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這一回約在莫愁湖邊,她還是那樣綺羅衣裳,金珠翠環,我一見就笑了,低頭看看自己布裙荊釵,湖面如鏡,映出一個粉黛不施的丹青。

「丹姐!」錦屏照例地撲過來。

我微笑:「做什麼這樣急約我?」

她撇一撇嘴:「想死你了!要見你一面,也不成么?怎麼離了照花閣,架子就這麼大了呢?」

我說:「哪裏,離了照花閣,丹青就什麼也不是了。」

她側着頭看看我:「怎麼什麼都不是?可不還是美人兒呢?」

「噯,」我含笑說,「這個樣子站在你邊上,還敢稱美人兒?」

她一笑:「『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亮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烏驚喧,則怕的羞化閉月花愁顫。』——丹姐沒聽過『淡妝濃抹總相宜』么?姐姐這樣的人物,天然也有天然的好處呢。」

我伸手在她面上輕輕擰了一下:「戲詞兒都出來了。今日這嘴上抹了蜜?這樣乖。還『天然』哩。」

錦屏拉下我手:「我又去過揚州沈繪那邊問你,哪裏曉得你又跑了。」

我淡淡地笑:「何至於用到這個『又』字呢?」

她卻說:「那個人氣死了,說你這樣忽冷忽熱的,算什麼呢?這一刻趕還趕不走,下一刻就又不辭而別。」

我拍拍她手:「屏兒,這個事兒你別理,我自有道理。」

她不肯放過:「什麼道理,你說。」

我的目光移至湖上面,是盛夏時分了,湖上接天的蓮葉,遊船畫舫往來如織,鶯聲燕語可聞。憶當初,我也是那船舫上添香紅袖,繁華錦繡無不經過了。

錦屏又催:「哎,你那歪理,倒是說呀!」

「我不願見什麼人了。」我輕輕道,「當日沈繪送畫,我說願寄餘生山林間,倒也不是虛言。只是這一世界都是人,我也力不從心,總不能找一個沒人的地方住去,現在能夠不見故人,也就很好了。」我笑一笑,「許是我前半生見人太多,生張熟李,熱鬧過了頭,現在便活該冷清些才是。便是你,也別再來找我了。」

錦屏柳眉輕蹙,搖頭說:「果然是歪理。你才多大,就說得這麼老氣橫秋了呢。」

我輕點她眉心一下,笑:「你這愛亂用詞的毛病兒!多早晚也不見改的。我若真活到能讓你用這詞的歲數,早活膩煩了。活這幾十歲也盡夠了,誰要做老妖精。」

錦屏說:「噯,你這怕老的毛病兒!」

她學我口氣,惹得我「噗嗤」一聲笑出聲來,卻說:「這是在照花閣養出來的毛病——這麼些年在這風月場子裏面,憑持的也不過是這副皮相,怎會不怕年老色衰。現在出來了,這毛病怕是一輩子也不得改了。」我忽而沉吟:不願見人,怕也是這個緣故了。縱然年華老去,不教故人見着,也好。

錦屏不做聲了,垂下頭擺弄着我的手指玩兒。

我卻不經意間瞥見湖上畫舫中一張熟識面孔,依舊笑臉迎人,一雙眸子把人看得通透,依舊偎紅倚翠的風流。幾乎同時,他也見了我,兩下里一齊怔住。

一葉扁舟來,幾個稚齡的女孩子,衣衫簡素,該是貧家的女兒,駕舟采菱摘藕,一船的笑語盈盈: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到莫愁湖,這是昔時莫愁女泛舟采藕的所在,唱這一曲《莫愁歌》,也是應景兒。一曲終了,驟然一靜,那調子竟一轉:

「近日門前溪水漲。郎船幾度偷相訪。船小難開紅斗帳。無計向。合歡影里空惆悵。

願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願郎為花底浪。無隔障。隨風逐雨長來往。」

唱得並不好。不識情之滋味的女孩子,只在那裏胡亂地唱罷了,臉微紅,笑作一團。

我和他一起聽了,不約而同調轉開視線。

——再不相見。

我輕輕嘆一口氣,說:「這裏到底人太多,我回去了。」

錦屏趕忙抬頭:「哎,丹姐!」

我看出不對來:「怎麼,還有事?」

她笑了一笑,十分古怪,我便知道有些不妥了。只聽她拖拖沓沓地說:「其實呢……丹姐姐……今日不是我找你。」

我盯住她看,直看得她重又低頭裝作擺弄系在腰間的絲絛。

「到底誰找我?」

「我。」

應我的自然不是錦屏。我看着那個驟然間冒出來的人怔住。

錦屏抬了頭,迸出一串銀鈴似的笑來:「你不愛見我么?我這就走便是。」

我一閃神,她已走得沒了蹤影。

我有些無措地站在那裏,不知說什麼,更不知該走該留。

他身子向前傾,有些着急:「丹青,丹青。」

我只得上前扶住他:「我在這裏。」

他彷彿鬆了口氣,說:「我怕你再走了,就追不上了——我看不見。」

我沉默了一刻,終於問:「你找我為什麼?」

他像是有點生氣:「我就是來問你這個『為什麼』!」

我不做聲,聽他急促地說下去:「你那時為什麼來找我?又為什麼一聲不響就走了?冷一陣熱一陣。上回這麼着,這回還這麼着!上回我不問,這回我一齊問了:你這腦子裏面倒是想的什麼!」

一連串的什麼什麼,攪得我頭昏腦脹。

我什麼也不想。

我沒說話,聽他口氣略略一緩:「錦屏和朝生都說你出了照花閣。」

我「嗯」了一聲作答。

出了照花閣,又怎樣?

我悄悄退開一些。

他再問:「你……一個人住在城郊么?」

我有「嗯」一聲。

以往我們說話,都是我的話多,他一直聽多說少,現在一旦我不開口了,他並不習慣說着許多,終於找不到話說,就此停了一停。

我也由得那沉默滯留不去,又退半步。

他卻向前一大步,想了半天又開口:「我聽見你和錦屏說的話——你是不願見我么?」

是啊,我怔怔地想,我當真不願見他么?

他的壞脾氣又出來:「怎麼老不說話?問什麼你都不出聲!」只是他一面又愈發地緊緊攥住我手,生怕我跑了似的。

我只得說:「我也不曉得,願不願見你——」

他狠狠地皺起眉頭,狠狠地想,一雙手卻硬是拉住我不放。

「丹青,」他叫我,「剛剛你的話我都聽見——我想着:若是你也不知道願不願再見我,何妨試一試?」

我訝然抬頭看着他,一面我的手握在他手中,他的手指輕輕摩娑我的指節。我嫣然一笑:「那麼,一年半以前那回,你也不生氣了?」

他有些尷尬,沒有作聲。

我繼續問:「秦淮河邊的那次,你也不計較了?」

「唉,」他說,「那一次也不算得計較。」

我再問:「揚州這一次呢?你不說我忽冷忽熱的?」

他皺皺眉頭:「你是忽冷忽熱的。」

我用力掙開他手,卻沒掙得出來,我氣餒,冷冷地道:「那你還來這裏做什麼?還哄得錦屏一道誆了我來!」

他忙說:「是她的主意——只是我也怕你躲我,才找她幫忙。丹青,若非我真想見你,何用費這個周折?和你忽冷忽熱,又有什麼關係?」

我狠狠瞪他,他卻是一無所覺,弄得我也覺無可奈何,嘆了口氣。

「丹青……」他再低聲叫我,語氣里竟帶幾分求懇了。

我心是一軟,咬了咬唇:「若你看得見,便該知道了:你面前這個人,也不是當年鴻賓樓華燈之下、秦淮舟上的丹青了。」我苦笑一下,「若你看得見,現在的丹青除下一身綺羅,一頭珠翠,也不過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女子。」

「我自然知道。」他的臉上有些驚訝的神色,「這個何用你說?你出了照花閣,自該另有一番打扮氣派。」他頓了頓,「只可惜我不能看見。」

我搖頭:「不是!」

「不是什麼?」他靜靜道,「分別年余,你也自該變了許多,我雖可惜不能看見,但記得你當初的樣子,也盡夠了。」

我再勉強一笑:「那麼你有些冤枉,那時丹青是最美的模樣,你卻不曉得現在丹青……」

他搖頭打斷:「未必,我只覺現在面前這個人正是……正是我心裏那個人。」他臉微紅,說話亦有些斷續,「若比變化,我該比你更多……我有私心,若你也變了些,我便少些自慚形穢了。」

我垂下眼,感覺他指腹上仍有傷痕未完全癒合,有些粗糙。我沒察覺自己聲音已經低柔許多:「無論怎樣,沈繪總是沈繪。」

他立刻說:「丹青也總是丹青。」大約這樣的反應就是在揚州那段時日養成的習慣。

我聽見他笑說:「無論怎樣變罷,我總是我,你也總是你,縱年華似水,兩個人相伴,又怕什麼呢?」

我身子一震:我的擔心,竟由他這樣輕易地解說。

「兩個人相伴,又怕什麼呢?」他笑着再說一遍,抬起手來,緩緩探着我的鬢髮,觸着我的額,再劃過我的眉、眼,和臉頰,輕且柔的動作。我低下頭,有一滴淚水順面頰滑下。

「你騙我。」他忽而說。

我略略愕然地看他,只見他笑得溫文:「這眉目,依舊如畫呢。」

全文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如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如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