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28章 逆商(3)

28.第28章 逆商(3)

人生道路,到處布滿了荊棘,有著各種各樣的挫折。人走在這條崎嶇的人生道路上,如果他沒有堅強的意志,那麼他將沒有得到真正的人生,平庸一生。如果一個人有堅強的意志,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也不會停下來,跌到了爬起,跌到了再爬起。就這樣,他獲得了真正的人生,從而走向成功的彼岸。正是如此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堅強地去面對,去拼搏,這樣就會像第二個人一樣地獲得了真正的人生和成功。

約翰·庫緹斯出生在澳大利亞一個平民家庭。他出生時只有礦泉水瓶那麼大,脊椎以下沒有發育,雙腿像青蛙那樣細小,而且沒有肛門。經過手術,他也只能痛苦的排便,醫生斷言他活不過當天。但是,他掙扎著活了下來。醫生再次斷言他活不過一個星期,可是一個星期後他仍然活著。一個月後,一年後,他依然活著,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醫生的預言。如今,儘管孱弱無比,時刻面臨死亡,但他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勵志大師之一。

面對殘酷的人生,面對真實的生活,他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承受常人難以理解的磨難。

在18歲時,他決定將自己不能發揮作用的雙腿截掉,這樣他就成為了真正的半個人。後來,他學會了用雙手走路。他笑著說,自己看得最多的風景就是各種各樣的腿、鞋子和女孩的裙子。

儘管有人對他說,沒有人會責怪他什麼也不做,但是,他下決心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他認為懶惰並不是他的強項,他要發揮自己的優勢生存。他幾乎趴在滑板上開始找工作。他大概敲開了數千家店門,儘管有的人打開門以後都沒有發現趴在滑板上的他,但他最終還是找到了工作。他終於能夠自食其力。

儘管失去了雙腿,他仍然決心成為一個運動健將。他開始出現在室內板球俱樂部里,並成為舉重場上的運動員。他的命運開始轉變。1994年,他成為澳大利亞殘疾人網球賽的冠軍,對於所有的嘲笑和侮辱,約翰·庫緹斯用驕人成績作了回擊。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場公眾演講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開始到講台上去講述自己的人生經驗,講述自己的拼搏和掙扎,給他人以啟迪。一次,他問自己的聽眾,「有多少人不喜歡自己的鞋子?」聽眾中舉起了一堆手臂。他的眼神變得銳利,語氣變得嚴肅,他舉起自己的紅色橡膠手套,說:「這就是我的鞋子,有誰願意和我換?就算我擁有全世界的財富,我也捨得和你換。現在,你們誰還抱怨自己的鞋子呢?」

30歲時,約翰·庫緹斯再度遭受了殘酷的打擊。他罹患癌症,又一次面臨死亡的考驗。但是,他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堅持和病魔進行頑強的抗爭。2000年,他再一次戰勝了死神,進入癌症痊癒者的行列。如今,他已經擁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擁有了太太和兒子。

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等個性品質對事業成功、生活的順遂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能夠以堅持穩定的心態向著目標前進,那麼即使有激流來襲,我們也可以無畏地穿過它。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與困難作戰,再完美的構想也會受到現實的衝擊,這個時候堅持是最重要的。

堅持這種信念會讓你面臨逆境時沉著應對,當別人都選擇放棄時,你仍然不輕言放棄,它會引領你一步一步走近目的地。

堅持和動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並有強烈的動機得到它,你就能堅持處理細節和問題。如果你是一個不屈不撓的人,你就能夠堅持你的目標和動機而不懼怕可能出現的問題。

成功貴在堅持

一個成功的人,無論是致力於獲取財富,還是在某一領域裡成為頂尖高手,和那些無法成功的人比起來,最根本的差別就在於,成功的人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他們永遠都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個。

世上的事,只要不斷努力去做,就能戰勝一切。哪怕事情再苦、再難,只要我們「再堅持一下」,我們就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

有一所大學邀請一位資產過億元的成功企業家演講,在自由提問時,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問:「我參加過多次校內創業,可是沒有一次成功,最近參加多次校園招聘也沒有一次獲得簽約機會。請問我什麼時候才能成功,怎樣才能成功?」這位企業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述了自己登山的經歷。

這位企業家攀登的是珠穆朗瑪峰。由於登山經驗不足,加上高原反應很強烈,沒有控制好呼吸,氧氣消耗得很快。當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時,突然發現有些胸悶,原來氧氣已經不多了。此時,擺在他面前的選擇是兩個,一個是一邊往下撤,一邊向半山腰的營地求救,生命應該沒有危險,但登頂的機會就只能留到下一次了;另一種選擇是,先登上頂峰再說。不肯輕易認輸的他選擇了後者。

當他爬到8400米的位置上時,發現路邊扔了很多廢氧氣瓶,他逐個撿起來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個路口,他撿到了一個盛有多半瓶氧氣的氧氣瓶。靠著這半瓶氧氣,他登上了頂峰,並安全撤回了營地。

「行一百里者半九十。」最後的那段路,往往是一道最難跨越的門檻。其實每一個人的一生中,無論工作或生活,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那樣的極限環境,或者說極限困境。有的時候就需要那麼一點點毅力,一點點努力的堅持,成功就能觸手可及,而不是充滿遺憾地擦肩而過。

「再堅持一下」,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一種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堅強信念,也是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胸懷。它不是蠻幹,不是賭徒的「孤注一擲」,而是在通觀全局和預測未來后的明智抉擇,它更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甚至向經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開始工作后,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特別而重要的客戶,公司其他業務員都認為想要爭取這些客戶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裡,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10遍,然後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面。」之後,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與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月的其餘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只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儘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但克爾依然鍥而不捨,堅持要把最後一個客戶也爭取過來。第二個月,克爾沒有去發掘新客戶,每天早晨,那個拒絕買他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勸說這個商人做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都回答說:「不!」每一次克爾都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後一天,對克爾已經連著說了數天「不」的商人口氣緩和了些:「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了,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面,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克爾完全憑著自己在挫折中的堅持精神達到了目標。在生活和事業中,我們往往因為缺少這種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

堅持,就是將一種狀態、一種心情、一種信念或是一種精神,堅定而不動搖地、堅決而不猶豫地、堅韌而不妥協地、堅強而不屈服地進行到底。成功與失敗之間就只有那麼短短的距離,一個人能否成功就在於能否堅持到最後。

苦難磨鍊人的意志

人需要經歷苦難,需要苦難給予的磨鍊。沒有誰比未遇到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為他從未有機會檢驗自己的能力。遇到不幸能夠泰然面對,就能渡過難關,增加一份本事,增添一份成熟。

苦難是一種財富,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思想家孟子也曾說過:對於要做一番事業的人,一定要經受吃苦的鍛煉,這樣才會提高本領、磨鍊意志。

每個人都不希望苦難降臨在自己身上,然而苦難卻不偏不倚地降臨在每個人的身上。沒有苦難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就像沒有風雨的天空就是不完整的天空一樣。

亨利·威爾遜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偏遠山村的一戶農家。父母為了維持幾個孩子的溫飽不得不同時打好幾份工,但即使是這樣,這家人依然一天只吃一頓飯、吃了上頓沒下頓,時時面臨飢餓的威脅。用他後來寫的自傳中的話來形容,那就是「當我還在襁褓中的時候,貧窮就已經露出了它兇惡的面目。」

當亨利·威爾遜剛剛記事時,他就比有錢人家的同齡孩子們懂事得多,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在那時,當他稍稍感到飢餓時是不會向母親要東西吃的,只有在感到非常飢餓時才會用一雙深陷在眼窩中的眼睛觀察母親,如果看到母親臉上的表情不是十分嚴肅,他就會伸出一雙小手向母親要一片麵包。

貧困使得這個家中的孩子們都沒能受到完整的教育,亨利·威爾遜更是在十歲就不得不出外謀生,之後當了整整11年的學徒。學徒的工作又苦又累,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沒有任何一對父母願意讓孩子受如此的苦難。

當結束了充滿血淚的學徒生涯之後,亨利·威爾遜又到遙遠的森林裡當伐木工,森林離家很遠,而且當地除了幾名一貧如洗的伐木工之外幾乎沒有人煙。在森林裡當了幾年伐木工之後,已經長成強壯青年的他又繼續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其他工作。雖然這期間的工作都十分辛苦,但是他居然利用夜間休息的時間讀了千餘本好書,這些書都是他在幹完活后跑十幾里山路從鎮上的圖書館里借來的。就這樣,他一邊辛苦地工作,一邊從書本中學習知識、汲取智慧。

無論面臨怎樣的困苦和艱難,亨利·威爾遜從來沒有抱怨過任何人和任何事,即使是面對極不公平的待遇時他也仍然如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完美人生的7個指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完美人生的7個指數
上一章下一章

28.第28章 逆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