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8)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8)

自西周以來就已形成的單一政治框架限制了所有中國古典思想家的政治想像,儒家也並非唯一看起來過時的學派。更何況筆者並不否認,不論仁政理念如何不恰當,它在中國的漫長歷史上仍然引導某些君主實行溫和統治,譬如減稅、大赦和廢除肉刑。郭建:《儒學中的仁與中國法律文化》,載中國儒學和法律文化研究委員會編:《儒學與法律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107頁。但是如果儒家可以更深入挖掘「仁」的道德理念,那麼他們的政治主張和道德理論將更加一致,也更有說服力;否則,失去了「仁」的核心部分,仁政的追求必然以失敗告終。

當然,孟子在其政治主張中訴諸統治者的自我利益,至少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我們換位思考,那麼不難發現孟子向梁惠王之流的進言方式是便利乃至必需的。和古典時代的所有「公共知識分子」一樣,孟子面臨着中國政治制度長期設定的悖論:對於文武、周公那樣百年難逢的明君賢臣,他自然沒有必要開導他們停止戰爭或剝削、減輕稅負或儲備荒年;而如果他想開導梁惠王之類的庸君乃至昏君*潢色小說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施行仁政,那麼純粹的道德說教是行不通的。由於他們基本上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只關心「專家」的建言獻策對維持王權穩定的好處,因而如果只是讓他們施行仁政、舍己利人,甚至為了人民的利益取義成仁,那麼他們註定是聽不進去的--憑什麼仁義?它們究竟能為我做什麼?仁政能給我帶來更多的臣民、更多的領土、更多的財富、更穩固的統治嗎?這些正是梁惠王在《孟子》開篇向我們的知識分子拋出的問題,而孟子除了似是而非的正面回應之外幾乎別無選擇。面對這些平庸、自私、短視的統治者,孟子自然只能因勢利導:是的,只有遵行仁義之道,才能維持甚至可能擴大你的利益版圖;如果你還想保住自己的王位,那麼你就別再抓住名利不放,因為那樣只能緣木求魚;如果你手下的大臣們也都琢磨著如何從你這裏得到更多的利,那麼你的王國就危險了。因此,至少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你也應該宣揚仁義並施行仁政;只有那樣才能帶來長治久安,而穩固的江山只是仁政的一種「副產品」而已。見《孟子·梁惠王上》。這些論點基本上概括了孟子在宮廷進言的整體邏輯,而這在當時環境下可以算作是最有說服力的政治主張。

然而,如果我們設定一個不同的政治結構,便馬上會發現進言的風格將會多麼不同:如果統治者是由選舉產生的,那麼孟子就沒有必要繞那麼大一個圈子,論證仁政不僅對國家和人民是有利的,而且對統治者自己也是有利的;除非他們是白痴,他們自然知道不施行仁政的後果--在下一次選舉中輸掉一切。如果孟子仍有興趣不遠千里來到朝廷,那麼他將變成一個政策顧問:他的角色將不再是說服統治者「為什麼」要施行仁政,而是告訴他們「如何」施行仁政。在這樣的政治框架下,統治者自身的利益結構得到了根本調整,施行仁義和仁政自然成為他們理性利益的一部分,而孟子的進言難道不比先前有力得多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為了人的尊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為了人的尊嚴
上一章下一章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