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4)

51.第51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4)

在醫療衛生方面,僅在歐美醫院,每年被細菌和病毒交叉感染的人就高達數百萬人,大量使用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的後續問題,足以使醫療保險系統難以持續。英國的醫院已經開始使用含銀離子的清洗劑和防護膏,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問題。美國的醫院也開始大量使用含銀離子的紗布、口罩、手術被單和房間內飾,以避免交叉感染。

21世紀對白銀的工業需求更醞釀着爆炸性增長的壓力,近年來,全世界技術專利中使用白銀的總量遠遠超過使用其他任何金屬。

如果說綠色環保技術將是未來幾十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那麼在這一領域中,白銀消耗量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白銀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

白銀具有所有金屬中最好的光反射效率和拋光性,是太陽能聚光鏡應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同時,白銀又是極佳的催化劑,在與半導體材料混合后,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能量輸出可以提高12%。太陽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將在全球每年產生數千噸白銀的需求量。

電池將成為綠色環保時代的核心要素,銀電池將成為取代傳統鋰電池的最佳候選人。其持續時間比鋰電池高出40%,同時沒有鋰電池易爆的危險。95%的部分可完全回收,具有重要的環保價值。銀電池在電腦、手機、助聽器、醫療設備和一切移動電子設備中,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在航天器、深海探測器、魚雷、導彈、潛艇等方面應用前景巨大。

銀電池的廣泛民用還處在剛剛啟動的階段,但代表着未來新一代環保電池技術的潮流。考慮到電池技術的廣泛使用程度,對白銀的需求總量增加將十分驚人。

2017年,259億個RFID晶片將使用白銀

正在全球迅猛擴張的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技術將使白銀應用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貨幣戰爭》第6章導讀中曾專門介紹過RFID技術對於追蹤與定位方面的巨大用途。RFID晶片中內嵌微型耦合電路和天線,用以接收讀卡機發射出的電磁波,電磁波所攜帶的能量在耦合線圈中形成電流並「讀出」晶片上的獨特ID信息,然後ID信息被天線發射回讀卡機。這樣一來,大約在幾百米外的讀卡機,就好比是一個遠程ID探測雷達,可以確認晶片在其探測範圍之內。一旦這些遠程ID探測雷達,形成小到商店學校,大到社區城市甚至全國、全世界的網絡時,那麼存在於這個巨大網絡之中所有的RFID晶片的攜帶者,都將被實時定位和追蹤,物聯網的技術就是建立在RFID技術基礎之上的。

2010年7月,沃爾瑪宣佈開始廣泛使用RFID來管理其龐大的庫存以降低成本。一旦效果良好,沃爾瑪將在其3500家美國連鎖店中,全面普及RFID的應用,其全球供貨商也將被要求採用相同技術來與沃爾瑪的庫存系統對接。

據美國IDTechEx公司預計,RFID晶片將以每年增長93%的驚人速度迅速在全世界擴張。到2017年,全世界RFID晶片的年產量將達到259億片的駭人數字!而在每一張晶片上都要使用10.9毫克的白銀,由於其含量微小,完全無法回收。

未來美國木材防護領域每年將消耗2400噸白銀

美國參議院「森林與公共土地管理委員會」在2003年9月11日,提交了《公共土地產出研究法案》。該法案致力於取代目前廣泛使用的含銅的木材防腐技術,這種技術產生的砷酸銅和醋酸銅所形成的有毒復鹽,對環境的危害嚴重,在美國已日益引起關注。而白銀擁有天然的殺菌奇效,作為木材防腐材料可以抵抗白蟻侵蝕、孢子真菌的生長與腐朽、水生生物的寄宿以及其他昆蟲的寄生與繁殖。美國絕大多數民宅是木製的,一旦該項技術被正式引入美國木材防腐市場,僅美國的木材防腐領域,每年就將消耗2400噸白銀!

服裝應用將是白銀最大的未來需求之一

白銀是天然的無機抗菌材料,無機銀抗菌材料具有持續性、持久性和廣譜性強、耐熱性好、安全性高、不會產生耐藥性等特點。

美軍的沙漠作戰軍裝中普遍使用銀離子材料來進行殺菌、除臭。運動服裝也是如此,因為汗液中的大量細菌是產生各種異味和病變的主要來源,而白銀能夠殺滅其中絕大部分細菌。內襯鍍銀的服裝在野外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卻長期無法清洗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氣味清新和健康。僅僅在服裝領域,白銀就已經成為最大的單一應用領域,每年消耗白銀1200噸。

這個數字才是白銀剛剛進入服裝領域的起步階段。設想一下,如果13億中國服裝消費者也開始穿含有銀離子的健康服裝,10億印度人口再加入這一潮流,白銀的需求量將是何等的局面?!

在食品包裝領域,含銀離子的食品、飲料、牛奶等包裝材料,可以大大延長保鮮期。飲用水的過濾裝置中也開始使用銀離子殺菌材料,同時,美國全國的游泳池也將廢棄有嚴重副作用的氯氣殺菌法,轉而使用白銀殺菌材料。

目前,全球白銀的年工業消耗量在3萬噸左右,而龐大的白銀新興消費市場才剛剛拉開帷幕。

白銀與黃金存在着一個重大區別,那就是白銀具備廣泛的工業用途,因此,白銀的工業消耗量要遠比黃金大。白銀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工業領域的各種應用中,絕大部分都是微量應用,如手機的集成電路中含有價值幾美分的微量白銀,液晶大屏幕彩電也鍍有微量白銀,幾乎一切家用電子設備中都不難發現微量的白銀應用。這種微量白銀應用,即使在白銀價格暴漲10倍的情況下,也難以對其最終產品價格造成值得一提的影響。

另外,白銀在工業中微量使用的特點,導致了白銀在工業應用之後,無法有效回收,從而永遠地流失了。

白銀優異的多種性能和巨大的應用空間,使其成為所有金屬中最具價格爆發力的翹楚!

不能理解白銀貨幣屬性的人,往往將白銀稱為工業金屬,這是一個明顯帶有誤導性的稱呼。難道人們發現黃金可以用來鑲假牙,就會改變黃金的貨幣屬性嗎?大量的工業用途和微量不可回收的消耗,非但不會使白銀的稀有與貴重的品質受到絲毫傷害,反而是其更具投資價值的重要證據。對白銀準確的稱謂應該是,具有大量工業用途的稀有的貨幣金屬。

「價格發現」了什麼

無論從金銀的歷史比價,還是市場供求關係,或者通貨膨脹,都無法解釋白銀今天每盎司25美元的價格竟遠低於1980年的50美元!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能夠將白銀價格嚴重扭曲到現在這種程度呢?

長期以來,由於黃金與白銀存在着天然的貨幣血脈關係,其歷史比價更是幾千年的超級穩定,這種固化的聯繫早就深深地植入文明的記憶里了,它跨越了時代、跨越了國家、跨越了宗教、跨越了地理、跨越了意識形態,遠比國際銀行家們人為的「強勢美元」更能持久地存在於人們的腦海里。人們知道,白銀和黃金一樣是最優質的「錢」,而且白銀的流通比黃金更廣泛。因為日常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多是小額交易,而黃金一般是非常大額的交易才用得上。因此白銀不僅是真正的錢,而且是比黃金流通性更好的錢。為了保護美元發行的巨大利益,銀行家們就必須掙脫金銀貨幣的約束,就必須廢除金銀貨幣。欲廢除金銀貨幣,首先就要廢除白銀,因為白銀每天都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只有想辦法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白銀,買柴米油鹽時,不再用到銀子,才能讓大家徹底忘掉白銀的貨幣職能。因此,國際銀行家們的戰略就是:欲征服貨幣,必先征服黃金;欲征服黃金,必先征服白銀!

如今,儘管美元已經如願以償地篡奪了黃金白銀的「貨幣王位」,但「偽皇帝」畢竟是假的,國際銀行家們心裏總是不踏實,因為一有任何危機的風吹草動,人們就立刻想起了黃金白銀。國際銀行家們對黃金白銀真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其心態非常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王莽篡位,恨不得把天下所有姓劉的都斬盡殺絕。白銀就好像太子劉秀,被「銀行界的王莽」到處追殺,如今已經有幾十年之久。這種「追殺」就是價格的打壓,他們希望大家把白銀當成普通的金屬,一種一般性的工業原料而已。如果大家總是忘不了白銀幾千年以來一直是和黃金一樣的「貨幣之王」,那麼國際銀行家們就先將白銀趕出貨幣王宮——中央銀行。然後故意大幅壓低白銀的價格,將其貶為「庶民」,與銅鐵鉛鋅為伍,浪跡普通商品的街頭。

白銀市場是遠比黃金市場小得多的盤子,通過大規模「裸做空」的手段來壓低白銀價格,同時用低價的白銀繩索來拖住黃金上漲脫韁的野馬,實在是一種高倍槓桿和高度有效的價格控制策略。只要壓制住白銀的價格,就能使以美元紙幣為核心的全球金融賭場給開賭場的國際銀行家們帶來永遠的暴利!

1990年至2003年,白銀的價格已從1980年的每盎司近50美元,被一路打壓到每盎司僅有4~5美元。就在白銀最不景氣的時候,一些有識之士卻看到了白銀價值被嚴重低估所產生的投資機會。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管理的投資基金在1997年到1998年期間,分批買進了近1.3億盎司的白銀。占當時世界白銀年產量的1/4,基本上是抄到了白銀幾十年的大底。令人不解的是,巴菲特為何在2006年過早地賣掉了全部的白銀。他的平均買入價是每盎司6美元,賣出價只有7.5美元。巴菲特自己也承認這筆買賣做的不漂亮。「我買得早了,賣得也早了。這是我的失誤。投機到最後才是最瘋狂的。」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巴菲特賣掉全部白銀之後不久,巴克萊銀行創建的第一隻白銀交易基金也在2006年獲准在美國股票交易所開張了。有傳聞說,巴克萊銀行為了給它的白銀交易基金準備白銀現貨擔保,曾向巴菲特「借用」或購買了1.3億盎司的白銀,這正好是巴菲特手上全部白銀的總和。2006年正是白銀市場開始啟動之際,巴菲特卻將所有白銀賣出,他下了這麼大的賭注,卻沒有像亨特兄弟當年那樣把白銀價格炒將起來,耐著性子卧底9年,只是為了賺區區1.5美元的差價嗎?這樁買賣不免令人生疑。至於巴克萊銀行與巴菲特到底有怎樣的暗中交易,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個對白銀市場感覺特別敏銳,並影響深遠的人叫泰德·巴特勒。巴特勒從1971年起就是一名商品期貨交易員,當時為美林證券公司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一位客戶問他:「白銀市場供不應求,可是白銀的價格卻幾年都不上升,這是什麼原因呢?」巴特勒為了向客戶解釋其中的原因,開始研究白銀期貨市場。可是他也被難住了,他了解到白銀確實是供不應求,可解釋不了銀價為什麼就是不漲。後來他憑着在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多年曆練的經驗發現,市場上做空白銀的數量總是遠遠大於白銀現貨的供應量。原來是有機構在人為壓低白銀價格。於是他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報告了這一市場操縱行為。但是有關部門卻回答說沒問題,對此置之不理。巴特勒是個倔脾氣,認準了的事情非要干到底,他堅持不懈地向有關部門反映,一直沒有結果。後來有了互聯網,從1996年起,巴特勒開始通過互聯網來揭露白銀價格被人為壓低的真相。他幾乎每周都在網上發表一篇關於白銀市場的詳細分析或評論。由於長年堅持不懈地研究和評論白銀市場,巴特勒逐漸成為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他認為白銀市場的操縱行為是「有史以來最為惡劣的」資本陰謀。他除了繼續多次上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之外,還呼籲廣大投資者聯合行動起來,對白銀市場的操縱行為展開鬥爭。經過多年的努力,幾大銀行巨頭非法打壓白銀(也包括黃金)市場的罪行正在遭到越來越多地揭露,引起世人的普遍關注。近兩年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終於對此開始了調查。

對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巴特勒在一次專訪中表示,儘管有關方面有意願解決問題,但白銀市場操控的問題太大。以至於很難有不引起巨大動蕩的解決方案。

20年以來,全世界貴金屬市場的參與者對金銀價格被操縱的法律訴訟和公開辯論早已汗牛充棟。《貨幣戰爭》中曾提到:「2004年4月14日,稱霸世界黃金市場200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出人意料地放棄了黃金市場定價權。無獨有偶,白銀市場的大哥大AIG公司於6月1日主動放棄白銀市場的定價權。莫非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看淡黃金嗎?若是如此,為何不在1999年金價跌到歷史最低點退出,反而要在黃金白銀價格氣勢如虹的2004年金盆洗手呢?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黃金和白銀的價格最終將會失控……早早撇清與黃金之間的任何關係,如果10年以後,金銀價格果然出了大問題,誰也怪不到羅斯德柴爾德家族的身上。」如今黃金白銀的價格果然「出事」了,黃金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已接近1400美元,而白銀已突破30年來的最高點,超過了25美元,與當時相比,金銀價格都已漲了近3倍!

沒錯,這裏說的白銀市場的大哥大AIG,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中那個被美國政府拯救的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在AIG之後,白銀市場的主要操縱者變成了貝爾斯登。就在2008年3月17日貝爾斯登垮台的當天,白銀創下了1980年以來的最高價位——21美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上一章下一章

51.第51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