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女校友番外

261女校友番外

261、女校友番外

崇道堂里多奇葩,無論男女。

崇道堂里出來女人厲害,這種厲害是表現多方面。曾有人云:「想想這學校創始人就是個女人,這一切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如果你把崇道堂畢業女性們作一個統計,就會發現,前期厲害是厲害得千奇百怪,有嫁得厲害、有生得厲害、有爹媽厲害、有掐架厲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只有極少數才是**上出色,進入朝廷系統幾乎沒有。

這是可以理解。妹子再彪悍,那還是一個男權社會,男女平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甚而至於,朝廷變革反而是后,落後於走出家門紡織女工們,落後於慈幼局鬼混家庭主婦們,落後於有底蘊女藝術家們。

歷史背景擺那裏,觀念意識擺那裏。大局上、意識上是從上層開始變革沒錯,上流社會文化教育素質那裏了,能早發現問題,但是行動上,底層社會因為沒那麼多窮講究,反而容易。上流社會妹子們彪悍就只好如果被防波堤攔住海水一般向其他各個方面亂涌。

哪怕是鄭琰,插手了多少政務,朝會上出現了多少次,終領還是女性系統職稱。想打破朝廷上男人一統天下,要麼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來個大爆發,要麼有要有個特殊事件、特殊人物。

這世界從來都是用實力說話,朝廷也是這樣,早做了先鋒也是個妹子。當然,她也是**。

~唐眉篇~

唐眉名氣地位是打出來。

唐眉,聽名字就是個美女名字,她還應該有一雙漂亮眉毛。事實也是如此,唐眉女士,清秀可人,兩道眉毛不修不剪,渾然天成遠山眉。小姑娘皮膚白皙,一說話還顯出兩個小酒窩來,要多可愛有多可愛。

看這姓氏就知道,她不是啥世家出身,雖然後來有些世家也因為種種原因沒落了,她連沒落世家後裔都算不上。她爹唐山,沒錯,她爹姓唐名山,地地道道粗人,砍人起家軍人,生得五大三粗,臉黑帶疤,能生出她這麼個閨女來,完全是基因突變!

唐小姑娘出生那會兒,家裏人還是挺高興,雖然世人總是改不了挑門第毛病,但是唐小姑娘生得好看,唐山還有幾個兒子,家庭也挺興旺,嫁個沒那麼講究土鱉家族也夠了。唐小姑娘聰明伶俐,深得大家喜愛,唐山常年不家,唐妻擔心自己一個村婦出身人教不好女兒、與京城貴族圈子脫節,乾脆把閨女往學堂一送~

唐眉真不太像是她爹娘生,不但長得不像,連氣質都不像。她爹娘大字不識一個,她偏偏樣樣伶俐,功課好得很,整個人斯文秀氣得很,還校報上發表兩首小詩,受到廣泛好評。

崇道堂度過了她童年和少年,少年期過了一半兒,咔嚓,她爹和他哥哥死戰場上了!家裏比楊門女將還慘,楊門女將好歹還有個楊宗保,還有幾個寡婦作伴,她家就只剩娘兒倆了!

好吧好吧,就算只剩娘倆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再不濟唐小姑娘嫁個差不多人家,生幾個孩子,也是一輩子了。問題出就出她爹是軍功起家,身上有爵位,這個爵位承襲怎麼辦呢?還有,不能讓功臣絕後啊,多難聽?朝廷商議了許久,得出一個結論――把那爵位,改一改系統,放到唐眉身上,唐小姑娘就成了郡君。

這也沒什麼,反正女人身上品級也傳不到子女身上――公主家除外――給她做郡夫人也使得。

坑爹問題來了――唐山前線還有部隊呢。壞大了!舊式軍隊,領導人很重要要,某某「舊部」,說是國家,主官呆得久了,跟自己差別也不大了。傅家耀武軍是一例,唐山對部隊掌握不說像傅氏那麼深吧,可他是所謂「創始人」,帶着老少爺們一起投軍,這影響就大了。

空降一個人,短時間裏整合起來?前頭正打着呢!臨陣換將是大忌!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保險做法就是派前任將領子侄啊、**啊,又或者是長期左右手副將之類去領兵,唐山父子都掛了啊!他副將一時壓不住局面。

唐眉只好往學堂遞了個延遲畢業報告,向朝廷請求自己去前線――能不能打另說,至少她了,人心就不算散了。告別了她那一把鼻涕一把淚娘,帶着四個虎虎生威丫鬟上路去。從此奔赴了人生輝煌戰場。

也許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唐眉一到前線,好像找回了失落了半拉靈魂,生猛程度堪比當年一仗未打、上場就狀態全開蕭正乾了。女性思維有時候跟男人是不一樣,敵方將領長這麼大個兒頭一回遇到「猜女人心思」這種高難度課題,被白白嫩嫩唐小姑娘扇得找不着北。憋屈得恨不得把對面帥旗給吃了。

唐眉小姑娘,平常也就是拿着把木劍砍靶子力氣,指揮起來風格卻比她爹手黑了不知道多少倍。以上場必要拖着對手下地獄氣魄,讓人心底生寒。

好吧,勝打仗了,問題也來了――這支部隊怎麼辦?以前這是屬於唐山,現,唐眉不,大家也不答應啊!可要讓她掌軍了,就該入戰鬥序列了,軍隊等級向來是嚴格,她算哪一級呢?雙方系統不兼容啊!

好女人們一向彪悍慣了,婦女權益也是一直提高,事急從權,唐眉她三十歲時候拿到了將軍銜――這頭銜一半是自己打出來,另一半也因為她是個軍二代。等到上朝排除時候,問題又來了,唐眉一女,要怎麼站呢?一男一女,還是不要站得太近比較好呢?

是以唐眉雖有將軍之名、實,通常情況下朝會她是不參加。只有遇到需要她參與討論問題時候,才奉詔入宮。這樣一位奇女子終被顧氏相中,顧氏為了能夠娶到這樣一個人物,甚至不得不簽了一份賣身契,雙方約定,終唐眉子女里――如果有――必須有一個繼承唐家。

唐眉一生征戰,雖不親自捉刀,條件也着實艱苦,又累次生育,致使慶過五十整壽之後便薨逝。紅顏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既是紅顏亦是名將,也只能嘆一句「天妒英材」了。

無論如何,她「打」開了局面,進入了男性述職系統。此後女性「從政」而非「干政」,初評職稱到阻撓時候,唐眉總要被提出來掛牆頭當旗幟,這又是后話了。

――――――――――――――――――――――――――――――――

唐眉出現,早期只能說是個例,多早期女性尋找存感就表現許多科教文衛事業上,或者乾脆就是與自身相關婦聯工作。文明社會裏,這些受重視程度並不低,甚至是文明發展一個重要衡量標誌。

~傅凌篇~

傅凌,出身世家,自身條件頗為優秀一個女子。人說「誰青春沒遇過個把渣」,傅女士遭遇比較慘,她遇了個渣男,倒霉是,她還嫁給這個渣子了。

彼時全國性科考已經推行了兩百年了,大批優秀人才通過這種形式湧現了出來。世家觀念也隨着這些改變深入,發生了一些變化――只要是確實優秀人才,也不是不可以聯姻。

田季安就是這樣優秀人才,功課一把抓,考試也是優。說田季安是渣呢,這個評語也不是特別確切。他是鄉間農人出身,事父母至孝,對老師夠尊敬,對手足夠親愛,為人也是廉潔自好。家裏面呢,父母也是勤勞儉樸好人。

傅氏算是開明了,看田季安年富力強,小夥子相貌也不錯,打量著似崇道堂創校人那樣,投資一個潛力股。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對,唯一不對就是――人不對!

也是世家傲氣使然,也是心疼女兒,是不能讓人說瞧不起女婿,傅家很是心地給女兒辦了大筆嫁妝,連宅院都有了――田家貧,恐居住地方小。傅家待親家也客氣,臨嫁前還特意囑咐女兒:「你既也覺不錯,就認真過活,順着點兒。好東西也給你準備了,他們家貧,大不了咱們補貼,只有一條,不要以為是謝恩,那樣誰也受不了。」

傅凌認真聽了,暗暗點頭。她全家都是認真篩選過田季安,孝義忠悌,樣樣行。也決心過過日子。

不想婚沒三天,就發現這情況不太一樣。

田家是勞動人民出身,說純樸,那是真純樸,田父自己不好說,田母出面與兒媳婦說,家裏雇這麼多僕人太浪費了,有事家裏人自己就做得了。把雇來僕人給辭了,前後三進庭院,就自家人住了――唯因院子太大,留一門房、一廚娘、一車夫。田家人覺得寬敞,傅凌覺得沒人陪,空得慌。

接着,一應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動手,洗衣做飯不用說,田母閑不住,把後院花園裏鮮花全刨了種上了菜,還招呼兒媳婦們一起種菜。兩個**子挑水澆園、施肥拔草,傅凌嫁后已經換上了布衣,見此情景也只有乾瞪眼。暗道,既然是嫁了來,就不計較那值上千貫花了吧,反正都當陪嫁了。

晚上偶與田季安一提:「長輩們年事已高,還要勞作,太艱難了,還是雇些人來幫傭吧。莊上糧食瓜菜也夠吃了。」

田季安當時答應得好好,回去與父母商量。

田母還很講道理:「那都是她陪嫁,這個我懂,是她,以後要留給子孫。我們不用,你們也不要用,多攢些兒,留給子孫多好?反正都是我孫子,留着唄,她如今花用了,留給孩子們就少了。」

田季安還說一句:「如今也不是供不起,大家舒服些不是?」

田母道:「四郎,你媳婦是大家子出身,可咱們家不是,是委屈她了。誰叫咱們家就是這個樣兒呢?以後要過一輩子,初閨媳婦,落地孩兒,要教。一家一個模樣。你幾個**子不是也這樣做了嗎?」

田季安是個孝子,老婆和老娘,權衡一下,他還是順了老娘。

太孝順友愛了!

傅凌很是頭疼,一想田季安所說也有道理,她已是田家婦了,儉樸就儉樸吧。可真是受罪!她娘家平日也早起,那是起來跟長輩請安,完了就有熱茶熱飯吃,這是早起,還要燒火做飯,忙個大半天沒吃。

對外還要說「安貧樂道」,外面看着世家女脫華服去麗飾,布衣荊釵,還要贊她一聲好風骨!忍就忍了吧。

這些就算了,等懷孕,居然也得不到照顧!想吃吃不上,就是一隻雞,早上燉了晚上續水接着熬……這就過份了吧?幾位**子居然還背後說她:「到底是大戶人家出來,比咱們嬌貴,是該歇著。」

田母也覺得已經不錯了,當初她懷孩子時候,臨產了還下地,如今兒媳根本沒什麼重活,比自己當年好多了。這……大戶人家是不一樣,可誰叫現他們家不是呢?傅凌縱然是鍛煉身體,到底不是粗壯人,又心裏有氣,開始還不肯跟娘家訴苦。終於憂鬱成疾,孩子流掉了!

傅凌當時就炸毛了,可惜身體不好,沒發作就昏倒。傅家來人看女兒,見此情景方知不妙,要接女兒回去,田家還不許――哪有病了媳婦回娘家呢?這不是嫌咱們照顧得不好么?田季安,只跪岳父面前流淚,就是一句話也不說,也不肯讓老婆走。

待傅凌轉醒,床前守着她娘丫頭,從丫頭口中知道了事情之後,差點沒背過氣去。

事情鬧到這樣,傅凌娘家卻只是要求田家「善待」女兒,名門傅氏,實擔不得這「無故」把女兒接走名聲。怎麼看,怎麼像是守不得清貧,嫌貧愛富聽起來也不好聽。

田父田母本身與這小兒媳婦就有些隔閡,她順口說出來詞他們聽不懂。初對世家敬畏過去之後,田母愛跟其他草根兒媳婦一起說話,取笑傅凌「J文」。被親家一弄,田母經不得坐地上拍地大哭,傅氏家人深覺無奈。

傅凌到底年輕氣盛,而且,一個失去了孩子母親,她憤怒是無可估量。她有許多同學,有男有女,嫁了之後因為顧慮到田季安感受,很少有太多聯繫,此時也顧不得了,以「散悶」為由,她去了慈幼局,聯絡到了那裏同學。

崇道堂女生由來生氣高、膽子大、腦子靈,一陣嘰咕,與傅氏一樣出身人就義憤了:「平日辛苦也就罷了,怎麼懷着身子也這般苛刻?你又不是沒嫁妝!莫不是要把你治死了,貪了你嫁妝了吧?」

以此為藍本,流言滿天飛。田季安被參「德才兼失」,有好事之御史曰:「不能齊家,何以治國?其人愚孝,必為奸佞!」御史推理也很有才:知道父母做得不對還縱容,就是不孝,由家及國,為了讓國君開心,知道皇帝做錯了,也就只會拍馬屁,可見是個佞臣好苗子!縱容父母弄死媳婦兒圖人家嫁妝,你個男人還要臉不要?

縱傅家不**兒離婚,傅氏慈幼局裏看了許多小孩子,一下子就想到自己那沒緣孩子,眼都氣得紅了,也是非離不可了。和離嘛,夫妻雙方不要過下去,那就和離。又有一幫子年輕不怕事大同學,有些已經入仕了,還坑爹有許多是御史,噓――

終於這親戚是做不成了,傅家只能同意女兒離婚,傅父對着祖先牌位跪了半宿,第二天起來讓兒子們帶上嫁妝單子去盤點女兒嫁妝。別說,田母儉樸,用掉得並不多,多數是為田季安應酬給用掉了。沒啥客氣了,統統收回了!

田母傻眼了:「這,這就都拿走了?」連住房子都是人家呢,傅家限期讓田家搬家,好險沒讓他們賠那幾千貫牡丹。這消息被傳了出去,坐實了田家人品不好似。

傅凌不解氣,自己不好說什麼,她同學就沒那麼客氣了:「你們不是願意安貧樂道嗎?我們就不打擾了。」

田季安受到了群攻,被貶黜,全家離京。前途是沒了,反正吧,他想往上爬時候,總有人記得他黑歷史。

傅凌一世家女,品行又無失,離婚錯也算不她頭上,倒是讓她又嫁了出去,只是這一回不再搞什麼投資潛力股了,老老實實嫁一勛貴家,生兒育女。經了田家折磨,終於發現,還是這樣生活適合她。恨時候恨得咬牙,事情過去了也只好說:「只是不合適。」田母那樣也不好說是**,就是……不合適而已。

有夫有子,傅凌有感於女子多艱,創立了「互濟會」。凡要離婚,管離,咱們支持。又招集寡婦失業人,給她們創立就業機會――當時已有小型紡織場,傅凌索性自己集資又辦了一個。此後,離家少女,被拐騙婦女,也算是找到組織了。

富人做慈善,是由來已久傳統,傅凌初辦互濟會,並不敢直接打着「支持家暴婦女離婚」這樣。女性地位再高,大家還是覺得「勸和不勸離」,她是以「給寡婦謀生機會」為借口。創辦人既為女,招收又都是寡婦、貧家女等,開辦得倒是順利。架子支了起來,下面要怎麼做,就由着她自己,這就是所謂曲線救國。

慈幼局是鄭琰感傷愛子,互濟會是傅凌感傷自身,設立總有異曲同工之妙。彼時女人參政機會不多,倒是這樣組織,讓她們找到了發揮自身光熱舞台。上流社會婦女,從小就接受着管理家務訓練,略小些組織,讓她們操辦起來居然也似模似樣,成了政府之外有效補充。

又百年後,兩處並接受了政府監督,正式確立了慈善業入行有門檻,行業官督民辦形式。

――――――――――――――――――――――――――――――――

本報訊:三月初三,首相趙遜提名李嵐為相,已獲批准,李嵐將成為本國歷史上首位女相。皇帝、皇后對李嵐表示了衷心祝賀,並改建大正宮中宴請李嵐。

~李嵐篇~

李嵐,女,據其祖父自稱是世家出身,其父曾任禮部尚書。但是,據有關專家考證,她家聲稱族譜丟失,所以聯繫不上了。而據李氏本家聲明,他們家族譜沒有關於李嵐家祖上記載,李嵐祖父聲稱那個祖先,李家族譜上根本沒有記載。

李嵐是尚書女兒,打小就高層圈子裏混,對**尤其感興趣。她之前,也有幾位女性出任過中央官職。此時唐眉獲將軍職稱又過數百年,幾經周折,女性終於官員序列里與男性同列。為相,李嵐倒是頭一個。

與前輩們大多起自教育、婦女、社會保障體系不同,李嵐出來就奔縣令考試去了,由於沒有從政經驗,不得不下放基層混了五年,回京結婚,再考縣令。生完長子,接着考郡守。一氣做到刺史。回到中央,卻不得不走了一回尋常路,從前輩池婧手裏接過禮部,打混了十年資歷,終於被提名為相。

李嵐從政期間,大特色就是嚴厲懲罰破壞環境者,據說,她從政期間,國庫收到罰款非常多,治污研究得到資金相當給力。

據可靠消息稱,此君平生愛明山秀山、碧海藍天。工作性質關係,她又不能窩風景區里不出來,故而大願望就是:出門無論到哪裏,都要風景好。「哪怕是垃圾分類處理中心,也得給我把垃圾分類堆好!」

李嵐宰相位置上做了十年而後退休,晚年撰寫回憶錄,聲稱:「此生恨未得做首相。」——

作者有話要說:女生版校友錄~

今天晚了,非常抱歉,沒想到晚飯會吃這麼久TT

明天準時六點~我現就去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奸臣之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奸臣之女
上一章下一章

261女校友番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