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

對我來說,在中國有兩個地方給我家的感覺。一個是三岔,北京北邊的一個村莊,我從2001年起一直在那裡有套房子住。另一個是涪陵,長江邊的小城,我曾在1996年至1998年間以「和平隊」志願者的身份生活於此。有時候,我稱涪陵是我在中國的「老家」——我想,這其中固然有玩笑的成分,但更多時候我是認真的。涪陵是我開始認識中國的地方,也是讓我成為一個作家的地方。在那裡的兩年生活經歷是一種重生:它把我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

去涪陵之前,我曾經寫過一些文章,大多是為美國報紙寫的旅行隨筆,但從未發表過長篇的,更沒寫過書。我也從未當過新聞記者。當時,我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名作家,但並不清楚我要寫小說還是非虛構類題材。*事實上,剛到涪陵時我仍然認為自己更有可能寫小說。在那裡的頭幾個月,我寫了一個短篇,故事設定在我從小長大的密蘇里州。我覺得那是我二十幾歲時寫得比較好的作品之一,但我發覺還是有點差強人意。文章寫完后,我就想:既然我此刻正生活在長江邊這個叫人嘖嘖稱奇的地方,為什麼還要去寫有關密蘇里的虛構故事?於是,我一下子就意識到,我未來寫作的很大一部分應該就在中國。

當時,我計劃在涪陵盡量多學一點東西,等在「和平隊」的服務期結束之後,我想到美國某家報紙或者雜誌找一份駐中國記者的活。我並沒有想過要寫書。我覺得自己太年輕,對中國又知之甚少——在一個地方生活這麼點時間就想勉強用文字來描述實在顯得有點自大和冒失。不過,我在涪陵生活和教書期間,做了大量翔實的筆記。這段經歷相當充實,也相當具有挑戰性。我常感覺應接不暇、不知所措,而寫日記則大有裨益。到了晚上,我常常會一坐下來就寫上好幾個小時,力圖把我身邊發生的全部事情都追溯一遍。我從學生的作業里摘抄出一個個片段,把城裡發生的種種事件記錄下來。我還記下了學習漢語的整個經歷。總共算起來,我做了好幾百頁的筆記——我無事可干,寫這麼多東西倒也輕鬆。那個時候,在涪陵這樣的地方上不了互聯網,因此我跟美國那邊也沒有多少聯繫。我當時的薪水是每個月一千多塊,所以也很少到各地旅遊。那期間,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一處都沒有去過。我也打不起越洋電話——當時貴得不得了啊。兩年時間,我跟父母通電話可能不到十次。除了亞當-梅耶,我也很少看到外國人。那段時間,涪陵就是我全部生活的重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江城
上一章下一章

中文版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