛生,更有地府閻羅,九天仙界之說,故尋仙覓道者不知凡幾,然仙蹤無蹤,往往不過是壁里安柱,水中撈月罷了。有詩為證(註:2)。

詩曰:

修道青城頂,揭發覓仙蹤。

三拜五嶽帝,九叩十二城。

心做琉璃盞,身為石幢燈。

朝飲無根水,暮餐山中風。

仙人不知處,道客似繁星。

而今七十載,初識白玉京。

颯然求大道,又復歷凡塵。

誰家竹杖翁?白首嘆長生!

這仙尋得卻怎是個心酸了得。有道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萬物皆有緣法,卻也應了「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的老話。

北俱蘆洲,上古九幽之地,一道青色光影乍然而亮,光芒照耀了整個九幽,須臾青光斂去,一團黑霧忽然現於谷底大喜曰。

「成矣!成矣!」

話說東升神州有一凡人國,號為大夏,國姓姬。

時至大夏曆三百六十年,玄治六年,廣寧郡公之妻、尚德長公主臨盆在即,忽天地間青光大綻,須臾,一童子懷抱一枚青戒而生,故名曰青戒。

同年,又有帝女降世,因其皇后難產而薨,帝王思之,取名曰媚(注1)號晉陽公主,因其母薨,故寄與尚德長公主撫養,次年指婚於其子陳青戒。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便已是十二年後!

注1:取「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媚:賢淑美好的意思。

注2:起點作者半紙文章——《覓長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戒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青戒傳
上一章下一章

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