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文化產業問題答讀者問

有關文化產業問題答讀者問

誠如書友阿富汗提出的問題,文化產業範圍很廣,很多內容都涵蓋其內,但是這些發展項目很多時候都是相關聯的,並不衝突。

像我們穿的服裝,看的書籍,唱的歌,拍的電影,這些都是能體現民族文化,並且產生經濟效益的文化形式。

說的直白一些,歌曲也好,電影也好,也好,只不過是一種表現文化的形式,通過包裝進行推廣,而商家得到經濟利益。這些內容相關聯起來,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拿現在的網路來分析,本身才是這個行業的基礎,數以萬計的作者進行文學創作,再由網站策劃商業銷售。然而隨著影響力的增大,人氣的升高,熱門不在僅僅局限於只靠網站推廣,只靠電子書消費盈利,還可以畫成漫畫,拍成電影,改編成遊戲。

同樣的,很多遊戲、電影、漫畫也推出版,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構成。雖說現在國內的漫畫製作水平,推廣力度不能跟「泥轟」比,能改編成遊戲,拍成電影的也是極少數的作品,但這改變不了一個文化產業鏈的雛形慢慢形成的事實。

所以說,主角通過創作介入文化產業之中,只是一個開始而已,以後的內容在這裡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主角不可能只局限於,或者一兩個方面,未來肯定是多方面發展的。

只不過發展文化產業,組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甚至目標更宏偉一點,在世界範圍內推廣中國的文化,讓中國的、電影、遊戲、動漫賣向全世界,沒有充足的資金是不行的,現在只是在為未來的事業打基礎。

但是用文化來盈利,和用經濟輔助推廣文化,雖然看似差別不大,實際卻是兩回事。前者目的是賺錢,後者卻要做好砸錢還得不到別人認同的準備。

例如中國電影史上許多打著諸多旗號,拍出來的爛片,簡直是糟蹋文化,糟蹋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燦爛成果,卻依然在罵聲一片中賺的盆滿缽滿。而有些導演,拍的明明不錯,卻被懷有各種目的的評論者扣上了這樣那樣的帽子,被批的體無完膚。

《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三部電影都是在我小學和中學的時候看的,那會兒正是對港產片和動漫感興趣的年紀,卻能把這種反應中國人最真實的人生的電影所打動,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只可惜現在再也看不到了。

如今只能看一些諸如《無極》《十面埋伏》之類的大片,大製作、大場面,電影卻一點都沒看懂,感覺就像是看美術課本一樣。偏生還要找外國人來演中國人,而且還不用配音,用外國人的原聲去說中文,聽起來彆扭的很!甚至有中國女星去演外國「民間女藝人」,都還是一線女星,實在是讓人感到不理解。

說著說著就跑題了,總之呢,只是想很多遺憾不要再出現吧。

……

另,本周還有50個精華,要的在書評區留言,本人自動加精。

更新在下午,求收藏和推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文化巨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重生之文化巨頭
上一章下一章

有關文化產業問題答讀者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