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動力所在

第一百零四章:動力所在

自秦朝開始,中國的疆域基礎被定了下來.這是一個直到後世,仍可以用最少的耕地養活最多人口的土地。中國周邊的其它土地,即使開發了,所帶來的社會財富仍然低於中土所得。中土開發早,時間長,水利設施健全,地大物博。

如果不是絲綢之路,很難相信,漢唐會吞併西域。如果不是少數民族當政,很難相信,草原東北和青藏地區那樣的苦寒之地,能併入中國版圖。

古代中國之所以不會主動對外擴張,根源就在於沒有哪一片土地在富饒程度上能和中土相比。西班牙、葡萄牙最初大航海,不是為了宗教、商貿,而是為了生存,狹小貧瘠的土地,讓他們不得不去謀求新的出路。他們四處殺戮搶劫,不過是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本生產不出什麼好東西。

古代中國,需要的不是對外戰爭搶掠,需要的是和平,然後好好地經營自己家的土地,只要好好經營,所獲得的財富比起戰爭掠奪要多得多。沒有哪一片土地能讓古代的中國人產生強烈的渴望,以種植為根據的古代農業社會的中國,是不會企圖獲得海外土地的。這就是元朝為什麼海外擴張,攻打日本、南洋失敗的根源所在,這就是元明清三朝為什麼不吞併周邊落後弱小的國家的根源所在。

當元明清三朝一統華夏后,他們要做的是穩定社會秩序,推進內部的發展,而不是對外擴張。更不會是海外擴張,甚至禁止國民移民海外。這不是封建統治壓制的問題,而是移民海外除了流失人口外,不會對國家有任何經濟上的好處。

中土優越的地理生產環境,與海外貧瘠蠻荒的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趙頊執意擴張海外,開發流求、湖廣地區也就算了,但是對南洋用兵,就過分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策劃了流求開發的范純仁後來會堅決反對趙頊的原因。

開發流求和湖廣,成本過高,水網密布,瘴氣、叢林,所有這些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如果再開發南洋,那足於讓大宋迅速敗亡。與其花巨資開發海外,還不如好好經營中土。雖然王安石等人出於情感上的原因,沒有站出來反對趙頊,但是他們對趙頊失去皇位,也沒有支持趙頊同那些反對者作鬥爭,這就是原因。

趙頊奪回皇位后,王安石沒有反對趙頊,而是轉移了趙頊的注意力,提出了十年大治天下的計劃。這個計劃,其實就是好好經營自家的土地。十年大治下,所得到的社會財富比起海外擴張不知道要強多少。

趙頊被王安石說服了,開發金州和澳洲的規模明顯縮小了,沒有再像開發流求一般,動手就是兩百萬人口的移民。兩百萬是一個什麼概念?兩百萬百姓移民,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大得驚人,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周邊小國,一國的人口才四百萬情況下。如果不是商盟櫃枋的支持,不是交子的發行,櫃枋體系的建立,國庫空虛的大宋不要說要推行這樣大規模的移民開發了,就是要保證國家的運轉都是難題。

如何消除這個天生劣勢,讓滿足於內部發展的大宋對海外的土地爆發出強烈的渴望,這就是趙頊要解決的問題。只要出現這種強烈的渴望,富有的大宋才能將錢財用於賺取更多的錢財,而不是小富即安,奢侈萎靡。只要出現這種強烈的渴望,富有的大宋才能將錢財轉變為強大的戰爭機器,大出天下,殺氣密布。

很多穿越小說,都會套用西方人的理論。也就是海外尋找黃金白銀,有了黃金白銀不就富了嗎?不就強大了嗎?

事實上,這個邏輯很可笑。黃金白銀是什麼?只是一種交換媒介,不是實際上的財富,他不能滿足溫飽。想象一下,大量的黃金白銀湧入大宋,會產生什麼後果?只會像明朝那般,銀賤銅貴。大量的黃金白銀出現,只會讓物價上漲,這和濫發紙幣的概念是一樣的。

或許有人說,不是可以購買其它國家的東西嗎?不可能,大宋多少人口,什麼樣的經濟規模,周邊國家又是多少人口,什麼樣的經濟規模?購買無法滿足大宋的需要,甚至是根本買不到。這個時代,貿易大部分都是奢侈品貿易,只是上層那些人貪圖奢侈享受的需要,不是國家的需要。

再說,如果只是四處找黃金,只會導致和西班牙一樣的結果。黃金白銀大量湧入,如果不用於國際貿易,增加黃金白銀的輸出,那麼就會導致本國物價上漲。如果大量用於國際貿易,那麼又會使得大量的商品湧入,進而摧毀本國的經濟。西班牙因為黃金白銀而興起,卻因為這個百姓變得更加貧困起來,原因就在這裡。

況且,趙頊帶來了後世的紙幣,帶來了後世的銀行體系,發行了交子,黃金白銀不再充當貿易媒介,大宋對黃金白銀,沒有需求。大量的黃金白銀寶石等湧入大宋后,為了防止降價,大部分都被儲藏了起來。正是這個儲藏,正是這種繁榮的商貿,使得大宋現在糧食價格在緩慢地上升,讓大宋面臨著可能讓大宋迅速崩潰的糧食危機。

不解決糧食問題,奢談工商業的發展是不實際的。如果只是按王安石提出的十年大治天下的計劃,那麼精耕細作下的農業,根本無法為工商業提供更多的商品糧。工業革命的前提是農業革命。

西歐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出現了一次農業革命,西歐的人口規模迅速上漲。為接下來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提供了經濟基礎,如果沒有足夠的商品糧,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就不是將更多的廉價勞動力送進工廠,而是送進地獄。

西歐的農業革命是事實存在的,主要是發現美洲后,引進了美洲的高產農作物。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使得糧食產量大增,使得有了足夠的商品糧滿足工業的發展,使得可以用更多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

占城稻也是高產農作物,宋朝的富有,從根本上說,是占城稻的引進,使得湖廣熟天下足。這樣的農業革命,促進了宋朝人口的增長,促進了宋朝工商業的發展。然而,僅僅是這一種高產農作物,顯然無法將農業革命推向頂峰。可是,現在的大宋也無法取得美洲的高產農作物。

農業革命的問題,大宋因為中土比起海外土地富饒產生的內向文化問題,這兩個問題才是制約大宋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問題。沒有農業革命,就不會有商品糧支持工商業發展,沒有農業革命,就不會有廉價的勞動力進入作坊。

而如果不能讓大宋對海外的土地充滿渴望,就不能改變大宋內向的文化問題,不改變這種內向的文化,華夏文明就不會持續推行海外開發,繼而滋養華夏文明。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邁進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到的,而趙頊的壽命是有限的。

最初發行交子,設立櫃枋,只是為了能夠從地主豪族手中取得財富的支配權,進而通過借貸推行青苗法,通過借貸讓大宋能夠負債運轉。最初設立四大學府,也只是為了安置那些被裁汰的官員。當時,所有的想法都只是為了解決大宋的三冗問題。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體系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大宋的三冗問題,而且推動了大宋的快速發展,其速度出乎趙頊所料。

櫃枋集中了人力和物力,讓趙頊能夠花錢辦大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建起了一座龐大的都城,開發了流求和湖廣。四大學府的建立,帶來的成就更是讓趙頊吃驚。

大宋的軍隊是由衛國學府的畢業學子組成的,這是一支高素質的職業化軍隊。可以說是近代化的軍隊。

近代軍隊不是以什麼思想為核心的,而是大量受過教育的士兵與軍官為核心的,如此才能有足夠的組織力。

簡單來講,古代的軍隊真正的軍人只有職業化的軍人,在歐洲就是騎士、貴族,在中國就是世襲的軍戶將門,在日本就是武士之類的階層,而主要構成軍隊的主體則是農奴、佃農、農民等。這樣的完全依賴主將,頂多依賴各級軍官組織形式。如果主將或者低級軍官傷亡,則部隊很容易崩潰。因為軍官傷亡過多,或者主將戰死,軍隊就失去了組織,進而崩潰。

四大學府的普及義務教育,雖然不是做到了完全普及,但規模大龐大,依然為軍隊帶來了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兵員。受過高等教育才會有超出金錢和權力之外的國家理念,進而為教習制度,控制軍隊提供了基礎。

四大學府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來自於技術發明。為了獨立於朝廷之外,四大學府能夠自己養活自己,養活龐大的學員,就得自己賺錢。讀書人怎麼賺錢?技術分紅。

四大學府成功地將作坊與四大學府綁在了一起,四大學府不再是一個讀書的地方,而是一個科研機構,教學任務都被下放到四大學府分府了。四大學府則由各個研究院組成,針對社會上各個行業進行研究,改進工藝技術方法等,然而通過作坊迅速實現生產。

而根據趙頊的規定,凡是獻獨到工藝技術者,都有機會進入四大學府,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民間百姓,還是作坊里的工匠,只要有超人的技術,就有可能直接跳過從蒙學到大學漫長的讀書拼搏生涯,直接鯉魚躍龍門。

從司馬光統籌改進活字印刷術開始,這股力量就不斷壯大起來。這不僅打破了祖傳技術這個傳統,也打破了個人搞發明在財力上的短項。

實際上,在十九世紀以前,技術發明還停留在工匠手藝的層次上的時候,很多工藝技術是沒有技術瓶頸的,相當簡單。有相當多的工藝技術,比如秦朝的不折不銹的銅劍,即使後世的美國都做不出來。關鍵點,就是一個是手工業,一個機器工業。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動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