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遺后

大明遺后

第七十四章大明遺后

太祖天下功臣殤,建文蕭蕭孤彷徨,永樂大帝西洋震,洪熙體弱運不長。

宣德金爐國力盛,英宗坎坷復開張,代宗天命國怏怏,成化鬥彩蛐蛐響。

弘治中興百姓康,正德荒唐建豹房,嘉靖神經把丹藏,隆慶奸人亂朝綱。

萬曆政閑輔丞忙,光宗短命紅丸傷,天啟木匠甚荒唐,大明江山崇禎喪。

都說千秋萬代傳,到頭還是地下葬。

——《明朝史話》

大明朝的開國之人,那豈不就是朱重八、朱元璋?

不會吧?他家姓朱,就是朱元璋的後人?

那姓李的豈不都是李世民的後人,姓趙的豈不都是趙匡胤的後人?

高澤一時還不能消化朱奶奶說的這個讓他很是驚訝的說法,臉上滿是疑問。

朱奶奶也是老於事故之人,早已從高澤的臉上看出了他的驚疑之色,呵呵輕笑了兩聲,接着說道:「小澤啊,你是不是不相信奶奶的話呀?」

高澤一時也不好回答了,只是拿眼望着朱奶奶,等着她接着往下說。

「唉,想當年,我們朱家是何等的風光呀!太祖推翻蒙元統治,恢復華夏政權,應天稱帝,建立明朝,統一國家,是何等的英雄蓋世啊!」朱奶奶的眼中儘是仰慕和嚮往,呵呵,看來,追星也不是年輕人和現代人的專利。

高澤越聽越是吃驚了,從朱奶奶的話語中能聽出來,應該不是說謊或是吹牛,一個老奶奶跟他這個小毛毛孩子撒謊,有那必要嗎?

像高澤這樣小小年紀,就飽覽群書又記憶力超群的人來說,大明朝的歷史可以說是如數家珍,正史野史小腦袋裏可是裝了不少。

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

從這方面看,他也是自古以來,前所未有的。

但是他的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的,這就是朱元璋的缺點。

別看高澤年齡小,但他對大明朝的開國皇帝還是有很有自己的一些見識的。

朱元璋自幼父母雙亡,淪為乞丐,后又遁入空門。

他走投無路,參加了義軍,從此南征北戰,一步步走上了中國歷史舞台。

朱元璋心思縝密,把徐達、湯和等一批將才籠絡在自己身邊,對李善長、劉伯溫等文人禮遇有加。

在鄱陽湖大水戰中,他以少勝多,一舉消滅了勁敵陳友諒,創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他厲行改制嚴懲貪官污吏,創造了諸多治國新法,使國家迅速恢復生機。

但同時,為了朱家江山永固,他大開殺戒……

大腳馬皇后在對朱元璋的愛與恨中死去,繼而太子朱標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絕,最終自己也隨着落山的夕陽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高澤突然想到了金庸大俠的《倚天屠龍記》中也寫到了朱元璋,在那裏面他可是明教門下的頭領。

聽朱奶奶說得這麼的鄭重其事,高澤還是沒忍住的問了出來:「奶奶,您家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後人呀?」

「是啊!千真萬確的!」朱奶奶的神色比較堅毅,沒有一點的遲疑。

「哦,那我想問一下,您知不知道朱元璋跟明教有什麼關係嗎?」高澤也是為了求證心中的疑問,也不管朱奶奶知不知道,直接就問了。

朱奶奶先是一怔,沉吟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我聽我們家老爺子和小玉的爺爺說過一些關於祖上的事,在那個年代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太祖在流浪中,也接觸到這樣的宣傳。」

「是啊,是啊!」這一點,高澤也是知道和明白的。

朱奶奶頓了頓,見高澤也認同自己的看法,又接着說:「元朝末年,百姓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忍無可忍,期盼推翻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元朝統治,所以就產生了明教這樣的以推翻蒙元統治的教派,而我們的太祖皇帝也是在那時候加入了明教的。」

高澤當然知道這些了,他的書可不是白看的。

當時的老百姓都希望回到原來沒有民族壓迫的大宋朝的統治之下,因此就提出了「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口號。

他們就捧出了一個大宋皇帝小明王韓林兒。

他們以此號召各種反元勢力和窮苦百姓團結到自己的旗幟下。

明王出世,戰勝黑暗,就會給老百姓帶來幸福。

無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嚮往的,幸福生活對窮苦老百姓的誘惑十分強烈。

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難的根源則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統治者,推倒蒙元政權才能迎來光明世界。

紅巾軍要壯大勢力達到奪取政權的目的,小明王就成為最好的旗幟。

明王出世可以帶來光明,因此就要舉出一個明王來帶領大家推翻黑暗的現實,迎來未來的光明,這就是紅巾軍所信奉的宗教,也就是紅巾軍所提出的理念,迎接光明世界,迎接明王出世。

當時元末三大農民起義軍都屬於明教的分支,朱元璋確實是害了小明王韓林兒后才坐穩老大位置的,國號為明也是因為明教的關係。

明教又稱摩尼教,明教在宋元時期進一步和中國本上文化結合起來,成為下層人民和江湖對抗朝廷的秘密鬥爭形式明太祖朱元璋曾就是明教教徒,他在擱船尖下的千畝田屯兵時利用明教組織進行活動,最後發展壯大。

這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事的。

只是他取得大權以後,因為深知秘密教派的厲害,所以到他當上皇帝,便採納李善長的建議,取締了明教,以至明教逐漸衰落了。

朱奶奶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又鄭重的說:「太祖皇帝定的國號是『大明』而不是『明』,應該有兩個原因,大明的意義出於明教。明教本有明王出世的傳說,經過五百多年的民間傳播,成了眾人皆知的預言。」

高澤馬上就想到了,韓山童,劉福通在河南起義后,朱元璋一度向小明王政權稱臣,后害死小明王,繼之而起國號大明。

「那第二個原因呢,奶奶?」高澤追問道。

「當年,太祖皇帝的部下分紅巾軍和儒生兩類。紅巾軍早年追隨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等明教領袖都是明教徒,他們自然贊成用國號大明。對儒生來說,雖然他們不信明教,但認為明是光明,分開是日月,與古代的祭祀禮制相符,所以他們也都贊成用國號大明。」朱奶奶居然分析的頭頭是道,讓高澤對她刮目相看了,這那是個家道破落的老太太呀!

明朝起於南方,拿陰陽五行來說,南方為火,神是祝融;北方為水,神是玄冥,當時蒙古政權起於北方,正好應了陰陽五行相剋的道理再則,上古神話中也有「朱明」一說,正好又應了皇帝的姓氏。

高澤想不起來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種說法。

朱奶奶嘆了口氣,幽幽的說道:「別看太祖皇帝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不高,沒識多少字,但是他在明教裏面還是學到了不少神秘讖緯之術,還給自己的後代取名立了不少繁瑣有趣的規範。」

「哦?沒文化還這麼多繁文縟節呀?」高澤有點聽不懂。

「小澤啊,你知道太祖皇帝有多少個兒子嗎?」朱奶奶微笑着又問了高澤一句。

高澤一愣,略略的想了一下,說:「我記得好像是有26個兒子吧!」

聽高澤一口答了出來,朱奶奶有些意外,不由又多看了高澤幾眼。

「五行相生的原理,知道嗎,小澤?」朱奶奶又問了一句,還考上高澤了。

「我知道,我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不是呀,奶奶?」高澤剛想張口,坐在奶奶邊上的小玉突然插了一句,大概是小手爐讓她暖和起來了。

朱奶奶欣慰的摸了摸小玉的頭,把她緊緊的摟在懷裏,眼裏全是疼愛和呵護的神色。

「過去修家譜,每一代都有一個輩分字,名字中間一個字就是這個輩分字。太祖皇帝

以「木火土金水」來為後代輩分排順序。26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朱奶奶娓娓道來,高澤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有的東西書上可不一定有。

高澤突然想到小玉的爺爺,朱寅善,「寅」,又是朱元璋的那一個兒子的後代呢?

高澤還沒能多想,朱奶奶幽幽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我們這一支是太祖皇帝的第七個兒子齊王朱榑的後裔,齊王是太祖皇帝與達定妃所生,洪武三年封為齊王,建藩青州,十五年就國。」

哦,原來是七子齊王的後人呀!呵呵,看來這齊王的下場也不怎麼樣啊!不然這後代也不會破落成這樣,你說這齊王也是,怎麼也不來保佑一下啊!

不過,這齊王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對後代自然也沒有什麼照拂了。

這朱元璋的七王子是個什麼人,高澤還是知道的,書上可是寫得清楚著呢!

齊王曾多次受命率兵從燕王北征蒙古立了不少功勞。

但是後來這傢伙以武功自喜,性子還非常的凶暴,讓人不喜。

明建文元年因謀反被召至京,廢為庶人。

明永樂元年複位,但更加驕縱不法,跋扈得不得了。

永樂四年因罪被禁錮京師,不久即被正式廢為庶人,取消齊王封爵,藩國也被廢除。

子孫也被廢為庶人,徙遷至南京。

這都廢為庶人了,還有什麼可炫耀的呢?

朱奶奶也是,一個罪人的後代有什麼榮耀可言呀?看她的樣子,好像還非常的懷念,至於的嗎?

「太祖規定,從他的孫子輩開始,每一輩的第一個名字使用輩分表中的字,第二個名字必須帶有一個五行的偏旁或組成部分,並且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依次循環。」見高澤一直在沉思,朱奶奶又接着說道:

「太祖雖不識什麼字,但還是給他的每個兒子寫了一個輩分表,像我們是老七王爺家的,七爺的後裔就以『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這20個字為派語,作為後代起名的標準,小玉的爺爺就是『寅』字輩的,叫朱寅善!」

本文由小說「」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運大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運大少
上一章下一章

大明遺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