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朝會

第109章 大朝會

趙欽衛一臉關切之情,問道:「雪衣,這毒性甚是劇烈,感覺如何?」

袁雪衣說道:「那繡花針毒性強烈,幸好及時封住穴道止住毒性蔓延,然後運功抗毒,在剛剛服了解毒藥丸后,結合運功,也只是將毒性逼出少許。」

趙欽衛說道:「看來,需要兩個人同時運功,才能更快地把劇毒全部逼出。」

回宮后,御醫替袁雪衣檢查一番,雖然右臂劇毒未解,但胎兒無恙,趙欽衛終於放心了下來,花點時間運起九陰真經中的「療傷篇」,清除右臂上的毒性只是時間問題。

趙欽衛把於般若、公孫玄、何飄玲都喚來。

趙欽衛問道:「公孫公子,本王看你矛法極為高明,乃生平僅見,不知你師出何門?」

公孫玄說道:「秦王,草民的師父已經仙逝,他老人家甚少在江湖行走,是以沒什麼人知道他的名號,他也不希望江湖上知道他的名號,還請秦王見諒。」

趙欽衛說道:「你可願意效力於本王,本王從來不會虧待前來投奔的人。」從他施展的矛法來看,武功應該不會低於嚴肖和,這樣的人才趙欽衛可不想錯過。

公孫玄說道:「秦王,草民只想行走於江湖,不想具體捲入朝堂之爭,還請秦王見諒。」

趙欽衛頓感可惜,說道:「既然公孫公子無意,本王也不勉強,秦國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何飄玲說道:「秦王,峨眉派創派幾百年來,從不介入政治紛爭,所以我沒有出手相助。」

趙欽衛說道:「這個本王理解,此次般若出手相助,曹化淳肯定從招式中判斷出身份來歷,峨眉山一帶還掌握在明廷手中,恐怕會給貴派帶來麻煩。」

於般若說道:「我回去后,會向師父解釋清楚。」

讓公孫玄、何飄玲出去后,房間里只剩下趙欽衛、於般若兩人,兩人四目相對,都情深款款。

於般若說道:「趙大……秦王,想不到一別就是差不多兩年了。」

趙欽衛笑道:「般若,在沒其他人在場的時候,我還是你的趙大哥。」

於般若含情脈脈地看着趙欽衛,說道:「趙大哥,自從跟你一別後,我天天都想着你,你……你有想我嗎?」

趙欽衛說道:「我跟你一樣,也想着你,只是我重任在身,無法分身前去峨眉與你相會。」

聽到情郎也像自己思念他那般牽掛着自己,於般若的一顆芳心,感覺到無比的溫暖。她再也忍不住,一把撲進他的懷裏。

趙欽衛緊緊地抱着她,撫摸着她的秀髮,聞着她那少女的氣息,感受到她那熾熱的心跳。

「般若,你願意嫁給我嗎?」

此時,於般若心跳得更快,她說道:「我願意,我願意陪你一生一世。」

趙欽衛說道:「我真想立即就娶你為妻,可現在不行,不能因為咱們兩人,讓峨眉派遭受大難,只要四川脫離明廷的控制,我便向你師父提親。」

於般若說道:「趙大哥,我等著這一天。」

兩顆心緊緊相連,兩人嘴唇相觸,熱烈地親吻起來………….

重生到這個世界后,對於離開現代的家人,趙欽衛由沮喪、悲哀,到不得不接受,再逐步適應,現在終於完全投入到這個世界。在這個時空,有他前世不敢想像的大事業,還能同時擁有多個女人,讓他充分感受到幸福。

趙欽衛跟於般若結束后,走出房門,已經到了深夜時分,李岩正在外面等候着。

李岩迎了上來,說道:「秦王,今晚出現意外,明天是否如期舉行大朝?」

趙欽衛說道:「明天照常舉行,崇禎要我的命,本王就要做過他看,定下年號,定下重大國策,讓天下人知道秦王推翻腐朽明朝的堅強決心。」

楊秀寧和袁雪衣,在練功房裏連夜運功療傷。而錢繆蘭、費雅怡兩人,分別由王佳伶、苗羽彤協助療傷。

正月十六上午,汝陽城最大的一棟建築物,文武百官聚集一堂,舉行秦國建國以來最大的朝會。

在朝會上,首先宣讀了秦王的詔書,正式啟用秦國的第一個年號,名為「盛業」,本年為「盛業」元年,表明秦王要開創盛大的功業。

接着,任命重要人員,任命李岩為右丞相,盧帆新為吏部侍郎兼戶部侍郎,徐天放為工部侍郎,申根換為兵部侍郎,提拔趙聞揮為禮部侍郎,任命馬仁毅為刑部侍郎。

之所以不任命尚書,是要預留出一定的晉陞空間,秦國立國不到一年,以後肯定還有大批人才投奔,要預留出相應的官職。

接下來,對有功人員晉陞。李岩官階晉陞為正三品,張焱晉陞為從三品副參將,將庄蒙少、匡士康、喬銀荃、馬浩宇晉陞為正四品都司。楊天齊、武冠隆、盧邦楠、喬銀荃、卓鍾楷、李仲、蔣朝劍晉陞為從四品副都司。

晉陞任莉虹、步雅芸、趙天湖、萬騰龍、韓兆樊、錢得涯、蔣朝劍、李懷仁、李懷禎等人為正五品守備。

還有很多有功人員都有不同的封賞。

對於降將方面,任命黃得功、虎大威、李國奇、猛如虎四人為正四品都司,任命莫德楷、張得昌、鄭加棟為正五品守備。

人事任命完畢后,接下來即將頒佈一系列新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關於徵收工商稅方面。在此之前,趙欽衛只跟李岩等少數幾個人商議,並沒有在上朝的時候正式提出。

長期以來,明王朝幾乎是不收商業稅,一旦正式提出,即使是新建立的秦王朝,趙欽衛估計也會有很多人反對。

趙欽衛說道:「長期以來,明王朝把商稅定為三十分之一,這本身就低了一些,還得不到貫徹執行,長期以來商人幾乎是不用交稅的,而農業稅稅源卻日漸枯竭,在上百年前,就逐步演化成財政危機。我大秦當然要革除明王朝的各種弊端,在農業方面已經實施起來了,對於工商業方面,本王決定,頒佈新的政策,開始對工商業收稅。」

之所以由他自己提出,而不是由李岩等人提出,是打算由自己承擔反對勢力帶來的壓力,而不是讓臣子來承擔。要實行各種新政,自己首先要擔起責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血色明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血色明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9章 大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