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苦修者伐達摩那的渡劫

第兩百六十四章 苦修者伐達摩那的渡劫

華氏城的城外,一個中年人吃著一點素食,他看到了那個少年征服者,但沒有看到他的妻子,他原本很想看看她,但看到這場如此盛大的婚禮,心中的思念之情便也沒有那麼深了,他的思緒慢慢回到了幾個月前……

在王舍城外的森林裡,一個中年人緩緩蘇醒,隨著雙眼的睜開,眼前映入一片綠色的葉子和陽光。

「我這是已經輪迴轉世了嗎?怎麼這麼快,趕緊才死了沒多久的樣子。」旃陀羅笈多自言自語道。

「你是重生了,但卻沒有死。」

旃陀羅笈多狐疑地看著眼前的陌生人,問道:「大師此話何意呢?」

「你已經死過一次了,曾經的那個高高在上的月護王已經不在這個世間了,留下來的只有一個耆那教的教徒——伐達摩那(與耆那教第24任祖師同名),往後的人生你應該換一種活法了。」

「這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結果,從今以後,我願追隨大師左右。只不過我如何當得了這樣的教名。」

「哈哈,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從此,世間少了一位國王,多出了一位苦修士,旃陀羅笈多跟隨卡拉勒斯到處雲遊苦修,嘗遍世間百苦。苦修方式包括拔除頭髮和忍受身體痛苦:耆那教徒的修行方式之一是親手拔除頭髮,直到頭髮全部拔光。這種做法被視為一種極端的苦行,旨在通過自身的勇氣和無限的忍耐力展示真正的修行精神。耆那教徒認為,使用工具剃髮相當於內心不夠堅強,修行的信念不夠堅定。因此,他們選擇一根根地將頭髮拔掉,以此來磨鍊意志,體現對身體的執著是痛苦的根源,而放下對身體痛苦的執著,才能真正了悟內心永恆平安的靈魂。這種修行方式不僅展示了耆那教徒對內心自性的追求,也體現了他們對苦行的堅持和尊重。

此外,耆那教還強調不殺生、不偷盜、不積藏、不欺詐、守德操等基本教義,以及通過苦行來磨鍊意志和靈魂。他們認為,通過忍受身體上的痛苦和困難,可以達到精神上的凈化和提升。這種修行方式不僅在耆那教中得到了體現,也影響了其他宗教和思想流派,如在佛教中,也有類似的修行理念和實踐。

「耆那」是「征服者」之義,即征服自己的情慾,變成自由的靈魂。耆那教主張禁慾,不光是性慾、食慾,而是指拋棄一切物質的慾望,沉浸於純粹的內心反省,單純追求精神的修鍊。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耆那教僧人也脫離了一切物質,哪怕是一片遮羞布。這就是他們完全裸體的理由。由於印度的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最冷的月份的均溫也要達到20度,靠北方最低的時候也要10度以上。所以他們並不會因為裸體修行而被凍感冒。

耆那教徒實行極嚴格的素食主義,他們認為吃肉會污染身心,將受到神的厭惡。飲食中唯一的動物性食品是乳製品。千萬別以為吃素食就簡單了!他們的禁食菜單很恐怖,首先排除了魚和雞蛋,接著是禁止食用地底下生長的蔬菜果實,如紅白蘿蔔、大頭菜等。因為這類蔬果須連根拔起,會傷及根部附近的生態。此外,多籽的蔬果像茄子、石榴、無花果、菜花等,耆那教徒認為有蠕蟲寄生在裡面無法洗凈,也是禁食的。還有,洋蔥、大蒜氣味很重,是吃了會讓人昏昏欲睡的惰性食物,耆那教徒也不食用。印度盛產菠蘿蜜,而耆那教徒卻不吃菠蘿蜜,在他們看來菠蘿蜜的果肉很像煮熟的肉,也是犯忌的!

什麼是苦行僧?再諸多宗教中,沒有比耆那教僧人更堅守苦修了。在外人看來,耆那教徒的修行近乎自虐,就連剃度也不是使用剃刀來剃掉頭髮,而是選擇一根根地將頭髮拔掉!耆那教徒具備異乎尋常的自律能力,經受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苦行,磨鍊造就了頑強的意志。他們一直以來受到社會的尊敬。

所以耆那教也主張禪修,也主張素食,但跟佛陀的離苦得樂方法是不一樣。佛陀的離苦得樂方法是中道,既不重欲也不享受,但沒有把身體摧殘到像耆那教這樣誇張。耆那教的苦修就是折磨這個肉體,禁慾把慾望降低到最低程度。耆那教的教主也是禪修,也是盤腿,而且禪修到只剩下骨頭,跟釋迦牟尼佛在苦行林苦修一樣,是非常強調禁慾的。

總之耆那教的思想就是屬於一種唯物論,耆那教徒就是苦行派,認為我們的苦來自於肉體,就要懲罰肉體,讓物慾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便離苦得樂。

印度的耆那教徒有好五六萬人,分為出家僧人和在家眾:在家眾主要是指從事勞動的人,他們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也不從事農業,主要從事商業或手工業;出家眾則是那些以乞討為生居無定所的苦修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後世民運人士聖雄甘地深受耆那教思想影響,他借鑒耆那教的許多理念,如在不合作運動中倡導非暴力的宗旨,最終領導並實現了印度民族獨立。

一天,他們來到王舍城內。

「請問我可以向您討碗水喝嗎?」伐達摩那向一位正在井邊打水而皮膚較深的女子問道。

這名女子微笑地舀了一瓢水,伐達摩那雙手手掌向上併攏準備接水,但水卻遲遲沒有下來。

「怎麼了?為何停下」看著女人停下了動作,呆愣在那裡,伐達摩那問道。

「我是低種姓的,我碰過的水是不潔的。」女子惆悵道,語氣中充滿了歉意。

「我是向您討水,不是向您的瓦爾那和種姓。我們耆那教徒不認同這樣的偏見。我們耆那教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眾生平等,它強調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生命應該被視為低於其他生命。我們追求道德的完美和最純粹的苦修。」伐達摩那解釋道。

「真的嗎?」女子非常驚訝和欣喜。

「我們大雄的道理很簡單,我們沒有偏見,只相信眾生平等和苦修,沒有神廟,沒有慾望的追求,智慧是我們的神廟,苦修是我們的追求。眾生之間有種種聯繫,非自然註定而在於人為,每個人的心,就是靠愛和互相尊重緊緊連在一起的。」說完,伐達摩那捧起用手盛到的水喝了起來。

「感謝您的饋贈,女士。」

看著伐達摩那離去的背影,女人喊道:「請等等。」只見她飛快地跑過去說道:「要是您不介意瓦爾那之別,能否來我家用飯呢?」

斟酌了一會,伐達摩那謙恭地說道:「好,今天我就接受您的施捨。」

……

「來些扁豆嗎?」

姑娘看著伐達摩那吃飯,一動不動地盯著他,這讓母親看著直搖頭。

待伐達摩那將碗里的食物吃干抹凈之後,便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您,就要走嗎?」姑娘緊張地問道。

「嗯,今天吃的已經夠多了,要回去修鍊了。」

「您剛才說到慾望、智慧和道德,那對愛有什麼看法?」

「眾生之間有種種的聯繫,非自然註定,而在人為。每個人的心就是靠愛緊緊連在一起的。」說完起身離開。

女子遠遠望著比丘的背影久久不語。

「你是不是愛上那個苦修士了?」

「母親,您不是一直擔憂我的婚事嗎?我已經心有所屬了,我要嫁給他。」

「你瘋了嗎?他是個苦修士,和比丘一樣,世間的情愛都跟他們沒有關係。」母親聽到自己的寶貝女兒說出這樣的話,簡直要瘋了。

「那又如何,他可以還俗的。」

「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您想就可能,母親,他可以還俗的。您不是懂巫術嗎?快念些咒語,讓他屬於我吧。你不同意,女兒就死給你看。」

「你——你可別亂來——」思索片刻之後,母親說道:「好吧,這樣,你再請他來我們家做客,我做一點施過咒的穀子,你把那些混到他的飯里,按我說的做,然後,你就看著吧,這位帥氣的苦修士就永遠都是你的人了。」

翌日,伐達摩那再次路過這裡被姑娘叫到了家裡。

「上次沒告訴你我的名字,我叫瑪娜。」

「很美的名字,很好聽。」

「扁豆好吃,來一些吧。」瑪娜邊說邊把一勺子綠色的漿糊狀豆泥舀到了伐達摩那的碗里,伐達摩那微笑著點了點頭。

「就把這當您自己的家,瑪娜會很高興的,她經常想起您呢。」瑪娜母親說道。

伐達摩那整碗端起來喝了下去,但正當他準備起來的時候倒下了。

瑪娜痴情地看著伐達摩那,這時她的母親緩緩走來說道:「你們此刻行乾達婆婚吧。然後這苦修士,就能回到俗世來了。」

瑪娜望著眼前朝思暮想的男人良久沒有言語。

「你想什麼呢?」母親問道。

「母親,我們沒做錯什麼事情吧?」瑪娜有些擔心地問道。

「行乾達婆婚是每個女人的夢想,難道你不想嫁給他嗎?」母親撫摸著她的下巴說道。

「我深深地愛著伐達摩那,我的生命中除了她,再無別人。」

這時,伐達摩那漸漸醒了過來,看來藥效並不是很烈。

「這是怎麼回事?」伐達摩那迷迷糊糊地說道。

「伐達摩那,我的心已經嫁給你了,我的身體只屬於你。」

「我的心只接受你為我的丈夫,我們要行乾達婆婚,永遠在一起。」

伐達摩那手掌展開向前做拒絕狀,這時他想到了卡拉勒斯和他的對話:「短暫的歡愉掠奪了我們的財富。這財富,就是無上的寂靜。一旦我們被這樣的歡愉誘惑,讓它深植腦海,也就如一枚長釘,在悲喜間沉浮。」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是好呢,大師。」

「那時,要專註於你的呼吸,慢慢地吸氣,讓寂靜充滿,然後再慢慢地呼出,達到無上寂靜。」

這時,卡拉勒斯推開門來,看到雙手捧花的自性和盤坐在地上念念有詞的伐達摩那。卡拉勒斯一句話都沒有說,上前拉起伐達摩那緩緩離開。」

「伐達摩那!你不能走,你還沒有與我成婚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們母女倆利用伐達摩那的善良純真,想把他引入歧途,你們說這事情做得對嗎?」

兩人低頭不語,卡拉勒斯繼續問道:「姑娘,你深愛著伐達摩那,對嗎?」

「甚於我的生命。」瑪娜堅定地說道。

「伐達摩那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讓你如此著迷呢?」

「他的一切……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他的嘴唇,她的步伐言語,他的一切,他什麼樣子我都喜歡。」

「伐達摩那英俊,又品德兼優,無人不愛。你可曾看到他心中無限的愛意,可知伐達摩那最愛的人是誰?」

「反正不是我。」瑪娜委屈地說道。

「你說錯了,伐達摩那同樣愛著你,但他對愛的釋義與你的不同。伐達摩那是獨立的、自由的,他愛意深厚,廣集一切眾生,竭心儘力,為眾生能享有大愛。他的愛不會令他有慾望或悲傷,你的愛卻令你起佔有之欲。如果你真的愛伐達摩那,你就會明白這些,也永遠也不會阻攔他的愛。相反,能讓他的愛達到更高的境界。」

瑪娜緩緩走向卡拉勒斯,托起雙手跪在地上說道:「我的愛太自私了,只想把伐達摩那綁在身邊,那我也能像伐達摩那那樣去愛嗎?您能教教我嗎?什麼樣的愛才是無私,能像伐達摩那那樣愛著眾生。大師的羽翼寬廣無際,能接納我等卑微之人,請您原諒,從今以後,我也會走您的苦修解脫之道。」

註:

1.伐達摩那:即筏馱摩那(梵語:Vardhamāna),約前599年—前527年,意謂光榮者,耆那教第24代領袖,被認為是耆那教真正的開創者,其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歷史上,旃陀羅笈多被視為耆那教的最後一位祖師。

2.瓦爾那制度,也稱為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會的一種等級制度,其核心思想是將社會成員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或種姓,每個種姓都有其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這種制度不僅在古代印度社會中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傳承到了幾千年之後,是印度教的根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亞歷山大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亞歷山大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六十四章 苦修者伐達摩那的渡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