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 六字真言

第128 六字真言

全本小說網「師師,你知道嗎?我的俸祿足足有三十貫錢。糧二石,哈哈。從今往後,你可是大富婆了。」夜裡,江耘摟著師師暖乎乎的身子說道。

「很多嗎?慧賢雅敘賺得也不少啊,怎麼沒見你這麼高興?」師師輕輕地撓著江耘的胸膛說道。

「那不一樣,那裡賺得是有錢人的錢。這次可不一樣。這些都是黎民百姓的血汗錢。」江耘感嘆道。

「哼。相公能這麼想,師師也很高興。只是,要一直這麼想才好。」師師鼓勵道。

「怎麼你也不相信我?」江耘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初為父母官,大多如此,戲文看得多了。」師師偷笑道。

「好啊,你敢小看我,看我饒不饒你。」江耘雙手遊動,**嬌妻。

「相公別鬧了,說到錢財,我們倒是不缺。」李師師轉移江耘的注意力,說道。

「恩,我知道,從京城帶了不少呢。」

「京城帶了約有三百貫,從家中出來時,雲桃告訴我。帶了足足一百兩黃金。」

「啊?這麼多?我家這麼有錢?」江耘驚道。一百黃金,一千貫錢啊。

李師師掐了江耘一把,斥道:「說得什麼混話。老夫人得知你出仕為官,心中高興拿出錢財來,便是希望你為官清廉,造福百姓吧。」

江耘心中湧起一股溫情,摟住師師道:「你放心,過幾日潭州事了,我們便去瀏陽上任,知縣夫人請監督我,讓我做一個好官吧。」

「監督便監督,你且把你的爪子拿開,啊,嗚……」

崇寧二年十二月初四。從潭州到瀏陽只需一日路程,告別楊時楊大人,約定了每月的十五回潭州處理所需的公務,江耘便如出籠的鳥兒,沿著官道一路向東,只中午時分,便進入了瀏陽的地界。時逢深冬之際,路邊的農田俱都枯黃破壞,一片蕭瑟景象。有心找幾個農人詢問一下民生,走了半天卻不曾現田間有人。

「江大人稍安勿燥,若有疑問,可問老朽。」馬車之中,見江耘心急的樣子,張順德呵呵笑道。

「張大人。這瀏陽的情況恐怕不是太妙啊。」江耘擔憂道。

「非也,老朽卻不這麼認為。江大人一路行來,這車上顛簸如何?」張順德笑問道。

「沒什麼感覺啊。」江耘奇道。

「這就說明,路修得尚是不錯。前半日是在潭州境內,後半日卻在瀏陽縣。一縣民生之好壞,一看路,二看田間水利,三看農人之色。前兩樣,江大人都看到了吧。」張順德提醒道。

江耘釋然道:「小子是生手,看不出門道。先前覺著游大哥與翟大哥官兒好做。如今輪到自己,真是有點不知道如何下手啊。」

「江大人放心,來之前我從楊大人幕僚處掌握了一些瀏陽的縣情。潭州五縣之中,瀏陽倒是不好不壞,排在第三。」張順德笑道。

「嗯,這我倒知道。潭州之中,潭縣最好,澧縣最差。瀏陽去年上交漕運之數,為錢兩千兩百貫,糧三千石。全縣共有各色田地九千餘畝,大小商戶二百三十餘家,呵呵。」江耘笑道。

「喔。江大人做得好功課。那麼,前任知縣如何?」張順德繼續問道。

「楊大人並未詳言,只道是任期已滿,告老還鄉,勘磨據說不錯,定為中等,想必是個老成持重的人吧。」江耘道。

「據老朽所知,這位李知縣上任三年無甚作為,前兩年的漕運之數都排在第四位,今年卻上升了一位,想必是其他縣的同僚給面子吧,讓他走得風光。官場上的道道嘛,老夫還是略懂一點的。」

江耘聽出了心思,沉吟道:「張大人的意思是……」

「交接之時,江大人可要細心了。對了,以後請以張師爺稱呼老朽為妥。」張順德輕聲提醒道。

馬車飛駛在通往瀏陽縣御的官道上。車輪與地面的摩擦聲有節奏的響起,掩蓋了車內的平靜。張順德的幾句話讓江耘陷入了沉思,自己終於要面對這些聞名已久的潛規則了。打破它?以自己一己之力顯然是螳臂擋車,況且這並非是自己出仕的主要目標,適應它,卻是要以治下百姓之利益為代價,這又與自己的初衷所不合.

「不想了,見招拆招吧。我就不信我江耘玩不轉這個小小的瀏陽。」

思索之間,馬車已經進入了瀏陽縣內城。喧鬧的人聲響起,終於讓這位瀏陽知縣的心熱切起來。這裡比不上京城,也比不上家鄉的丹陽縣,但這裡以後歸他管。

「我會讓這裡一切都好起來。」江耘在心中默念道。

得到通報,即將卸任的李知縣早早的等在衙門口,看到江耘一行的到來。原本焦急的臉上霎那間綻開笑容,拉著身邊的一位師爺說道:「終於來了,可趕上年關了。」

江耘下了車,施禮道:「下官來遲,讓李知縣久等了。」

李知縣笑道:「不遲,不遲,能趕上回家過年便不遲。張師爺,你可與江大人的師爺辦理交接。江大人,裡面請。」

李知縣口中的張師爺卻是他身邊那位,約摸三十多歲年紀,從面相上看頗為和善,並無印象中精幹,老練的師爺模樣。

小張師爺知道主人卸任心切,便與張順德打了個招呼,與他前去辦理交接。江耘則與李知縣進了縣衙。這縣衙也與這位李知縣一般上了歲數,稍顯破敗和凌亂。

那李知縣即將解甲,迎來送往的心態早已淡去,並無多少客套之意,直接開門見山道:「江大人,敝縣之情形,楊知府想必已經介紹的差不多了吧。本官年老多病,早就想歸隱鄉間,頤養天年。今日。總算可以得償心愿了。」

江耘客氣道:「李大人老驥伏櫪,為瀏陽縣的百姓不辭勞苦,其志可嘉。」

李知縣搖頭道:「治下無方,瀏陽縣這幾年不好亦不壞,倒是個養人的地方。江大人年青有為,又是朝廷的紅人,下官亦為瀏陽百姓感到欣慰。」

江耘客氣著笑道:「李大人謬讚。下官初來乍到,又是新手,李大人可有教誨?」

李知縣抿了一口茶,緩緩道:「這為官之道可大可小,這大處上么。江大人是京城來的人,下官不感言教,從小處講,鄙縣倒有三句忠言相送。」

江耘不知其深淺,不敢託大,收起心神,正色道:「大人請講,江耘恭聽。」

李知縣被江耘勾起興緻,呵呵笑道:「敝人即將回鄉養老,恕我恬為人師,這第一句便是,上恭。」

「上貢?」

「非也,恭敬之恭。以知縣而言,上即是知府,在這潭州,便是楊大人。也就是說,對楊大人要恭敬,頒行的政命必須執行,交代的差事要辦好,上繳的漕運要一文不少。楊大人的口碑那是不用多說的。」

江耘點頭贊同道:「此言不差。」

「這第二句便是,中順。」李知縣接著說道,「潭州五縣之知縣,均為同級,相處要和睦順同,有些事要商量著辦,不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每個縣都有每個縣的難處,少不得互相幫扶。所謂福禍與共,雖不恰當但卻是這個意思。以我之見,開春之新法,少不了要商量一番,才可共進退。」

江耘心中暗笑,臉上卻未表露半分,繼續道:「李大人,江耘謹記,請問第三句話是?」

「下馭。」李知縣的聲調高了半分,脊背也挺直了不少。從上至下,總算讓他挺直了腰桿。「一縣之事,總不能親力親為,所治之事,猶以錢糧、斷訟為重,俱可分文武。這斷訟之事,文有師爺,武有捕快。瀏陽地面,向來太平,無需太過勞心。錢糧之重,文亦有師爺,武有胥吏。能收上來,能運出去,便萬事無憂。縣裡的富戶,財東,縉紳,也需時時敲打。」

不能不說,這位李知縣總結得極好,剖析得清清楚楚,算是當官當出經驗來。

江耘道謝道:「李大人金玉良言,江耘受教。」

李知縣哈哈大笑,說道:「江大人客氣了。下官在這裡三年。那些人都調教的不錯,你明日可集合起來看看,用不用還是由江大人定。對了,錢糧漕運的耗費是一成五,縣裡一成,州上半成。聽說西北幾路州縣有收兩成半的。我等下屬早就向楊大人提過,怎奈楊大人惜名,硬是不肯吶。這日子過得拮据。」

江耘聽得明白,在心中默算:「一成五,也就是說如果收了1oooo貫的賦稅錢糧,那麼,這裡大約9oo兩是自己的,4oo多兩是楊大人的。」

李知縣察言觀色,默契地笑道:「除去差人、師爺的錢,迎來送往的費用,足夠溫飽。呵呵。江大人也是官場中人,我這個老頭子就不多說了,喝茶,喝茶。」

張順德跟在小張師爺身後走進了大廳,與江耘目光相接,微微地搖了搖頭。小張師爺走到李知縣身邊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李知縣點了點頭,卻並不說話。

張順德說道:「江大人,交接事宜已大致辦妥,除了常平倉的存糧數有出入外,其他無礙。」

江耘凝聲道:「差多少。」

張順德抬頭看了一眼李知縣,說道:「帳數12oo石,實存3oo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雅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雅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8 六字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