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正室太太的使者】

穿越的第三十四天。

將手中的書籍給闔上,郭菀央第一百五十二次嘆氣。

是的,她叫郭菀央,不叫水菀央了。

頭上梳着可愛的雙丫髻,她現在的身分,是一個十歲的小女孩。三十四天之前,這個身子的正主因為中暑而去世,她佔了這個身子,從此成了郭菀央。

手上的書籍是家中下人在遼陽搜羅到的,包括本朝的詩集、方誌、遊記之類的雜書,加上她旁敲側擊來的相關資訊,她終於下定決心給這個朝代下一個結論。

這是明朝,沒錯。現在是洪武二十七年,也沒錯。

只是這個明朝,與她知道的明朝不完全一樣。就像是一個畫工拙劣的孩子,想要臨摹一幅名畫畫出來的,卻有不少走樣。郭菀央知道的幾樁大案子,例如什麽藍玉案、胡惟庸案都發生了,牽涉面卻沒有她知道的那麽廣。就她所知,李善長不是因為胡惟庸案被殺,而是死在兩年前,壽終正寢;有名的青田劉伯溫似乎還活着,優哉游哉的在甌江邊上釣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腳馬皇后,現在依然健在!郭菀央記得,按照年分她應該已經死了。有些閑着沒事幹的史學家曾評論說,如果馬皇后不死,朱元璋也許晚年不會變得這麽暴虐。

自己的便宜父親郭銘是武定侯郭英的兒子,郭菀央不是歷史愛好者,只是有些印象,知道郭英是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碩果僅存的開國功臣,後來曾參加靖難之役,不過吃了敗仗。

也就是說,原先歷史上的郭英,洪武二十七年時身子還健壯得很。可是這個時空,早在五月便從南京傳來了郭英身子欠安的消息,於是郭銘得了遼王朱植的恩旨,回南京盡孝去了。郭菀央猜測,這或許是因為之前有一個穿越者,小小的變動了一下歷史的緣故,雖然大體上還是照着原來的歷史發展,但是誰知道接下來會怎麽樣?

面對着似是而非的明朝,郭菀央有些忐忑不安。如果出身在平民之家就罷,偏生出身在功臣之家。生在功臣之家是好事,偏生現在要面對的是那位擅長殺功臣的皇帝朱元璋。

值得慶幸的是,太子朱標已在三年前死了,現在的嗣君,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燕王朱棣還是待在北京養馬練兵,歷史的大方向並沒有走樣。或許自己的祖父能熬過這個最艱難的時段,郭菀央記得,靖難之役時,朱允炆曾經派自己的祖父出戰。

這些不想也罷,現在最要緊的是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這個家實在太窮了。

這時聽見門外響起腳步聲,有一個着急的聲音響了起來,「小姐,您在屋裏嗎?」

郭菀央將手中的書擱置一旁,「茱萸,怎麽了?」

十四歲的丫鬟茱萸掀開帘子進來,輕聲稟告,「小姐,有大事了!南京來了人,聽口氣是要將您與公子都帶到南京!那邊來的人一定要見公子和小姐,奶奶吩咐您與公子過去。」

郭菀央略吃一驚,稚嫩的小臉上卻沒有多大的改變。站了起來,說道:「人在哪裏,瑞氣堂那邊嗎……」見丫鬟點頭,她回道:「我去瞧瞧。」

已是七月,雖至傍晚,暑熱仍尚未消散。夕陽已經落山,整個院子都籠罩在一片薄薄的暮色里。石子小徑邊上的草叢裏,傳來蟲子的鳴叫,聲音尖脆悠長,聽來有些凄切。

石子路有些燙人,茱萸打着傘,郭菀央與弟弟一道,在瑞氣堂的抱廈邊上站定。

瑞氣堂里傳出一個爽利高亢的女聲,「水姨娘,這邊的事太太已經一五一十的都向老太太稟明了,老太太聽聞是極歡喜的,老侯爺的病體也因此減了幾分。太太說了,這次一定要請姨娘去南京,儘管太太自己身子不好,還想親自過來相請,即便送了性命也不在乎,畢竟姨娘為郭家生了一子一女,可是郭家的大功臣,老爺居然將這樣的功臣冷落了這麽多年……太太可是好生將老爺埋怨了一頓呢!」

郭玥的手又濕又冷,額頭上卻有豆大的汗珠,低聲問道:「姊姊,裏面說話的女子是誰?嗓門好高,怎麽對娘親這麽無禮?」

郭菀央掏出月白色的繡花鑲邊手絹,將弟弟臉上的汗珠抹去,輕聲交代,「弟弟,等下進了門,不要稱呼母親做娘親,要稱呼做姨娘。」

郭玥不懂,想要再度發問,卻聽見姊姊悠悠的嘆了口氣。他雖然不懂事,卻也聽得出姊姊這口氣里的抑鬱,一時之間,竟然不敢發問了。

站在邊上的茱萸看着面前的公子小姐,情不自禁地輕輕嘆息。她跟在小姐身邊五年,自然知道這個小姐是極其聰慧的,可惜這麽聰慧的小姐,竟然不幸托生到一個外室的肚子裏。庶女的身分本就低賤,更何況是沒過明路的外室生的庶女,或者該說是私生女。

郭菀央的母親水芸香,原是出身書香門第,可是前些年朝堂上發生了幾樁大案子,水芸香的父親也不知道怎麽被牽連,丟了性命,家族也就敗落了。水芸香被叔母賣給人家做奴婢,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郭銘,成了郭銘的外室。

郭銘的太太丁氏乃是龍江衛指揮使丁忠的侄女。將門虎女碰上了將門兔子,當然只有一個結果,郭銘不敢將外室帶回家,甚至外室給自己生了兩個孩子也不敢給水芸香一個名分!

遼王朱植開府,郭銘被任命做遼府典寶,跟隨朱植遠赴遼陽,當下便偷偷地將水芸香帶在身邊。

當時丁氏尚留在南京未跟過來,郭銘買了院子給水芸香居住,兩人也算過了兩個月你儂我儂的蜜月期。可沒多久丁氏就來到了遼陽,郭銘生怕家宅不睦,所以不再輕易去水芸香住處走動,到了後來竟漸漸疏遠,不再來了。不過還算有良心,每個月會派人給水芸香送錢。

只是經濟大權既在丁氏手中,郭銘能偷偷拿出來補貼外室的錢財自然極少。到了今年五月郭英生病,遼王開恩,准許郭銘夫婦回南京盡孝,這點錢財自然也就斷了。這些日子,水芸香的生活愈加艱難,唯一的安慰是兩個孩子乖巧聽話,日子再苦楚,還有指望。

沒想到,如今正室夫人來要人了!

裏面傳來了一道懦弱的女聲,「容嬤嬤,芸香出身低賤,不過是承蒙老爺看得起,這才收了芸香,如今蒙太太恩惠,要給芸香一個名分,芸香哪裏有不欣喜的道理。只是……現在天氣還熱著,兩個孩子又還年幼,只怕趕不了路……」

卻聽見那爽利的聲音再度響起,「水姨娘,太太說了,讓姨娘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苦日子是她的不是,等姨娘進了京,她再親自向姨娘賠罪……至於暑熱什麽的,太太也都考慮到了,兩個孩子不是姨娘的孩子,那是太太的孩子呢,太太雖然沒有見過這兩個孩子,但是她疼愛孩子的心不比姨娘少,太太說了,水姨娘您出身雖然小戶人家,但能得老爺寵愛這麽多年,肯定也是一個極通人情的賢淑女子,想來不會讓太太難做人。您可知道,自從有小公子的消息後,老太太可是將老爺狠狠責罵了一頓。」

「容嬤嬤,我不是……我只是說,兩個孩子身子弱,怕中暑,想等入了九月再走。」水芸香囁嚅著,聲音明顯底氣不足。

郭菀央皺眉,娘親看起來抵不住這個容嬤嬤的攻勢,要不要進去打斷她們說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侯門混口飯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侯門混口飯 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