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郭默驕橫 陶侃討伐

五九、郭默驕橫 陶侃討伐

江州刺史劉胤的地盤鬧了亂子,是因為有兩個人在「作死」。

雖然我不敢苟同眼下時髦的說法「不作死就不會死」,這是因為我認為其一:作死的人未必一定就會死,因為也許他的保護傘確實夠大夠結實,即使天打五雷五百雷五億雷也劈不死他,老百姓不是也有句發牢騷的老俗語叫做「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嗎;其二:我認為,不作死的人,也會死。因為好多人為的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都會導致無辜的人去見閻王的。

但是我還是會說,這兩個作死的人確實死了。

這兩個人,一個是江州刺史劉胤本人。隨著他職位的逐漸升高,出手越發的闊綽,在外飲酒作樂,不參與政事,反倒經商做起了大買賣,大概就是利用職務之便,進行「官倒」吧。短短時間,所得金錢有百萬之巨。

晉朝廷得知了他這樣為非作歹,便向他發出了嚴重警告,讓他深刻反省,並要求他立刻到京做出深刻檢討。

但是劉胤本人,自認為江州這個地方很重要,自己又是一方「諸侯」,佔據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因為不久經歷的蘇峻叛亂,造成朝廷國庫空虛,連公務人員的薪金都沒有著落。朝廷主要依靠江州的漕運補充國庫的各種物資。「嘿嘿!你朝廷也得怕我劉胤三分哪」。所以,他有恃無恐,不但不去朝廷作檢討,反而變本加厲,作威作福,為所欲為。

另一個作死的人是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他作戰勇敢,曾與後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平定蘇峻之亂的時候,犯過臨陣脫逃的錯誤,但總的來說還是功大於過,被封為右軍將軍。提升作右軍將軍,就要求他得去京城供職。但是他習慣了戍守邊城,不願入京。便找他的上級江州刺史劉胤商討辦法。

這次一向驕橫的郭默遇見了比他還驕橫的人,所以讓他非常地憤憤不平。

誰比他還橫呢?是他的上司劉胤及劉胤的手下。

郭默來到江州刺史府,守門小校蓋屯通報讓郭默進府,恰巧碰見長史張滿。大概張滿剛睡醒,大冬天他仍然赤裸著上身,向郭默問候了一聲。郭默一看他如此無禮,只好輕輕地「哼」了一聲。

郭默見過劉胤,以及長史張滿、司馬荀楷。雙方寒暄已畢落座。

張滿說:「恭喜郭將軍啊,您可是大喜臨門啊!」

郭默苦笑一聲:「咳,末將何喜之有啊?」

張滿說道:「怎麼郭將軍不是大喜呢?平定蘇峻叛亂,將軍堅守大業壘時,一看到缺水嚴重,便趁機溜走,逃之夭夭,最後平叛勝利后,還是得以升任右軍將軍,豈不是揀了大便宜,喜上加喜嗎?」

一句話,劉胤、荀楷還有張滿都哈哈大笑了。

但是這句挖苦,揭了郭默的傷疤,等於狠狠扇了郭默一巴掌,郭默臉「騰」一下紅了,他惱怒地本能地站了起來,本欲發作,但是他還是慢慢地重新坐了下來——因為這裡畢竟是他的上司,有道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他心裡升騰的萬丈高的火苗還是自我壓抑了下去。

——畢竟你臨陣脫逃還是事實吧,人家說的不對嗎?

他努力地壓了壓心頭的怒火,乾笑了一聲,轉移了話題:「刺史大人,卑職不幸,被封為右軍將軍,應該去京城任職。可是末將在邊城多年,不習慣京城的環境。所以不願就任,請刺史大人給拿個主意吧。」

劉胤說道:「在京城任職也不錯啊,為啥不願意呢?」

郭默言道:「在京城守衛,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一旦發生戰事,臨時組合,將卒之間素不相識,沒有恩德信譽,靠這樣的隊伍,怎麼不打敗仗呢?本來我在邊城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邊地的生活,也有抵禦匈奴胡兵的經驗,刺史大人應當替末將說說,朝廷應該量才使用、揚長避短才是啊。」

劉胤哈哈一笑,說道:「將軍之言很對,但是老夫眼下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啊,恐怕這個忙幫不了你啊。」

郭默說道:「那……那末將如果馬上赴京,大人能不能給點兒費用呢?」

劉胤說:「咳!你也知道的,當今上上下下都需要過緊日子,咱江州也不例外啊,老夫也是愛莫能助,無能為力啊。」

郭默恨得咬牙切齒,心裡說:「你每天對酒當歌,肉山酒海,極盡奢靡,到了將士用度的時候,卻以財政吃緊搪塞,真他媽不是東西。」

但郭默還是沉默了,咳,趕緊走吧——再呆下去,他真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火爆脾氣即將發作。他只好趕緊告退。

走出府門的時候,守門小校蓋屯送別郭默時,悄悄對郭默說:「將軍莫要煩惱,晚上我過去找您,向您報告一個重要消息吧。」

原來這個守門小校蓋屯,在前不久娶了孔氏女子,不料這孔氏女是有背景的。當時蘇峻、祖約謀反時,祖逖的兒子祖渙也跟隨叔父祖約謀反,他攻城略地殺了一些地方大員,他曾經殺死過一個叫做孔維的太守。見這個太守的女兒有幾分姿色,祖渙就賞給了他的下屬蓋屯。蘇峻祖渙戰死之後,蓋屯所部投降了溫嶠。溫嶠死後就歸劉胤指揮。

平定叛亂之後,孔氏一門想要回被叛軍霸佔的孔家女兒,便向劉胤、張滿索要自己的女兒孔氏。劉胤和張滿命令蓋屯歸還。蓋屯當然非常不樂意,開始一段時間是拖著不給,後來萬般無奈之下,蓋屯忍痛割愛,歸還了孔氏,但從此以後,也就對劉胤、張滿恨入骨髓。

蓋屯早就看出劉胤、張滿等人看不起郭默並且總是有意無意多次侮辱郭默。這個蓋屯靈機一動:何不利用這個郭默,報自己的一箭之仇呢?

於是蓋屯趁夜來到郭默軍營,他對郭默將軍說:「朝廷早就要求劉胤交出江州,但他遲遲不願放手,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郭默說:「不知道。」

蓋屯神秘地說:「將軍有所不知啊,之所以劉胤不願離開江州,是他已經對朝廷心懷不滿,想造反呢!他和張滿、荀楷等人日夜商議密謀,已經萬事俱備了。說他們造反有恃無恐吧,他們還是有一個心病的——他們唯一忌憚的最大的造反障礙就是將軍您啊!所以他們商議已定:必須先要幹掉您,而後才能起事。所以將軍大禍臨頭啊,必須趕緊準備。」

這一說,郭默立即嚇出了一身冷汗:「哦,他們這樣惡毒?」

蓋屯冷笑一聲,說道:「他們惡毒不惡毒,將軍難道不知道嗎?他們肆意侮辱您這樣的英雄,卑職早就義憤填膺了,在將軍您面前,他們只不過是阿貓阿狗而已,論打仗他們誰能是您的對手啊?卻那樣讓將軍平白無故地忍受胯下之辱,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郭默心一橫,說道:「他奶奶的,他們還想算計老子?老子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他們不造反老子還想宰巴了他們呢,現在正好是個機會,一不做二不休,老子就給他們玩玩兒。」

蓋屯說:「是啊,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郭默說:「正合我意。」他馬上傳令,點齊2000名軍士,做好準備后,即可向刺史府進發。

到了刺史府,門口兵丁見來了這麼多將士,守門校官高聲喝問:「深夜來到刺史府,意欲何為?」

沒想到郭默「理直氣壯」,他說:「守門將士聽清楚了,末將是右軍將軍郭默,是奉旨辦差找你們刺史大人的,快快打開大門!否則誰耽誤了國家大事,就誅滅誰的三族。」

守門官兵一聽說是奉旨辦差,不敢含糊,馬上乖乖地打開了大門。於是郭默帶領兵士一哄而入。

一道假聖旨讓層層警衛部隊自動讓路,主動繳械了。

蓋屯帶兵去抓張滿、荀楷,郭默則去了劉胤的后宅。

劉胤摟著小妾還在夢中,郭默上前拽起來,往床下一丟,「噗嗤」一刀,給劉胤來了個透心涼。劉胤還不知怎麼回事呢,迷迷糊糊就進了鬼門關。

然後郭默、蓋屯殺死了張滿、荀楷。

郭默帶領士兵把刺史府弄了個底朝天。

天明之後,郭默一行人盡數帶著劉胤家的金銀財寶、美妾妻女順流直下,揚言進京交旨。但是走出沒多遠,就原路返回到劉胤府中,駐紮下來。然後郭默殺掉蓋屯,並將劉胤的首級傳到京城。主動向各州通報情況,說劉胤謀反,我郭默「奉旨」已經替朝廷殺死了反賊。

朝廷方面得知這一情況,晉成帝年幼,主政的司徒王導下令大赦天下,懸吊起「反賊「劉胤的首級示眾,讓郭默接替劉胤擔任江州刺史。顯然司徒王導不想追究郭默矯詔殺人的罪過,想採用息事寧人的辦法,以任用、拉攏驍勇善戰的郭默擔任江州刺史,來制約、遙控其他地方的軍政力量。

這種做法徹底惹惱了一個地方大員,誰呢?這人便是陶侃。

此時的陶侃因平定蘇峻之功,在原來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的基礎上,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廣州、寧州等七州軍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長沙郡公,食邑三千戶,又賜絹八千匹。陶侃因為江陵位置偏遠,於是移鎮巴陵。

這天,陶侃的長史殷羨匆匆趕來向陶侃報告,說:「郭默奉旨殺死了造反的江州刺史劉胤,並被朝廷任命為新的江州刺史。」

「什麼?真他娘的豈有此理!」陶侃拍案而起,「這其中肯定有詐。來人,傳我將令,馬上點齊五萬大軍,給我去殺了這個無法無天的傢伙。」

長史殷羨趕忙勸諫說:「將軍息怒。郭默如果手裡沒有詔令,怎敢幹這樣的事!將軍如果想進軍,應該等待詔書來了之後再說。」

陶侃聲色俱厲地說:「當今朝中君主年幼,詔令並不是出於他的意思。劉胤既然受到朝廷重用,雖然所任非才,但也不應該胡亂遭到極刑處罰!郭默憑著自己驍勇,任職行事貪婪橫暴,這也是因為國家大難剛剛平定,朝廷法令綱紀寬鬆簡略,他想乘機肆行無忌罷了!所以我們應該迅速征討之!」

於是陶侃一方面率領大軍水陸並進,一方面派使者上表陳述郭默罪狀,並且給王導寫信質問他說:「郭默殺死地方長官就任用他為地方長官,難道他害死宰相就要任用他當宰相嗎?」

王導收到陶侃咄咄逼人的信件后,又收到了庾亮要求討伐郭默的請示。於是王導這才收起劉胤的首級,讓陶侃和庾亮共同派兵討伐郭默。成帝下詔授予庾亮征討都督,率領步、騎兵二萬人去與陶侃會合。

王導給陶侃從容回信說道:「郭默佔據長江上游的有利地勢,再加上有艦船為其所用,所以朝廷對他只好暫時包涵忍耐。讓他佔據那地方,是為了先穩住他,讓朝廷得以秘密戒備和加強力量。等足下大軍一到,再共同禦敵,這難道不是暫且順從,等待時機再定大事的策略嗎?」

陶侃看完信件,哈哈大笑。他說:「這的確是對郭默老賊屈從、縱容的策略啊。」

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他急匆匆地派人向陶侃送上一百名美女和大批布帛、財寶,然後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出戰不利,便進城固守。他用米堆成壘堡,以顯示自己糧食有餘。陶侃修築土山對著他。三月,庾亮的軍隊到達湓口,朝廷各路軍隊會齊。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

郭默手下的將軍張丑、宋侯見大勢已去,惟恐被陶侃殺害。趁他酒醉將他父子捆綁起來后開城門投降。

陶侃在軍門將郭默斬首,把首級傳送到建康,同黨被處死的有四十人。陶侃終於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朝廷下詔讓陶侃都督江州,兼領刺史。陶侃回到巴陵,接著遷移鎮守武昌。庾亮回到蕪湖,拒絕接受朝廷的任何爵祿賞賜。

陶侃奪得江州,也就控制了長江的上游和中游。此時他已成為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其權力之煊赫,在東晉一朝也是屈指可數的。

官職越做越大的一方諸侯陶侃,不知怎麼越來越感覺朝廷里執政的王導越來越不像話,怎麼辦呢?陶侃決定要起兵「清君側」了,難道他也要學王敦和蘇峻,帶兵順江而下,殺進建康謀反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刀叢佛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刀叢佛影
上一章下一章

五九、郭默驕橫 陶侃討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