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道教

三清、道教

三清(sanqing)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梁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此蓋棲靈五嶽,未駕夫三清者也。」唐呂岩《七言》詩之四八:「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玉帝鄉。」

2.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掛三清,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3.唐殿名,在長安大明宮內。唐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我君六葉繼聖,熙乎玄風;三清垂拱,穆然紫極。」王琦註:「《玉海》:唐大明宮內有三清殿。」唐人亦借指朝廷。《舊唐書·鄭畋傳》:「陛下過垂采聽,超授恩榮,擢於百里之中,致在三清之上。」

4.酒名。即清酒。晉潘岳《桔賦》:「三清既設,百味星爛。」唐駱賓王《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詩:「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參見「三酒」。

5.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清陸以湉《冷廬雜識·玉泉雪水》:「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

6.三位清廉的人。明陳道亨,新建人,萬曆十四年進士,官南京吏部郎中。同里鄧以贊,衷貞吉亦官南京,為官皆清廉,人號「江右三清」。見《明史·陳道亨傳》。

2)道教用語

【介紹】

三清,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起源與形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為定說。《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於是「三清」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想爾注》等均無記載。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根據道書的記載:最早出現「元始」之名的是晉葛洪的《枕中書》書中記載: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於其中。后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後庖羲,神農皆苗裔也。並曰:「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盤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聖母所牿。」此時,還只有元始天王的稱呼。直到南朝時,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才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第一階中位神為「上台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稱「玉清境元始天尊」為主。但是書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書.經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諸神特性,稱他「生於太元之先」。認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到天地初開,授以秘道,謂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問相距經四十億萬載,所度皆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諸仙官」。隋代道士為天尊取名為「樂靜信」。隋唐之時,遂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盤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說法。表明道教信徒對元始天尊的信仰。

關於元始天尊的名稱,《初學記》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際經》解釋說:「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歷代神仙通鑒》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根據道經的描述,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延康、赤明、龍漢、開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並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這種氣派顯然被人間帝王所效仿。

縱觀元始天尊的演變過程,可以發現「元始」一詞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學用語,後來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漸演變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於三清之首。從歷史角度上考察,這與道家演變成道教的歷史完全相吻合。

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長期以來,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聖賢,下至民間菩男信女的虔誠崇拜。

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

道經說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從混沌狀態產生的元氣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誕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萬人侍衛,萬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計其數。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他。

據《雲笈七籤》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則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慾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道教宮觀里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手持太極圖或玉如意。。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為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東漢明帝、章帝之際(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濁清之未分。」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順帝時(126~144)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佈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斷佛、道兩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據道書稱,當時太上老君曾遣使顯靈。時過一月,武帝即又下詔曰:「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今可立通道觀於都城……並宜弘闡,一以貫之。」說明當時已經開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預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后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寶年間,玄宗最後為他上「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三清的開始】

「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道教義樞》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蒼元上錄經》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經》稱:「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注曰:『靈寶君上清天尊也。』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寶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寶尊神」開始並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時(841~846)的道教神靈排列,先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後為「玉清大有天寶君,上清妙玄靈寶君,太清太極神寶君三寶尊神」。另《業報經》《應化經》並云:「天尊曰: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元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還有《元始上真眾仙記》稱: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盤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聖母所治。

中宮太上真人,金闕老君所治。下宮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這些不同派別的不同解釋,雖有差異,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終定型。唐《老君聖紀》稱:「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南宋金允中在探討與總結以上三清、三寶、三洞之間的關係后,認為:「三尊之號在經中只稱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別號則曰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以三境之名而稱之則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書而名之則曰洞真、洞玄、洞神。」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現最早。東漢末五斗米道成立時,即以太上老君為至高神。至東晉上清、靈寶派出,其《上清》、《靈寶》經中,始相繼出現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鑒於各派新出現眾多神靈,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企圖予以系統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雛形已基本確立。在此前後,諸書在言及三清尊神時,又有種種不同說法。如說:「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說經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靈寶)天尊,流演聖教降生(道德)天尊」。「元始乃道中之祖為靈寶祖師,道君乃法中之祖為宗師,老君乃教中之祖為真師。」若從它們出現之先後為序,先為「老君」,次為「元始」,後為「道君」。

此外,五代閩主供奉「三清」為寶皇大帝、天尊、老君。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宮觀「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為元始天王,晉葛洪《枕中書》云:「昔二儀未分,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雖然道書中有將元始天王與元始天尊當作兩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寧全真所說,元始天尊者「故稱雲元始天王者是也」。《雲笈七籤》卷一百一,撰列諸尊神傳紀,亦首列《元始天王紀》,可見宋時已當作一位尊神了。

南朝梁陶弘景撰《真靈位業圖》,共分七個神階,元始天尊列為第一神階的中位,《隋書·經籍志》也載:「道經者云: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道書認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氣,凝結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謂之帝,道居帝之先,故為元始。」唐末道士杜光庭於廣明二年(881)進《三界混元圖》於朝,其中敘曰「天尊者極道之宗元,挺生自然,消則為氣,息則為形,不無不有,非色非空,不終不始,永存綿綿。居上境為萬天之元,居中境為萬化之根,居下境為萬化之尊,無名可宗,強名曰天尊,蓋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則彌高,攀之則無階,杳杳冥冥……生萬物而不為主宰,御萬化而不為言,至尊、至極,故曰天尊也。」《雲笈七籤》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紀》云:「元始天王稟天自然之胤,結形未沌之霞,托體虛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際。時玄景未分,天光冥遠,浩漫太虛,積七千餘劫,天朗氣清,二暉韁絡,玄雲紫蓋映其首,六氣之電翼其真……進登金闕,受號玉清紫虛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總之,從兩晉到南北朝時,元始天尊已逐步駕臨於太上老君之上,成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

靈寶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時《上清》《靈寶》經相繼出現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第二神階中位,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雲笈七籤》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紀》《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紀》所記略同,但又稍有差異。

據《靈寶略紀》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元始乃與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緣,既畢,然後以法委付道君,則賜道君太上之號,道君即為廣宣經籙,傳乎萬世。」又據《洞淵集》稱:「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復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無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氣,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道弟子焉。猶是老君稟而師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寶籙、三洞仙經,付經師郁羅翹真人,傳教於萬國焉!」上清、靈寶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為根,體現了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的思想。后之靈寶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來。

【相關記載】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

據《雲簋七籖》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種民天,即三界之上,災所不及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寶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寶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雲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云:「三清者玉清聖境,元始居之;上清聖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時,道教的三清尊神還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經」的神化。《雲簋七籖》卷六《三洞經教部》說:「《道門大論》雲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

根據《道法會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於清微神位的記載;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經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三清是道教對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稱。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元始天尊約在晉代才在道教神系中出現。它被說成是由赤混洞太無元的青氣化生的。每到劫數終盡,天地初開,就出來傳授秘道,開劫度人。

靈寶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出現,則晚於元始天尊,是南北朝時才有的。它被說成是由混太無元玄黃之氣所化生,又稱太上道君,也隨劫運出法度人。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36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鍊,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后能"長生不死"的丹藥。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藥物以求長生。

【道教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后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上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道教歷史發展】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圖騰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紀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以向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係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尊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於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係。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隨著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覡所繼承,道教成立后,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來。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為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后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柔和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託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2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葯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葯,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后,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於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正一盟威道。

【道教崇奉的神靈】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下面只能介紹一些地位較高且較有影響者。

1.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為其居住地。

2.四御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玉皇大帝(總執天道),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協助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協助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後土皇地只(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另外,又有以四極大帝為四御之說,具體為:北方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方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

3.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傳說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醫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據《度人經》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間多舉辦「北斗會」、「南斗會」。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龍形,稱青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成鳥形,稱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虎形,稱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稱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關其來歷說法頗多,或說起源於中國古代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說起源於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氣,或以為即堯、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漢末天師道為病人祈禱時需舉行「三官手書」儀式,即將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寫於紙上分別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時期,「三官」又與「三元」相配而成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下元水官洞陰大帝」。據稱,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別誕生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們為了祈福、拔罪和禳災,多分別在這三個日子舉辦「上元會」、「中元會」和「下元會」。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靈,有人以為其乃是由殷商時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發展而來。在早期道教的《真靈位業圖》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階位卻並不高,僅排在玉清三元宮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稱其遠祖趙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書於趙宋,故特上玉皇大帝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從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間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開來。道教多將玉皇視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為他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日,道觀和民間多舉辦「玉皇會」。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被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漢代則專指天上文昌宮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為道教與民間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與蜀中的梓潼神張亞子(又作張惡子或張堊子)有關。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亂入蜀,曾夢見張亞子顯靈,並追封他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為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為濟順王。經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張亞子遂由地方神成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並因預卜科舉功名甚驗而甚得讀書人信向。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遂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元明以後,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等,人們多於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日舉行「文昌會」。

以上僅是道教所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道教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他們多在舉行齋醮法會時被恭請蒞臨,如唐宋時的《道門科範大全集》、《道門定製》等道教科儀經典中即收錄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經典中也多有記載,如漢代的《列仙傳》、晉代的《神仙傳》以及元代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俱記有歷代神仙得道之事。

附註:道教內沒有鴻鈞、陸壓、鎮元子等人,這些都是小說編造的人物。

道教神仙的來源

一、來源於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為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傳統神學影響,是認識與研究道教神仙譜系的首要因素,中國原始社會的自然宗教逐漸向人為宗教(即神學宗教)的過渡,大致在殷周時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辭。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禮·大宗伯》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地有社稷,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祭祖先也。中國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充實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統,這是道教神靈崇拜的主要來源。

2、圖騰崇拜

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

例如龍、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為龍神、花仙等。

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

3、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鬼王等。

據說為黎族宗教的一種主要內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內容。在道教信仰的影響下,雲南瑤族的鬼魂崇拜不論是個體的祈神驅鬼,還是集體的驅鬼除邪,其宗教儀式、儀式主持者、祈禱的神祗、助其驅鬼除邪者等都已明顯道教化,說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為瑤傳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生殖、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二、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岳飛等。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崇拜。以及《上清眾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顏回、墨翟等。

三、教派因素對道教神仙譜系的構建也有重要影響

道教教派眾多,從創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斗米道創教時,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於其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雲中者音誦新科之誡》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為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教時,後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後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新出現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為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來在各派協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識,正是在這種師徒關係下,使他們成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為道教神仙譜系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創派真人、主祭神靈等。

道教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譜系,並與原來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總支形式。

道教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時常與其它宗教、人們的傾向願望相互影響。

幾千年間,中國的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個教派排間雖然也時常有矛盾,但沒有爆發過大的宗教戰爭,這是值得慶幸的。

【道教門派組織】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丰)、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道教組織】

中國道教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協會,

【道教法術】

道術一詞,源出《莊子.天下篇》『見《莊子.天下篇》』,與「方術」、「方技」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為「仙術」的。

道教所從事的道術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內丹、外丹、爐火黃白、辟穀、行□、房中、仙藥、服氣等等。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曾對道術扼要介紹,說:「蓋清靜一說也;煉養一說;服食又一說也;符篆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說黃老列庄之書,所講是清凈無為,而略及煉養;赤松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凈;盧生、桃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冠謙之言符篆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

道教之術繁多,共分五大類,道教五術大概解釋如下: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鍊「**」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禪、靜坐法以控制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為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鍊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凶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鍊、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製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鍊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

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

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凶發

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為面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面、手部的紋線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

的一種方法。

家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種

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蔭庇的一種方術。

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五、卜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卜——所謂占卜,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約而推斷吉

凶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為代表,通過布局、布斗、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

不吉的因素,其主要運用於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為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家政治命運、

氣數、歷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道教修持】

★內丹★養生★武術

道教修持,古代有許多名稱,如修道、修真、修為、修養、養生、衛生、長生術的話等等。不一而足。現在一般稱為「修鍊」、「修持」或「養生」。

修持的含義,就是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修鍊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精神和**進行自我控制,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道教禮儀】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道教人物】

黃帝老子莊子列子關尹子茅盈河上公嚴君平張陵魏伯陽

于吉左慈葛玄許遜葛洪寇謙之陸修靜陶宏景王嘉孫思邈

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彭曉

陳摶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劉永年翁葆光蕭廷芝彭耜

王重陽馬鈺邱處機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曹文逸李道純

張君房王志謹張三丰孫玄清孫汝忠陸西星伍沖虛王常月黃守中閔小艮

劉一明傅金銓柳華陽李涵虛黃元吉汪東亭徐頌堯劉名瑞趙避塵陳攖寧

書籍【中國道教史】

前言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通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於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了解,對於複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於道教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複雜.丹鼎派注重清修鍊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儘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誌.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係,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魏晉之際道教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的鎮壓與五斗米道北遷有極大關係.曹操對於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採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后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眾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第三章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藥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係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誌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第四章東晉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水字型大小.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為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藥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截教副教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截教副教主
上一章下一章

三清、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