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溺嬰現象

第八十九章:溺嬰現象

遷都的船隊,不斷南下,而政事堂的一班大臣們正在商議著未來十年,如何限制趙頊的權力,如何推行十年大治天下的計劃.

「王尚書,不要忘了,還有一條不用興修的水道。」蔡京笑呵呵地對王韶說道。

「元長說的可是海路?」司馬光不喜王韶,沒有理睬王韶所言,反而接過蔡京的話頭笑問道。

司馬光一直很欣賞蔡京,因為蔡京有能力能辦事,果斷幹練,不好錢財名利,敢於擔當,蔡京的行為用儒家的標準看,可以算是絕對的君子了。只是司馬光不知道蔡京只好權力而已,愛權才是蔡京的本性,這個本性除了趙頊,還真沒有人看出來。所以,趙頊既重用蔡京,又不斷敲打著蔡京。蔡京在趙頊面前,總是被趙頊弄得惶恐不安。

「在司馬少保面前,什麼都藏不住!」蔡京這是在奉承司馬光了。雖然司馬光不在政事堂,可是那個太子少保的位置可是高不可攀,或許他蔡京一輩子都不會有那個封號。

「介甫和我談過,準備興修三條大水道縱橫大宋南北,加上沿海的海運,那就是四條水道了。這四條水道,與黃河、淮河、長江、珠江四條大水系織成一張覆蓋整個大宋的水道網。如何再算上一些支流小水系,那就是一張密集的水道網了。水運灌溉之利,多不勝數!」司馬光笑著陳述道。

「不只是這些,各地還會多建水渠,多掘深井。和水道網同步的還有馳道網。這是一個要持續興修十年的大工程!」蔡京接著笑說道。

「好一個十年的大工程!」王安石也跟著笑了起來。

正在所有人眾志成城,準備大幹十年的時候,戶部尚書薛向突然說道:「王相,還有一件事情必須加以重視,泉州民間有一家商報,刊載了一則溺嬰現象的報道。官家回到上京之前曾經深入泉州各縣民戶訪察,得知此事屬實,大為震怒。官家開拓海外,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這件事沒有解決好,很難相信官家會不再干涉政事堂推行十年大治計劃。狄詠指揮使傳來消息,遷都之事後,官家會巡察各個軍鎮。」

所謂溺嬰現象,完全是由於土地制度所導致的一種人為控制人口增長的現象,也是宋朝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在宋朝,普通的下層民眾,一般都會選擇兩兒一女的方式養育後代。他們還用不起魚泡羊泡製作的套套,為了達到計劃生育的目的,除了兩兒一女之外,多餘的孩子一出生不是被遺棄,就是直接溺斃。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社會現象。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有三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賦稅繁重,役稅不斷,很多下層民眾無力撫養多餘的子女,甚至在遭遇天災時,還要把年幼的孩子殺死,減少口糧消耗。這裡所說的下層民眾不僅僅是指農民,還有市民。市民要承擔高額的房產稅,也就是市民必須要為他們的住所房屋納稅。城市擁擠,地價高額,加上房產稅又高,市民沒有更多的房屋去安頓孩子。

第二個是奢侈的婚嫁禮制。男方要娶妻,沒有厚實的家產,是沒有人家會把女兒許配給你的。而女方要出嫁,必須籌備大量的嫁妝。後世婚嫁,嫁女兒要收彩禮等什麼的,收得多的,幾乎是在賣女兒。而宋朝不同,嫁女兒,幾乎是賠錢的,嫁妝多得許多家庭根本承擔不起。你出不起嫁妝,是沒有那戶人家願意娶你家女兒的。說來說去,就是要結婚,男女雙方,必須都得有錢。宋朝的婚嫁禮儀非常繁多,大操大辦之下,不知道消耗了多少社會財富。宋朝的基本情況就是,結婚結不起。

第三個是財產分割的問題。後世的家庭遺產分配,只有單親家庭,女孩子才有遺產繼承權。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是男孩子才有繼承權,女孩子就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出嫁了還得向男方家裡收取女孩子出嫁前的養育費,這個養育費大部分也是留給了男孩子的。宋朝不同,男女都有繼承權。女孩子一出嫁,幾乎要帶走家裡絕大部分的財產。如果多子女的家庭,按繼承權,家裡的財產要均分給所有的子女。孩子多的家庭,即便是地主之家,一旦子女成年分家之後,所有獨立成家的孩子在分得父輩的少許財產之後,都會變得窮困。為了防止財產分散,地主豪族之家也不敢多養子女。這種情況下,宋朝基本上是,男孩子養不起,女孩子更養不起。

宋朝的這種溺嬰現象,沒有男女歧視,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作怪,因為大部分的家庭生了兩男一女之後,第四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會被處理掉。一般情況下是直接放水缸里溺死,有的父母親下不了手,直接遺棄到大街上,希望有人收養。

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元朝以後,蒙古人帶進來的,因為草原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女人就是生孩子的工具和財物,是可以任意搶掠的。女人必須依附男人才能生存。宋朝沒有那麼大的生存壓力,女子同樣可以當家做主。

南宋女子裹小腳並不是說女人地位低下,男人摧殘女人。事實上,那時裹小腳就和後世的穿高跟鞋一樣,是一種時尚。至於這種時尚越來越扭曲,那是元朝之後的事情。也就是說,後世所說的封建社會的惡俗差不多都是元朝之後所產生的。

官府對於這種現象也沒有辦法,只能多想辦法,收養這些被遺棄的幼兒。第一個辦法是官府設立慈幼局,收養這些被遺棄的幼兒。第二個辦法是下令寺廟道觀收養被遺棄的幼兒。第三個辦法是鼓勵民間收養,甚至下達了違背孝道的親生兒被收養后不能再回頭認親的法令。

許多底層民眾,包括一些小地主家庭為了迴避奢侈的婚嫁制度,為了迴避財產分割的問題,往往會再收養一些孩子,等長大了,與自己親生兒女結為夫妻。

宋朝的兒童權益保護制度做得還是挺好的,甚至做得比後世還要好。宋朝各級官府,官員們的政績,往往都是以該地戶口的增加情況為標準的。所以,官員們對於設立慈幼局還是做得挺到位的。然而,即便如此,溺嬰現象仍然是普遍現象,在經濟發達的東南地區甚至泛濫成災。

不願多養子女的現象與後世西方社會,不願生育子女的現象,幾乎有著共通之處。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養育子女的成本就越高,也就導致了許多家庭不願意生養孩子。

溺嬰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是男人娶不到老婆,女人嫁不出去。這些娶不到老婆,嫁不出去的男女青年,都是社會的歧視對象。這又帶來了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那就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共存。一妻多夫的現象在唐朝中期開始出現,那時,還只有公主郡主之類的貴族女子才能有許多老公。而到了宋朝,已經普遍出現在了民間。從家裡分到大量財產的宋朝女子,往往都要養許多的老公。這樣的女子往往被稱為女官人,他的那些老公則稱為面首。所謂面首,願意是美貌的男子,引申之意就是男妾、男寵。那些單身男女只有一個出路,給人家做小。

婚姻制度的扭曲,還是色、情業發展的催化劑。宋朝不僅女娼泛濫,男娼同樣也泛濫成災。宋真宗和宋仁宗,都曾屢次下令禁止男娼,但是屢禁不止。官員們也沒有辦法,皇帝責問的時候,只能說:女子既然能夠為娼,男子為何不可?

本來因為醫療技術落後,嬰兒的成活率就低,現在還遭遇到了宋朝版的計劃生育。這個計劃生育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不僅不利於社會的和諧,還嚴重阻礙了人口的增長。一直希望大宋人口暴漲,然後大量移民開發海外的趙頊不由得震怒了。

不過,雖然趙頊很憤怒,但是撥出青龍刀的時候,卻找不到攻擊的對象。這樣的問題是風俗問題,是人的私心問題,不是通過強迫就能改變的。趙頊第一次產生了一種無力感,在面對宋朝的三冗問題,糧荒問題,趙頊都沒有失去過信心。但是面對這個問題,趙頊無奈了,一是趙頊沒有了後世的借鑒,不知道怎麼處理了。二是,雖然清楚,後世的西方社會也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問題,但趙頊沒有查詢過,後世的西方發達國家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

趙頊回到上京之後,只能翹首以盼,等著政事堂,等著王安石等人的到來,把自己的目的告訴他們,然後讓他們去想辦法。

相比當皇帝要處理這樣的問題,特種兵出身的趙頊更願意去練兵,更願意待在軍營里。現在,大宋邊境安寧,趙頊有點擔心各軍鎮的士兵將領懈怠下來。在趙頊推行新的軍制之前,許多的士兵將領因為沒有戰事,都不再練兵了,反而搞起了經濟。

士兵們在將領的帶來下辦起了軍中作坊,一邊當兵拿著朝廷的軍餉,一邊搞生產,自己賺自己的錢。最後,將領成了作坊主,大商人,而士兵成了被壓榨的工匠。因為手中有刀把子,他們還侵害周邊百姓,使得百姓正當的經營破產,許多百姓有的淪為武將的家丁長工。甚至,有的將領還辦起了青-樓勾欄。

新的軍制推行后,那些喜歡做商人的將領都被趙頊斬殺或是裁撤,即便沒有那樣做的將領,也被趙頊送到了衛國學府,回爐改造。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趙頊深怕,在邊境駐紮的軍鎮將士又搞起經營來。為此,趙頊除了不願再想如何處理溺嬰這樣的社會問題外,也是想做回老本行,去當一個大兵王,把自己的士兵都練好,內政問題都交給政事堂解決。

但是,趙頊的動機被司馬光等人誤解了。聽到趙頊要巡視各個軍鎮,司馬光不由得眉頭一皺,不滿地罵道:「官家又想要搞清洗嗎?他到底想要什麼?難道要毀了大宋才甘心嗎?這個昏君,這個暴君!」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溺嬰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