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銀泰系出世偷心寧波華聯,沈國軍瞞天過海香港上市

第二回:銀泰系出世偷心寧波華聯,沈國軍瞞天過海香港上市

(1)

寧波華聯(600683.sh)手握募集資金,打造承載太多夢想的2號樓,卻把公司推進了沼澤。

沈國軍引領銀泰系公司低調出場,52歲的王家興辭去了寧波華聯的全部職務,掛印而去。8年的上市公司職業經理為王家興留下的只有遺憾。

2號樓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沈國軍究竟有何魔力?寧波華聯的百貨業非但沒有做強,卻讓沈國軍偷走了"百貨心"。

沈國軍正欲打造戰艦,境外"紅籌上市",不想突然遭遇"禁令",一場"瞞天過海"的遊戲慢慢拉開帷幕

2005年12月19日,隨着工人將最後一根鋼樑準確調裝到位,號稱北京第一高樓的北京銀泰中心中央主樓主體結構實現封頂。

北京銀泰中心是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銀泰)聯袂國際著名酒店領導者凱悅集團及全球著名投資機構美林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大型綜合建築,位於建國門外大街2號,東三環國貿橋西南角,CBD中央商務區核心地帶,與國貿遙相呼應。經國務院批准已連續四年被列為北京市六十項重大工程之一。北京銀泰中心自2003年9月10日破土動工,佔地面積31,30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0,000平方米,中央主樓建成后高達249.9米,成為目前北京已封頂建築的第一高度。

中國銀泰正是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的銀泰系的核心公司,領軍人物沈國軍堪稱資本市場大鱷。

沈國軍,1986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之後進入建設銀行舟山市分行工作,曾任辦公室副主任;1989年開始擔任建行系統一個下屬企業舟山市建設開發總公司的總經理,開始涉足地產。

1992年,建設銀行總行募集40多家分行的資金設立了海南銀泰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海南銀泰),定位於實業投資和地產開發,沈國軍被派往海南銀泰出任副總經理。在海南這所"富豪學校"里歷經4年的磨礪,離開海南時的沈國軍已經是要"做大事"的人了。

1997年,海南銀泰聯合中大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昊宇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家股東出資設立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銀泰),註冊資本1億元。沈國軍任董事長兼總裁。股東之中,民營為主體,除了海南銀泰(持股20%)歸屬建行系統外,其他股東與建行無關。

中國銀泰從此成為沈國軍縱橫資本市場的旗艦公司。

2002年,沈國軍以其控股75%的北京國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國俊)出面收購了海南銀泰持有的股份。中國銀泰從此脫離了建設銀行體系,隨後,其他股東也先後退出。沈國軍成功完成MBO(管理層收購),控股了中國銀泰,而中國銀泰的註冊資本也從1億增至3億元。

細從頭數寧波華聯2號惹禍無奈甩包袱

寧波華聯(600683.sh),現在股票簡稱:銀泰股份。公司前身是寧波市五金交電化工採購供應站,創建於五十年代,隸屬於寧波市商業局。1989年6月組建企業集團,改名為寧波市五金交電化工(集團)公司。1992年7月,以寧波市五金交電化工(集團)公司為主體,與交通銀行寧波分行、中國工商銀行寧波市信託投資公司等6家共同發起,並定向募集股份,成立寧波華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五金交電化工(集團)公司資產形成的股份定性為國家股,其他6家機構的股份定性為法人股。

在寧波市商業繁華地段東渡路,坐落着一座高22層、建築面積37145平方米的大型建築,這就是當時作為公司主要資產的華聯大廈(1號樓)。而其他分散的商業網點3000多平方米,下屬企業近20家。

這一年,44歲的王家興先生出任公司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出任法人代表。同時,他還兼任寧波華聯大廈的總經理。

1993年9月,寧波華聯首次公開發行,發行價格6.50元/股,募集資金1.65億元。10月25日,正式開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當日以11.00元開盤,收盤至11.60元。當時,公司總股本9600萬元,其中:國家股2524萬元,佔總股本的26.29%。

1994年10月,公司實施了配股方案,即10配3股。

公司1993年首次發行與1994年配股先後籌集資金2.5億元,根據招股說明書,將主要用於建設寧波華聯2號樓。該工程位於寧波市華聯大廈(1號樓)的西側,佔地面積158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約11萬元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華聯二號樓的功能為商品購物中心、文化娛樂中心、飲食服務中心和寫字樓等。工程預計1996年底前竣工,建成后將與現在的華聯大廈連為一體,形成華聯商城。

隨後,寧波華聯在北京、深圳等地開設了分支機構,同時還向房地產、旅遊汽車出租等行業拓展。在上市后的1993年、1994年、1995年的3份年度報告中,寧波華聯交了一份馬馬虎虎的成績單,每股收益分別為0.34元、0.27元、0.27元。

1996年,公司主營業務增長乏力,業績急轉直下,每股收益降至0.1元。這一年,王家興先生職務前的"副"字被抹掉,出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擔任法人代表。這一年恰是王家興的本命年,職位的問頂,並未給他職業生涯帶來輝煌。

1997年,公司經營繼續惡化,每股收益僅0.02元。而恰在此時,屋漏偏逢連陰雨,當初預計全面竣工的華聯2號樓卻患了"資金饑渴症",投資遠超出預算,公司四處籌款,項目遲遲不能竣工。

1998年底華聯2號樓終於全面建成,可累計投資額6.83億元,幾乎超出預算一倍。大樓建成后,投資者以為就此可以鬆口氣了,然而市場形勢與1993年比已大相徑庭,尤其是2號樓的寫字樓部分,空置率一直居高不下。2號樓的投入使用,不但未使公司獲得理想收益,反而為公司帶來較重的負擔。大樓的使用攤銷費用和應計利息等項支出急劇增加,吞噬著公司本就捉襟見肘的利潤。當年招股書中描繪的僅此項目"可新增利潤約3750萬元",如今成了泡影。1998年,公司出現了上市后的首次虧損,僅華聯2號樓的利息、水電等項支出就比97年增加2076萬元,這也是98年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9年寧波華聯經營更加困難,各項費用支出大幅度增加,僅華聯2號樓的財務費用一項就增支3166.45萬元。為扭轉局面,寧波華聯實施了實施了規模空前的"甩包袱"行動。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僅此一項就達1.45億元(其中華聯2號樓約計提1.1億元的準備)。同時從10月開始,對附屬的9家企業實施關停或改制措施,從住宿飲食等非主營行業中退出。1999年度寧波華聯巨額虧損,每股收益創紀錄地達到-1.55元/股。

"甩包袱"行動的實施,正在暗示一個重要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2)

華聯重組銀泰出世

二級市場上,寧波華聯的股價在1996年牛市中曾摸高至16.7元,在1997年敗像顯露,大盤在喜迎香港回歸中屢創新高,寧波華聯卻從14.15元快速下跌,之後的3年一直在6-9元區間震蕩。連續3年的沉寂了讓投資者逐漸遺忘了寧波華聯,即使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寧波華聯表現也平平。2000年1月28日,兔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這一天寧波華聯最低跌至5.68元。

歷史註定,寧波華聯是不會寂寞的,一個資本大顎在股海中尋覓獵物,最後把他的眼光鎖定了寧波華聯。

2月14日,龍年第一個交易日,寧波華聯跳空高開,收盤至漲停,接下來的兩天連續漲停報收。寧波華聯要"龍抬頭"了。接下來,坊間開始傳聞,寧波華聯要實施重組了。

4月12日,公告1999年巨額虧損后,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寧波華聯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股票簡稱改為"ST甬華聯"。股票報價的日漲跌限制由10%恢復為5%。

戴帽"ST"並不能阻止重組的步伐。5月22日,消息被證實了,中國銀泰與寧波市國有資產管理局草簽協議,收購寧波華聯的國家股4265.56萬股(佔總股份的21.41%)。6月16日,雙方簽署正式協議,而到8月22日,收購協議已獲財政部批准了。

收購過程出奇順利,幾乎是一路綠燈,其間僅僅是根據財政部的意見,把協議中原定的0.96元/股的價格提高至1.01元/股,合計4308萬元,其他再無波折。

資本大顎沈國軍的首次登場多少顯得有些平淡,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過程,然而這以後的故事將彌補這一缺憾。

2000年10月24日,寧波華聯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董事會名額由11人縮減為7人,以沈國軍為首的4名銀泰系人士順利進入董事會,沈國軍正式出任董事長。

這一天,52歲的王家興辭去了寧波華聯的全部職務,掛印而去。8年的上市公司董事長生涯留給他的回憶並不美好。而在他身後的是已經虧損2年半風雨飄搖的公司。

這年,沈國軍38歲。

2000年8月5日,寧波華聯公佈中期報告,每股凈資產僅0.95元,中期虧損0.05元。根據中國證監會發佈的《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凡屬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證交所將暫停其上市。沈國軍上任后,最棘手的事就是在年底前如何實現公司扭虧。

從該股的走勢上看,股價由年初上漲到最高點,股價實現翻番,隨後該股小幅調整后,在以10元為中軸的箱體內整理時間達三個月。投資者在等待。

2001年4月11日,結果揭曉,寧波華聯2000年度實現凈利潤683.96萬元,涉險過關。細細分析,不難發現,公司2000年主營業務收入仍在繼續萎縮,較上年降低9.9%,實現毛利僅523.52萬元。而公司三費仍然較高,致使營業利潤虧損難改。扭虧的關鍵在於非經常性損益的支持,其中處置不動產收益就高達1885.64萬元,為當年利潤總額的2.9倍;拆遷賠償收益352.46萬元。而投資收益也較上年增加676.17萬元,對當年利潤的貢獻也不可小視。

更幸運的是,2000年12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訴寧波華聯為寧波天地集團向原告貸款提供擔保承擔連帶責任一案,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原告上述訴訟請求。而寧波華聯在1999年對此事項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現在卻解除了擔保責任,僅此一項為公司沖回資產2,360萬元。這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2001年4月17日,公司摘掉"st",撤銷特別處理,股票簡稱恢復為"寧波華聯",股票報價的日漲跌限制由5%恢復為10%。

(3)

敗也蕭何,成也蕭何

2002年11月26日,這一天起,寧波華聯的股票簡稱更改為"銀泰股份"。

在這一年的年末,公司先後斥資從中國銀泰手中收購了北京銀泰置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原名為:北京國中汽車大廈)30%的股權和銀泰雍和房地產公司20%的股權。這是銀泰股份業務重組的關鍵一步。雖然在上述兩家公司中,銀泰股份均屬參股地位,但收購本身標誌着銀泰股份將逐步轉向地產業。

2003年度,收購的兩家公司並未產生較大收益。倒是收購行動本身,讓沈國軍從上市公司套取了大量現金,當初收購國家股支付的4308萬元早已收回。

2001、2002、2003年度,是寧波華聯風平浪靜的三年,在銀泰入主前就一直從事的零售業和外貿仍佔據主營業務利潤的約90%。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在2003年結束的時候,寧波華聯終於把1999年"甩包袱"中形成的巨額未分配利潤負數填平,也就是說,公司恢復分紅能力了。

2004年度,一個變化悄悄發生了。零售業和外貿仍佔據主營業務利潤的比例滑落到75%以下,而房地產業收入異軍突起,佔據主營業務利潤的14%。

造成這一重大改變的原因是"華聯2號樓"寫字樓項目對外銷售1.4萬平方米,占該項目可銷面積的38.89%,實現銷售收入1.28億元,凈利潤4283.57萬元。隨着銷售的實現,轉回1999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687.77萬元。僅此兩項,為上市公司增加利潤近6000萬。

這離華聯2號樓竣工的日子已經過去5年多,離1993年上市募集資金籌建華聯2號樓、許諾良好投資回報的日子已經過去10年。

同時,北京銀泰置地開發的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的商住樓"泰悅豪庭"實現銷售,為銀泰股份錦上添花,貢獻投資收益2333萬元。公司業績也達到了上市以來的最好水平,每股收益0.44元。

這一年,寧波華聯的投資人拿到了久違了10年的現金紅利,每10股派1元。這離王家興掛印而去的日子也過去了4年,他沒有能等到這一天。

中國銀泰收購寧波華聯后,市場期待沈國軍能注入優質的百貨零售業資產,然而大規模資產重組一直未出現,倒是"華聯2號樓"這個雪藏的"寶貝"發光了。

那麼,沈國軍到底有沒有優質的百貨零售業資產呢?

(4)

銀泰百貨帝國,武林店一枝獨秀

銀泰系的百貨業以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稱:"浙江銀泰")為旗艦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這一年,浙江銀泰投資4億元在杭州的武林門商圈買地建大廈,將裙樓部分辟出開百貨店。這家於1998年開業的百貨店就是後來支撐著銀泰系百貨業大部分銷售業績的"杭州武林店"。

杭州武林店開業后,沈國軍聘請了一位來自太平洋百貨的台灣經理,但不久就"散夥"。隨後,來自競爭對手杭州大廈的職業經理人厲玲加盟銀泰。當時,厲玲由於將杭州大廈的百貨業績做到全杭州第一,也是全國贏利最高的商場,已經小有名氣。

在厲玲的引領下,杭州武林店將目標顧客鎖定年輕人、新型家庭成員,以時尚流行的風格來與周圍百貨店錯位。杭州武林店從名不見經傳到迅速崛起於杭州繁華的武林門廣場商圈,甚至超過一直引領風潮的杭州百貨大樓。

厲玲於2004年激流勇退,離開銀泰。而截止她離開前的2003年底,杭州武林店的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達到10.536億(資料引自銀泰系子公司2007年在香港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

在一本暢銷書《杭州美女地圖》中,杭州武林店被列為最容易碰到美女的地點之一。在杭州人眼裏,杭州銀泰百貨不僅是一家百貨店,它還是年輕人相約跳街舞的定點場所,很多年輕女孩捕捉時尚信息、男孩子回憶初次約會的神聖領地。

遺憾的是,除了杭州武林店,銀泰系的百貨產業並非像沈國軍後來描述的那樣美好。2005年之前,銀泰在全國投資了多個百貨店,皆以草草收場告終。

1998年11月26日開業的瀋陽銀泰百貨,座落於沈城商業鬧市——皇姑區長江街,投資3億元,營業面積近5萬平方米,是集百貨、量販店超市、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購物及服務中心。到了2002年,因經營慘淡被停業,后被北京百盛收歸旗下。

2002年,看着日益成長的杭州武林,銀泰開始為自己的管理模式"陶醉"。這年9月,浙江銀泰宣佈以輸出管理模式的方法接管了經營不善杭州利星購物廣場。可是所謂的輸出管理並非靈丹妙藥,到了2004年9月,浙江銀泰悄然退出。

2002年,沈國軍起用了另一位經理人太平洋百貨前老總朱海翔,與厲玲固守浙江風格不同的是,朱海翔要全國擴張。在他的主張下,銀泰走向大連和重慶。

自2003年10月20日開業的銀泰百貨大連店在大連發展的也不理想,在開業8個月後就進行了所謂"脫胎換骨"的全面調整。經過數月閉店后,於當年的12月18日重新開業。不過,調整之後的銀泰百貨仍未達到理想狀態,日均十餘萬的銷售額入不敷出。2005年2月,銀泰百貨將其持有的大連銀泰百貨有限公司60%的權益,賣給了大商股份(600694)。"銀泰百貨全場騰空清倉告別大連"的促銷宣傳攪得滿城沸沸揚揚。

重慶銀泰雲鼎百貨於2003年12月開業,由中國銀泰與重慶恆通雲鼎房產公司共同投資開辦。重慶銀泰雖然地處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商圈,但地段不佳、人氣不旺是自開業以後一直困擾的問題。近年來,解放碑周邊大型百貨賣場越開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到了2006年8月,索性清盤,改行做娛樂休閑廣場了。

朱海翔時運不濟,沈國軍對其業績不滿。雙方合作於2003年底終止。

送走兩位經理人後,沈國軍大膽起用了一個當時行業內還相當陌生的人物周明海進入了銀泰系,這位杭州波導、普天首信的原高層是個管理學博士,先前從事的通訊產業似乎與百貨相去甚遠。

周明海加盟后,開始尋求國際資本支持,要把銀泰的百貨業推上一個更高的台階。

銀泰的百貨業務"冰火兩重天",僅杭州武林店一枝獨秀,儘管如此,沈國軍憑藉其在地產行業的實力,於2005年登上"胡潤百富榜",名列第66位。

(5)

銀泰強心,華平入股銀泰偷心,華聯轉型

從2003年,坊間便流傳美國最大的私募投資基金——華平基金(WarburgPincusFunds)將以9,000萬美金投資浙江銀泰,傳聞一直持續一年多。直到2005年9月,這一說法終於有了下文。2005年10月,根據中國商務部批複,浙江銀泰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BVI(英屬維京群島)公司北山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山控股)以人民幣1億元增資,摺合持股40%。浙江銀泰資本金由1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億元人民幣,銀泰系公司合計持有60%。

北山控股是華平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將以收購股權、增資、可換股債券等方式先後累計向銀泰系公司注資8600萬美金(6.719億港幣)。華平基金在談判中已經明確指出,"浙江銀泰的產業必須非常單一,集中在百貨業。"

2005年11月16日,杭州武林店單日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8200萬元,從而創造了全國單一百貨店單日最高銷售紀錄。

有了華平基金的資金支持,銀泰系公司於2005年4月潛入武漢,6個月後打響了鄂武商(000501.SZ)收購戰的第一槍。而9月份銀泰系對百大集團的收購戰已經拉開。欲知戰事詳情,請參看本書《第14回沈國軍杭州城下陳兵佈陣,銀泰系請外援苦戰西子聯合》和《第15回銀泰西征鄂武商蜜月短暫,夥伴反目國資委反戈一擊》。

"我們進行的是市場化併購",沈國軍稱。

"資金不是問題。"浙江銀泰總裁周明海稱,"全流通給我們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沈國軍認為,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國際百貨巨頭就會紛紛進入中國,屆時百貨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留給國內百貨企業的機會也只有三到五年時間。"沈國軍要把銀泰系的百貨業打造成為國內百貨業的佼佼者,這是他的理想,也是華平基金入股的要求。

自從"華聯2號樓"發光后,已更名為銀泰股份的老寧波華聯開始向房地產業轉型。

2004年6月,公司出資4,965.96萬元與寧波城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外企業合資組建寧波錢湖國際會議中心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以4.1億元的總價款拍得度假區內酒店用地26.85萬平方米,住宅用地27.98萬平方米。

2005年,公司計劃啟動寧波華聯3號地塊的開發計劃。該地塊正處在華聯2號樓旁,1993年取得土地使用權。建築功能為綜合辦公樓,佔地面積3311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2.4萬平方米,總投入額約2.16億元。公司早在上市之初就深謀遠慮取得了該地塊,可惜華聯2號樓的曲折經歷致使3號地塊一直沉睡,一睡就睡了12年。

老寧波華聯的零售業資產怎麼處理,沈國軍"山人自有妙計"。

2005年1月,銀泰百貨有限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以下稱:上海銀泰)。

3個月後,上海銀泰以約1800萬元代價從寧波華聯(銀泰股份)手中收購部分固定資產,並向寧波城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租部分物業,於是建築面積達2.34萬平方米,被銀泰系內部稱為"寧波一號店"的百貨商場正式開業了。

2005年11月,寧波華聯(銀泰股份)將部分商業用房合計建築面積4.62萬平方米,以20年為期、期內年最低保底租金2600萬元的價格出租給上海銀泰。於是被銀泰系內部稱為"寧波二號店"的百貨商場正式開業了。

寧波華聯(銀泰股份)退出了除家用電器外的零售百貨經營領域。這一年,零售業和外貿在主營業務利潤中的比例不足20%。

至此,原寧波華聯的零售業務(除家用電器外)全部實現了"私有化",退出了上市公司。這些零售業務將會被注入銀泰系的零售業平台公司中,實現沈國軍的零售業產業整合夢想。

2006年的前9個月中,"寧波一號店"與"寧波二號店"合計實現收入(含銷售收入與租金收入)人民幣6.637億。

銀泰股份淡出了零售業,轉向了商業地產。而此時恰恰是中國中央政府調控地產業的開始。銀泰股份是否能一路走好,留給時間去評說。

(6)

沈國軍瞞天過海銀泰香江成功上市

正當沈國軍按照華平基金的要求,準備以"紅籌方式"去香港聯交所上市時,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005年1月24日突然發出一道《關於完善外資併購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被投資銀行人士稱為"紅籌禁令"。

"紅籌禁令"規定:"對於境內居民通過境外企業併購境內企業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各分局、外匯管理部應將其外匯登記申請上報總局(指國家外匯管理局,作者注)批准。"

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此項法規,本意是防止境內資本通過"灰色渠道"外逃,不想卻打擊了"紅籌上市"。還處於設立境外"殼公司"階段的沈國軍遇阻。

等著去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批,鑒於政策並不明朗,不知要何年何月。華平基金協同境外投資銀行、律師為沈國軍"支招",一個"瞞天過海"計劃出爐。

2005年3月8日,華平基金在BVI(英屬維京群島)註冊成立全資附屬公司三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三江控股)。7月18日,三江控股簽署協議,以合計人民幣1億元的代價向中國銀泰和北京國俊收購上海銀泰的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後,上海銀泰成為三江控股全資擁有的外商獨資企業。

由於華平基金是完全的"外資血統",此項收購不受"紅籌禁令"的約束。

照此思路,2005年10月25日,北山控股、中國銀泰和北京國俊簽署協議,北山控股以人民幣1.35億元向中國銀泰收購其持有的浙江銀泰54%股權,以人民幣0.15億元向北京國俊收購其持有的浙江銀泰6%股權。收購完成後,浙江銀泰成為北山控股全資擁有的外商獨資企業。

雖然股權全部出讓,但根據協議,沈國軍仍保留上海銀泰和浙江銀泰的控制權,且在上市無法完成時,華平基金將股權退回原狀。

由於控制權連續,根據《香港會計指引第5號》,上海銀泰和浙江銀泰的歷史業績可以被合併計入未來的香港上市公司中。

待上海銀泰和浙江銀泰取得外商獨資企業身份后,沈國軍等創業股東可以在境外在北山控股和三江控股身上拿回控股權,這隻需要遵守BVI(英屬維京群島)法律即可,中國法律已失去了管轄權。

這一系列安排可謂機關算盡,不可謂不高也。

然而,更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法規意外地成為"紅籌禁令"后,欲境外上市的企業和境外中介機構呼聲甚高。國家外匯管理局"投鼠忌器",很快完善了這一法規。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內居民通過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資及返程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於2005年10月21日出台,並於11月1日開始執行。同時,2005年1月24日的文件宣佈廢止。

新法規將"紅籌上市"中的境外"殼公司"稱為:"特殊目的公司",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僅需要到企業所在地的外匯管理局登記審批即可,手續並不繁瑣。

沈國軍進展了一半的"瞞天過海"計劃忽然變得多餘,走"官方途徑"也能達到預期效果。但事已至此,只有繼續完成了,還在剩下的事情並不複雜了。

2006年11月8日,銀泰百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銀泰百貨集團)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經過一系列的股權變化,上海銀泰和浙江銀泰成為銀泰百貨集團全資附屬公司。

同時,沈國軍在境外恢復了對銀泰百貨集團的控股權。此番重組,華平基金的旗下公司獲得銀泰百貨集團35%的股權(在上市前)。

銀泰百貨集團憑藉上海銀泰和浙江銀泰的歷史業績,在香港聯交所申請上市。

2007年3月7日,銀泰百貨集團刊登《招股說明書》,保薦人為國際知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此次發行4.5億股,占銀泰百貨集團發行后總股本的25%。

香港投資者投入極大熱情認購,在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的超額認購達230.83倍。股票以公開詢價的上限發行,每股價格5.39港元,合計募集資金24.255港元。

2007年3月20日,銀泰百貨集團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代碼1833.HK。上市首日,股價以6.1港元高開,報收於6.44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9.48%。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資本暗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資本暗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回:銀泰系出世偷心寧波華聯,沈國軍瞞天過海香港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