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01

我轉動着手裏的鑰匙,快步走向Cat的紅色POLO,今天下午妮可安排我跟線人見面。她因為中午要在黃埔那邊請客戶吃飯,趕不及回來接我,就約好下午直接在線人工作附近的浮水印咖啡廳會合。

我中午去找Cat吃飯,順便問她借了車。

飯間,Cat又一次提到了那晚的艷遇事件,一再強調那絕對是她的第一次。

我依然不置可否地笑笑:"你不用跟我解釋。"

Cat大急,開始賭咒發誓。

我悠然地吃着飯後甜品。

"我說Cat,這家西餐的芒果布丁味道還真不錯哦,你也來一份吧。"

Cat氣鼓鼓地瞪着我看了足足十秒鐘,欲要發作,卻終究無可奈何地泄了氣,悻悻地說:"我也不是那麼隨便的人。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說的都是真的。"

我笑眯眯地看着她:"當然當然。肯定是真的。不過,你真的不用跟我解釋。"

我沒有再抬眼看Cat的表情,心裏面早已經笑得喘不過氣來。

跟線人詳談后,我和妮可都有了吃重的感覺,因為情況不出我所料,這個單子的難度非常高。

據線人的描述,江川集團計劃在兩年內成立在華投資機構,專註於國內金融和IT業的投資項目。如此一來,這個負責籌建大中華區投資機構的首席代表則必須要非常熟悉金融和IT業,且必須有非常好的政府公關能力及社會人脈。

依我這些天來對手頭資源的篩選及和一些業內人士的交流所得,目前國內金融投資和IT投資的專家都不乏其人,但兩者兼有的卻是鳳毛麟角,至少我現在還沒有把握能找到。

江川集團要找的這個職位難度如此之高,他們對這個職位的真實想法和具體要求是怎麼樣?是否有折中的考慮?

所有的問題都在與江川集團的第一次會談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02

會談約在江川集團廣州機構的Office。

坐在中信48樓向下望去,一切都變得十分不真實。

天氣有些陰霾,淡黑色的雲霧繚繞着不肯消散,我的心情頗為忐忑,覺得整件事情的難度似乎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得多。

我甚至在一瞬間懷疑自己為什麼要來做這麼愚蠢的事,到底是為了完成Quota?為了那數目誘人的Commision?還是為了自己能夠繼續上升的階梯?甚至可能只是為了藉此能夠化解與妮可之間那些不必要的誤會?

想到這裏,我忍不住回頭看看坐在我身邊的妮可。

她倒是氣定神閑,悠然地翻閱著會客室里的雜誌,看到我的樣子,她笑了笑,屈肘做了個加油的手勢。

我無奈地苦笑了一下,下定決心聽天由命,不再杞人憂天。

這個單子實在太大,大到我可以害怕,也大到我大可不必害怕。因為我們拿不下這個單子的可能性至少在80%以上,而拿到這個單子的可能性連5%都不會超過。

那還有15%去了哪裏?

哈!天知道!

我正胡思亂想着的時候,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我和妮可起身致意,這位就是我們今天前來拜訪的主角,江川集團大中華區廣州機構的社長——岩井森。

岩井先生很有禮貌地跟我們寒暄,意外的是他說得一口頗為流利的中文。

禮貌起見,我也用日文向他致以了問候。

我看到岩井眼中流露了一絲親切,而妮可則大為詫異。

我中學讀的是外語學校,學了六年的日語,正因為日文成績太好才被保送到大學讀英語。不客氣地說,我的日文程度遠比大學日語系的許多人要好。

畢業之後,出於某種不言而喻的原因,我拒絕了不少日資企業拋出的橄欖枝,選擇了用英語謀生。

老實說,今天我會跟妮可來到這裏參加這次會談,我最大的勇氣和微弱的信心僅僅是我那可以引以為傲的日語水平而已。

這麼大的商業會談被我如此兒戲對待,實在有些荒唐可笑!

噢,Stop!我又走神了!

會談的氛圍由於這個意外的開始而變得十分愉快。但談話的內容卻徹底打破了我們僅存的僥倖和幻想。

江川集團在日本乃至在東南亞地區都是最具影響力和實力的金融機構,旗下擁有銀行、證券機構、投資機構、貿易機構和IT研發機構等多種企業群。

據岩井先生所描述,早在三年前,江川集團就有意在中國地區投資金融方向的IT行業,並且已經看準了合作夥伴,令人遺憾的是在合作即將啟動時遭遇了中國IT行業最寒冷的一個冬天,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但是江川集團並沒就此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相反的是他們考慮要建立在華的投資機構,專門負責對相關金融類IT企業的投資和管理。

目前該機構的掌舵人成為整個項目進度最大的障礙。眼下尋人之事正秘而不宣地進行着,江川集團的北京機構、上海機構、廣州機構都在自己所轄區域範圍內低調地與圈內知名的獵頭公司做着接觸和嘗試,即使如此低調的情況下,目前僅在廣東地區也已經有八家獵頭公司進入了實質性接觸的範圍。

這個數字令我和妮可都不禁瞠目。

"老實說,我不認為我們在這個項目里有什麼機會。"出門后一上車,我就忍不住嘟囔起來。

妮可沒有接我的話,皺着眉,若有所思的樣子。

儘管傭金的數字不停地在我心裏面激蕩著,但是我的理性並沒有因此喪失,反而更加清醒。

妮可淡淡一笑:"沒試過怎麼知道?以我的出身和學歷,這些年如果不靠着自己努力,如何能在這個圈子裏執生(生存)啊?"說完若有所思,目光遊離。

我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太多過往,這裏面怕是辛酸遠遠多過快樂。

"Yoyo,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難不成你也相信在職場有什麼所謂的職業生涯指導?你覺得公司或者那個變態老女人會幫助你、扶持你?你一路成長,她能得到什麼?威脅?"她冷笑。

拍了拍方向盤,她從手包里拿出一包煙,抽出一支遞給我,我搖頭。她自顧自點上,煙霧淡淡地繚繞開。

"Yoyo,也許你的專業水準比我要高,但是你的職場經驗可能還淺。相處下來,我覺得你跟麗莎完全不是一類人,才會拉你一起做這單Case。當然,你也不必感激我,我也是相信你能幫到我。"頓了一下,她將抽了一半的煙掐滅,"這單做成了,錢自然賺得到,公司也會對你刮目相看。不過,這件事還是得防著麗莎一點。她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妮可一踩油門,車飛馳而出,我忐忑的心似乎一下子被甩出去很遠:激蕩也有不安。

經過這一次的溝通,我對整個Case的了解更加具體和清晰,雖然對方也明確表示目前有多家獵頭公司在競爭,我們的勝算實在不高。但是我也被妮可的一番話激起了鬥志,覺得無論最終成功與否,也可以藉由這個Case,好好地梳理整合一下我在Finance方面的資源,權當一次個人職業生涯的盤點。

我做了一份詳細的項目計劃書,裏面有我對江川集團的了解,對這次職位的分析,還有具體操作的想法和流程,以及每個流程所需的時間。

同時,我也開始陸續聯繫一些潛在的Candidates,進行篩選,這些都是為下一次和江川集團的溝通而做的準備。

03

周一例會。會議室里一片陰鬱的氣氛。

上周幾個Team都出了些狀況。首先是Twins手頭的一個18萬的Case被別的獵頭公司撬飛了。蘇珊操作的一個供應鏈管理經理(SupplyChainManagerforAsia)的單由於Candidate個人問題拒絕了Offer(聘書),眼看到手的十幾萬泡了湯。

我這邊卻是荒唐加無奈,給那家全球著名的口香糖企業找的財務主管(FinancialOfficer)及應付賬款會計(SeniorAccountant-AP)有幾個Candidates本已順利過關,只等體檢合格就出Offer,不料竟驗出一個小三陽和兩個帶菌者,Team業績一下子比預算中少了14萬多。還弄得我們人心惶惶,跑去打加強疫苗。推薦給東門子的成本會計主管雖然順利通過了面試,但加上離職交接期他起碼要到下月下旬才能入職,無法解決燃眉之急。

麗莎陰著臉在聽妮可的Report,臉色比墨汁還黑,眼神陰鷙不定。

我知道她此時已沒有心思聽妮可說些什麼了,妮可那邊的情況並沒有多大起伏,全部門只有琳達那組達到上周預計的業績並有些許盈餘,但與損失的差額相比也差之甚遠。

本周已是本季最後一周,之前兩月全部門的業績良好,這個月是衝刺階段,按麗莎原來讓我們上報仔細預算的量是超額完成季度指標的。現在突然橫生枝節,保守估計已比原來Count好的數字少了40多萬。不但沒有超額,反而遠遠不夠。

麗莎常常標榜她坐在這個位子上就是為了給我們創造更好的平台和資源,她只拿一份固定薪酬加年終的獎金。其實大家在獵頭這一行打滾了這麼些年,心裏都清楚,作為外資企業的獵頭部負責人,麗莎不可能沒有Commission,而且她是以全部門的Performance為基點。按照慣例,她的提成點一般會在3%~6%之間,具體操作可能各公司會有差別。

像我們公司,除了年度考核指標的獎罰外,還細分了很多月份、季度的考核獎金。麗莎的提成點數根據我們部門每個月度和季度的達標與否來調整,也就是說,如果達標的話她的提成點就高,不達標則低。

講到這裏,你大概已經明白為什麼這個女人每次例會都會拿着計算器,巴巴地給我們Count數並像趕豬一樣轟我們朝前跑。

一切源自利益。

我不知道麗莎究竟有沒有想過她在別人心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很多時候她的自私貪婪其實都表現得非常赤裸,哪怕她有再堂皇的語言修飾,也可能只有她自己才認為表演得天衣無縫。

這種與生俱來的貪婪本性經常讓她做出一些可笑又可恨的行為。

比如每隔一段時間你都會看到她突然全身上下包裝一新,一連數日絕不重複,臉上的眼影色彩也開始繽紛,你就會知道,她一定是剛領了一筆從我們的辛勤勞動中榨取的豐厚的獎金。

又比如她經常標榜自己她是如何地頂住了所有的壓力,給我們爭取了諸如月度達標獎,月度最高業績團隊獎,最佳個人業績獎等獎勵機制。彷彿她就是現代女版的焦裕祿,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每當出現部門業績比預期低的時候,她就會罔顧我們的利益,隨意讓我們把該歸入下月的業績上挪,去補足總數。

04

"這樣吧,"麗莎又在噼里啪啦地按着她的計算器,"琳達你把東門子的10萬挪到這個月,Yoyo也把你BCH的FinancialController(財務總監或財政監察官)挪上來。我們必須保證這一季的Quota任務額,不能讓培訓部爬了頭。"她頭也不抬地對我和琳達發出這樣的命令。

我和琳達迅速交換了一個"果然"的眼神。大家都明白,除了這一招,她還會有什麼辦法?

獵頭Case的操作需要一定周期,一般情況下,從接觸JD到成功推薦人才獲得客戶錄入確認,大概需要四周到六周的時間。第一周做目標篩選及初步接觸,第二周做面試和評估,第三周推薦到客戶那裏進行面試,第四周接收應聘和招聘雙方信息反饋及待遇Argument(討論),第五周做背景調查和雙方意向最終確認,出Offer。根據客戶要求可能對人才進行兩次及以上的面試,這樣的話後續的流程就依次往後推。雙方調定意向出了Offer后,人才一般會有半月到一個半月不等的離職期。

所以一般來說這個月操作的單即使進展順利,也要根據客戶的內部程序及人才的離職時間來確定入職日期,可能是當月,也可能是下月,甚至下下月。

基本上,我們算業績也是以人才入職時間為標準。麗莎提到的BCH的財務總監,候選人收到Offer之後需要一個月離職交接期,也就是下月才能入職,這單的業績理所當然算入下月Quota。

我的組這個月雖然少了14萬,可完成的業績依然是達標的。但是下個月就不一樣了,因為是淡季,如果把財務總監的16萬多挪上來,恐怕我們組下月指標岌岌可危。琳達那邊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情況。這樣一來,我們都還拿什麼去評所謂的月度達標獎,更別說什麼最佳業績。

這就是我們這位"焦裕祿"的偉大情操。

就在我心中冷笑不已的時候,妮可突然施施然開口:"最近我和Yoyo在談一個Case,獵頭費會收到20萬以上。"

麗莎的眼神迅速閃過一絲興奮,可又馬上暗淡下來:"這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你們都要去BD點大單回來,重要的是出成績!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年度的Quota可是1000萬,現在還差得遠。"

"哦,我忘了說,這20萬是按美金算的。"妮可不緊不慢地加了一句。

我看到麗莎的瞳孔瞬間放大了一倍,脫口而出:"美金?我沒聽錯吧?是什麼Case?"

其他人也都神色緊張起來,幾道目光偷偷放在我和妮可身上。

"你沒有聽錯,當然是美金。"妮可輕抬下巴,嘴角一絲嗤笑。

麗莎被她這麼一戧,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說些什麼,只見她臉上的雀斑抽動了兩下,從被美金刺激的失態中回過神來,馬上把矛頭指向了我:"什麼Case,我怎麼沒聽你提過,Yoyo?"

她的眼神強制着急切的慾望,又似乎在質問我什麼時候變得和妮可這麼好?!

果然殺將過來也。

我心中一嘆,從妮可一開口我就知道,事情開始變得有趣。

"是金融投資方面的職位,對方公司極為慎重。"

我坦然地迎著麗莎的目光,語氣平靜:"妮可得到的內部消息,而金融方面我相對熟悉一點,就一起去談了談,具體的情況,你來說?"我詢問地看向妮可。

妮可聳聳肩,努了努嘴:"你說就行了。"

皮球又踢了回來。

妮可這傢伙今天是鐵了心要將麗莎一軍,連捎上我這顆棋子。

我頭痛起來,可轉念一想,君子坦蕩蕩,有什麼好怕的,也罷,本小姐見招拆招便是。

"日本最大的私人財團江川集團要找一個投資專家作為大中華區的操盤手,敏感度極高,他們也非常重視。有多家同行在競爭,我們進行了初步的溝通已進入下一輪。目前我們正在作準備,沒有接下來前也不敢太聲張。"

麗莎表情複雜地聽着,目光不經意地掃了妮可一眼然後落在我身上:"也就是說你們還沒真正談下來,這20萬美金也還不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把握倒是有的,經過前面的溝通,對方對我們有一定認可,如果談成的話,對方願意先付三成的訂金。"

我故意把話往數字上引,如果眼睛能顯示符號,麗莎此刻的眼睛裏絕對會是兩個大大的¥。

我知道她心裏一定在快速地換算著三成的訂金是多少人民幣,而她又能從中提到多少錢。

妮可摸了摸下巴,偷偷給我比了個大拇指的手勢,眼裏儘是得意之色。

我心裏翻了個白眼,打份工而已,累死累活還要應付政治鬥爭,我這是何苦來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九晚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朝九晚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