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一、慈母手中線,嚴父筆中情

四四一、慈母手中線,嚴父筆中情

話說夏天說干就干,從當天晚上起,開始了頗有點馬拉松式的《父輩的叮囑》一文的寫作,待到這篇文章定稿,大約花了一年多時間。

他寫道:

父輩的叮囑

題記:本文是以「叮囑」二十三世孫夏宇的名義寫的,但文中所含的意蘊更廣義一些。文章緊扣「叮囑」主題,結合作者近50年的人生體驗,論成敗直率坦然,談囑咐情真意切。從文中可見作者開拓創新、堅韌不拔的毅力,勤于思考、富於哲理的個性和嚴肅認真、忠誠待人的處世之道。同時,在作者「信手拈來凝真趣、點石成金著文章」的字裡行間也不時流露出鐵漢柔情。人們不難想象,在作者堅毅的臉龐上也許不時流露出對後人的憂慮。相信此文有益於後人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夏天接著寫道:

夏宇吾兒——親愛的兒子!

你知道嗎:在我國古代,女子長到15歲叫及笄,要做扦簪儀式,男兒長到20歲叫弱冠,要舉行冠禮。這兩種儀式都表示孩子已經長大的意思。轉眼間,你已經從一個剛剛咿呀學語時只會在電話上跟姨媽說:「我很乖」的淘氣可愛的小寶寶長大為七尺奇男。時年已步入青年時代的你,在經歷了父親、母親對你幼兒時代的百般呵護和少年時期望子成龍般殷切期待的黃金歲月後,現在輪到你思考如何融入社會、走好人生之路的時候了。當然,父親仍然有責任啟發你、開導你,以便你在進入社會的過程中做得更好。據此,在你邁進社會門坎的時候,我——作為你的父輩,特語重心長地叮囑如下:

一、要努力學習,惟有通過學習懂得並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規則,並以知識促進自己提高生存競爭能力,用智慧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不僅僅是科技在發展,而人文的、法規的、制度的、文化以及民主等各個方面都在進步。有人富於哲理地指出:世間一切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現在,如果用十年、五年,甚至一年作為區間來分析全球科技發展狀況,人們會很深刻地理解「一日千里」的意境。人,作為自然社會之一脈,如不學習就會落伍和無所適從,就會與社會格格不入。所以,一是要通過學習,懂得法律和社會規則,這是解決紅燈、綠燈——即具體到某件事可不可以做、可不可以這麼做的問題。二是要做到可以做的才做,不可以做的一定不做,也就是說遵紀守法。明朝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個不守規矩的能人,他的功夫精進到上可到九天攬月,下可到五洋捉鱉。但是,當他看到王母娘娘的仙桃好吃,聽說吃了還能長生不老,就自個兒偷著吃到撐個半死;後來到海龍王那兒折騰一回,又拔了鎮海神針夾在耳朵上,當作自己的武器。他因為這些毛病,沒少受師傅唐三藏的懲戒。當然,孫悟空也在不斷學習、提高。同是明朝的無名氏寫了部《續西遊記》,講孫悟空在取經回國的路上全改了毛病,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十分討人喜歡。三是要牢記違背了自然規律和社會遊戲規則是必然要吃苦頭的,誰都不能例外。四是要認識到學習是解決諸如小到個人吃飯、穿衣、養家糊口,大至實現國家強盛等核心問題的有效手段。美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掀起的導致國力強盛的信息工業革命就是明證。

學習不僅僅是入學讀書,而學技能、增長社會知識和處事技巧也是學習。俗話說的「男人百樣好隨身」,就形象地說出了知識廣博的好處。1975年春天,我已經18歲了,併當上了村幹部。有一天,我和一些老農民一起察看全村的田間管理。到了一個生產隊的田間,這個隊的隊長問我:「你能說出這塊田的種子下田多少天了嗎?」我拔出秧苗一看,準確地說出了下田天數,大家都覺得好奇。到了晚上,當時已年近六旬的昭顯伯公到了我房裡,對我說:「天古,我耕了四十多年田了,都看不出那秧苗落田多少天,你怎麼看出來的?」我靦腆地笑著,沒有回答,估計臉上有點紅。現在,你能分析我當時面對伯公是怎麼想的嗎?

學習——通過學習開拓的視野、增加的智慧,還可以幫助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古往今來,人們在從事自己的事業中求得生存。有人內秀,有人外露;有人喜歡領導人,有人喜歡被人領導;有人喜歡腦力勞動,有人喜歡干力氣活;有人喜歡經商,有人喜歡辦實業。「社會上七十二行,行行難,行行出狀元。」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適合自己的行業。人生成功的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選擇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道路。最近,有一條消息發人深省:據外電報道,2004年在中國內地有40多位市長自殺身亡。我無法考證該消息的真實與否,但國家那麼大,也是應了一句:「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那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呢?具體的原因千差萬別,正所謂「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不能否定的共同原因,都是因為他們受到仕途的利益誘惑而入錯了行、走錯了路。在《徐九經陞官記》中,徐老先生面對著荊棘叢生的仕途,無奈地唱道:「官、官、官,官管官,被官管,我勸世人莫做官!」

——可嘆啊!諸君如果不當市長,他們可能是祖宗的好子孫、兒子的好父親、祖國的好工人、好工程師、好科學家!

——可悲啊!如果他們能看破仕途的利益誘惑,堅持在適合自己的行業中發展,或許能光宗耀祖,造福子孫!而現在,他們憑什麼去見各自的祖先於地下?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當官,也不想當科學家,我鍾情於董永和七仙女那種「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的平淡生活,學習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這是不對的,如果他倆處在現代,董永也許會用黃梅戲的調兒這樣唱道:

天上嫦娥可聚會,牛郎織女兩夫妻;

再不受那分離苦,小別恩愛更寫意。

你留中國我赴美,互聯網上可聯繫;

知識淵博全球轉,智慧換得美元回。

孩子!我們家鄉在北伐戰爭時期出了一個斗大的字也不識一升的營長,據說打仗非常勇敢,但他勇敢的事迹已無從查考,留在人間的只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帶領部隊衝鋒時右手高舉駁殼槍,高喊:「弟兄們,沖啊!我撒泡尿就來!」他手下的弟兄聽到營長一聲吼,紛紛用命拚殺。就這樣,他屢建奇功。北伐打了勝仗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他的文書欺負他不認識字,在戰功報告上把文書自己寫成英勇指揮取得勝利的組織者,而營長卻在關鍵時刻撒尿去了,叫他按了手印呈報。後來,這個文書因此當了國民黨的大官,直到共和國成立后仍作為北伐有功者入選廣東省政協委員。而當年的營長還是營長,在建國之初因符合政策規定的「舊政權軍、政、警、憲」中的「軍隊的連長以上為歷史反革命」的條件而被槍斃。

無獨有偶。共和國建國初期,據說有一個不太識字的縣長,碰到法院呈報處決人犯時總是喜歡描上「同意槍斃」四個字后再寫上自己的大名,法院院長連起來一讀好象不是滋味,就叫人刻了一個縣長的名章,又送給縣長一支紅毛筆,指著要處決者名字叫縣長打一個勾,再蓋個印章了事。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故事:

我們的家鄉是人民解放軍的著名部隊——第四野戰軍解放的。這支部隊從東北三省一直殺到祖國的南疆,他們的戰功著實讓人稱道不已。更巧的是,當年解放軍攻打錦州時打阻擊戰的「塔山英雄團」,這回成了追擊盤據廣東的國民黨胡璉兵團的先鋒,打起了追擊戰。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曾經是抗日名將的胡璉也是戰役裏手,知不可為而不為,很快便往台灣方向逃竄。因此,「四野」沒有花很大的勁,就一鼓作氣地解放了廣東全境。

廣東解放后,這些部隊就駐紮在廣東。其中,駐紮我們家鄉的就是當年威振敵膽的「塔山英雄團」的一個分支,當年在塔山阻擊戰中擔任重機槍手的戰士在一個縣裡當了軍管會副主任(後來成了副縣長),而他的一個當年在行軍中與他輪換著扛機槍的戰友,就在他領導下主持一個鄉鎮的清匪反霸工作。這位戰友階級立場堅定,政治覺悟很高,作戰十分勇敢,稍嫌的就是因為當時家境貧困沒有讀書而缺乏文化。

剛解放時,百廢待興,法制沒有像現在這樣完善。當時,為了有利於發動群眾,對一些民憤較大的地主惡霸,只要經一定級別的軍管會研究后就可以槍斃,不用經過什麼級別的法院判決。對於這段歷史,嗣後個別有文化的領導人曾以讚賞的口吻說:這是「矯枉過正」,人們通常都叫做「快刀斬亂麻」。當時,每次召開群眾大會,都會拉出十幾個壞人來一字兒排著。其中,有要槍斃的,也有不槍斃僅用敲山震虎手段震懾他的。至於槍斃誰、留下誰,只有主持大會的極少數幾個人才知道。那天,要槍斃十個人,這位戰友在前一天晚上就叫鄉文書教他讀出名單上的名字。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晚上的學習,到第二天早上,他已經能讀出名單上的全部名字了。

早上九點多鐘,該鄉的清匪反霸大會如期在河邊草坪上舉行。

只見這位北方漢子,看著近萬名群眾,不慌不忙地說了幾句開場白后,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片,開始讀起要鎮壓的壞人名單來。他每叫一個名字,就高聲吼道:「民兵同志,立即執行!」

當念到不槍斃的第十一個名字時,仍在興頭上的他抬起頭來,用兩目的餘威掃視了一下會場,不看講稿就高聲說道:「民兵同志,立即執行!」

只見幾個民兵拖著這位本來命不該絕的地主,丟在沙灘上。接著,只聽「啪!」「啪!」「啪!」數聲槍響,一縷冤魂捲成幾個圓圈轉動著螺旋上了西天。

這時,忽見這漢子冷靜下來,頭上冒著豆大的汗珠,喃喃地說:「不對,錯了!」、「不對,錯了!」

原來,在紙片上,這第十一個名字後邊寫的是:「暫緩鎮壓,以觀後效」八個字。

後來,在整風整社運動中,這位同志受到黨內、外嚴肅的批評,他個人也認識到是犯了一次嚴重的錯誤,對不起黨和人民的栽培。

這位當年「錯了」的漢子,在廣東折騰了數十年,也算他能把教訓轉化為經驗,善於學習,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最後,官至地市的局長位子才離休,在局長任上還出過一些趣事,他可以說真的做到了「在學習中做官,在做官中學習」。——這是后話。

孩子:上面三條漢子,真是懵懂得到家了!一個是被誰殺了都不知道,結局真比「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傻子還慘;一個是朱紅一批,究竟批准殺了誰也不知道;而另一個是枉殺無辜,待那人死了才知道自己「錯了」。

人們在驚嘆之餘,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文化和知識。

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將通過學習得到的知識轉變為提高自己乃至人類生存能力的技能。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一個熱愛勞動的人,一個干一行愛一行的人,當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事熟練得像庖丁解牛般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時,他實際上是在享受著勞動的樂趣和學習的收穫,同時,也在實踐著自己成功的人生。誠然,知識在不斷更新,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縱使當初知識較為豐富的人,如果不繼續努力學習,也有江郎才盡的一天。

有一個電視主持人講了一個故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位作家早年寫過幾部武俠,以後就再也寫不出作品來了,他便花大價錢買了一部真跡的《武功秘笈》,希望能增加他的創作素材。這時,恰逢他老婆臨盆住院,一連數天只聽見老婆痛苦的呻吟,卻不見兒子出生,作家便關切地問:「老婆,生產是不是很痛苦啊?」

他老婆說:「當然啦!這跟你現在生產不出來的感覺是一樣的!」

作家馬上把臉一沉,生氣地說:「怎麼能這樣比!你是肚子里有,我是肚子里沒有。」

知識的原野就像廣袤的宇宙,人們經過數千年的挖掘,也只不過是取其冰山一角。人類的認知是世世代代無止境的探索累積過程。從刀耕火種到雜交水稻、再到太空植物,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太空站的遨遊和宇宙探測,從***「坐地日行八萬里」的詩興勃發到現在國家「巡天遙看一千河」成為現實,人們從知識積累中得到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的條件與空間。有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學習就是掌握這個第一生產力的前提和過程。一個有作為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

二、要樹立堅定不移的意志、毅力和決心,鍛煉培養自己百折不撓的品格。

人和萬物一樣要經過春、夏、秋、冬的更替,而有作為與沒有作為的人也一樣有各自甜、酸、苦、辣的人生體驗。縱觀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他們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十年磨礪,厚積薄發。二是找准目標,堅定不移。三是經得起挫折和失敗的打擊。有人說,人在年輕時是最富有的,因為年青人富有時間、富有經歷失敗的本錢——因為還輸得起。當然,也意味著還能贏回來。關鍵是要善於分析挫折和失誤的原因,勇於克服困難,磨礪成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誠然,人在年輕時富有激情和創造性,但也是最容易犯錯誤的階段。人的一生關鍵的腳步只有幾步,一步走錯便很難回頭。因此,見凡做事要通過可行性分析決定做與不做。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有條件,應該多徵詢他人的意見作為自己決策的參考。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美國準備發動朝鮮戰爭,但有一個問題他們始終把握不準:剛成立的新中國會不會參戰?敢不敢參戰?當時,美國有一家很出名的顧問(諮詢)公司,向美國政府提出願意有償提供信息,但美國政府不願為此掏腰包。後來,美國政府得出了與該公司相反的結論:中國不會參戰。並據此快速發動了韓戰,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揚言打完仗回美國過聖誕節。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由於中國參戰而拖了數年並換了幾個美軍司令也沒有全身而退,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場沒有取勝的戰爭。數十年後,那些決策這場戰爭的美國政要們仍在為他們付出的慘重代價而懊悔莫及。

你要記住:有知識積累的、正確的任性叫果斷,而無知的、不正確的果斷既是任性又是輕率;有水平的固執叫執著,沒有水平的固執既是固執也是任性。而任何人的任性和輕率行為都是要他自己付出代價的。因此,自己在做決定時要以逆向思維冷靜地考慮:做此事後的美好前景如何?做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有哪些?不做此事對自己有什麼弊端?還有:做這事代價有多大?我付不付得起這個代價?我願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等等。當推敲再三、一經決定,便猶豫不得,要一以貫之。

人生處事最忌虎頭蛇尾。這種人做什麼事在事前都不慎重思考,只有三分鐘熱血,想做時能找到要做的理由一大把,恨不得馬上就做;不願做時也能隨口說出一大堆不做的理由而立即停止。勁鼓得快,氣泄得也快。

依我看,你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努力用功:

一是在信念、意志、毅力和決心的磨練方面應該重點解決問題。要磨礪成吃苦耐勞的本領。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在農村生活期間看到過很多吃苦耐勞的人和不少好吃懶做的人的不同遭遇及他們在社會中的不同地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正在搞「人民公社化」,農民靠在生產隊勞動掙工分來分糧食、分配錢。勤勞的人分的糧食多,心裡不慌。而懶漢總是不夠吃,希望生產隊長快點分糧。有個懶漢到了晚上有事沒事都到生產隊長家聊天,坐在隊長家的米缸上用腳敲打米缸,當聽到「蓬、蓬、蓬」的聲音時,他心裡十分坦然,因為生產隊長家也沒有多少米了;當聽到「卜、卜、卜」的聲音時,他就趕緊回家拿著一條米袋丟在肩上,出門向別人借米去。這懶漢家的情形,就像當年紅軍長征后留守江西蘇區的陳毅元帥沒日沒夜應付國民黨軍隊圍剿時寫的《贛南遊擊詞》一樣,讓看到的人為之心酸:

(選一)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

糧食封鎖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數。

野菜和水煮。

(選二)

嘆缺糧,三月肉不嘗。

夏吃楊梅冬剝筍,

獵取野豬遍山忙。

捉蛇二更長。

「天吶!」——我想說的是:當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生存寄望於他人之時,是多麼的懸乎和不幸啊!

忘了告訴你:我們家當初憑奶奶一個勞動力,結合我們利用假日勞動掙工分供養五口之家,仍是最多米借給別人的家庭之一。

二是要解決分析問題的思想方法問題和自信心問題。譬如,家庭問題怎麼看?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有人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又譬如,回答「我是社會最底層嗎?」這一命題,俗話說得好:「想起劉玄德,夜夜睡不得:想起叫化仔,我還算過得」。這也算是積極的人生態度。但在分析方法上不可以先有觀點后找根據佐證,而是要找出一大堆「是」的理由,同時又找出一大堆「不是」的理由,然後,在反覆揚棄與推敲中得出客觀結論。

三是要有大局觀,要以樂觀豁達的態度正確對待挫折和失誤,也就說要做到客觀分析、調整心態、平衡穩定。當決策失誤的時候要分析:以自己和家庭的總體能力能化解嗎?如果能夠化解,那也沒有什麼大了不起的,最多是掏錢買了個明白。碰到挫折怎麼辦?要堅信:我只要記取教訓,成功還會遠嗎?這就是柳暗花明的意境。

俗話說,人生如夢,事事如棋。我想,能不能把它改成:人生如棋,成功的關鍵在於運籌帷幄、布局謀略。在解放戰爭初期,***等革命家指揮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就是謀篇布局的神來之筆。而他在《關於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中「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達到,只要攻克了錦州,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的命令,也不失為一招統領全局的「棄子攻殺」。這體現出***等開國元勛在大局觀上的深厚造詣。

《三字經》的首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我說:人之生,本公平。一個人不要埋怨上天對我不公,更不能自怨自艾,老是覺得社會負我。有人說,上帝把幸福賜予了每一個人,就看你自己是要,還是不要。我想,一個人要在社會上安身立命,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自己所長去適應社會。其次是立志和勵志。也就是通過反覆推敲,確定目標並強化實現目標的意志。第三是堅持不懈地圍繞目標去做。

古人曾經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磨其心志。實際上,天不降大任的普羅百姓一生中的經歷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也經常有勞其筋骨的際遇。最近,我從鳳凰電視台的《冷暖人生》節目中看到一個悲壯故事,一個叫張×春的老人,是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人民功臣。他曾經在解放戰爭的一次戰鬥中就炸掉敵人11個碉堡。戰爭結束后,轉業到地方歷任貨場主任、副股長等職。到地方工作后,他時常想著「國家給我榮譽,不是享福的」而努力工作,先後21次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不幸的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蒙冤入獄。他出獄后乃至後來恢復「人民功臣」名譽后仍在東北大街上以擦皮鞋為生。到現在已經80多歲高齡了,仍在幫助下崗工人學修鞋手藝。他坦然地說:「我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以這個手藝養活了家人,現在又以它幫助他人,沒有什麼難為情的!」

你看,一個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功臣,一生的角色在戰士、功臣、幹部、職工、囚犯、修鞋匠、離休幹部之間不斷轉換,而他一樣立於天地之間。這就是硬漢!應該指出的是,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必須有這種精神和境界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我有一個體會願意與你分享:在借鑒他人成功經驗和總結自己的人生奮鬥歷程中應注意:不要羨慕他人的成功或幸福,但要學習和借鑒他人賴以成功的經驗;不要埋怨失誤、埋怨過失,但要總結失誤、分析過失;不要吹噓成功、陶醉成功,但要分析成功、評價成功。每當做完一件事或過了一段日子,就意味著走過了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應該留戀,也沒有必要後悔。這叫「往事不堪回首而回首,成功足於陶醉莫陶醉。」用電腦術語來說,就是要善於「歸零」或敲「回車鍵」。這也是人生歷程時順時逆、有張有弛波浪式向前推進的必要之著。

三、要敢於、善於、樂於融入社會,在社會競爭中拓展生存空間,找到自己的位子。

社會是一種立體的概念,古人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就是指人們在做事的時候最大限度地藉助社會力量的表述。一個成功的人,離不開社會這塊大土壤的栽培。當年***在並沒有什麼天塹可言的井岡山與蔣介石鬥法,在蔣軍的千軍萬馬包圍中捉迷藏,就是***有機融入了當地社會並巧妙地藉助了羅霄山脈有利於自己的社會力量的總和才得以生存下來的。

我生在客家人世世代代賴以生息繁衍的山區,自然對高山有著深深的眷戀;我喜歡在大海邊觀潮,由衷讚美大海那廣納百川的寬廣胸懷。

兒子,當你站在大海邊瞭望那一望無際、波瀾壯闊的大海的時候,當你登上高山之巔遠眺萬里晴空、一覽眾山小的時候,你的心胸會豁然開朗。與此同時,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個人的渺小。是啊,人類雖然生生不息,但一個人(不管是偉人還是小人都一樣)在社會中生存數十年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這滴水如果不溶進大海,早就被消失於無形了。因此,整體與局部、集體與個人、社會與我——這幾對矛盾要正確認識並處理好。只有這樣,人生才有坦途可走。

我對你的希望是:

1、積极參与同事、單位、社區的有益活動,活躍人際關係,理解「朋友就是財富」的道理。回想我在深圳創業的初期,我之所以能在三個月內分別成為梅林、湖貝金融服務社(深圳市民銀行的前身)的業務中堅,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在深圳市特區總公司工作時參加了市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的審計工作會議。簡單地說,也就是你父親在銀湖度假村壯著膽子唱了一次五音不全的卡拉OK、在小梅沙遊了兩回泳,因而認識了市屬各集團公司的同行,而這些同行在不經意間成為你父親日後開拓銀行業務的貴人。你從小學到高中享受到的優厚生活條件無不與此有關。

現在,你應該認真想一想:日後如果有這種看似不起眼的社會活動,你會不當一回事嗎?

交朋結友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在這方面我沒有什麼經驗可談,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正是因為難,當人們有能力駕馭這門藝術的時候,其實就到了他應該收穫的季節。

2、要以積極的態度,觀察社會上他人安身立命的手段和經驗,以開拓自己的視野。

在這裡,我要告訴你一個人們看人的普遍準則:不要對身高盲目崇拜或耿耿於懷,像拿破崙、***、粟裕等人長得都不高,卻都令人肅然起敬。當然,長得高的人也不是一定沒有什麼作為。判斷人最重要的器官是一對眼睛,如漢武帝的愛將霍去病生得目光如炬,註定少年富貴,不到二十歲就封為冠軍侯;還有一種眉清目秀之人,必定一生無憂。說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這不是迷信嗎?不是的!人們通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國古時候常把剛能觀察事物的小孩子放在桌上,在他面前擺著象徵工、農、兵、官、文的代表用具,看他在一瞬間喜歡哪個,據此判斷他一生的方向,這叫「占」,據說很靈驗。另外,眼睛好的人貴在善於觀察社會、觀察問題、觀察人,並能在觀察和思考中得出客觀的看法,據以做出正確的決斷。有一首歌唱得好:「給我一雙慧眼吧!」就是這個道理。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在處理失守街亭的馬謖時,一方面不聽眾大臣、將軍的求情,堅持要對馬謖軍法從事。另一方面,又痛哭流涕,把自己弄成個淚人兒。

有人問他:「丞相,您哭什麼呢?」

諸葛亮一邊哭著、一邊伸出右手,撂起長長的手袖,然後半遮半掩地擦掉了雙眼和臉頰上的眼淚,又順手擦了流在下齶的鼻涕,才痛心地說:「我悔不聽先帝遺言,先帝臨終時曾叮囑於我說:『馬謖言過其實,不能重用。』都怪我失察,鑄成大錯。」

孩子,依我看諸葛亮是在向上天哭訴。他彷彿在說:「蒼天哪!你既然給了我一個頗具智慧的腦袋,又把振興漢室的重任交給我,為什麼不給一對與先帝一樣好的眼睛予我呢?」

說來也是,雖然先帝劉備的缺陷明顯,譬如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談得興起之時忽然被一聲炸雷嚇懵就說明他膽氣不足,從而從故事的角度上更加豐富了同樣出自三國時期,以曹操總結戰例為引子,而產生的「迅雷不及掩耳」典故的內涵和外延。同時,長在劉備身上的一副忠肝也誤事,當他聽到結義兄弟關雲長被吳國所殺,便怒氣沖沖地拖著老邁之軀御駕伐吳,結果大敗而歸,由此動搖了興漢根基。但劉備的眼睛確是上品,他能夠看準諸葛亮能成事而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就是明證。

再說說當代著名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的眼睛。她的隊友和對手都談論過與鄧亞萍比賽的心得,說她一上賽場,全神貫注、怒目圓睜,真的是「怒從心上起,惡向眼邊生」,使對方精神高度緊張,以至無法施展技、戰術水平。她在運動生涯後期與朝鮮運動員在世界大賽時上演的金牌爭奪戰堪稱經典,這位曾橫掃中國其它運動員的朝鮮小姑娘上了賽場一看到鄧亞萍怒目直射,小心得連抓球拍的手都不知該放到什麼地方好,哪裡還有心思爭冠軍?不一會兒,便敗下陣來。然而,要把「盯人之睛」變為「王者之睛」也是要付出艱辛汗水的。機會始終眷顧有準備之人,話說當年,鄧亞萍因為長得稍為矮了些,多次被國家隊拒之門外,最後,她以執著和毅力成為王者。

平心而論,我多麼希望你的眼睛長得比我的更好,在寧靜祥和中內斂著無畏的光芒;我多麼希望你進入社會時能像在高速公路駕車一樣,一對清澈明亮、發著藍光的眼睛緊緊盯住100米開外的前方,把自己光彩的潛力發揮到極致;我多麼希望你能用心去觀察你周圍的小事,以增加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以豐富自己的經驗。你說,我——作為你的父輩,對你乃至後人的希望會不會稍嫌奢侈呢?

3、要在現實社會環境中尋找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牢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古訓,樂於競爭,勇於競爭,在競爭中成為強者。

從生命起源學說中可知,在我們所處的地球上,在人類進化的同時,有不少生物物種經歷了衍生、發展到消亡的過程。如大家所熟知的龐然大物——恐龍,就只剩下恐龍蛋化石供人們瞻仰了。地球物群種類的進化消長規律揭示了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據說,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有個護士,去應聘著名的某外資企業時,主考官問她:「會不會打字?」而當時連電腦都很少碰的她仍硬著頭皮說:「會」。主考官要求她一星期後回來考打字。她下狠心用七天時間學會了五筆字型並順利通過應聘考核,最終成為該公司的中國區負責人。後來她又接受挑戰,在某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分公司經理。而該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先生恰恰也是早年以自己數十萬房產作抵押取得公司經營權,並在幾年間以「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氣魄使公司成功擴張、走向國際化的商界弄潮兒。這個事例說明了什麼呢?它說明了:狹路相逢勇者勝、智者勝、主動者勝、吃苦者勝。

孩子,我想問你的是:你願意在社會這個大海的搏擊中成為這種勇者、智者、主動者、吃苦者嗎?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物資相當缺乏,人民生活十分貧困,人們謀生的手段也受到限制。據說,廣東某鎮有個年近三十的未婚男兒以談戀愛的理由向他的老父親要錢花。有一天,跟他那年近七十的老父親說:「爸爸:現在看來,你確實老了,我也老大不小了!都怪我年輕時不聽你的話,不務正業,被人看不起,到了現在還是光棍一條。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還是要抓緊時間找個老婆,以便在你閉目入土之前能看到孫子。」

老父親一聽兒子的話十分高興,那嘴唇邊上掛著的兩片花白鬍子立馬順溜了許多。只聽兒子又說:「我可以十分清楚地向您老人家報告: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缺錢。」

這時,老父親兩眼噙著淚,眼看這淚水就要流在他那老臉上了,他才一邊用顫抖的語調,略帶滿意的口吻說:「這才像我的兒子!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現在懂事也不遲!」一邊將右手伸進上衣口袋裡,費了好大的力氣掏出了一個用手巾包著的錢包。只見老父親非常認真的一層一層的打開錢包,然後從中拿出20元,雙手捧到兒子跟前,說:「拿去吧,祝你好運!」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這老父親的兒子是以談戀愛的理由向他的老父親要錢花。後來,一連數年都是這樣。

幾年下來,老父親想想不對:只見掏錢出,不見兒媳歸。就問兒子:「你的戀愛談得怎麼樣了?」兒子說:「快了,已經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老父親又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以後一年又沒了動靜,這老父親的身體已經越發不如從前了。

一天,老父親躺在病床上,適逢兒子前來問安。這老父親又催問兒子找老婆的事,兒子說:「難哪!還是那百分之五十的把握:我喜歡她,而她不中意我。」可憐這個老父親便從此一病不起。

他臨終那幾天頗費周折:人們看到他老是不肯斷氣,那些叔公大伯們就在他的病床前猜開了謎團,有的說:「他是擔心死後沒有棺材下葬,所以不肯斷氣。」

這時,他兒子倒算孝順,立即向鄉親借了一副棺材放在本屋上堂。但是,老父親還是不肯離開人世,又有人猜測說:「他可能是擔心斷子絕孫,才留戀陽間。」

這怎麼辦呢?人們左思右想,要使他覺得兒媳婦有望的感覺,只能做點文章了。兒子最後花了100元錢(相當於當時國家職工三個月的工資)從鎮上的國營飯店請來了一個女服務員,權當自己的老婆,來到這位老父親的病床前,兒子既棱模兩可又煞有介事地說了一句:「爸爸:我倆看你來了!」

然後,這位女的按事先的約定用手摸了老父親的雙眼。說來也怪,只在這時,這位老父親才平靜地斷了氣、合上了雙眼。就這樣,他可能算是沒有留下什麼遺憾去了陰間。當然,知子莫若父,在他離開人世的時候,已經聽懂了這幾年他兒子說的話了。

這就是廣東某地流傳的「有50%把握」的掌故。這個故事的原意是說「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意思。但是,你看那兩眼噙著淚水的老父親用顫抖的手掏出包錢的手帕,並打開手帕從不多的錢里給了他那老大不小的兒子二十元,便表明了天下父母心中的期盼。

我的看法是:事實上,一個人只要敢想、敢試、敢闖,做事情就有了50%的成功把握,雖然不敢說一定能贏,但反之則一定會輸。

四、要敢於分析自己的錯誤和經驗,並善於從他人的經驗和錯誤中吸取教訓,警戒自己。

通常,人們都不願提及自己的缺點,一些聰明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只是稍稍注意克服。但是,要做強者就要如數家珍般的經常盤點自己的缺點,並經常不怕羞醜地分析自己的錯誤和挫折。為什麼呢?古人說:知恥近乎勇。其一,只有直面關注自己缺點和錯誤的人,才有勇氣、有決心和信心糾正過失。其二,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陷入志大才疏,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其三,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經常處在高屋建瓴的狀態中把握全局,壓抑缺點的負面發揮,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近代僑商巨子胡××兄弟創立了自己的商業王國,但他們的後代混到連埋葬這兄弟倆遺骨的墓園都賣掉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依我看,這些後人的教訓不外乎是:不善於學習並運用祖先的創業經驗,不善於在觀察社會的變化中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不善於及時地分析自身日常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並階段性地加以揚棄。

誠然,在分析自己不足或者糾正過失時,也有一個方法問題。不要在看到或出現問題后老是埋怨自己,或者後悔不已。只要從認識過失之日做起並且做好,進步空間仍然非常可觀。我從一些資料上看到,蔣介石與***在各自的少年、青年和學生時期,不乏非議,但他們在人生事業的大起大落過程中歷經磨練,終成正果。就說被人們罵得很多的蔣介石吧,他的一生是多維的、複雜的,但他還是有功於中華民族,尤其是晚年沒有分裂祖國,值得後人尊敬。但是,在1947年至1950年的國共內戰中,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從北到南推進,最後演繹成「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悲壯局面,把他打得一敗塗地退守台灣的時候,他是多麼悲憤和懊惱啊!而他到了台灣后仍是壯心不已、韜光養晦,努力把台灣的事辦好,努力維繫國家統一。我看過蔣公晚年的照片,我感到他在體味人生真諦、褪盡梟雄本色后,與***曾經偏激地贊之為:「就是腳上有牛屎,也比知識分子乾淨」的樸實寬厚的中國老農民沒有什麼兩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危險啊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危險啊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四四一、慈母手中線,嚴父筆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