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方有意討好,一方有意結交,這一頓接風宴自然是盡興而散。

次日一早,柳湘蓮梳洗畢,陪着三姐兒用過了早膳。門上小廝早已備好了馬匹,只待柳湘蓮出門時用。

雖說柳湘蓮在西海沿子已經經營數載,背後又有聖人的支持,早已將西海大營握入掌中。可這一回卻是他升任西海大營統兵元帥后第一次巡查海防,柳湘蓮覺得今兒恐怕要耽擱到很晚,於是趁沒走之前,特地囑咐尤三姐兒道:「今兒我恐怕不能回來的早。倘若到了掌燈時分我還沒回,你就自己先用膳罷。不要為了等我餓著自己。」

尤三姐兒聽到柳湘蓮這般體貼叮囑,不免笑道:「你放心罷,我省得。」

夫妻兩個又說了幾句話,柳湘蓮方才出門。

尤三姐兒待柳湘蓮出門后,便召集了府中大小管事買辦們,以及外頭鋪子上的管事來問話。

尤三姐兒在閨閣中尚且創建了陳園和鏡花緣,如今嫁為人婦,且比在閨閣中更方便走動掌事,這麼好的機會,尤三姐兒可不會白白浪費。

如今她初到西海,尚且不知道這邊兒的買賣行情,於是在跟柳家的管事買辦們詢問過府內的生意后,又打發了心腹陪房到外頭打探消息。

自己卻饒有興味的召了家下廚娘進屋問話。很想知道西海沿子這邊的飯菜與長安有什麼不同。

廚娘聞聽主母問話,登時激動的無可不可。她也有心在主母面前顯示一番,登時便將西海沿子當地的特色菜報菜名似的說了一通,又自告奮勇,要給三姐兒燒制出一桌特色風味來。

尤三姐兒見狀,登時便命廚娘好生置備。

至掌燈時分,柳湘蓮果然未曾家來。尤三姐兒自己吃過了一頓頗有當地特色的菜饌,用命廚房預備了幾道柳湘蓮愛吃的菜備在灶上,然後去書房看書。

大約到月上中天的時候,柳湘蓮方才風塵僕僕的趕了回來。

尤三姐兒一面張羅著小丫頭子舀水洗漱,一面吩咐廚房傳膳。等到柳湘蓮洗漱畢換了衣裳,熱騰騰的飯菜立刻擺上桌。

柳湘蓮眼見桌上的菜都是自己愛吃的,還特地預備了一壇好惠泉酒,供柳湘蓮吃酒解乏,不免笑道:「這果然是娶了娘子的好處。從前我在這邊兒住着,那些下人可沒這麼細緻。」

說完,又問尤三姐兒晚上吃了什麼。

尤三姐兒笑着應答。然後坐下來陪着柳湘蓮吃了幾杯酒。夫妻二人又說了一回私密話,方才就寢安歇。

其後月余,柳湘蓮便一直這麼忙忙碌碌。三姐兒在內宅倒也不清閑。一面打理柳家的內務,一面想着在西海沿子開一處鏡花緣的分號。同時又開了幾家鋪面,專做將南邊的瓷器茶葉絲綢販賣到這邊兒,然後將這邊兒的西洋機括玩意兒販賣到南邊的生意。至於購田置地等事,更是題中應有之意。

太守夫人倒在此事上幫襯了三姐兒不少。因着西海郡太少在此地經營多年,況且又是正管着各地經濟政務,對生意上的事情也比柳湘蓮更為熟稔。這回尤三姐兒要在這邊置地,太守夫人便自告奮勇,要替三姐兒做這個中人。

尤三姐兒盛情難卻,又見太守夫人雖是幫襯自己找尋了好地,但賣主卻是任期已到,正準備回京續職,手內又缺錢求門路的官宦之家。此刻要賣地,也並非是畏懼柳湘蓮並西海郡太守的勢力迫不得已,而是急需湊錢回京。尤三姐兒命陪房查看了一番,果然以頗為優厚的價格從賣主的手中買了地。

賣主早已做好了急賣良田對方趁勢壓價的準備,並不曾想三姐兒竟然如此仁義,並沒有趁機壓價,反而是以行價買下了自家的地。

賣主因此嘗到了甜頭,索性又問三姐兒要不要買房舍。倘若要買的話,自家在西海倒有一座別苑,本是此地的海商置辦下來的,後來那海商家的海船在海上遇了風暴,滿滿兩船的貨都付之東流。海上家裏也敗落了。賣主便因此購置了這套宅院。

如今賣主要回京續職,只怕以後也不能再來,只是可惜這處宅院精緻,並不想急促賣出。因此便想得了賣地的錢走通門路到別處任職后,再慢慢的尋找買主。

恰逢尤三姐兒出手大方,人又厚道。賣主索性便有了將別苑趁勢出手的主意。

尤三姐兒對置辦房舍一事倒並不急切,不過她手中恰好有閑錢,又見那處別苑果然是精緻別緻,異域風情濃厚,更叫人耳目一新。便也採買了下來。

其後又命家下人等監工修葺一番,準備在這邊建造一處陳園別苑。

太守夫人並西海一眾文武官員誥命們聞聽此事,皆笑言要來捧場。

尤三姐兒自是欣然笑應。

便在尤三姐兒忙着做生意的時候,柳湘蓮也帶着西海大營一眾將士們巡查海防。如今恰值盛夏,乃是各路海上出船貿易的時節。不獨海商們繁忙,便是海上流竄的各路匪類也都緊盯着各路商船。柳湘蓮現如今鎮守西海大營,當然不會允許這些海寇擾亂邊境。因此他每日帶着西海水師出海巡遊,更找了眼線盯着各處賊寇,一有機會便直搗黃龍,剿滅海寇。繳得的戰利品除戰船軍械以外,只扣下一部分留作軍用賞賜,剩下的全部送回長安。上貢於陛下。

當今聖人得知西海沿子連連大捷,登時揚眉吐氣。便是朝中文武官員亦是與有榮焉,紛紛上摺子為聖人歌功頌德。又有戶部最為開心,因為柳湘蓮上貢的這些珠寶金銀等除了一部分珍品納入聖人內庫之外,下剩的全都送進了國庫。

使得國庫愈加豐盈。朝廷辦事也不必衡量再三,捉襟見肘。

聖人特地下旨嘉獎柳湘蓮。柳湘蓮接過聖旨后,卻是不驕不躁,仍舊按部就班的清繳海寇。沒過多久海上賊寇為之一清。除了某些有藩國勢力在背後支持的海寇仗着堅船利炮嚴守陣地,下剩的小蟹小蝦要麼龜縮起來避其鋒芒,要麼直接加入了有背景的海寇勢力。

柳湘蓮心知肅清海寇之事到此時便可告一段落。下剩的那些海寇財力雄厚,軍備精良,又有番邦之國撐腰,行動即便,隨時可隱匿於番邦海軍之中。並不是尋常方法就能擊破的。如今能將他們趕出邊防海境,已然十分不易。想要斬盡殺絕不留後患,只怕不能。

不過這些海寇能隱匿起來等待時機,以為朝廷的商隊出了海境邊防之後就能任意宰殺的想法卻是大錯特錯。柳湘蓮在肅清海境之後,便仿照先時在南邊兒的做法,將西海水師整編成幾路大軍。分別護送各路商隊到番邦之國進行貿易。而這些海商為了得到西海水師的保護,也必須將每一趟收益的一成交與西海水師,算作酬勞。

當然,倘若海商們捨不得這筆銀子,也可不雇傭西海水師而自行雇傭護衛。西海水師則只保證海商船隊在海境之內的安全。超過邊境線意外的安全,就不再西海水師的護衛之內。

這些個海商每次出海行船,都得雇傭一大批的護衛保護自己,然每每遇到軍備精良擁有堅船利炮的海寇卻半點用處都沒有。如今見西海水師願意擔負起護衛之責,而自己要花費的也不過是每一趟收益的一成,哪裏有不願意的。

登時便有無數海商想法設法的往柳家遞帖子,險些將柳家的大門都踏破了。

而西海水師的將士們也能因此多得些俸祿,倒也對柳湘蓮感恩戴德。

如今只說尤三姐兒聞聽西海水師要保護商船抵達藩國的消息,不免打起了那些西洋科技的主意。

要說尤三姐兒雖是後世穿越而來,卻是文科出身,更不懂得那些堅船利炮的製作原理。但是她卻深知這些東西的厲害之處。於是便向柳湘蓮諫言,可以讓西海水師利用職務之便,在藩國之內鼓動那些掌握技術之人投奔朝廷,以金銀官位許以利之。

為了能說動柳湘蓮,尤三姐兒還以西洋鏡和長安城內最受世家權貴追捧的大塊玻璃舉例,洋洋洒洒地說道:「咱們覺得那東西稀罕的了不得,卻不知那些東西看着漂亮,也不過是從砂礫中鼓搗出來的。原料如此低廉,制好的西洋鏡和大塊玻璃卻如此金貴。倘使咱們也能得知這些製作方法,何苦叫外人賺了這錢去。」

說罷,又提起藩國的堅船利炮和各色火器,「……雖說現如今還看不出什麼來,假以時日,人家的堅船利炮鑽研愈精愈厲害,及時咱們的人多刀劍精良,只怕血肉之軀也難以抵擋火炮的威力。」

柳湘蓮如今管着西海大營,剿滅海寇時也與那些番邦之國打過交道。並非是沒有見識的人,對尤三姐兒的話也是深以為然。

次日到西海大營練兵時,果然便將這些籌劃逐一說出,西海大營的將領們雖有人對柳湘蓮的危言聳聽不以為然,但財帛動人心,只要長腦袋的都能知道西洋機括的利潤。哪怕是沖着金銀財帛,眾人也對柳湘蓮的話欣然應從。

於是護送各路海商抵達藩國進行貿易的西海水師們又多了一個任務。

因着此乃長遠之計,是為社稷謀將來。柳湘蓮在西海大營安置了一番后,又特地給聖人寫了封摺子。奏摺當中柳湘蓮尤其着重描繪了此事對於朝廷武力和財力的重要性。為保萬一,柳湘蓮更是在寫完奏摺之後給舅父陳珪去了封家信,悉數此事對於戶部的影響——

因為在柳湘蓮的籌謀下,是想着從番邦挖來人才后,視其能力分與各部,保證朝廷能儘快消化掉這些人。儘快將藩國之能化為己用。

奏摺抵達京師后,果然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熱議。雖然歷朝歷代又秉持着朝廷不與民爭利的原則,但此事明顯不再「爭利」的範疇之內,況且柳湘蓮又打着利國利民的旗號,這些個功勛大臣們見了,也不免動心。

朝廷上下皆有利可圖,此事當然順利通過。

消息從長安傳到西海沿子的時候,柳湘蓮恰因另一樁喜事欣喜若狂。

你道如何,卻是尤三姐兒有了身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之拖油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紅樓之拖油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