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心雲老師太住持的一座名剎,叫做法雲庵,占的地點極好,在煙雨樓之西。

煙雨樓在南湖,湖多鴛鴦,所以又名鴛鴦湖。煙雨樓在湖心高阜勝處,是五代的古迹,窗開四面,輕煙拂水,是嘉興的第一名勝,終年遊人如織,而西面的法雲庵,卻是終年雙扉緊閉,遊客十叩柴扉十不開,所以阿狗陪着王翠翹到了這裏,竟有不得起門而入之苦。

「這位小朋友,不必敲門了!」有個老者勸他,「敲到天黑,庵里也不會開門的。」

「我不是上門騷擾的遊客,實在是有極要緊的事,要見心雲老師太。」

「喔,」老者指點,「那你該走後門。」

後門深藏在一起竹林內。尋到了叩門,裏面有個牙齒灌風的老婆子的聲音問:「是誰?幹什麼?」

「來投信。」

「從門縫裏塞進來!」

阿狗如言照辦,將徐海的信從門縫裏塞了進去。好久,聽得拔閂的聲音,門開一扇,有個中年尼姑探頭問道:「你是李施主?」

「是的。」

「有位姓王的女施主呢?」

「呶!」阿狗手向後一指。

風姿搖曳之下,影綽綽一條俏影,王翠翹一身玄色,包一塊藍綢頭巾,連臉都遮住了大半個,露出極大的一隻眼睛。此時聽得阿狗招呼,她將頭巾一掀,露出真面目,那中年尼姑失聲驚嘆:「這位女施主好漂亮!」

王翠翹裝作未聽見她的話,上前斂衽為禮,口中說道:「信女王翠翹,求見心雲老師太,拜煩師太引見。」

「請進來!」

等王翠翹進門,阿狗想跟了進去,卻難越雷池,被擋在門外。

「兄弟,」王翠翹說,「你請在門外等一會,回頭待我稟明心雲老師太,再放你進來。」

「是了!」阿狗有些不高興,「別讓久等。喝西北風,不是滋味!」

「兄弟!耐心些。」

說完,王翠翹轉身而去,門也就關上了。阿狗無奈,只得在竹林中閑步等待,一等等了有個把時辰,猶無動靜,可真有些忍不住了。

於是走上前去,毫不猶豫地舉手叩門,應門的仍是那中年尼姑,不待他開口,便先說道:「施主,天快晚了,你請回去吧!」

一聽這話,阿狗心裏有氣,這中年尼姑真是「自說自話」,太不體諒人,當時將臉一沉,冷冷答說:「我送個人到你們庵里,總有句話交代。不然,我回去怎麼說?」

「也罷!你就請再等好了。」

說着又要關門。阿狗是有防備的,動作比她快,一隻腳已跨進門檻,門就關不上了。不過,心裏也想到,那中年尼姑的態度雖可惡,然而尼庵畢竟是尼庵,心雲老師太的清規又來得嚴,不放陌生男子進門,理所當然,因而不免抱歉。

「不是我敢攪擾清凈之地,實在是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陪笑說道,「我只在這門邊站一站,決不敢亂走一步。煩師太再進去看一看,或是老師太有回信,或是我那我那姐姐出來交代一句話。我只要知道安頓好了,可以放心了,馬上就走。」

這樣軟硬兼施,可真叫那中年尼姑無奈,只能說一句:「好吧!你可不許亂闖。」

「不會,不會,你請放心。」

等她走後,阿狗言而有信,只站在原處守候。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那中年尼姑去而復轉,臉上的神色,不似先前凜然不可犯了。

「施主!老師太有話,請到客座用齋。」

聽得這話,阿狗頗有受寵若驚之感,響亮地答一聲:「是!」

跟着中年尼姑穿過菜園,由一道腰門繞到前殿,西首廂房,便是客座。

先吃茶,后吃齋,雖是素飯,精潔異常。阿狗本就有些餓了,自然無所用起客套,將四樣菜、一碗湯、一小桶陳年冬舂米飯,吃得光光,抹抹嘴又摸摸腰際,還好,頗有幾兩銀子,便向來收拾飯桌的老佛婆說:「請你拿緣簿來!」

「沒有緣簿。」老佛婆答說:「本庵向來不化緣,也不受布施。」

「喔,」阿狗望着殿中掛在佛前,極大的一盞長明燈說,「光是終年到頭點燈的油錢就不少,哪裏來的開銷?」

「有廟產啊!」老佛婆又補了一句:「廟產很多。」

這使得阿狗自然而然想到土豪劣紳——蘇嘉魚米之鄉,土豪劣紳最多,專門欺弱吃小;這庵有偌大廟產,倒不怕此輩侵奪?

心裏想着,口中便說了出來,那老佛婆笑笑答道:「施主不必擔心!我們庵里有靠山。」

「靠山是那位?」

「錦衣衛陸大人。」

原來有陸炳作護法,怪不得不怕土豪劣紳。阿狗心想,王翠翹倒是找對了地方,看來託庇在心雲老師太蓮座之下,大可以放心了。

但稍為多想一想,不無疑問,率直說道:「錦衣衛陸大人做尼姑庵的護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見。」

「施主不相信?」

「不是我不相信,只覺得——」阿狗笑一笑說,「好象是件很新鮮的事。」

「施主的話我不懂。」老佛婆冷冷地說,也沒有進一步說明,她不懂之處何在。

由於她神色凜然,使得阿狗,意識到自己是失言了。不過他對老佛婆的冷峻的態度,脾氣反感;因而亦以同樣冷峻的語氣反問:「怎的不懂?莫非我問得不對?」

「不是不對。」老佛婆的聲音還是很冷峻,「是不該問這話!」

這使得阿狗動容了!不僅因為老佛婆的態度不甚禮貌,更因為她的答語是對自己的態度表示不滿的抗議。

這就需要辯一辯了!阿狗心想,此行如果連個老佛婆的責難都無以應付,那就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因此,他決定跟她辯論。但如何辯法,卻須考慮。

於是他起身閑步,等老佛婆收拾食桌將次告竣時,方始開口。

「我倒是不懂,為什麼不該問?」阿狗平靜地說:「佛門廣大,如果什麼事問都問不得一聲,那叫什麼話?」

「是的!」窗外有人突然介面,「老佛婆性子太直,不會說話,請施主不要見怪。」

踏進來的,正是那應門的中年尼姑。阿狗對她本無好感,但這兩句話,卻不能置之不理。

於是他先報以一個表示友好的笑容,然後用很認真的語氣說:「老佛婆的性子很直,說的話是好話。我知道!」

「施主能諒解就好。」

原來她是藉此為她自己解釋!阿狗心想這個尼姑很利害,須當小心。因而想到,對她應該有所了解,越多越好。

這樣一想,心便靜了下來。從容問道:

「師太,我還沒有請教你的法號。」

「我叫悟能。」她笑一笑說,「實在是無能,枉為擔了個『知客』的名義。」

佛寺尼庵,都有個專門應酬香客的和尚或尼姑,入選的主要條件,即在態度和善,言語便給。悟能自嘲為無能,加上她那面現微笑,與初相見時那種冷漠的神態相比,彷彿換了個人似地。何以有此?值得探索。

因此,阿狗亦報以友善的微笑,「師太,你會是知客,我不大相信。」他故意這樣說。

「喔,」悟能問道:「施主,你看我不像一個知客?」

「是的!不像!」阿狗答說:「前倨後恭,我真有點受寵若驚了!」

「『后恭』是應該;『前倨』是有苦衷。」悟能答道:「這一帶頗有些玷辱佛門的庵堂,我們這裏又當名勝之區,當有些冒失的施主,敲開門來說上些教人聽不得的話。若非放下臉來,說不定就糾纏不清。久而久之,我們這裏上上下下,就連那老佛婆在內,都搞成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臉色。請施主不要見罪!」

「原來如此!真是鑼不打不響,話不說不明。」阿狗想起自己剛才對老佛婆、對悟能那種內心的戒備,幾近無的放矢,不免好笑,然而還有不解的一句話,「何以『后恭』又是『應該』?」

「剛才方始知道,施主是於國於民大有功的人,哪裏可以不恭敬?」

忽然間雲板大作——擊響青銅所鑄、其形如雲的雲板,俗稱「打點」,乃是傳喚大眾集合的信號,與僧寺的鳴鐘撞鼓,作用相同。

果然,霎時間身穿「海青」、手拈念珠的比丘尼,從殿前殿後涌了出來,紛紛向佛前集中。悟能亦合掌當胸告個罪,走出客座,隨眾集合。

阿狗自是深為注意。不管僧寺尼庵,傳召大眾,不是舉行莊嚴的典儀,就是有重要的宣示,究竟是何緣故,倒要細看一看。

等全庵的尼姑到齊,在殿中各就本身的位置站好,只見慈眉善目的心雲老師太出臨。她後面跟着一個妙年女尼,是好熟的相貌!

略一注視,發覺就是王翠翹。怎的真落了發做了尼姑?豈不太出人意外了。

一念未畢,一念又起,了解到事態的嚴重,阿狗便什麼都不顧了,大踏步出了客座,由迴廊繞向佛殿,口中大聲喊道,「翠翹姐,翠翹姐!」

等他到了門前,知客悟能已迎了出來,一手豎掌當胸,一手微搖,示意肅靜。

阿狗可不管她那一套,只為她擋住去路,卻不便手推她,便站住腳喝道:「走開!」

「施主!佛門清凈,請尊重。」

「你少來管閑事!」阿狗大聲呵斥,「讓我去問個明白。」

悟能尚未答話,殿中有清勁的聲音傳了出來:「悟能!你放李施主進來!」

這是心雲老師太的命令,悟能隨即閃開身子,阿狗一腳跨進殿去,入眼一派肅穆莊嚴的景象,不由得便躊躇不前了。

「李施主,」心雲問道:「你有話說?」

「是!」阿狗定定神答說,「我跟我姐姐有話說。」

「好,好!你請說。」心雲這樣回答,同時轉臉去看王翠翹。

「兄弟!」王翠翹垂着眼說:「你不可魯莽!」

「翠翹姐,你,你怎的真箇做了尼姑?」

「兄弟,已經如此,你不必多問了!」

事已如此,阿狗又何能為力,只有悄悄退出,在門外觀禮。心雲老師太帶領大眾上香禮佛,高宣佛號,然後念了一卷《法華經》,法器響動,鐃鈸齊鳴,十分熱鬧;只見王翠翹亦隨眾用梵音念唱,臉上是一平安詳喜樂的顏色,彷彿真的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見此光景,阿狗倒是略略放心,只為徐海難過。

一卷經念完,心雲老師太宣示,為王翠翹所起法名,叫做「悟真」,少不得也還有一番勉勵的話。王翠翹跪在佛前,合掌應諾,顯得異常虔誠。不一會,典禮告終,大眾各散,悟能卻一直走到阿狗面前,招一招手說:「施主隨我來!」

阿狗問道:「到哪裏?」

「老師太吩咐,佛門不是無情之地,知道悟真與施主情同姐弟,塵緣難斷,特地喚我領施主去與悟真見一面。」

「喔,喔,」阿狗感激地說:「真是老師太慈悲!」

「施主!」悟能用警告的口吻說:「悟真向佛的心極誠,這是她一生的好歸宿,施主要替她高興。」

阿狗知道,是希望他勿以塵世情緣牽制王翠翹的出家之心。這話有些答應不下,但如公然拒絕,或許就不容他跟王翠翹見面,因而只好昧心騙她一氣,連連點頭,滿口應承。

這法雲庵甚大,又因廟產極豐,復有陸炳這樣的有力護法,所以花大扶疏,佈置精美。心雲老師太養靜之處,更顯氣派;極大的一座院落,亞字欄干圍着一起天井,四周青石平地,中間是一座極大的花壇;五色繽紛的菊花,正開得茂盛。坐北朝南,五楹精舍;屋后一樹桂花,高出屋檐,濃郁的香味,飄得老遠。阿狗心想,王翠翹能隨着心雲老師太住在這個地方,倒也是一段清福。

「施主,你請這面坐。」悟能指著東面一間屋子說。進去一看,這間屋子是書齋的格局,三面樟木書架,滿擺經卷,中間有張紅木書桌,筆硯未收,還攤著一冊未抄完的《金剛經》。地下有兩個蒲團,便揀了一個,盤腿坐了下來。

不一會,腳步響動,阿狗復又起身,向外張望,是悟能陪着王翠翹來了。她頭上戴一頂玄色僧帽,遮蓋盡去三千煩惱絲的青頭皮,比較中看得多。

「兄弟!」王翠翹當胸合什,「你好好回去吧!跟明山說,我在這裏很好,不必惦念。」

阿狗不響,看一看悟能,並無避開的意思,只好實說了:「翠翹姐,」他問:「我真不懂你怎麼想了一下,會弄成這個樣子?眼前不去說它了,將來呢?」

「將來?」王翠翹似乎沒有懂他的話。

「我是說等二爺功成回來,怎麼樣?」

「他也是佛門子弟,只為救人,出家而又入世。一旦成功,當然仍舊回到菩薩面前來。」

這樣的回答,完全出乎阿狗的想像,不但一時無從介面,甚至連她的話,亦還不能一下子聽得進去。因為這跟他對王翠翹的了解,以及他所習慣的王翠翹的語氣,太不相同了!「翠翹姐!」他愣了好一會,不自覺地漏出一句話來:『你好像在「打官腔』!」

什麼叫「打官腔」?無視於實際情形,而只是冠冕堂皇地說些道理,乃至振振有詞地責備,就叫「打官腔」。徐海皈依佛門,是當初走投無路,因為佛門廣大,暫求庇護;論本心,不是徐海看奇紅塵。這一點別人不知道,王翠翹豈能不知?

回憶到此,不由得又說:「翠翹姐,不曉得你忘了沒有?當初我陪你到六和塔,你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去看二爺的。」

「今日之果,他日之因。正因為當初有這樣一段孽緣,才有今天的苦楚。兄弟,他日之果,今日之因;就為了將來,所以我求得老師太的慈悲,一了百了!你該當體諒我的心。」

「我不是說你!」阿狗反感愈深,「你一個人倒是一了百了,也該替人家想想。你明明知道的,徐二爺做和尚不是本心,還了俗也不會再出家。說啥成功以後,仍舊歸到菩薩座下,不是空話?」

這番話有些聲色俱厲的模樣,而王翠翹卻絲毫不動感情,平靜地答說:「兄弟!別樣我不敢說,明山,沒有比我再了解他的。他生有慧根,一定會重新皈依。」

說到這話,阿狗無法再爭,但心中總有一種受愚之感,鼓盪排闔,不能平復,因而悻悻然地說:「好了!翠翹姐,認識你一場,收緣結果,做個傻瓜,我也認了!」

這是怪她作了出家的決定,而一路上始終瞞着他。王翠翹大為不安,必得有所解釋。無奈悟能在旁,有口難言,因而用乞求的眼色看看她,希望她暫且迴避。

悟能身為知客,自能鑒貌辨色,一念不忍,順了她的心意,拈著拂珠,轉身而去,只在天井中繞着花壇打轉。

「兄弟,我不起你,我一直沒有真箇出家的念頭,是心雲老師太一句話點醒了我,才不能不即時祝髮。」

「喔!」阿狗很注意地問:「是怎麼一句話?」

「心雲老師太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這一來,如果是假出家,比不出家還要壞!倘或你有心救明山,即時便當有決絕的表示。不然自誤而誤人,關係不淺。至於其中的道理,要你自己去參詳。』兄弟,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你倒想去!」

「我想不出。」阿狗毫不思索地答說:「最好請你自己說。」

「我不知道你是真的想不透,還是一時氣惱,腦筋不如平時靈便了?或者,」王翠翹慊疚地說,「是明明知道,只為生我的氣,不肯說?兄弟,我可真是當你親骨肉的噢——」

說着,已有盈盈欲涕的模樣,使得阿狗大為不忍,再也不肯負氣了。「我想,是一時氣惱,人變得笨了。翠翹姐,趁悟能不在跟前,有話你快說吧!」

「好!」王翠翹招招手將阿狗喚得離悟能更遠了些,方始低聲說道:「人家在暗處,我們在明處。從桐鄉啟程,一舉一動就都落在人家眼裏;如果我出家而不落髮,明明顯出是一出假戲,比阿海在平湖越獄那出把戲還要不能瞞人耳目。這一來,兄弟,你想有啥後果?」

「無非派人來逼你、搶你!不過,」阿狗很起勁地說,「你恐怕還不知道,這裏有座靠山硬得很,是錦衣衛陸大人!我諒他們誰也不敢碰這座靠山。」

「兄弟,你這話說得差了。有道是『遠水不救近火』,錦衣衛陸大人在京里,一時哪裏管得了這裏的事?不過,我還不是說的我,我自己能救了自己。我說的是阿海。」

「二爺怎麼樣?」

「他們會疑心阿海真的起了異心,萬萬饒不過他的。」

聽得這話,阿狗從恍然大悟中驚出一身冷汗,「真的?」他不自覺地問。

「為了爭名奪利,冒功獻媚,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阿狗連連答說:「我懂了,我懂了!」不過,他還有一句話不能不問:「翠翹姐,你說你能救了自己,是怎麼個消災避禍的法子?說出來聽聽,我好放心。」

「你只放心好了。不必多問!」

話是密不通風,那一臉堅毅之色,卻等於已作了回答,她到受逼不過的時候,無非一包毒藥,或者一把剪刀,便可「消災避禍」,自保清白。

意會到此,阿狗既敬且懼,正色說道:「翠翹姐,你不可以尋短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二爺那裏你放心,我總儘力幫他;只望你好好保重,耐心等待,總有一天能跟二爺見面。」

「我知道,有你幫着阿海,我很放心。這裏,」王翠翹很鄭重地說:「我一定可以安安穩穩待下去。沒有必要,你不必來,來了反而不好!」

「嗯!」阿狗深深點頭。

「兄弟,你回去吧!」

「好!我走。」

說完,他就掉首而去。想回頭看一眼,卻又不敢。因為他怕一看到了她的臉,說不定會掉眼淚。

「施主!」悟能迎上來問道:「你們姐弟的話談完了?」

「話是談不完的。」阿狗答說,「不過有些話,不是她不願聽,就是我不敢說,只好丟開。」

「這樣最好!」悟能微笑着,言語意態都有些莫測高深的意味,「言多必失。」

「何以呢?」阿狗問說,「我們姐弟敘家常,就說錯了也不打緊,怎的叫言多必失?」

「施主問這句話,便是多餘。請吧!」悟能將手一擺,作出肅客的姿態。

看似肅客,等於逐客,阿狗還有些話想問,也只得咽了回去。從原路出門,只聽身後關門落閂的聲音,頓時像失落了什麼似地,兩條腿懶懶地重得像縛了鉛一樣。

他的心很亂,一會兒想到從此要見王翠翹一面都很難!在此塵世,親如同胞的,只有王翠翹一個。而由於王翠翹的關係,拿徐海亦當作至親一樣。如今一個已遁入空門,一個將遠適異國,前途如何,卻都難以逆料,自己真箇是舉目無親了!

一會又想到王翠翹的警告,與悟能那種弦外有音的暗示,似乎就在這舉步之際,便有重重危機隱伏着。意念及此,不自覺地將腳步放得極慢,舉足懸空,有些不敢踏下去,彷彿怕誤蹈危機似地。同時,也不自覺地舉目四顧,怕有人在暗中跟蹤窺伺。

誰知真不是疑神疑鬼!就在他這四下張望的當兒,竹林中閃出一個人來,遠遠地就沖他含笑點頭,像招呼老朋友那樣地,一直迎了上來。

「尊駕從桐鄉來?」那人走到他面前問說。

阿狗先不回答,看一看他問道:「尊姓?」

「敝姓朱。」

「喔!朱爺,」阿狗問說:「有何見教?」

「冒昧之至。」姓朱的問說:「尊駕姓李?」

「是的!」阿狗特意做出坦然的神態,「敝姓李,從桐鄉來。」

「來到這裏有事嗎?」

一聽這一問,阿狗不覺氣往上沖,「自然有事!」他傲然答說,「你管得着嗎?」

「不是我好管閑事,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李爺,大概我想問你幾句話,你也不會理我。說不得只好委屈尊駕,跟我走一趟。」

說着,一掀下擺,腰腿間露出一塊紅綢巾,阿狗知道,這是特意相示,一把系著紅綢子的短刀,插在他腰際。

阿狗自忖,就空手相搏,亦未見得不能制服他那把短刀。可是佔了上風,並不見得就能脫身。此人決不是單身一個人,必有接應的人在外面,好漢就怕人多,犯不着吃眼前虧。

因此,他很沉着地問道:「跟你去哪裏?」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你也太霸道了!要我跟你一起走,還不肯說地方。莫非你真的以為我是個軟柿子,隨便你怎麼捏?」

這幾句不肯示弱的話很管用,姓朱的即時改容相謝,「對不起,對不起,李爺!」他說,「我不是敢小看尊駕,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世的,尊駕賣我一個交情,只走一趟,不必多問。怎麼樣?」

「這幾句還像話!不過,」阿狗越覺得話要說得硬些好,「你我素昧平生,還談不到交情。如果要我賣你一個交情,我可又買些什麼呢?」

姓朱的還未答話,竹林中發出暴喝:「頭兒,何必跟他多廢話!帶走就是。」

暴喝未終,姓朱的已轉臉大聲呵斥:「你懂些什麼?江湖的義氣豈可不講?」

竹林中沒有聲音了。姓朱的卻轉臉用期待的眼光看着阿狗,意思是以為阿狗會因為他「講義氣」那句話,便不再迫問買賣的條件,慨然相許,隨他而去。

哪有這樣便宜的事?阿狗心中冷笑,右足往後一退,站了個丁字步,是準備他動武,便好抵擋的意思。

「請吧!」姓朱的說,「時候不早了!我請李爺喝一盅。」

「多謝!」阿狗冷冷地說,腳步依然不動。

「李爺,你聽我的勸,馬上跟我走。」

「你還沒有回答我的話。」

「有話好說。這裏可不是說話的地方!走!走!城裏太白樓,我請你喝酒,再細細告訴你。」

一面說,一面便來拉他的衣服。阿狗是有準備的,不容他近身,便扭腰一閃,同時舉手往下一格。姓朱的猝不及防,為他在手腕上砍了一掌。

這一掌很有些力道,疼得姓朱的只是甩手,臉色當然也非常難看了。

「怎麼?」他問,「你真是敬酒不吃罰酒?」

「只要你說出道理來,我情願吃罰酒。」

這話軟中帶硬,姓朱的無計可施,頓一頓足,不耐煩地說:「好吧!你一定要知道。我就告訴你,是趙大人要找你去問話。」

這當然是指趙文華,阿狗故作不解地問:「哪位趙大人?」

「哪位趙大人?你不想想,在這浙江、南直隸、福建一帶,有幾位官兒,當得起『大人」的稱呼;再想想,還有哪位姓趙的是『大人』?」

「喔,你是說京里來的趙大人,他找我幹什麼?」

「誰知道,你最好當面去問他。」

「我不想跟他見面。」阿狗問道:「你剛才不是說,有幾句話要問我?想來那就是趙大人要問的;既然如此,你就代趙大人問吧!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總算是相當合作的態度。姓朱的意思活動了,但還有一層顧慮,怕他太滑,所答的如果是假話,自己無從分辨。

考慮了一會,覺得有個以實證虛的辦法可用,就自己知道的先問,如果他答得真實不虛,那麼自己不知道的那些事,也可以相信他答得不假。

於是他說:「你是什麼時候離開桐鄉的?」

「今天一早,太陽出來不久。」

「什麼時候到嘉興的?」

「未牌時分。」

「幹什麼?」姓朱的卻又自己加了一句:「是送王翠翹來看心雲老師太?」

「一點不錯。」

「你跟王翠翹是何關係?」

「她是我姐姐。」

「你不是姓李嗎?」

「對!我們是異姓姐弟。」

「怎會有這樣親的情份?」

「這就說來話長了!」阿狗問道:「我姐姐的出身,想來你知道?」

「知道。」

「那你就懂了。好幾年以前,我姐姐在杭州瓦子巷王九媽家,我在那一帶打流,人人欺侮我,唯有我這位姐姐照應我。就這樣結下了同胞手足樣的情份。當然以後還有許多大家在一起的日子,眼前沒有功夫細談,也不必去說它了!」

姓朱的點點頭表示滿意,然後又問:「王翠翹早不出家,為什麼脾氣挑在這個時候出家?」

這話問得有些份量,阿狗心想,說實話恐有未便,編假話更無必要,且隱隱約約答一句,看他懂不懂再說。於是他想了一下答說:「不入空門,便入侯門。」

姓朱的倒懂「侯門」這兩個字,但會錯了意,大為緊張,聲色俱厲地問道:「你怎說趙大人看中了王翠翹?」

阿狗愕然!想一想才知道他弄錯了人,然而這副神態,卻又是欲蓋彌彰,明明不打自招,原來趙文華亦在打王翠翹的主意,這倒是意外的收穫。

這樣想着,又好氣、又好笑,定定神答說:「我並沒有說趙大人。反正不管哪個侯門看中了她,都沒法子了!我姐姐不是帶髮修行。」

姓朱的一驚,「怎麼說?」他問。

「我姐姐真的做尼姑了!」阿狗提高了聲音,摸一摸頭上說:「一根頭髮都沒有了。」

「真的?」

「我騙你幹什麼?你不信,到庵里去看。」

這是假不了的事。姓朱的滿臉懊喪,愣在那裏,半晌開不得口。

阿狗卻頗有快意之感,心知是姓朱的奉趙文華之命,帶着人來圖謀王翠翹,不想遲了一步。由此亦見得王翠翹的祝髮,確是洞燭先機的明智之舉。

「可恨!」姓朱的跳着腳罵,「總有一天,放把火燒了它!」

「你要燒庵?」阿狗好奇地問說,「為什麼?」

姓朱的欲語還休,而終於在詛咒怒罵聲中吐露了真相,原來心雲老師太真箇利害,硬是說一不二地擋住了他不準進門。姓朱的原以為王翠翹就算真的要出家,祝髮也不是一半天的事,不妨等著阿狗,問明底蘊,再作道理;誰知就這頃刻之間,王翠翹已達成了心愿。倘或不是心雲老師太饗以閉門羹,身在庵中,見機行事,哪怕大鬧佛殿,也總能先留得她的一頭青絲下來;明日如何,是另一回事,此行的任務總可以交代了。

了解了真相,阿狗在欣慰之餘,亦不免心驚,看來趙文華為了王翠翹,會不惜任何手段。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趙文華並非不知王翠翹的艷名早播,何以從前輕輕放過,而一旦想到,網羅如此之急?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謎。念頭一動,立即想到這姓朱的很值得利用,於是態度一變,用安慰的口吻說:「朱爺,事已如此,你不必生氣。其實,」他故意遲疑了一下才接下去說:「你早露面倒好了。」

「喔,」姓朱的問,「好什麼?」

「說老實話,我也不願我姐姐落髮。年紀輕輕,有多少福留着她享,倒說去做了尼姑!我心裏也不忍。雖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到底比遁入空門好。既然趙大人有意思,我想——」

「你想!你有什麼想法?」姓朱的急急問道,「且說來聽聽!」

「好!不過,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我剛才不是說了,上城裏太白樓去。」

「那就走!」阿狗自然而然地變得很親熱了,「我作東。」

※※※

太白橋頭,把盞持螯,飲饌之樂,益發有助於他們化敵為友。姓朱的很坦率地表明了他的身分與任務。

他說他叫朱友仁,原來浪蕩無事,有幸結識了趙文華的親信隨從趙忠,被汲引入府,幹些不公不私,亦公亦私的雜差。另外一個名叫劉二,是他私人的夥計。

「這次是趙總管派我出來的,專門來釘你的梢,從桐鄉一直釘到這裏,一路順利,最後出了毛病,很不好交差。」

「這要怪你!」阿狗完全是極熟的老朋友的口吻,「你早露面跟我打交道,我就勸我姐姐不要進庵了。你想,有趙大人那樣一條路子,我放着不走,不是太傻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騙你幹什麼?」

「唉!我不知道。」朱友仁懊喪地想了一回,忽又問道:「不過這話不對啊!你剛才說什麼你姐姐『不入空門,便入侯門』;那不也是一條陞官發財的路子嗎?你又何以不勸勸你姐姐呢?」

「那個侯門不同。第一、遠在京城,我姐姐怕水土不服,說什麼也不肯;第二,那位闊老糟蹋女人是出了名的,我也不忍心推我姐姐入火坑;第三、送我姐姐到京里,中間還隔着幾道手,我也不一定能高攀上。」

「話倒也有點道理。」朱友仁問道:「說了半天,你的那個『侯門』倒是那一家啊?」

「這一家。」阿狗用筷子蘸着酒,在桌上寫了一個「嚴」字。「是他呀!」朱友仁笑了;笑得很詭秘,「真巧!」

「巧?」

「走到一條路上來了!」

原來趙文華亦為嚴世蕃羅致王翠翹!為此一人,莫非嚴世蕃託了胡宗憲,又托趙文華?不會的!阿狗在想,嚴世蕃又不知道王翠翹矢志不從,何必分頭函托。然則,胡、趙二人又何以分頭進行呢?

這個疑團,還得從朱友仁口中去求解答,「你說巧,實在是不巧!」他說,「朱爺,我們不打不成相識,你不能交差,我也很難過。我們先把事情弄清楚,看有什麼辦法,能應付趙總管。」

「你倒很夠朋友。不過,我不懂你要弄清楚什麼事?」

「是這樣的,」阿狗問道:「胡總督那裏有個羅師爺,你知道不知道?」

「不就是在桐鄉的那個羅師爺吧?」

「對,就是他。嚴公子要我姐姐進京,就是他接到胡總督的信來關照的。這樣一件事,嚴公子不必鄭重其事,託了胡大人又托趙大人吧?」

「你的話不對!我聽趙總管說,只託了趙大人。」朱友仁說,「事情大概是這樣,趙大人拿這件事轉託了胡大人——」

趙文華轉託胡宗憲,而胡宗憲當時便有難色、率直答說:王翠翹與一般風塵女子不同,未見得肯就範。三軍可以奪帥,匹夫妻婦不可奪志,此事若果不成,無法強求。

聽這口風,顯然有推諉之意,趙文華當然也知道胡宗憲跟徐海的關係,暗中袒護,事不為奇,因而起悔輕率透露了消息。等胡宗憲一辭去,決定獨行其是,立即交代趙忠,派出朱友仁來偵察,看有什麼方法,可以將王翠翹掌握到手?

聽完這段話,阿狗意識到有個重大發現,胡宗憲還是可以信賴的。只是可以信賴到怎樣的程度,此時沒有功夫去細想,眼前先要為朱友仁划策過關。

轉念又想,事已如此,自己能有什麼好主意?且敷衍他了事。「朱爺,」他說,「你只有一切都推在胡總督身上,說他派人處處給你麻煩。你們只有兩個人,怎麼斗得過堂堂總督大人?趙總管我知道,也是通情達理的人,絕不會怪你。再說,你也到底打聽到了確實消息,身在庵外,能知庵中,也要點本事。說不定趙總管還會誇獎你呢!」

朱友仁聽他說得頭頭是道,細想一想,不能說沒有道理,心裏一放開,話也說得響了,「是啊!」他自己振振有詞地說:「人家在落髮做尼姑,莫非我奔上去搶人家的剪刀?這件事,我沒有啥責任好擔的。」

也就因為如此,朱友仁對阿狗越覺得投機。他的酒量很好,而嘉興螃蟹的肥美,又是名聞遐邇,益助酒興,彼此快啖豪飲健談,直吃到太白樓燈火悄然,上了排門,夥計三催四請,方始結束。

「李老弟,」朱友仁大著舌頭跌跌沖沖地只推阿狗,「你不要跟我搶付帳,今天吃我的!你要搶付帳,你是忘八蛋。」

「好,好!」阿狗唯有順他的意,「我不搶。」

「搶也沒有用!這家太白樓敢收你的錢,我明天就放火燒了它!」朱友仁又大聲吩咐,「你們的螃蟹再替我扎一串,我要帶回去。帶回去給吳四這個王八蛋吃。」

一聽「吳四」二字,薄醉的阿狗,頓覺耳聰目明,精神一振。轉念一想,又不免泄氣;哪會這麼巧,他口中的吳四,就會是作為陳東部下的吳四?

話雖如此,不問個明白,到底不肯死心。暗暗盤算,有了計較;皺着眉將劉二悄悄拉到一邊說道:「劉二哥,你們住在哪裏?」

「我住在老朱那裏。遠得很呢!」

「你看他,醉得像一團泥一樣,怎麼回去?遇着查夜的官兒,他再說兩句醉話,麻煩就大了。我看附近找家客棧,將就住一夜,明天再回去。你看好不好?」

「好倒是好。就怕他發酒瘋,弄不服貼,我們就一夜不要睡了。」

「這,包在我身上,有法子治他。」阿狗低聲笑着說:「叫客棧里弄個騷貨來,包他服貼。我告訴你一個秘訣,治酒鬼只要一個字!」

「哪個字?」

「劉二哥,你跟我裝傻?你還不懂,就是酒字下面那個字。」

說着又笑又推劉二,是自覺很得意好笑的輕佻樣子。笑停了,又附着他的耳朵說:「我們一人也弄一個,出出火!我請你。」

就這片刻,便將劉二收服了。兩人扶著一路高唱「海鹽腔」的朱友仁,找到一家終夜不關大門的客棧,闢室召妓;先安頓好了朱友仁,商量再作長夜之飲。

「我的酒還不大夠。現成有蟹在這裏,我們一面吃酒一面等。你看好不好?」

「哪有不好之理?都隨你!」

正說着,夥計又找來兩個土娼。阿狗一看便說「不好」,揮之使去,另外再找!其實,他是有話要問劉二,不願有第三者在旁邊。

「剛才老朱說的吳四,又請人家吃蟹,又罵人家王八蛋,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醉了喜歡罵人,『王八蛋』不離口的。」劉二答說,「吳四是趙總管交代下來,叫他照應的。」

「照應?」阿狗緊接着問,「為啥要照應?照應點啥?」

「我不大清楚。」劉二搖搖頭,「聽說是逃犯,不能出頭露面,所以叫老朱照應。」

這有點象了!阿狗定神細想了一會,記起吳四相貌的特徵,便即按著嘴唇左上方問道:「這個人,可是這裏有一粒大痣,痣上有一撮毛?」

「是啊!」劉二驚奇地問說,「你認識吳四?」

「豈止認識?我吃過他的大苦頭。」阿狗用關切忠告的口吻說:「劉二哥,你可要當心他!吳四這個人陰險得很,專門做出賣朋友的事。」

「我不理他的!這個人的架子很大,沒有一個人喜歡他。」

「是啊!他向來象陰溝里的石頭又臭又硬。我就不懂趙總管怎麼會認識這種人?」

「你倒不要小看他!不理趙總管,聽說趙大人還找他去問過話呢!」

這是極重要的一個透露,可惜不能再往下追問。因為店家又找了個流起來,嫣視媚行,極其妖冶,劉二一見眼就直了。如果他不知趣還要問東問西,劉二決不會有心思跟他談,徒惹厭煩,變成「為德不卒」,可就太不聰明了。

這樣一想,便笑笑起身,「劉二哥,」他說,「這個不錯!我不耽誤你功夫。」

「那麼,你呢?」

「我就算了。提起吳四,掃我的興。」

「那不好意思——。」

「沒有什麼!」阿狗搶著截斷他的話,表現得很慷慨地,「今晚上的一切花費,都歸我跟店家算,你們就不必管了。」

說完就走,要店家找了個小單間獨宿。通宵不寐,心裏翻來覆去的一個念頭,趙文華為什麼要找吳四,吳四跟他又說了些什麼?

直到天色將曙時,方始想通。要問吳四跟趙文華說些什麼,先要問吳四知道些什麼?吳四所知道,而又為趙文華所想知道的,無非是近時以來,桐鄉的一切情形。想到徐海由平湖「脫逃」回桐鄉時,行跡曾落入吳四眼中一事,阿狗驚出一身冷汗,連床上都躺不住了。

披衣起床,等將房門一開,霜風氣面,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可是昏昏沉沉的頭腦,卻是清醒得多了。坐在走廊上靜靜思索,只覺得這些日子來的所見所聞,以及親身參與的種種行動,波詭雲譎之中,隱藏着種種疑問,內心頗覺不安。「可以去問他!」阿狗想到一個人,不覺脫口自語,「對!去問他!」

於是,他也不驚動還在圓襄王之夢的朱友仁和劉二,跟店家結了帳,悄悄出門,直奔總督行轅,求見胡宗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草莽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草莽英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