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佛教的亘古見證(3)

佛塔:佛教的亘古見證(3)

桑奇大塔:佛塔

對現今普遍崇信印度教的印度人而言,桑奇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平凡村莊,他們或許從不曾想到,在桑奇這個小地方的一座山丘頂上,密密麻麻地存在着難以計數的佛塔、僧院和寺廟遺跡。而在這片遺跡中,聳立着印度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佛教歷史寶庫——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是整片遺址中最壯麗的建築,它包括佛塔基座、覆缽塔身、平頭圍欄、傘柱、傘蓋、兩重環塔步道和欄楯,以及四座矗立在東西南北四方的雄偉塔門。覆缽塔身直徑36.6米,高度為16.5米。地面欄楯高度3.2米,共有120根石柱組成;欄楯所包圍的面積東西直徑44米、南北直徑達46.2米;上層欄楯高1.7米,塔頂部分欄楯高1米。四座塔門高度為8.5米,包括頂部裝飾的總高度達10.7米;塔門橫樑寬6米。塔身頂上的傘蓋最大直徑1.7米,傘柱長度2.1米。

在考古挖掘過程中,發現大塔的中心有一座阿育王時期的小磚塔,這座小塔中原本應該存放有佛陀的舍利,但是康寧漢在貫穿整座大塔后,只發現大量的螺貝,珍貴的舍利或許早被盜墓者破壞殆盡了。

循着桑奇遺跡公園的參訪路線,首先會經過最靠近入口的三塔,而後來到傲然聳立的大塔前,此時映入眼帘的,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北門。面對這座壯麗的塔門,任誰都會立刻被塔門上生動的雕像所吸引,進而依著順時針方向一一探訪東門、南門和西門,最後回到北門。意猶未盡的人們必然會循此再繞行多次,然後才從雙邊階梯登上大塔的上層步道,開始欣賞塔門橫樑背面的精彩雕刻,而且也同樣會繞行數次,直到盡興為止。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朝聖者就完成了古印度朝拜佛塔最重要的儀式——繞塔巡禮。

桑奇二塔:法塔

從大塔西門往外走到山丘邊緣,可以看到傾斜的山坡與平原,山坡上有一座長方形的巨大水池,裏頭早已(色色小說乾涸的池底留着土塊龜裂的花紋,往下則散佈着一座隔了許多小房間的僧院基座遺跡,這是遲至1936年才被發掘出來的第五十一號建築。就在水池和僧院遺跡的右下方,有一條向山下延伸的石板階梯,走下石階,穿過一片幾近原始的灌木林,在距離大塔約350米的山腰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座造型簡樸、不甚起眼的小石塔,這就是桑奇遺跡中非常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二號聖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上一章下一章

佛塔:佛教的亘古見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