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5)

二、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5)

4.防燥而養肺:秋季養「收」之道

秋天,歷經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時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氣清肅,金風送爽,萬物成熟,正是收穫的季節。秋季是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陰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則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複發,被稱為「多事之秋」。由於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適應,體內陰陽雙方也隨之發生改變。因此,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應注重一個(色色小說「和」字。

秋季是進補的季節。秋令時節,天氣轉涼,人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肥胖者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秋季不可亂補。

秋天氣候乾燥,秋燥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皺縮增多,口乾咽燥。還可見毛髮脫落增多,大便易乾結。這時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要多食水果和多飲水。秋令氣溫多變,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秋季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尤其深秋之時,草葉枯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會因此產生凄涼、垂暮之感以及憂鬱、煩躁等情緒變化,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這時,人們應該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對於養生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食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養生精華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養生精華集
上一章下一章

二、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