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5)

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5)

B.C.2世紀巽加王朝Shunga擴建小磚塔為巨大石塔,建階梯、繞行步道及石欄楯;建二塔、三塔及其欄楯。

B.C.1世紀案達羅王朝Andhras陸續興建大塔和三塔的壯麗塔門。

A.D.1世紀貴霜王朝Kusana大乘佛教興起,秣莬羅風格的佛像開始出現。

A.D.5世紀笈多王朝Gupta四座精緻的佛像被放置在(色色小說塔門入口處,寺院建築興起,包括現存最古老的十

七號石造寺院。

A.D.7世紀戒日王統治期桑奇出現大量僧院塔寺。

A.D.9~10世紀帕拉王朝Pala印度教主題出現在雕刻中。

A.D.11世紀帕拉王朝末期一道長石牆包圍住桑奇山丘上的佛塔、僧院,桑奇漸漸走入歷史。

A.D.13世紀伊斯蘭教王朝佛教在印度幾近滅亡,桑奇徹底被人

遺忘,成為廢墟叢林。

…………………………沉睡的時代……………………..

A.D.1818英國泰勒將軍(Taylor)發現桑奇遺跡。

A.D.1819菲爾上尉(E.Fell)寫下近代第一篇關於桑奇的報告。

A.D.1822強森上尉(CaptainJohnson)對桑奇進行徹底的挖掘,使桑奇受到嚴重的傷害。

A.D.1849梅西上尉(F.C.Maisey)前來調查,呈交了一份詳細的圖解報告。

A.D.1851康寧漢(Cunningham)加入調查行列,打開三座塔,在大塔核心發現阿育王磚塔的遺跡,在二塔中找到阿育王時期十位上座長老的遺骨,在三塔中取出尊者舍利弗與目犍連的舍利,並建議兩座倒塌的塔門應運至英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上一章下一章

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