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行萬里路(一)

第三回 行萬里路(一)

中平二年初,金旋思及黃巾之亂將至,而今朝政**,張讓、何進等公然貪賄,標價賣官。金旋與黃忠商議:「今朝政混亂,導致民不聊生,亂兆已生,旋欲攜萬金進京,謀取一郡之地。則進可濟世救民,退可保衛一方百姓安寧。舅父以為如何?」黃忠道:「旋兒年少志高,舅父心中欣慰。有志則當行,舅父薄有家財,當鼎力相助。」

主意已定,金旋籌集好資金,向母親請行。曰:「旋今赴京求職,沿途結交天下英俊。所謂『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旋不孝,不能侍候眼前,望娘親保重身體。旋已求舅父,舉家遷來居住,以便照應,請娘親允准。」黃氏見金旋去意已決,道:「如此要一路保重,去回,不要讓娘擔心。」

金旋(我)記憶中,三國之時,謀略著名者有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曹操、徐庶、6遜、鄧艾、姜維等,勇將著名者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黃忠、夏侯淳、夏侯淵、張遼、顏良、文丑、張合、甘寧、許諸、典韋、孫策、太史慈、甘寧等。曹操等狼子野心,不甘受人駕馭。姜維、關興、張苞、6遜等恐怕尚未出世。諸位謀士、勇將的籍貫、年齡、經歷等,金旋僅憑記憶,模模糊糊。雖然有心尋找,然而此時的交通、通訊太過落後,找尋難度極大。

行千里路,一切隨緣吧。真要把這些文臣武將找到,地沒有一城,軍沒有一卒,如何讓人歸服?在這冷兵器時代,地盤、實力往往是爭奪人才的關鍵!

擇得良辰吉日,金旋帶幾名家奴出趕往洛陽。(為什麼黃忠不跟來?黃忠已經娶妻生子,整天陪着金旋,讓漂亮的黃大嫂守活寡呀,做人要厚道。)買官就一定要想辦法買個大官,爭天下講究的是實力,最小也得買個郡守。

南陽隆中,那裏可有一位千古流芳的人物——諸葛亮,趁著劉備老人家還沒有三顧茅廬,金旋一定要捷足先登。據史書上講,此時諸葛亮年齡尚小,既然順路,需要儘快探聽一下。即使其年齡尚小,也需要多交流一下,以後請其出山之時,也可少些波折。

費了很多口舌,終於打探到南陽隆中諸葛家的茅廬所在。前面馬上就要到卧龍岡,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曰:「蒼天如圓蓋,6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卧不足!」金旋聽聞此歌,知道《三國演義》中曾言此歌為諸葛亮所作,不由心中暗喜。尋思是否因為穿越,形成蝴蝶效應,將這三國歷史搞得亂七八槽,那可就大事不妙,如歷史記載與現實不相符,那金旋尋求賢才的名單可就無什麼大用處了!

金旋尋思到此,勒馬問農夫道:「此歌何人所作?」農夫答道:「乃卧龍先生所作也。」金旋道:「卧龍先生何樣之人?」農夫曰:「卧龍先生年剛及冠,傳聞其才高八斗。」金旋聞言大喜,暗思這《三國演義》中所述恐與三國現實不符。幸虧此次前來,不然可真是耽誤大才了。不過金旋心中又浮出一絲擔憂,此諸葛亮的才能與歷史上傳聞相符嗎?既然諸葛亮的年齡與史書記載不相符,那《三國演義》所描述的有多少是真的?自己擬出的求賢名單中的那些謀士武將,是否真與史書所載有那樣的才華呢?

沿着山南小路,金旋穿過一座高岡,岡上有塊大石,上書「卧龍岡」三字。沿途所見,清景異常,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金旋到庄前下馬,扣門而呼,有位少年出來接着,讓到中堂。金旋施禮道:「不知貴姓大名,如何稱呼?」少年慌忙答禮道:「吾姓諸葛名均,請教先生此來何事?」金旋道:「武陵金旋久慕孔明先生大名,無緣拜會。請通報令兄,得瞻道貌,實為萬幸,」諸葛均道:「公子稍待,家兄現在後堂尚未醒來,吾即通報。」

諸葛均轉入後堂。半晌,諸葛亮整衣冠出迎。金旋見諸葛亮身材修長,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氣概。金旋下拜道:「武陵金旋,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得相見,實為萬幸。」諸葛亮曰:「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得公子看重,不勝愧赧。」二人敘禮畢,分賓主而坐,童子獻茶。

茶罷。諸葛亮說:「久聞旋兄才名。亮年幼才疏。不堪如此厚愛。」金旋道:「天下即將大亂。旋心憫天下蒼生。欲成大事。望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孔明曰:「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況公地無一城。兵無一卒。如何成得大事?」金旋曰:「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旋以天下蒼生為念。今漢室傾頹。奸臣竊命。旋欲伸大義於天下。雖迄今無所就。然今朝綱**。官職標價而售。旋頗多家財。一郡之地唾手可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聖上寵信宦官。遠賢才而近小人。此亂兆初現也。官貪而民貧。若逢災年。流民遍野。若有人揭竿而起。天下必大亂。民變不足以滅漢。然必動搖大漢根本。各郡守聚兵以自守。久之則諸侯強而漢室弱。成強食弱肉之局。旋今赴京求官。謀一郡之地。同時廣納豪傑賢才以為己用。廣積糧。勤練兵。以待天時。此得天下之基礎也。」

諸葛亮又問:「何為政?何為軍?何為君?何為民?」金旋知諸葛亮乃當世大賢。不敢大意。忙答曰:「政乃民之政。富民即為政之根本。軍乃國之軍。強軍保國為軍之根本。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諸葛亮問:「民何以富?軍何以強?」金旋答道「整農具。修水利。減賦稅。改稅制。讓利於民。民富則國強。屯兵于田。練兵於農閑。改兵制。練軍魂。人以兵而榮。則軍為不敗之軍。兵為常勝之兵。」

……

「主公大才。亮願效犬馬之勞。」諸葛亮為金旋雄才大略感動。見其見識不下自身所學。許多政見頗與自己暗合。不由惺惺相惜。遂認金旋為主。

(真是明主啊。天下形勢一席話變得一目了然。都預測到幾十年以後了。知己呀。連《出師表》上地話都給忽悠出來了。能不知己嘛。)

金旋在諸葛亮草廬待了幾日。整日與諸葛亮談武論兵。獲益非淺。金旋見諸葛亮學識淵博。足智多謀。對治政與治軍均有獨到地見解。觀人待事視角獨特。誠為一代人傑。

臨行前,金旋想起龐統、周瑜。對諸葛亮道:「吾今住洛陽謀求官職。江東賢才眾多,龐士元、周公謹均有大才,請孔明可往訪之,若求之為吾等臂助,必受益非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三國之愛江山更愛美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越三國之愛江山更愛美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回 行萬里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