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文學的發展

推理文學的發展

介紹推理文學的發展過程之前,我想應該先簡單歸納一下推理文學的範圍。由於寫作的手法不同,一般我們統稱為「推理」小說的作品,可以區分為「浪漫主義」及「寫實主義」;若要進一步分類,所謂的「推理」小說應該是偏向寫實的作品;而帶有幻想成份的作品,則應該稱為「偵探」小說。但無論是偵探或推理,其基本要件是要有邏輯分析的成分,因此將一些懸疑怪奇小說,也冠上推理之名,實際上是不恰當的。

偵推文學的發展,一般皆是以「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EdgarAllenPoe)為起點。但實際上,愛倫坡的作品是由幻想小說轉型而來,和現代的推理小說並不完全相同,而且他並沒有長篇的作品。延續愛倫坡風格最著名的,則是家喻戶曉名偵探福爾摩斯的創造者柯南道爾,他的作品同樣帶有幻想色彩。而他們的著作較為單純,愛倫坡的杜邦探案將不必要的情節加以省略;而道爾故事中的人物,除了福爾摩斯及華生外,往往只有委託人及兇手。在場景方面,福爾摩斯中的兇案現場通常只有一、兩個房間,一扇門及一、兩扇窗,佈局非常簡單。這也是當時推理小說的特色。

而所謂「現代推理小說」,則是指本世紀一、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產生的作品,經過了一百年的演進發展,其中又以世紀初至二次大戰前後的二十多年間發展最快,可以稱為推理文學的黃金時期。其寫作風格已脫離神秘小說的形態,而是古典短篇偵探小說適度的延伸,但仍維持了愛倫坡及柯南道爾傳統的架構與精神,以偵探為主的推理分析依舊是作品重心。克莉絲蒂、艾勒里.昆恩及賈德納等人,皆是此時期歐美的著名作家,其中克莉絲蒂更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

以克莉絲蒂為例,其作品的特色有下列幾點:

(1)塑造嚴謹的社會結構:

相對於福爾摩斯時期書中登場人物的稀少,克莉絲蒂筆下小說的人物眾多,關係複雜,讀者必須透過書中的介紹及對話,去了解每個人的性格及特徵。

(2)撲搠迷離的案情:

前文提到過福爾摩斯的佈局單純,而克莉絲蒂筆下的現場則大不相同,一幢大宅中有十多個房間,屋內的格局附有草圖說明,各涉案人的供詞、行縱及私隱,皆有因果關係,往往需要數十頁的篇幅才能將作案的過程說明清楚。

(3)主角形像塑造的鮮明生動。

而在二次大戰前,有一批作家為避免偵探小說千篇一律,於是便在主角、寫作風格上力求創新,而求新求變的結果使推理文學出現了新的寫作形式,如心理驚魂小說、冒險動作或間諜小說、冷麵硬漢派小說等,他們嘗試重塑偵探形象、拓展取材範圍,甚至走純文學的路線,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跳出傳統推理小說的窠臼。

但在另一方面,由於推理小說大受歡迎,一些寫實主義的作者便開始將自己想寫的方向,融入推理小說的內容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寫實派的作品。這一類的作品離幻想派更遠,靠着天才偵探靈感輕鬆破案的情況也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搜查與失敗,最後才破案的情節。一般看到的警察及犯罪小說,便是屬於此範疇。

以日本為例,雖然由於當時文壇有許多不懂推理技巧的一般文學作家有搭便車之嫌,將一些無推理成分的作品也冠上「推理」的頭銜,使得部分傳統派的推理小說迷對社會寫實派不以為然,認為並不能歸於推理文學的領域內,但不能否認社會派在推理文學的發展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也為走「純」推理分析路線的偵推文學開創了新的局面。

以上的介紹是以歐美的推理小說發展的過程為主軸,事實上,在亞洲的日本在偵推文學的領域上,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家及作品。由於推理文學是由歐美髮源的,因此日本的推理小說出現的較晚,當傳統派的偵探小說輸入日本時,融入寫實風格的作品也同時傳入,使得當時尚未分辨清楚帶有幻想色彩和寫實主義差別的日本作家,創造出一些系譜不明且不太成功的作品。而這也使古典的推理小說在日本文壇,被寫實派完全壓倒達很長的時間。

日本的偵探推理文學,常用「本格派」作為區分標準。究竟什麼是本格派呢?事實上,所謂本格派是為了和前面提過的,將自己想寫的主題融入推理小說中的寫實派做區分,如美國的冷酷硬漢派,而在日本則以「社會派」為代表。這些小說可以統稱為「應用推理小說」。而本格派則是完全繼承愛倫坡的精神,所寫的純粹作品。

換言之,本格派推理小說的共通點,是要具有「邏輯性」和「思索性」,而又可依其「幻想色彩」及「犯罪氣息」再加以區分為「本格偵探」和「本格推理」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島田莊司,在其評論集「在本格偵探小說館」中,對偵推文學的風格領域有以下的詮釋:

浪漫(幻想)

2∣1

邏輯────+────-情緒

3∣4

寫實

由上圖我們可以將前面提到過的不同派別作一個整理:浪漫主義的古典偵探小說,主要分佈在第二象限,並且包含了一、三象限的一部分;寫實主義的推理小說是指第三象限內靠左上方的作品;警察小說位於第三象限的右下方,以及整個第四象限內;犯罪小說則幾乎全在第四象限內。若由這個角度來看,在二次大戰後盛極一時的「社會派」,和所謂「純偵探小說」正好是完全相反的。

不過這種分法只是島田莊司的見解,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能因個人觀感而有些許出入。一般來說,本格偵探小說(浪漫型)的作家,應以橫溝正史為代表,之前有江戶川亂步,之後有島田莊司、綾十行人;本格推理小說(寫實型)作家,則以鯰川哲也為典型;而高木彬光的作品兩者兼而有之(但仍以浪漫型為主);而和本格派完全不同、在50至60年代風行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則以松本清張為代表人物。

在簡述歐美及日本的推理文學發展后,應該回頭看看台灣推理文學發展的情形了。林佛兒先生曾經分析過,認為台灣的推理小說之不能興起和普遍發展,有幾個惡性循環的問題:

(1)作者不讀推理小說,便無力創造推理小說

(2)讀者讀不到推理小說,便無從產生濃厚的興趣

(3)強勢的大眾媒體不熱衷刊載推理小說,無從引起廣大讀者的注意。

這樣的描述真是一點也不錯。我相信台灣有許多讀者絕對有「推理小說迷的潛在因子」,這可由以下幾點得到印證:很少有人沒看過「福爾摩斯探案」,而有許多人更深深為它所吸引;「今田一少年事件簿」漫畫(甚至電視劇)在颱風行;以及前一陣子上映的「八墓村」電影引發的熱烈討論,都可以證明台灣是有廣大的可能成為推理迷的讀者。只是由於大環境的限制,很多推理小說迷只能一個人在家看看推理小說,沒有和同好一起討論、交換意見的機會;而推理小說研究社的創社宗旨,便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這樣的管道,讓大家能抒發己見,使推理小說能在社會上引起更多讀者的注意,而有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資料

推理文學面面觀(21)今後偵推文學的走向——傳統與變新余心樂

四百年來一片空白推理小說在台灣的困境林佛兒

推理雜誌55戰後正統偵探小說的先鋒驍將——高木彬光黃鈞浩

推理雜誌60偵探小說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世界黃鈞浩

推理雜誌71誰來塑造名探

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兩大名探的螢幕形象景翔

推理雜誌96松本清張之我見游禮毅

推理雜誌106推理仙境四天王高木彬光筆下的名探黃鈞浩

台大電機Maxwell站Mystery信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偵探相關內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偵探相關內容
上一章下一章

推理文學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