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世界之都

第九十章:世界之都

司馬光這樣的舉動是嚴重蔑視皇權的,蔡京、熊本等帝黨成員聽到不由得臉色大變,但都無可奈何,官家都能容忍司馬光,他們也犯不著得罪司馬光.雖然司馬光沒有實權,但是爵位官位比他們可要高很多。政事堂諸大臣中,也只有王安石能和司馬光身份相等,而他們的身份就低了不止一等。

王安石、司馬光都是自成派系,而且都不是為了謀私人利益形成的派系,只是治國理念不同形成的派系。但治國理念的形成,也和他們代表的勢力有一定關係,這就和後世的黨派政治很接近了。司馬光一派是在野黨,王安石一派是執政黨。與後世不同的是,這次大選之後,他們可能聯合執政。

「君實對官家的成見還是很大呀!官家只想練好兵而已,君實不要多想。」王安石笑呵呵地說道。有意淡化司馬光怒罵官家帶來的尷尬。

「皇帝就該有皇帝的樣子,練兵不是有將軍們嗎?」司馬光回應道。

「聽說,官家有意去日本一趟,或許大選后,可以讓官家親自出使日本。」王安石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熊尚書,各軍鎮的訓練不能懈怠,你是軍部尚書,一定要防止軍中惡習再生。」

「是,王相。」熊本拱手說道。

雖然知道熊本一直按政事堂的決議治軍,但是熊本仍然是帝黨一系的,只要熊本當軍部尚書,那麼趙頊就仍然能避開政事堂調動軍隊。司馬光不由得急不可耐地等著大選,重新回政事堂執政,把王韶、熊本等帝黨一系的人趕出政事堂。司馬光情願與王安石一系的人聯合執政,也不願趙頊的人攪合進來,因為趙頊**的都是將軍,整天都想著開疆拓土,好像治理好內政就是為了籌備戰事,這讓司馬光非常不安。

············遷都船隊經過十天的行程,最終在除夕之日一早抵達了上京,也算是完成了年前遷都的計劃。

上京城,人口已經超過了汴京,達到了四百多萬人,這樣的人口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西夏、高麗、日本等國一個國家的人口總數。這是高度城市化的表現,宋朝的城市化率本來就高,上百萬的大城市數不勝數,兩百萬以上的大城市也有四五個,然而高達四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就大得嚇人了。好在上京建在長江口,水運發達,不怕供應不上四百萬人的物資消耗。

然而上京城裡真正的上海人很少,城裡的居民幾乎都是從大宋各個地區遷徙而來的,大致分為兩個階層,商人和工匠。這也算是消除南北矛盾的一種方式了。

他們以前的身份都是普通的百姓而已。因為趙頊鼓勵興建作坊,並給予政策上的厚待。許多的家庭作坊、機戶,擺脫了農業的束縛,將手工業獨立於農業之外,採取股權分配的原則,共同集資在上京開設了大作坊,招募工匠,這一下就佔了上京作坊的半壁江山。

當趙頊把宗室遷來上京時,新形成的上京人就等待著上京真正成為帝都。現在,政事堂終於遷來上京了,整個上京城真正的沸騰起來了!上京人何曾品嘗過作為帝都百姓的滋味兒?何曾擁有一座真正從屬於工商的城市?雖然上京人知道,大宋的國都是定在江寧,上京只是一個過渡,但他們仍然欣喜若狂!

都知道除夕之日要迎接遷都隊伍的到來,並舉行新都大典。人們從寒冷的冬天就開始喜滋滋地準備了,準備安置汴京遷來五十多萬百姓。這五十多萬**部分都是有錢的那一類人,他們的到來,將刺激上京內需的增加。

許多作坊,點上了石油燈、煤油燈,日夜三班倒,生產許多新家安置的喜慶物品,以備出售。很多店鋪,也大量擴大經營,新添置了許多的貨物。

上京是一個靚麗的城市,和汴京截然不同,這裡的一切都是新的。僅僅四年,這座城市從無到有,從有到繁榮。這裡是大宋與海外各國的貿易中轉站,是大宋北方與南方沿海城市的貿易中轉站,依靠著大東海、隋唐大運河、長江水道,這座城市變得格外繁榮。

然而,自從大量的人口遷徙到流求之後,這裡的人口不足兩百萬,城市規模是汴京的兩倍的上京城變得空曠起來,前來定居都是商人,真正的消費居民太少,讓上京嚴重依賴出口。

因為工商業上的優待政策,前來定居的商人來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有遼國人、女真人、日本人、流求土人、天孫土人、占族人、交趾人、三佛齊人、大食人、印度人。各國的商人隊伍人數就達到驚人的百萬之眾!加上大宋各地彙集而來的商人,這個城市幾乎是商人與工匠的城市!

這座城市完全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市也格外地有特色。最大的特色是建築,除了皇宮和城牆之外,這裡的建築大都是承包給商人自行建設的,不同國家的商人帶來了不同國家的建築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白琉璃製作作坊和水泥製作作坊的興起,這裡竟然出現了後世的才有的水泥樓房。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便是一座高達百米的摩天大廈!水泥雖然沒有達到後世的那種標準,還不能完全用水泥來蓋房子,但是也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在古代,有一種專門給貴族做棺材的水泥,叫做三合土。

三合土與水泥搭配著使用,再加上大量使用鋼鐵,再安上白琉璃,就是一座透亮的摩天大廈。這座大廈的建造是大宋第一商人李戰馬的傑作,得到了許多商人的支持,歷經三年修建而成!這座大廈的功能齊全,是客棧、酒樓、勾欄、辦公大樓,成為了有錢人才能進的大型消費場所。這座大廈耗資四千萬貫,相當於大宋國稅收入的五分之一,讓李戰馬等鉅賈耗盡了家資,然而它的建成鞏固了李戰馬大宋第一鉅賈的地位!

這座大廈的名字叫做大宋第一樓。大廈安裝了許多用銅製作的水管,專門用來給大樓供應生活用水。在大廈的頂樓建有水庫,大廈旁邊,有三十多架大型的畜力水排,通過銅管把水輸送到百米之上的水庫。這些畜力水排是墨家巨子童文江的傑作,一共需要三百多匹馱馬日夜奔走驅動。

在政事堂遷來的前十天,北遼皇帝耶律洪基、西夏國主李秉常、日本天皇白河、高麗國王王運、大理國王段廉義、交趾國國王李乾德、三佛齊國王占卑,都陸續來到了上京,被趙頊安排住進了大宋第一樓。

遷都船隊一大早便在黃埔港靠岸,第一批登岸自然是政事堂的一班成員。趙頊親自前往迎接,王安石一下船,趙頊就拉著王安石的手說道:「先生辛苦了!」

待看到司馬光時,趙頊也擠出笑容,道了一聲:「君實先生也辛苦了!」

大庭廣眾之下,司馬光也很給趙頊面子,拱手說道:「都是聖上英明!」

三人一齊大笑。趙頊拉著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手登上馬車,「兩位先生,百姓們都等著過年呢?遷都大典不能再等了!」

說罷,趙頊竟然親自駕車,一抖馬韁,拉著王安石和司馬光往上京皇宮而去。王安石和司馬光坐在沒有車棚的馬車上,分別向前來迎接的百姓們頻頻揮手。這樣的榮耀,歷朝歷代都是沒有過的。能和天子同乘一輛馬車都是榮耀,更不必說還是天子駕車了!

天下百姓,不認識趙頊的多不勝數,但沒有不認識王安石與司馬光的。王安石不必說,頭像都印在交子上,凡是使用交子的國家,都知道交子上的那個人是大宋宰相王安石。民間甚至流行著這麼一句話:爹親娘親,不如王相公親!

百姓們,無論是大宋的百姓,還是西夏、北遼的百姓,都感恩於王安石。大宋百姓感謝王安石給他們發了青苗錢,給他們發了補貼,因為王安石他們才有現在安定的生活。而西夏、北遼的百姓則會感謝王安石和他們國家簽訂的貿易協定,消除了兵災戰火,帶來了繁榮的商貿。西夏、北遼的百姓甚至把王安石當成了他們的宰相!都說,有了王相公,天下就安定了!

司馬光的話,凡是讀書人沒有不知道。隨著大宋的書籍暢銷各國,讀書人都知道有個君實書城,都知道有個司馬光。因為每一本書的前幾頁都會介紹書籍的編撰者,司馬光的頭像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讀書人如果不認識司馬光,那就是說沒有讀過一本書。司馬光的形象在讀書人眼裡,可以和孔子比肩了!

在百姓看來,大宋現在的教育制度,大宋之所以能文化昌盛都是司馬光的功勞!本來普通的寒門子弟要買書讀書不知道多難,現在君實書城開設的書店遍布各國各個城市,所有人讀的都是司馬光重新編撰的書籍!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宋朝,讓所有寒門子弟能讀書,還能免費上學,這是一件聖人之事!普通百姓都格外感恩於司馬光,能讓他們的孩子讀上書,成為一個讀書人!

至於趙頊的形象,在普通百姓眼裡就是一個暴躁易怒,一怒即殺人的魔頭。不過,大多數百姓也沒有忘記趙頊的功勞,說到當今官家,他們首先要說官家脾氣不好,隨後才會說官家親民,善待百姓,廢除了苛政稅法,是個好官家。與王安石、司馬光高大無比、光芒萬丈的形象對比,趙頊就要遜色多了。甚至比不上蘇軾,至少蘇軾還有大批的鐵杆粉絲!

從皇宮廣場到御街,已經是人山人海,氣勢宏大的皇宮廣場前是兩個整肅威武的方陣,他們是新編練的龍衛軍,這支龍衛軍都是清一色從衛國學府卒業的學員,方陣中間是紅氈鋪地的大道,直達九五(四十五級)玉階之上的巍峨大殿。

見九匹白色大馬拉著的龍車駛來,廣場上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歡呼:「吾皇萬歲!」「宰相萬歲!」「書城令萬歲!」

自秦始皇稱帝之後,萬歲就是皇帝的代號。其它人叫萬歲那就是逾越,就是殺頭大罪。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這是趙頊吩咐的。萬歲成了一個歡呼重大功業的的名詞。

趙頊駕車在白色的玉階之前停下了馬車,為王安石和司馬光搬下了矮凳,打開了車門。待兩人下來之後,趙頊分別拉著兩人的手走過了玉階,來到了巍峨的大殿前。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章:世界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