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再談漢景帝劉啟

第一百一十五章再談漢景帝劉啟

看了莜然女士的評論,我不禁感慨萬千。這兩個月來,劉啟一直陪伴著我,我每天都在想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該用什麼樣的筆調去把他更加真實的展示出來?

由於劉啟和他老爹劉恆開啟了中國**王朝的第一大治—文景之治,從此對這爺倆的爭議就沒停止過,但是所有的關注這段歷史的人基本同意漢文帝劉恆是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因此所有的爭議基本都在漢景帝劉啟身上。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劉啟年間的記載是非常簡要的,簡要的不象是給一個帝王立傳,所以,後世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對劉啟的隱含的批判。同時,在很多人物傳記里,刻意突出他與大臣的矛盾,與老娘弟弟的矛盾,與後宮的矛盾。在《史記.食貨志》里收錄了晁錯對當時經濟的很不好的評價,在《史記.平準書》中雖然對當時的富庶情況做了大量的介紹,但是對貧富分化現象也做了透徹的描寫。因此,後世得出來的結論一致認為劉啟是不修君德。

因此在開篇我就把劉啟定義成了一個壞孩子的形象,主要想突出他沒等級之前就因為殺吳太子事件和劉濞結了仇,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接受劉濞是早晚都會反的一個觀點,當然反覆強調這個觀點的是他的智囊-晁錯,但是當劉濞真的反了,他又手足無措了,還天真的想通過誅晁錯來獲得一時的安寧,政治素質實在是有問題。其實,當時劉濞已經60多歲了,再耗幾年等他一命嗚呼,這個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何必非逼得人造反的地步呢?

而可以作為參考對象的就是劉恆和賈誼的組合。當年賈誼也是主張削藩的,但是劉恆一直老成謀國,並沒有同意,同時為了緩解矛盾,並沒有殺賈誼,而是把他外放。

從這件事情上看,劉啟和劉恆是沒法比的。

在處理和大臣的問題上,劉啟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就把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晁錯處以腰斬,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吳楚七國之亂中,既用周亞夫為大將軍,卻又用竇嬰為太尉,互相牽制,實際顯示他對自己的絕對沒信心和對大臣的猜忌,同時,也鬧出了大將軍和太尉並存的人事格局,自古未成有過。後來,借廢太子事件,逼竇嬰退位,實在是沒品之極。再後來,果斷除掉周亞夫為兒子埔平道路,用寡恩薄義來形容似乎都不太恰當。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劉恆一朝,沒有一個大臣被殺,至少正史上沒有記載。

在處理外戚問題上,劉啟和劉恆更加沒比了,劉恆封了舅舅薄昭為侯,後來由於匈奴寇邊,劉恆跑到甘泉宮督戰,而此時鎮守京師的薄昭違禁,回來後果斷的逼其自殺。想把小舅子竇廣國立為丞相,此人人品口碑極好,就因為是外戚所以作罷,甚至連侯爵都沒給個。而劉啟上台後就把舅舅以及舅舅的兒子封侯,後來又把大舅子王信也封侯。同時,老媽也開始對政治指手畫腳了,可以說漢代後宮干政就始於這母子倆。

在後宮問題上,劉恆基本沒有什麼花邊新聞,當然現代也有人考證說他是同性戀,我也沒什麼好說的。反觀劉啟,打小就很有才,連個二手的也不放過,連人家的妹妹也照單全收;不但對老婆的妹妹動手,連程妃的侍女也幸了,還生了個兒子。

在處理兄弟和兒子的問題上,劉恆由於兒子少可能表現不出什麼,但對待劉長的問題上歷史上起碼還有爭論,雖然我也認為是劉恆故意的。但是,劉啟對待劉武在歷史上卻沒有爭議,完全是他說了大話又不認帳,搞的母子之間,兄弟之間亂七八糟。另外,還毫不留情的逼死了自己的兒子,這個恐怕劉恆是做不出來的。

當然,劉啟也有積極的一面,他基本延續前面4代的治國方略沒有擅自做大規模的改動,雖然造成了兩極分化,但對整個社會的財富積累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待匈奴也一直採用和親的策略,同時開放口岸,使匈奴可以不通過打劫就能享受洋貨,穩定了邊境。

其實對待劉啟關鍵是看和誰比,由於「文景之治」萬兒太大,我們經常把他和劉恆比,其實真的是沒法比,但是和後代很多皇帝比,劉啟還是一個好同志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煙大漢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風煙大漢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再談漢景帝劉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