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封顯看宣和帝不去關心北汗掌帥者的身分,反而糾結於一介士子手中拿着的權杖,當即便有些納悶,但仍是點點頭。

宣和帝聽到此言長吁了一口氣,眯着眼道:「如此便好,顯兒,京城裏的流言是怎麽散播來的,現在你想必也查清楚了?」

封顯聞言一凜,宣和帝既然開了口,想必是已經查清了個中乾坤,當即也不再隱瞞,壓下了心神低着頭回道:「父皇,兒臣已經將散播流言的人抓住了,其中大半是北汗留在京城裏的探子,這次他們鬧事倒也是個好機會,免得戰時給我們添堵。」

大半都是北汗的探子,自然也有小部分不是,這孩子如今說話倒喜歡留個半截,是怕他認為他是個禍起蕭牆的主吧!

宣和帝抬了抬眼,聲音里露出幾許疲憊:「抓住的人你處理就行了,至於身後的人,在這場仗打完之前,就不要讓他出府了。」

封顯低着頭,看不清他面上的表情,宣和帝只能聽到他穩穩的應了一聲「是」,便也只能嘆息了一聲。

勾結外邦,陷害親妹,叛國弒君……若說一開始他還有所懷疑,弄不清到底兩個兒子中是誰所為,到現在查出流言散播者後,卻也無話可說了。平王到底是沉不住氣,這般愚鈍無知,實在是讓他大失所望。

只是不知為何,知道是封辛而非封顯後,他卻鬆了口氣,以大寧天子的身分而言,封顯顯然更適合繼承皇位,只是身為父親,他頭一次覺得自己很失敗。

「父皇,這次是玄禾領兵,兒臣怕是……北汗大軍離京城只餘一日,還請父皇斟酌。」封顯抬起頭,望向宣和帝的神情有些沉重。

他雖自小入東界兵營歷練,可是東界並無戰事,是以與其他皇子相比雖不遑多讓,可如果是北汗的玄禾領軍,他並無一爭之力。若是京城無將,他自然身先士卒,可是如今的寧都內,卻有比他更適合的人。

雖然他心中對上次莫西提過的事隱隱有所猜測,但現在卻不是計較的時候,只是……要讓那人執掌京師禁衛,就必須要宣和帝答應才行。

宣和帝慢慢的打量了封顯一眼,沉默了良久,隔了半響才道:「朕知道了,你出去吧。」

封顯不再言語,行了個禮退了出去。

他踏上皇城頂端的時候正值漫天煙霞,燦紅的落日垂在天上,抬眼望去,煙霞遮蔽之地,正是城東洛府。

一塊小小的權杖便能引得父皇大為關心,就連素來不問世事的司宣陽也對其頗為忌憚,洛寧淵也許並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洛家之女,他甚至有種感覺,等他坐上皇城裏的那把椅子時,所有的一切都將會清清楚楚。

葉老將軍自從得知北汗大軍危逼京城後,就帶着幾個侍從趕回嶺南去了。如此巨變,南疆肯定會坐享漁翁之利,到時候若是那南疆大公主也趁亂髮動戰爭,嶺南無人主持大局,大寧就真的是腹背受敵了。

京城大街上冷冷清清的,絲毫不見平常的繁華熱鬧,偶爾才有幾個百姓神色匆匆的趕着路。葉韓提着一大壇酒,策馬在街上奔過的時候,看着這麽一副情景,面上沒有一絲表情。

等騎着馬來到郊外的一處隱蔽山谷時,葉韓神情里才劃過幾抹沉重和悵然,他從馬上跳下來,手裏提着的酒罈仍是穩穩的,目不斜視的朝着山谷中間走去。

這裏被修剪得很整齊,中央有座衣冠塚,簡樸素凈,只是位處偏遠地帶,難免很是蕭索,墓上面連個姓氏都沒有刻,只是光禿禿的立了塊石碑在上面。

葉韓走上前,跪在墓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才重新站起來,他把酒罈上的封條撕掉,慢慢倒在墓前的土上,不一會,香醇的酒香便在山谷中飄散開來。

「父王,我來看您了。北汗大軍再有一日就到京城了,父親去嶺南前對我說……若是我不放下仇恨,您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風靜靜的吹過,只能聽到沙沙的樹葉聲,這地方,竟是連動物都很稀少。

「他高坐皇位二十年,享世間權貴,君臨天下,憑什麽讓我去守住他的江山?大寧的困境全是他一手造成的,如若不是他寵幸文臣,也不會弄得如今的大寧,連守城的將領都找不出來,若不是他薄待雲州洛家一門,也不會讓大寧上下的將士寒心,諸王忌憚,焰池點燃後,到如今竟沒有一兵一卒來京援救。」

「父王,當初太子府幾百餘口人,他一個不留,到如今我也只能為您悄悄立個衣冠塚,甚至連名諱都不能有,他憑什麽……讓我去救?」低沉憤恨的聲音在山谷里迴響,葉韓仰著頭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面前的無名墓碑,脊背挺得直直的。

「因為你要救的是大寧江山,是這全城百姓,無關皇室,亦……無關朕。」

身後的腳步聲慢慢逼近墓旁,最後停在了葉韓身後,但僅僅這麽一句話,整個山谷的氛圍都變得蕭肅起來。

葉韓全身一僵,握著的手緊了緊,又重新鬆開,他壓下眼底的暗光,轉過身回頭冷聲道:「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他望着宣和帝,眼神平靜無波,冷淡得如同陌生人一般。宣和帝見他這模樣卻笑了起來,「葉韓,你還是太年輕了,知道朕當初是怎麽懷疑到你身上的嗎?就是你這副不屈不撓的樣子,這天底下還沒有人敢對朕這麽不客氣。」封祿的聲音頓了頓,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擺擺手又加了一句:「也不全是,至少還有一人也是這樣。」

葉韓冷冷的看着他,並不搭話,既然宣和帝能找到這裏來,就說明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分,狡辯亦無多用。

「你父王喜歡梅子酒,你倒是打聽得清楚,只是拜這個衣冠塚有什麽用,要拜就拜點像樣的,跟朕走吧!」宣和帝說完這句便轉身朝谷外走去,竟是理也不理身後站着的葉韓。

葉韓沉着眼,跟着他朝外走,行到山谷外,看到只有安四牽着輛馬車朝他笑,心裏一驚,打量宣和帝的眼神便多了幾分詫異。

他這是真不怕死呢,還是顯示一下他身為天子的勇氣?居然在這種時候帶着一個太監就出來了,先不說自己都能取他的性命,恐怕北汗的刺客更是不少。

坐在馬車上的封祿,轉身看着明顯有些走神的葉韓,眯着眼喝道:「想什麽呢?上來吧。」

只有一輛馬車,葉韓朝遠處的愛馬看了一眼,悶不作聲的爬上馬車。

漫天煙霞掛在洛府上空,端是難得一見的奇觀,要在平日裏恐怕還有大臣向宣和帝報個吉象,討個封賞什麽的,但這時候人心渙散,就沒什麽人敢拿這事去打擾宣和帝了。

但洛府里還是一片安寧景象,是以當洛管家領着眾人,在院子裏聊著天欣賞時,還拉上了歇在房裏不曾出門的寧淵。

寧淵懶懶的踏出房門,心不在焉的隨口附和老管家的心意後,便朝書房走去。

那裏還布著一局殘棋,是她上次左右手對弈玩剩下的,今日正好可以打發一下時間,當她拖着木履踏進書房,看到半靠在榻上的青色人影後,一雙鳳眼便不客氣的挑了起來。

「司宣陽,自大門而入是千古不變的禮節,我看山上的那些長老越發不長進了。」司執者的教養一直是隱山的長老管的,雖說到現在為止已經不知道換了多少代,可這規矩總是不變的。

司宣陽訕訕的摸了摸鼻子,面上難得的顯出了幾分無措來,但很快又變得平靜無波,他站起身,朝寧淵行了一禮,「山主,我想着洛家眾人都到雲州去了,便來陪陪您。」

他說得有禮,又是個小輩,再說這日子也確實有些無聊,寧淵便輕輕「哼」了一聲,抬步坐在榻上另一邊,指著桌上的殘棋道:「替我收了它吧,書桌上有些瓜子,把殼去掉,裝滿這個就行了。」寧淵一邊說着,一邊變戲法似的從小几下拿出個木盒來,雖不大,但若是要用此物來裝滿瓜仁,也絕不是件簡單的事。

司宣陽一開始聽到寧淵的聲音放緩,還有些受寵若驚,待看到寧淵拿出的木盒後,便有些獃滯了,他在隱山學的東西不可謂不多,涉獵不可謂不廣,學問不可謂不大,可也絕沒有一樣本事是能用在這項活計上的。

他細細的打量著寧淵的神色,一聲不吭的收了棋譜,然後從書桌上端著一盤瓜子,步履遲緩的走過來重新坐好,只是這一次身子倒直了不少。

書房裏靜悄悄的,司宣陽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找著話題,「山主,今日煙霞遮天,定是個好兆頭。」

寧淵斜斜的瞥了他一眼,應道:「嗯,北汗大軍逼近京城,的確是北汗的好兆頭。」

司宣陽面色一頓,神情僵硬,被寧淵的話一下就給噎住,吞了吞口水,抬手將桌上的空杯添滿茶水後,眼眨了幾眨才狀似無意的道:「山主可會出手?」

「關我何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寧淵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寧淵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