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涯訪故知

第四章 天涯訪故知

肖天朔自離開好夢園之後,日夜兼程趕往仙雲閣。一日,兩日,三日,轉眼間數日已過,肖天朔已離開中原境地。這一日來到仙雲閣腳下,見此間一泉活水從上游而下,流到此處已是一帶清灣小河。

從馬背上下來,肖天朔將馬牽至河旁飲水,馬剛喝完水,未行多遠,便「撲通一聲」倒地不起。肖天朔頓時一驚,蹲下身子觀看,見從馬鼻孔有鮮血流出,馬已氣絕身亡,顯然馬是中了這泉水之毒而死。肖天朔捋了一下鬍鬚,猜想自己早被人盯住,有人成心不想讓自己去仙雲閣,看來自己這一遭是走對了。

於是肖天朔留心戒備,起身形踏着河邊零亂的碎石前行,才行至不遠,但見從身後的山上紛紛跳下人來,眾人各個都帶着骷髏面俱,樣子十分恐怖,而且手中都拎着鬼頭刀,凶神惡煞般向肖天朔撲來。肖天朔並不理睬,還是向前一味急行,來人在後面窮追不捨。追了一段路,賊眾還是趕不上肖天朔,始終被肖天朔甩在後面。任他們怎樣疾走,和肖天朔距離總在七丈開外。

斯時賊人見追趕不及,便放慢腳步,其中為首一人從腰間取出一物,向空中拋去。那東西先是在空中發出一聲長嘯,之後濃濃的煙霧散射出來,竟奇異地在空中匯成一碩大的骷髏之狀,那形景在空中停留了片刻,而後慢慢變得模糊,消散開去。

肖天朔正覺奇怪,忽見前面草叢中又飛出十幾人來,裝束與後面人一樣,手中亦拎着雪亮的鋼刀,日照下,奪人二目。這十幾人一字排開,橫刀攔住肖天朔去路,肖天朔收住健步,向前面來人拱手道:「敢問各位是哪路朋友,因何攔住肖某去路。?」且聽前面一人道:「少說廢話,不向仙雲閣走,萬事皆宜,如若不然,這仙雲閣腳下便是你的不歸路!」

「哈……」肖天朔笑道:「肖某此來為追查好夢園一案真兇,焉有不上仙雲閣之理。諸位攔我去路,想必是來仙雲閣行刺,與好夢園賊凶是一夥,看來老夫來此是對了。仙雲閣一遭在下勢在必行,不知各位手中之刀能否攔得住肖某?」肖天朔的語言忽然變厲。

眾骷髏人之首聞言道:「果真膽識過人,讓我等送你去見陰曹的吳重玉。」說完那人縱身而起,腳尖離地三尺,舉刀向肖天朔撲來,刀未落下,卻被一掌打飛回原地,倒地不起。此人剛一倒下,前面又竄出一人,同時後面眾人也直衝過來。

肖天朔見當先一人已到,明晃晃的刀尖直奔自己胸口而來,幾欲迫近。肖天朔從容地將雙掌交錯,橫於胸前,並未奪刀。但憑着強大的內力將刀遏制於雙掌之間,此時持刀人進退兩難,任聽擺佈,不由自己。見後面來人已到,肖天朔順手將刀旁側輕帶,那刺客便猶如磨盤一樣飛旋過去,正砸在後面眾骷髏人身上,將其一併壓倒。趁此,肖天朔一掌向前面撲來的十幾人開去,雖相隔一丈之地,那一掌之力卻打得這十幾人骨斷筋折,心腹俱廢,倒地身亡。後面諸人膽怯,誰敢前來,只一同後退。

肖天朔觀其有逃跑之意,便有心擒他一個,問詢好夢園一案真向,如此謎團可解。於是肖天朔縱身趕在那幾位骷髏人面前,攔住退路道:「幾位到底系何門何派?如將來龍去脈講個明白,肖某絕非妄殺仁義之徒,可許各位方便。」

眾人聽肖天朔所言並不在意,各奮鋼刀向肖天朔劈來。肖天朔見賊眾冥頑不靈,至此尚一意孤行,亦不再多費唇舌。於是齊發雙掌,將眾賊人俱打出一丈開外,動彈不得。肖天朔再轉過身形,,見前面不遠還站着一人,一直以來這人都是提刀在一旁觀戰,不曾出手。肖天朔不知其故,飛身上來擒拿,這人與肖天朔戰不到兩招,手中刀已被打飛,見不是對手,便撒腿而逃,這人儘管拚命而走,肖天朔卻輕鬆如影隨形。眼見肖天朔趕來,逃脫不掉,這人便摘下骷髏面俱,露出大得出奇的雙眼,揮手將面具扔出,口中道:「看鏢!」

肖天朔稍作緩勢,一掌將面具擊碎。那人卻在兩丈之遙,口中喊道:「走人啦!」肖天朔收下腳步,並不追趕,運真氣施展逆元回天大法,雙掌迎出,那人即被強大的回天真氣所縛住,前進不得,輕飄飄被回天力拉了回來。

肖天朔單手將其擒住尚未問話,且聽那人道:「肖大俠饒命!」肖天朔道:「你若將事情始末講於我聽,自然無事。」那人道:「晚輩雖身在邪道,卻一心向善,未曾與適才攔路之人為惡。」肖天朔見面前下拜之人生的修眉大眼,相貌極為真純,看樣子並不像在說謊,便問道:「你即未與其同流合污,為何卻跟他們混在一起?」

這人道:「晚輩姓楊名魚,原是仙雲閣腳下城中的賣藝之人,一日無意間被這夥人砸了場子,在下懷恨在心,便於暗中跟隨,斬殺了他們幾個,自己便裝成他們模樣,同其神出鬼沒。」肖天朔又問道:「既如此,你便知這群骷髏刺客是何來歷?」楊魚點頭道:「這夥人源來自西域,主人名曰:骷髏王,今日犯境原想一統中原武林。老賊知『千玉奴天』乃中原武林泰斗,遂預先除好夢園,仙雲閣等勢力薄弱之地,,而後再謀自然門大派,至於為何在襲好夢園之時先截金火堂,在下確實不知。」

聽楊魚言罷肖天朔嘆道:「謎團如此可解,不知小兄可知加害吳重玉的金鈎鐵手系何人?」楊魚道:「小人在骷髏王手下乃一名小卒而已,加害吳大俠之人並未全知,只知曉骷髏王手下得意弟子黑白煞——石華、尤佳參戰,至於另有何人,在下確實不知。不過發難之日,楊魚只躲在客棧中,並未傷害好夢園一人。」肖天朔嘆道:「小兄弟倒是一名義士,只可惜明珠投暗矣!」楊魚又道:「石華與尤佳了結好夢園一事後,聞道吳大俠之女已回好夢園,他二人又提雙鈎到好夢園試圖斬草除根,真不知吳姑娘吉凶如何?」

楊魚一番吐腹之言句句屬實。前番到好夢園行刺的黑白二人正是骷髏王手下的黑白雙煞,他二人本意刺殺紅顏,但見靈堂內珠寶怡人,故而先謀財而後圖人命,可惜他二人被五行使者所破,未能如願,倉皇而逃。

肖天朔道:「有五行使者和慕容總管在吳姑娘身邊,料想那黑白煞不能奈何。」肖天朔又欣賞地對楊魚道:「小兄弟心存仁義,可否棄暗投明,歸於我自然門中。」楊魚聽言滿心歡喜,連連拜謝道:「晚輩久有投奔名門之意,只是未逢良時,今日機緣天至,又怎可做過大好良機。日後晚輩定已赤心相侍,以慰對大俠的仰慕之心。」

楊魚復抬頭看時,肖天朔已上了仙雲閣山頂。見他行走如飛,腳尖看似着地,實則懸空。片刻之間便不見了蹤影。楊魚嘆道:「果如風馳雲翔一般。好快的身法。」遂急忙起身慌跑,向山上追去。

肖天朔一路臨風,在山中懸走,迎面春風浩蕩,一目此處風景旖旎難喻,真人間仙境也。但見那:

看不盡的青山綠水悠悠,數不盡水畔蓼紅草碧盈眸。驚飛起幾多睡雁沙鷗。

一片片竹林深深秀,一道道紅霞瑞靄流。

抬望東南,玫瑰早把羞澀收,只等那天邊月如鈎,獻溫柔。

長閱西北,牡丹富貴笑無休,只盼那昕來時候,洗芳頭。

一簇簇,嬌滴滴。一團團,羞澀澀。聞不夠的香郁四下游。

獨上春樓,遮不住的芳塵弄輕球。一杯酒,醉了千秋。

說什麼天上宮闕,真不奈此地風流。

縱然是千般別緒,誰能在此地言愁!

有詩讚曰:

水碧山明花自開,天邊明月升起來。一夜春風真如許,莫在屋內苦徘徊。

肖天朔見仙雲閣這般景色甚為感嘆:怪不得燕奴嬌來此境地一連十幾載而不問世事。嘆此肖天朔並不多想,也不留戀這派好景。復向前急行踏着萋萋芳草,穿過深深竹林,隱隱聽前面傳來打鬥之聲。肖天朔探步前行,躲在一巨石旁窺視。

卻見對面山坡上兩人正打得厲害,其中一人面龐稀瘦,眼窩深陷,乍一看卻似活骷髏一般,此人招法怪異,看樣子其所施之功並不像中原武學。肖天朔猜想此人定是楊魚所說的西域骷髏王。而與其纏鬥之人生的面容清秀,手使金簫,伸手更為妙絕。此人便是肖天朔的昔年故友,仙雲閣主人『滄海吟簫』——燕奴嬌。肖天朔見此並不出手相助,只是靜觀其變。他知曉燕奴嬌除武藝在江湖中與自家齊名外,更兼有一身奇妙絕倫的化影神功,乃蓋世無雙的輕功,飛騰躍閃處無人能及。時至今日他尚不知有何種武藝和兵器能傷的了他,故而肖天朔絲毫不為燕奴嬌擔心。

肖天朔此時倒是暗想:「照自己推測,此番行刺,在暗中應該還有個協助骷髏王的金鈎鐵手。而且若想暗害燕奴嬌這樣的一流高手的話,此時卻正是他該出手的時候矣。」念於此肖天朔依然暗藏不動,待那背後偷襲的金鈎鐵手出現。

片刻之後,果見山背後有一人躍起,此人一身紅袍,頭遮面紗,直奔燕奴嬌撲來。其兇狠程度着實令人生畏,他一出招,絕不想再讓對方有生還之機。肖天朔暗喜道:「果然來了。!」於是起身相迎,那紅衣人見肖天朔半路里殺出,更不怠慢,抖手一掌打出,但見一道火焰,快似風影,鋒如利劍,直向肖天朔襲來。

肖天朔一見嘆道:「焰摩劍!」遂不敢怠慢,忙於虛空中蹁躚又起,躲過這一劍。此焰摩劍已無形之真力,化作有形之火焰。焰長三尺,及至丈遠。功力越深,及至越遠,其威力愈大,無堅不摧。肖天朔躲過來人這一計焰摩劍之後,不待身形着地便回了紅衣人一掌,回天真氣脫手而出。紅衣人似亦知回天真氣厲害,忙又發一掌,欲迎回回天真氣。那一道火焰與回天真氣相接頓作一聲爆響,一時間紅衣人的烈焰被消釋得飄渺無蹤。而回天真氣餘威不止,來人功力不及肖天朔,被回天氣擊敗近丈遠。

紅衣人驚恐不已,心中又暗含不忿,無奈何憑其現有功力,怎是肖天朔敵手。今番行刺不成,反欲受害。鑒於此紅衣人轉身形幾欲逃走。肖天朔警覺秋毫,飛身隨後追趕。紅衣人見難以逃脫,便縱身向山下躍去,同時回手又是兩掌打出,兩道火光徑向肖天朔撲來。肖天朔從容以對,運回天真氣出掌相接,只一掌便將那焰摩劍化解,在肖天朔面前瑞霧升騰,肖天朔搏霧而出,抬眼望處,那焰摩劍已然走遠,追趕不及。

肖天朔轉身向正在打鬥的骷髏王與燕奴嬌奔去。此時二人已拆解四十餘招,骷髏王已身重數掌,在燕奴嬌的金簫下連連敗退。肖天朔在一旁暗運真力,將山頭一巨石用回天真氣所幻化的『回天氣旋』捲起,順勢向二人撞去。那巨石在掌力作用下呼嘯而至,向燕奴嬌橫掃過來。燕奴嬌早感知巨石飛來,輕盈縱身而起,雙腳穩踏巨石借力發力,向骷髏王蹬去。

骷髏王本已處敗勢,正慌亂不已,難於自顧之時,忽見燕奴嬌騰空躍起,霎那間巨石驟至。不給其遐想躲閃之機,那石恰撞骷髏王胸口。骷髏王痛聲跌落與山腳下。燕奴嬌飛身形悠然而至,來到骷髏王身邊細看,只徒留一件寬大的灰袍而已,其人早已無蹤。那骷髏王技不如人,卻有一套奇異的『金蟬脫殼』之法,在潰不成形之際,竟能鬼魅般地逃脫,不得不叫人為之嘆服。

燕奴嬌見行刺之人已走,不知蹤影何處,便不去追尋。倒想知道是何人以石相助?於是飛身飄至山頂。見肖天朔斗意酣發,豪氣萬丈,傲立於山石旁。燕奴嬌觀此狀興緻也回至當年那義氣蓬髮之時。二人相視須臾,肖天朔倒把起身後的石中之劍,揮劍與燕奴嬌在瓊石玉草之間淋漓對武。

是時,正天將暮,紅陽西平。穩坐於天邊。斜暉傾灑於青山之巔,映透燕奴嬌二人簫劍齊鳴的身影,豪情爽然。已戰罷七十餘招二人依舊不分上下。忽然間燕奴嬌收簫而退,展單掌向肖天朔揮揚而去,看似漫不經心的一招,身前一堆亂石卻被掀起,恍如無數飛刀,直投肖天朔而去。肖天朔斜劍刺地。騰雙手運功,嘎然將亂石止住,復挪用逆元回天大法,反將石塊兒推回。燕奴嬌見勢靈縱虛空,且盤旋又上,衣袂隨風飄逸,和着他那英姿俊貌,真風采千般。

當此際,燕奴嬌金簫悠鳴,一時間又見風吹草動。肖天朔知此簫聲如劍,可毀萬物。遂趁抬手之際,復拔劍而起,飄身遠掠。將回天真氣注於劍上,一劍揮去。劍氣如白虹,直取燕奴嬌。燕奴嬌但覺劍氣逼至,身形非但未落,倒向橫側里輕飄七尺開外,才避開那劍氣。

此時二人收手,身形輕穩落於地上。肖天朔欣慰道:「吟簫滄海無限意!」燕奴嬌亦陪笑道:「雲雨巫山幾多情!」

言罷肖天朔爽聲一笑,燕奴嬌會意迎合。肖天朔嘆道:「闊別多年,想不到燕弟風采依然,肖某佩服!」燕奴嬌笑道:「肖兄亦寶刀未老,風雲劍法更勝當年呢!」二人一陣寒暄之後,燕奴嬌便邀肖天朔到仙雲閣樓上暢談。這會兒才見楊魚氣喘吁吁從山下趕來,於是二人攜楊魚同上仙雲閣,

傍晚,天邊懸起一牙金黃的明月。

三人坐在窗口對月暢談,借月光從閣上俯視四周,竹林深深,暗香陣陣。讓人如痴如醉。肖天朔嘆羨道:「燕弟在此山明水秀之地,朝共晨風,夕伴晚月,更有無邊佳景同醉,遠拋紅塵恩怨與世外,果真神仙歲月也!」

燕奴嬌意味深長地道:「武林滄桑,人世變換。憶二十年前的江湖往事,總讓人感慨萬千。看紅塵花起伏飄落,回首幾夕風雨飄搖。只把真意留於我心底,讓恩怨都隨晨風而去,燕某足矣。」

肖天朔搖頭長思,道:「燕弟一言,倒勾起了我的心底之思。當年弟與吟簫聖母莫龍女何其恩愛無瑕,而肖某卻和巫山神女遠隔天涯,更不知今宵她仙蹤何處,如若伊人尚在,不知又飽受了幾多相思之苦。」肖天朔復道:「如今肖某倒佩服弟斷的開人世恩怨,看得開浮世悲哀,落得個逍遙自在,在下不如啊」燕奴嬌道:「君不見江山如畫,鳥悅蝶歡,水清魚翔,鴛鹿雙雙,何其愜意美妙。只可惜江湖中誰人覺得,又有誰人不被名利所縛。卻見為名的因名而損,求利的尤利而亡,一切只不過是空空的來去無蹤,到頭來是浮生若夢,萬般皆無矣!」

深飲一杯酒,肖天朔一陣感傷,道:「二十年來東奔西走,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為換取武林太平,肖某捨身忘懷,不顧自身險辱,剖仇解怨,清濁踏垢。今聞君一言,我似乎已經倦了。」肖天朔慨嘆不已。燕奴嬌聞言道:「肖兄豪義一身,傲戰江湖,先時弟以為兄樂此不疲,今日聽兄一席話,我『千玉奴天』四人中,同吾傷懷者唯君耳!」燕奴嬌又道:「情難捨,義更難捨,兄若疲憊,不如將那紅塵中萬千種种放下,來仙雲閣與弟一聚,豈不是晚來之大趣,更可解弟牽掛之情,不知意下如何?」

肖天朔無奈道:「肖某豈如燕弟一身清悠,江湖中事實教人慾罷則不能,身不由己。吾兄吳重玉一案如不及早查明真相,只恐牽連到整個中原武林的安危。實在刻不容緩。」於是肖天朔把吳重玉一案從頭到尾一一講來。

燕奴嬌驚道:「如此說來,白日裏的不速之客即是蒙害吳重玉的原凶?」肖天朔道:「正是,我在好夢園懷疑賊欲加害燕弟,恐有不測,特來仙雲閣察看,待真向大白之日,了老夫平生最後夙願,那是肖某確實應該歸隱田園了。」燕奴嬌欣然舉杯道:「吾有千般美酒,只待兄歸來之日,解去汝萬古之愁!」肖天朔聽燕奴嬌此言心中一片豁然,遂不再提那江湖恩怨,塵世情緣。舉杯與燕奴嬌一同暢飲,只談天上人間助興之事,通宵達旦。

一旁楊魚卻揉着欲睡的雙眼,在旁邊把盞添酒,陪了一夜。他雖不懂得二人往昔的經歷,他卻知曉,無論我們怎樣錘心懷念過去,你我誰都不可能再回到從前。

酒至天明,燕奴嬌與肖天朔不但毫無醉意,反而倍添興緻。三人並未休息,燕奴嬌便帶肖天朔二人到仙雲閣四處遊逛。

一路來又見綠水環彎,芳草沿河。翠竹悠悠,楊柳輕柔。所到之處皆花凝曉露淚,霧染秀枝新。景址一處勝似一處。遊覽了大半日。燕奴嬌帶二人來到一潭綠水旁,此地名曰:台水灣。涉青山之巔,又在環山之內,水質清透,遠觀如明鏡台一般。故此得名。此地三面環山,日照下水面神光離合,碧水中兩瓣如眉月般的山峰並不甚高,月牙相互依對對着。日光從空處透過,水面上形成一如桃瓣般的浮影。肖天朔與楊魚看罷不覺感嘆造化如此之妙。

見此景肖天朔出口吟道:

滄海浪滔滔,風吹兩岸潮。請君將耳側,聽我一聲簫。

肖天朔滿懷興緻道:「燕弟簫聲可讓滄海滔滔大浪傾耳,今日此情此景,若不聽燕弟吟簫一曲,枉然矣!」燕奴嬌口中道好,便從腰間取出金簫來,放生吹去,那簫聲悠雅脫俗,婉轉飄逸。人聽罷完全身溶樂中,有飛升仙境之感。

片刻之後,偶見綠水面圓暈蕩漾,時有紅魚躍出水面。楊魚大聲驚呼:「天哪,連魚都聽得懂音律!」一時楊魚睏倦之意全無,倒精神了十倍。

燕奴嬌道:「這裏的蟲魚鳥獸都聽得懂我的簫聲。,也看得懂我的手勢。」肖天朔二人聽言各自暗嘆。肖天朔道:「若不是為平息這場江湖干戈,肖某真願與燕弟一起長期在此朝夕相伴。」燕奴嬌道:「肖兄若有此意,還應早早了卻江湖恩怨來此與吾一道,將浮世中千秋往事都化於酒中,一飲而盡,豈不快哉?」

肖天朔點頭。燕奴嬌嘆道:「轉瞬間二十載,肖兄與我如夢一般相逢,今時來此要多留幾日,讓弟好盡故人之情。」肖天朔道:「實不相瞞,今番來此實不能久留。肖某打算就此與燕弟別過了,返回中原,儘快查出好夢園一案的真相,以雪吳大俠之冤。」

楊魚此時正游賞到興起時,困意已無。真還想多留幾日。聽肖天朔一語忙詫異地問道:「肖大俠,這麼快就要走啊?」肖天朔道:「沒錯,短別離是為長相聚。希望將來與燕大俠相聚之期不會遙遠。」

燕奴嬌興緻索然,嘆道:「肖兄真的要現在離開?」肖天朔應聲示意。燕奴嬌知肖天朔心意已決,也不好勉強。於是道:「既然肖兄執意要走,弟只好就此別過了!」燕奴嬌用手一指遠處的小舟道:「從這裏順水而下,便可返回中原。」肖天朔拱手對燕奴嬌道:「燕弟,肖某就此告辭了,日後還需多多保重,以防不測。」肖天朔暗語那西域的刺客。燕奴嬌含笑致謝道:「仁兄放心,弟拭目以待。」肖天朔寬心一笑。遂和楊魚繞道而行,登上那碧水中的小舟。

此時燕奴嬌簫聲又起,四周綠樹上百鳥齊鳴,山上的猿猴探出頭來,向肖天朔楊魚擺手。肖天朔拱手向燕奴嬌再次道別:「多謝燕弟厚待,後會有期!」燕奴嬌脈脈吟簫陪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追尋劍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追尋劍淚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天涯訪故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