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對商紂王的評價

歷史名人對商紂王的評價

殷王帝辛實際上並非後來的一些人所污衊的那樣壞。相反地,他是我國古代帝王中一個比較有作為的人。我國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稱讚他:「統一神州肇此人」,並非虛妄之詞。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紂王為政期間,廢除了許多不合理制度。他取消殘害奴隸的殉葬制,反對巫術,不信鬼神,不拘一格任用人材,讓有才幹的平民參政議政。他親自率軍隊平定了長期騷亂中國東南邊陲的夷亂,並讓夷人和殷人同化,開發了中原和沿海的經濟和文化。為鞏固、發展和統一中華民族的疆域奠定了基礎。儘管他在後期有過一定的錯誤,比如不能夠正確用人,喪失對敵方的警惕,剛愎自用等,最終成為一個國破身亡的敗國之君;但他並不失為一個失敗的英雄,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一個值得中國人民永遠同情和懷念的人。

《鹿台淚》連環畫編繪有感

滿腔憂憤繪殷辛,

三千年內被陷人。

偽謬《周書》姑妄話,

堂皇《史記》莫須文。

中華一統豐功在,

夷蠻四伏禍患沉。

惡善奸忠總有辨,

歷史從不泯真純。

註:(周書),(尚書)中的篇名。篇中許多誣罵紂王的話都是周人妄加上的。見(尚書全譯·前言)。(史記),中國紀傳體史書。書中有許多史料是取之於「舊俗風謠」而且「殘缺蓋多」,所以書中的有些話也不能全信。見(史記索隱後序)。莫須:「似乎」之意。郭沫若詩「殷辛之罪有莫須。」

高水然於竹石書屋

二OO五年三月十五日

古人對紂王的評語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說:「殷紂王的壞,並不象傳說的那麼嚴重。原因是,討伐他的君子(「君子」含譏諷意)討厭身居低下的處境,怕的是天下的壞處都歸到自己身上,所以極力宣揚自己而詆毀別人。(摘自《論語·子張19·20》)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說:「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我對於《武成》這篇文章,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罷了。假如周武王真是仁人君子,那天下是沒有敵手的。現在為了侵奪殷地,發動不義戰爭,竟然讓將士們為他拚命,因戰爭而流的血竟然可以將木棒子漂起來。這怎麼能讓人相信西周是正義的化身呢?」(摘自《孟子·盡心下》

唐朝史官劉知幾……「任史官達三十年,對剝削階級的明爭暗鬥,互相傾軋的黑暗內幕感受較深。所以他敢於懷疑堯舜禪讓的美好傳說。不相信桀紂等亡國之君真如描繪的那樣壞。」(摘自《老子新譯》25頁)

今人對紂王的評語

**說:「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

「當時微子是裡通外國,為什麼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干反對他。紂王去打東夷,把那個部族征服了。紂王是很有才幹的。後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就是不要聽。」

「紂王那個時候很有名聲。商朝的老百姓很擁護他。紂王自殺了,他寧死不投降。」

(摘自《**讀書筆記解析》1157頁)

郭沫若說:「其實就拿殷代的最後一個亡國之君來說吧,這個被周以後的人雖說得來萬惡無道,儼然人世間的混世魔王,其實那真是有點不太公道的……象殷紂王這個人對於我們民族發展上的功勞倒是不可淹沒的。殷代末年有一個很宏大的歷史事件,便是經營東南。這幾乎完全為周以來的史學家所抹煞了。這件事,在我看來,比較起周人的翦滅殷室於我們民族的貢獻更要偉大。

(摘自《青銅時代·駁(說儒)》)

郭沫若說:「殷紂王這個人對於我們民族發展上的功勞倒是不可淹沒的。殷代末年有一個很宏大的歷史事件,便是經營東南,這幾乎完全為周以來的史家所抹煞了。」在牧野大戰後,「殷人被周人壓迫,道路是向著帝乙、帝辛兩代經略出來的東南走。」「更透闢地說一句,中國南部之所以早被文化,我們是應該紀念殷紂王的。」因此,「在殷人心目中一定不會把殷紂王看得來和周人所看的那樣。他們就要稱他為『武王』,要紀念他,其實都是說的過去的了。「(郭沫若:《青銅時代·駁說儒》)解放后,郭沫若親臨殷商故地,更是感慨不已:「殷辛之功邁周武,殷辛之惡莫須有。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

郭沫若還在《豫秦晉紀游二十九首》詩中說:「偶來洹水憶殷辛,統一神州肇此人。百克東夷身致殞,千秋公案與誰論?」「此當尚在殷辛前,(指紂王之前的奴隸殉葬制)觀此勝於讀古書。勿謂殷辛太暴虐,奴隸解放實前軀。」「武王克殷實僥倖,萬惡朝宗集紂軀。中原文化殷創始,殷人鵲巢周鳩居。」「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偉古無侔。(音謀,相等意)但如溯流探其源,實由殷辛開其初」「殷辛之功邁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須。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固當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以為污。非徒好辨實由以,古為今用斥虛無。」「方今人民已作主,權衡公正無偏誣。誰能有功於民族,推翻舊案莫踟躇。」

(摘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編》32頁)

顧頡剛說:「指出現在傳說的紂惡是層累積疊地發展的。時代越近,紂罪越多,也越不可信……妲己的形象,原來得自西漢末年劉向的《列女傳》。紂王淫暴,原來出於《封神演義》等小說的藝術加工。」

「紂的罪惡在周人的《尚書》中只有六點,戰國書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漢書中增加了二十三事,東漢時增加了一事,東晉時增加了十三事,於是商紂就變成了自古未有的殘忍暴君了。」

(摘自《千古之謎·帝王篇》)

「紂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過重大貢獻。其地位駕乎武丁(殷商第二十代國君)、周武王之上。「暴君」的帽子是敵對派強加給他的。所謂「罪惡的記載」多出於「寓言十九」的戰國,以及後人的盡情誇大……要正確評價紂王,應當依據《尚書》,而《尚書》中所提出的六條罪狀無一屬實,乃周人為達到宣傳目的所進行的人身攻擊。」

「那麼,商朝何以亡於紂?……主要有四條原因:第一,紂王族內部爆發了大分裂,帝乙把王位傳給了次子紂而不傳給長子微子啟,朝廷隨分兩派。微子啟一派不斷向紂發起進攻。他們進行了種種卑劣的活動。如造謠中傷,發動內訌,陰謀行刺,賣國求榮等等。第二,紂王力克東夷后,兵力損耗大半,未及休整訓練,即遭意外襲擊。第三,大陰謀家周武王乘機起兵伐商,這支軍隊經過長期準備,強悍而有組織,並有傑出領導。第四,牧野一戰,俘虜兵臨陣倒戈,動搖分子一鬨而散。」

(摘自《千古之謎·帝王篇·{殷紂王是暴君嗎?)》)

民諺:「殷紂王江山,鐵桶一般。」「喝紂王水,不能說紂王無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齊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齊皇
上一章下一章

歷史名人對商紂王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