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肝膽(四十三)

第七百七十四章 肝膽(四十三)

玄武門外的地面上,一匹戰馬倒在地上,身體劇烈抽搐發出陣陣哀鳴。馬上的騎士也是武藝高強弓馬嫻熟的豪傑,落馬一刻及時跳下馬背縱躍開去,總算是沒被戰馬壓在下面。饒是如此,身上總歸是受了傷,一團血污在地面蔓延開去。

說來此人的傷勢並不算重,身為武人在兩軍疆場廝殺,受傷本就是家常便飯。老軍將都有受苦熬傷的本事,這點傷擋不住人,完全可以抄起兵器繼續廝殺。但是這人並沒有急着動手,而是愣愣地站在那,望着依舊廝殺成一團的幾個人,開始考慮一個問題:這場戰鬥還有沒有必要繼續下去。自己這幾個人就算能殺了徐樂,又是否可以保證全員倖存,若是在此拼掉幾個手足是否值得?自家所求又能否如願?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自己幾個人真的不顧生死拼下去,又是否有把握把對方的性命留下?

玄武門這邊的打鬥,自然瞞不過李淵的手眼。事實上在溫大雅被打下馬,李淵的怒氣反倒是消散了許多。至少在外人看來,他並沒有拍桌子瞪眼睛做雷霆之怒,也沒有下旨意分兵派將拿人,相反倒是始終在努力控制局勢,似乎正在竭盡所能在維護帝王尊嚴與故人之情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而他身邊的親信黃門,則往來於玄武門與皇宮之間,把前方的戰報向李淵進行回稟。只不過李淵登基未久,宮中並沒有所謂權宦存在,即便是被李淵委以重任的黃門,也不過是靠着機敏聰慧,能夠在天子面前得幾句誇獎多做些事情,於皇帝的心思無從揣摩,更看不出這位武德皇帝的喜怒。

薛家兄弟出陣之時,李淵的反應也很是尋常,只是說了句「胡鬧」,便沒了其他言語,也不知他說的到底是誰。只讓黃門接着去打探消息往來通報。這些留用內侍大多見過楊廣暴虐,若是在大業天子當政之時,似徐樂這等行為便是十個腦袋都不夠砍。如今玄武門外打成一鍋亂粥,到李淵這居然只是胡鬧二字就打發了,兩下比較當真是雲泥之別。

這些內侍感懷於李淵仁恕之餘,也不禁納悶,莫非徐樂這場攪鬧在李淵眼中就是小孩子胡鬧?若是如此,那他下旨納楊思那件事到底是真心還是隨意為之?可也有人心裏嘀咕,這位天子如果真的如表現出來這般大度,又何必同意薛家兄弟圍攻徐樂?要知,這四個人可不是大唐武將,而是北地幽州來的密使,固然有求於大唐但還不歸大唐節制。不管是他們打死了徐樂,還是徐樂打死了他們,都會引發極為嚴重的後果。陛下到底是沒想到?還是……不去想?

這等大人物的心思,自然不是這些小黃門所能領悟,更別說李淵的心思深沉如海,便是楊廣在日都沒看出他的真面目,這些黃門也知道自己沒有這份本事去揣度天子心意。不敢胡亂猜測,只好把看到的情況如實回報。當他們說出徐樂將薛家大郎薛萬述打落馬下之時,李淵的神色才有了一絲變化。

「薛大郎的戰馬被打殺,人卻無恙?」

這是從徐樂大鬧玄武門橫槊擋駕直到現在,李淵第一次動問。

在書房內,之前在徐樂手上吃了虧的溫大雅、李神通全都在場。聽到黃門回稟,李神通忍不住一聲嘆息:「薛家兄弟也是邊地有名上將,四個打一個居然還吃了苦頭?莫非那小狗真有三頭六臂不成?就沒人戰得過他?」

溫大雅並未附和李神通,而是關心薛萬述:「薛大當真無傷?」

那黃門不通技擊,於上將之間的廝殺更是看不明白,在他眼裏看來,也就是一群人打坐一團,然後有人落馬,能勉強認出落馬的是誰已經頗為不易,對於其他的問題根本回答不出。只好含糊著說道:「那薛將軍的腳力倒地不起,想來是活不成了。至於薛將軍本人,奴婢看他生龍活虎,縱然有傷也不甚重。」

李神通忍不住道:「若是傷的不重,就該接着上前打過。身為武人,能夠忍痛熬傷乃是尋常事,受點小傷就不敢上去,這還算什麼武將?」

「住了!」李淵猛然開口,打斷了李神通的話,語氣依舊平和,卻是讓人心中莫名打個突。哪怕混賬如李神通者,當下都不敢再胡言亂語。

報信的黃門更是心驚肉跳,不知自己哪句話說錯觸怒了天顏,兩腿發軟險些癱倒。但是李淵並未沖他發作,而是自言自語道:「以一敵四還能保持分寸,只傷而不殺,阿樂的手段着實高明。叱羅小兒自恃勇武,口中說要歸順,既不肯交出幽州也不肯交出兵權,分明是存着據地為王的念頭。讓這四個匹夫來,便是在朕面前耀武揚威來着。邊鄙武夫不曾見過世面,有幾分氣力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讓阿樂挫挫他們的銳氣,也好讓他們知曉天高地厚。好事,好事啊。」

說到這裏,李淵笑了幾聲,可是宮室內其他人卻是連大氣都未敢出。溫大雅、李神通從心裏都恨極了徐樂,也都盼著徐樂死在薛家昆仲手裏,可是這時候誰也不敢把這句話說出來。

李唐立國席捲關中,加上江都之亂楊廣身亡,整個天下分崩離析的局面已經形成。李家既是北地世家之首,又得了國都長安且手持玉璽,儼然帝王氣象。各地豪強紛紛示好乃至流露出歸順心思,也不是稀奇事。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又沒有奪取天下可能的,就更是想要儘早投奔,給自己掙個紫袍金帶世代富貴。

不過人人心思不同,這其中難免有人得隴望蜀,即便迫於形式不得不低頭,也還想要得到更多好處,幽州羅藝就是其中之一。

論及實力才具,羅藝都不能和劉武周相比,但總歸也是邊關驍將,手上有上萬精銳,更有薛家昆仲這等能殺善戰的猛將為羽翼,本人亦是桀驁不馴不肯屈居人下。即便對李淵表示歸順,卻依舊想着割據幽州甚至進一步控制北地不放。而他走動的門路,就是李建成。

通過臣下疏通關節,羅藝與李建成搭上了交情,又送了名馬胡姬示好,李建成也在父親面前代為美言,這才促成了這次薛家兄弟來京。李淵用羅藝,也是希望借他的力量牽制突厥震懾劉武周,但是對於羅藝所開出的條件並不滿意,於薛家兄弟也不是十分看重。畢竟這四個人雖然出身名門,可是在邊軍時間太長,舉止之間全是軍漢做派,李淵難免看不上眼。

他們今天出陣對付徐樂,便是李建成的意思,李淵未曾首肯。如今聽到他這般誇獎徐樂,李神通心內怒氣大盛,可是又不敢和皇帝犟嘴,溫大雅則沉思不語,不知在想些什麼。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小黃門飛奔而入,向李淵回稟著前方變化。

就在這會功夫,薛萬淑也被打落馬下。如今的情況是薛萬均、薛萬徹兩人聯手大戰徐樂。而徐樂也中了一箭。

徐樂中箭了?

溫大雅的眼前一亮,呼吸都不由得因此變得急促。他雖然不是武人,但是對於武人的心思極為了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身為武將誰也不願意居於人下。何況眼下李家霸業初成,武人地位直接影響日後的功名前程。徐樂就是李家所有武將面前的大山,任你有天大的本事,翻不過這座山也是枉然。日後不管是封官還是行賞,都要被徐樂壓在頭上。

並不是所有武將都能接受這一點,明裏暗裏想要扳倒徐樂的武將不知多少。不過徐樂本人武藝高強又有李世民為援,所以大多數人不敢動手。這次徐樂大鬧玄武門,這些人自然視為良機,之所以遲遲不出手,便是因為徐樂的威名太盛武藝太高,他們不知深淺不敢貿然動手。

如果徐樂一直贏下去,這些人自然裝聾作啞,除非得到李淵聖旨否則不會行動。可是如今徐樂受傷了,不管傷勢如何,都證明他也是人而不是神。只要是人,就可以殺死。殺了他,不但可以揚名天下,更可以在李淵面前立個大功。

薛家四兄弟也算是發揮了作用,他們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都打破了徐樂無傷金身。哪怕他們全都敗陣也沒關係,自然有的是人接手廝殺。徐樂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就算是累,也要被這些人累死。

無知小兒!真以為有幾手武藝就能橫行天下?你還差得遠呢!

溫大雅的心頭狂喜,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只在心裏盤算著,薛家弟兄之後,又有誰能接上這一陣。

李淵此刻卻勃然大怒,用手猛地一拍案幾:「豈有此理!薛家豎子竟敢傷我麾下愛將,未免欺人太甚!來人,宣柴紹、侯君集前來,將那幾個混賬拿下!為阿樂出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風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唐風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四章 肝膽(四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