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三弟博惠】

搬家后的轉天,張老太爺就打發了吳進來接了蕙畹和兩個哥哥去了張府做客,劉氏叮囑了三個孩子幾句就讓他們去了,張府距離蕙畹家不遠,只隔了一條街,有個好聽的名兒叫及第街,據說張家的先祖曾經連出了幾個狀元,所以這條街也因此得名,當然這都是吳進和他們說的,張府的這個管家,蕙畹和兩個哥哥都是很熟的,他和爹爹交好,每每總是去張家村找爹爹喝酒談心,久了,就和幾孩子也熟了,所以相處起來比較自在些。

張府的大門坐落在街當,兩側是高高的青磚圍牆,看不到裡面的景色,但正值初春時節,牆裡不斷飛出的柳絮和蔓出牆來的鳥蘿,還是給這座深宅大院憑添了幾許喧鬧的春意,到了大門處馬車停了下來,博文博武率先跳下車,博文伸手把蕙畹抱了下來,蕙畹站定擡頭看去,好大一座氣派的府邸。

大門上懸挂著四盞大紅燈籠,中間兩扇大門,東西兩個便門,不遠處還有一個側門,大約是下人採買進出的通路,門口有青衣小廝看門,見到吳進都躬身行禮,吳進引著他們從東偏門進入了張府,過了角門從東側的抄手游廊走了進去,蕙畹四下打量了一圈,隔著廊柱和鏤空的窗子,只覺層層疊疊的院落和屋脊,彷彿看不到盡頭,中間穿插著樹木花草,雖然繁榮,卻非常規整,可見是修剪的極用心的。

對於見識過紫禁城、恭王府以及精緻的江南名園的蕙畹來說,張府也稱不上多稀奇,不過就是乾淨些,人少些罷了,但是對於從來沒見過這麽大宅院的博文博武兄弟來說,就不免有些緊張不安了,博文看似不動聲色,但是牽著蕙畹的手心,已經漸漸有些濕滑,蕙畹不著痕迹的拿出自己的手帕塞到他的手裡擦了擦,博文回頭看她,不禁暗暗汗顔,自己竟然還不如四歲的小妹,蕙畹沖他笑了笑,指著側面道:「哥哥你看,張爺爺家有湖哎!真大呢」博武跑過去看了看道:「真的!比咱家旁邊的水塘大好多了呢」蕙畹這一打岔,頓時消散了些剛才的緊張氣氛,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吳進不禁微微笑了,雲卿這個丫頭真是個機靈的呢,不一會兒進了一個側面的小院,小院不大,但很別緻,四壁的藤蘿,院內擺著幾盆劍蘭盆景,簡單高雅,從中間走過去是兩層的石階,周圍種著清脆的芸香草,打理的很好青翠鬱郁的,側面是一個不大的洗硯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另設了一歌盆池,裡面養了五六條錦鯉,自在悠遊生機勃勃。

上了台階上面有博古書齋四個大字,蕙畹頓時就明白過來,這大概是張府給兩個少爺辟出的書齋吧,真不是一般的靜雅,兩側還有楹聯,博文開口念道:「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春曉送流年」蕙畹一愣,擡頭看去,還真是這副對聯,蕙畹不禁搖搖頭,想自己先前猜錯了,這應該是張老太爺的書房才對,門口有伺候的小廝,他們一進院子,估計就已經通報了進去,如今上了台階就直接行禮后打起了帘子,博文牽著蕙畹走了進去,裡面一目了然的三間房,通敞著,用書架子隔開來。隱約看見東側間有人影。

吳進引著他們進去,一進去就看見了屋裡的情景,張老太爺靠做在窗邊的軟榻上,手裡拿著一卷書,旁邊有兩個長桌,後面有圈椅,張宗民宗偉正坐在那裡寫字,桌子旁各有一個清秀的侍墨丫頭站立,軟榻旁邊放了小几一張,上面放著哥窯定瓶一隻,瓶內插著一支灼灼的桃花,牆上懸著古琴和一副古意山水,博文博武急忙躬身施禮,蕙畹想了想,也學著兩個哥哥的樣子一起躬身,張老太爺笑了,一伸手拉過蕙畹打量了片刻道:「這樣一裝扮到越發的俊俏了」說著擺擺手,吳進退了出去,兩個丫頭搬來了錦凳放在一邊,三人又分別和宗民兄弟見了禮,博文博武才做在錦凳上,蕙畹卻被張老太爺拉著手,坐在腳蹬處的軟墊上,張老太爺道:「剛才我看你們兄妹看我這書齋門口的楹聯,可知道出處嗎」博文博武搖搖頭道:「不知」張老太爺的目光看向蕙畹,蕙畹道:「大約在一本書上看到過,是出自陸放翁吧,他曾有『讀書有味身忘老』的句子,耽書如命。」

張老太爺目光一閃,摸著自己的鬍子道:「真是孺子可教也」說著看了自己兩個孫子一眼道:「在這裡讀了這些年書,宗民宗偉也是至今才知道吧,可見書畢竟是讀的少了」張宗民站起來道:「孫兒實在慚愧的緊,以後必更要用工讀書」蕙畹也急忙站起來道:「宗民哥哥不用這樣妄自菲薄,我其實就喜歡看些雜書的,所以才知道這些,可是就四書上的學問,我可不行,不信你問我兩個哥哥」張宗民一愣轉頭看向博文,博文點點頭道:「是!爹爹常說妹妹雖然聰明,但是卻在正經學問上不上心,最後恐也耽於聰明,不過總歸是女孩子,讀了那些正經的四書五經也沒大用,於是就沒拘束她,任她去挑她喜歡的讀去,所以這些雜學上面有些門道的」張宗民看了蕙畹一眼,不覺莞爾,張老太爺道:「這個你們爹爹說的就不對了,左右聖賢的書都是基礎,即使將來用不到,知道些道理又有什麽不好」說著用手摸摸蕙畹的頭道:「四書五經里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學問,你要通記了才好,你們這個洪先生可是要求極嚴的,回頭記不住,可是要罰抄」博武道:「那世子他也敢罰嗎」宗偉道:「是啊!聽爺爺說,皇上都被他罰過呢」蕙畹一愣,自己光想著自在了,可是卻忘了古人是個死讀書的,艱澀的四書五經如果都讓自己背下來的話,自己大概要罰抄罰到死也背不會,想到此,蕙畹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暗想勢必要琢磨個取巧的法子才成。

說了會子話,張老太爺留三人吃了午飯,下午就放了他們和宗偉宗民去花園子里玩,到底是同齡人,不一會兒就混的盡熟了,前面兩個丫頭,後面幾個小廝跟著,五個人進了張府的後花園,博武和宗偉很快就拉著東跑西逛的說故事去了,大都是博武問宗偉回答,問題都很直白,例如這個是什麽花,這個是做什麽的院子,你們這裡的水塘這麽大,養沒養鴨子類的,博文和蕙畹聽了都不禁暗笑,這傢伙指定是想起自己家的那幾隻鴨子了,宗民看蕙畹落在後面,遂伸手拉住她的手道:「你若是累了,就讓丫頭抱著你吧」蕙畹看了一眼他身邊的丫頭,是剛才侍墨的那個,不過看情景應該是他身邊有些體面的大丫頭,不知道為什麽,蕙畹不禁想起了襲人和賈寶玉的那一段,想那兩個人大概也是像張宗民和這個丫頭差不多大小吧,想到此,不禁細細打量了一下張宗民。

十二三歲的年紀,卻已經初見帥哥雛形,修眉細目,眼睛雖不大,卻是那種長形的鳳眼,微微一眯,顯得很有味道,身量雖然還沒長成,但是也是細腰乍背勻稱的很,穿著一件秋香□銀線的春袍,攔腰系著一條同色的袍帶,上面綉著精緻的雲紋,下擺處掛著荷包玉墜等配飾,完全就是一個鍾鳴鼎食家的貴公子,掃過立於一側的丫頭,年齡看上去稍大些,十四五左右,腰肢輕軟身材勻稱,雖不似十分的出挑,眉梢眼角卻自由一股嫵媚風流,不知道這兩個人之間是不是也有些事故呢。

想到此,不禁偷偷笑了,宗民見蕙畹看著自己的大丫頭嘿嘿笑,不禁也瞥眼看了眼自己的丫頭納悶的道:「蕙畹你笑什麽呢」蕙畹回過神來忙擺擺手道:「沒什麽,這個姐姐長的真好看」宗民不禁莞爾道:「你將來長大了,想必比她更好看呢」博武聽見跑過來道:「婉兒你穿著這身衣服叫蕙畹這個名字,可就一下就露餡了」博文和宗民兄弟一愣,才想起來是啊!過幾日上學去,蕙畹這個名字可不成,宗民想了想道:「不若跟了博文博武的名字,就叫博惠便了」幾人都說好,博文道:「那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都這麽稱呼她,不然哪天不注意叫錯了可不好」幾人都點頭同意,蕙畹也正式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博惠。進學前的一段時間,蕙畹博文博武就和宗民兄弟混的很熟了,熟絡了以後,蕙畹發現,張家這兩個男孩子和自己的兩個哥哥,其實性格很像,大的宗民穩重成熟和博文很投契,小的宗偉活潑淘氣和博武臭味相投,故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大約蕙畹年齡實在太小,又是女孩子,除了自己的兩個親哥哥外,張宗民和宗偉也都儘力護著她,有兩個順眼的小正太做後台,蕙畹倒是對進學有了些底子。

蕙畹畢竟是個現代的成年人,並不天真,她很清楚,即使得了這個機會,是自己和兩個哥哥的造化,卻也有可能是禍端,畢竟聽宗民說過,那個平安王世子找的伴讀雖不多,卻都是有大來歷的,除了張家兄弟,還有平安城知府的大公子,以及總督賀琠的兩個兒子,即使對這裡的官職不大明白,蕙畹也知道,知府已經算是不小的官了,何況封疆大吏總督呢。

她還記得,電視劇里一般總督都是皇帝的嫡系近臣,如雍正朝的李衛,所以不用說,幾個伴讀里就數著自己家底子薄勢力弱,所以凡事拉上宗民和宗偉,如果將來真有什麽禍事,也有個可以搪塞的借口,所以蕙畹潛意識裡去和兩個張家的公子修好,不是攀高枝,而是為了防患於未然的自保,這也許就是成年人和孩子的最大區別,有些可悲,但是卻是平安下去的保險。

在說張家,雖然有了自己的新家,但是畢竟只能算小門小戶的人家,吳貴到真是把好手,里裡外外操持的很妥帖,刀省了劉氏許多的心,因為低位畢竟不同了,所以家裡也不免要添些丫頭小廝和粗使的婆子,因著劉氏是從窮里過來的,所以節儉慣了,和吳貴商量了,把張老太爺送來的四個小廝留下,選了兩個機靈的跟著博文博武蕙畹去上學,剩下的兩個一個給張雲卿,一個給小叔做書童,幾個丫頭都退了回去。

劉氏原是想留下一個伺候蕙畹的,誰知蕙畹堅持不要,說畢竟自己還小,沒必要,劉氏索性把一個妥帖的婆子撥給她,想著等以後大些,再尋個如意的,蕙畹其實有自己的想法,大戶人家的丫頭,趕上老實本分的還罷了,趕上個有些野心的,就麻煩了,她可不想自己好好的家最後多出幾個姨娘來攪和。

她堅決反對一夫多妻,即使知道,在這裡也許難以避免,但是最起碼,她能把這種可能扼殺在搖籃里,其實她也清楚自己這是因噎廢食,爹爹進入了官場以後,應酬總是也難免的,如果他真有這個心思,恐怕自己絞盡腦汁也阻擋不了,不過蕙畹會盡最大力量,來維繫住自己這個溫暖的家。

所以張家除了四個小廝和幾個粗使的婆子外,就是看門的孫伯,和一個馬車夫,再有就是管事的吳貴,人不多,但是也是一筆不小的挑費,不過好在孩子們還小,而且過幾日就要去平安王府上學,所以也盡夠了,上學的東西沒用劉氏操心,張老太爺讓吳進傳下話去,三個孩子的一概份例全部歸在了他的名下,和張府兩個嫡親的少爺等同,一開始吳進還暗暗納罕,後來過了幾天才瞧明白了,老太爺這是打心眼裡喜歡上了雲卿的女公子了。

不過這怨不得老太爺,就是自己私下裡暗自討度,那丫頭也是個不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透著十分的穩妥大方,就是大家的千金小姐們也未必及的上,且書讀的好,每每得到張老太爺的讚譽,這個並不容易,張老太爺可是個博覽群書的老儒生,吳進覺得兩個孫少爺就很難得了,尤其宗民少爺,行動做派頗肖其父,是個讀書的材料,將來說不定,就是張家的又一個狀元了。

即使這樣,也沒見老太爺稱讚過幾回,舊年間,除夕湊趣做了一首工整的賀年詞,也不過略略的點點頭罷了,如今才幾次面,就和自己說過幾次了,說張家的博惠是個有大才的,博惠,不知道的還真不知道是誰,吳進也是聽了宗民少爺的交代,說以後見了蕙畹小姐一律稱呼博惠公子,這麽著,弄得自己有時也忘記了,那個粉妝玉琢的小公子,原來是雲卿家的三丫頭了。

【剽竊賣弄】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這是蕙畹踏進平安王府的第一感覺,和張府的婉約精緻不同,這裡氣派大氣,除了美麗之外,這座府宅還有一種皇家獨特的威嚴,令走進這裡的人不知不覺的會卑微下去,雕欄畫棟,花木崢嶸,移山造水,這是一個比蕙畹見到過的還要奢華的皇家園林,具體幾進也不知道,盡眼望去,迴廊抱廈,樓閣亭台,粉牆假山一進進的重重疊疊,看不到邊際。

過了一進月洞門,就看見不遠處有一個人工湖,比張家的要大很多,湖上有八角湖心亭,兩側有精緻的硃紅色木橋,輕風拂過岸邊的垂柳,飄飄蕩蕩的好不美麗,管事的引著他們幾個繞過側面的假山,從西側的迴廊走了進去,不時可見成群的丫頭婆子和小廝們來回穿梭,宗民和宗偉顯見是來過幾次的,和管事比較熟,管事的姓李,宗民悄悄告訴他們,這個李管事實際上是王府的二管家,大管家是王爺身邊的周公公。

蕙畹一聽就明白周公公大概是個太監,這李管事頗有規矩,對蕙畹和她兩個哥哥並沒有表現出輕視的態度,也非常恭敬的見禮,蕙畹和兩個哥哥也學著宗民宗偉客氣了幾句,畢竟宰相門人七品官,何況管家呢,那些極品的大員們見了也要給些體面的。

李管事多年管理王府事務,可說是閱人無數,自信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今天進學,李管事當然知道誰家的公子回來陪著世子讀書,別人還罷了,對於一個小小的府知事能攀上這個高枝,到令李管事納罕,張雲卿他是見過的,因著王爺經常和張老太爺有來往,所以見過幾次,是個不會人情經濟的讀書人,因得了張老太爺的賞識,挑了個官,不成想,他的三個兒子都被挑了來做世子的伴讀,這到有些奇了。

李管家暗自打量這三個男孩,大的兩個到還罷了,最小的這個倒是有些不同,年紀不大,聽說只四歲,不過卻生的極是眉清目秀的,這還不算什麽,倒是她通身的氣派,令李管家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小門小戶的孩子,第一次進來不說嚇的哭鬧,但也應該像她兩個哥哥那樣有些戰戰兢兢的吧,可是她愣是沒有,一派從容,彷彿是來這裡遊覽一般的自得,你道奇不奇。

穿過左手廂房前的過道走進裡面,一個庭院映入眼帘,庭院不小,在四方形的左下角安置了一個亭子,正好與右上角的水榭、廊棚、遙相呼應,院里引了活水進來,修成了一個小小的水塘,蕙畹猜和外面的湖水沒準是相通的,低頭看去,水裡有數十條紅錦鯉,搖頭擺尾的嬉戲,穿過中間的通廊是一座兩層小樓,擡頭望去,青磚碧瓦之下,有一塊燙金的牌匾,上書:「攬月樓」三個大字,兩側的廊柱上用了李白的兩句詩做對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字體雖有些稚嫩,但筆力遒勁,非常有風骨,宗民牽著蕙畹,見她看著上面的對聯出神,不禁低聲道:「這是當今聖上的墨寶」蕙畹一愣,左右看看這應該是個讀書的所在吧,即不是正廳,也不是正堂,卻能得御筆親書,可見眷顧之重,他們一衆人在外面抱廈間候著,李管家去裡面通報,今天是第一次進學,蕙畹猜平安王應該是在的,所以才如此大的規矩,不一會兒,李管家出來叫他們進去,廊下伺候的小廝打起帘子,幾人魚貫走了進去。

蕙畹用餘光掃了一眼,是一間大殿,中間供著孔子像,殿角有幾個體面的小廝恭立,側面有一個木製樓梯蜿蜒而上,李管家道:「幾位少爺請上樓,王爺世子和洪先生都在上面候著呢」宗民牽著蕙畹率先走了上去,一走上樓,首先就是眼前圍著四扇屏風,上面是工筆的梅蘭竹菊四君子,高雅而不俗,有個白面無須的中年男子,在哪裡候著,一見他們就笑了道:「王爺和世子剛才還說呢,可就到了,來,跟著雜家來吧」公鴨桑音聽著有些尖利,蕙畹想這位大概這就是王府的大管家那個周公公了吧,幾人恭敬的走了進去,入目是明亮的光線和通敞的大殿,好個讀書的所在,兩側的長窗如今都已經打了開來,清晨的朝陽直接透進了殿內,使得這裡明亮而溫暖,左右恭立著幾個俏麗的小丫頭,殿里氤氳著隱約而清新的香氣,也分辨不出是個什麽香型。

周公公引著他們走到了東側,東側上首正中間放置了一個長案,後面是個寬大的太師椅,下面正中也放著一個長案和椅子,後面依次放置著幾張小一些的桌椅,每個卓字上面都放置著文房四寶,中間的太師椅上坐著一個穿著月白袍子的男人,側面和下首也站著許多人,蕙畹還沒看清楚,宗民已經拉著她跪在了地上,參見王爺和世子以及那個洪師父。

平安王楊奇和世子楊紫安,甚至一代大儒洪先生,以及幾個陪讀的公子們,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蕙畹,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皆因她年齡真的太小了,在幾人中太顯眼,楊奇微微擡手道:「起來吧」幾人站起來,蕙畹略略擡頭,才看清楚眼前的一衆人,中間的男人會是平安王嗎,至少蕙畹覺得不大像,風華霽月,高雅卓絕,雖然穿著蟒袍系著玉帶,卻沒有位高權重的赫赫威嚴,顯得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看起來身體不大好的樣子,身側立著一個十二三的男孩,束髮金冠,穿著一件雨過天青色的袍子,上面綉著精緻的雲紋,腰下系著幾個香袋玉佩類的玩器,眉清目秀,唇紅齒白,比搏武還要俊秀些,眸光盯著自己,雖然充滿好奇,但是也有些不經意的高傲。

旁邊有一個白鬍子的老儒生,青衣儒袍尊重正派,下首有三個男孩,最大的一個大約十五六了吧,小的看著和搏武差不多,應該是另外的幾個陪讀吧,就是那個賀總督的公子和知府大人的少爺,不過那個最大的真的很不錯,蕙畹不禁多看了他兩眼,不是像周圍幾個稍嫌稚嫩的小正太,文雅俊秀中透出一股難得的英氣,顯得頗有男兒氣概,楊奇沖著蕙畹招招手道:「你過來我瞧瞧,洪先生,他大概是你收的學生中最小的一個了吧」洪先生微微皺皺眉道:「是太小了些」周公公牽了蕙畹的手,帶著她上了台階,地面上都鋪著厚厚的地毯,所以也走起路來也沒有聲息,站在平安王身前,蕙畹又微微躬身見禮,楊奇卻拉過她的手仔細端詳了片刻道:「真是個漂亮的孩子」說著沖洪先生笑了笑道:「你不要看他年紀小,張老太爺說她讀的書可不少」洪先生本來聽說有一個才四歲的來陪讀就不大滿意,畢竟他知道世子的程度,不能講那些蒙學的東西,所以想著看看如果程度跟不上,就讓他回家去念書,在自己這裡也是白浪費了,現在看到蕙畹,雖說舉止沈穩大氣,但真的太小了些,恐還不到四歲吧,聽說讀過不少,洪先生也是不大相信的,遂起了難為她的念頭,想著讓她知難而退,於是看了蕙畹幾眼道:「你都讀過些什麽書」蕙畹道:「讀的都是些沒大用的雜書,正經的四書五經並不曾通讀」宗偉在下面忙道:「回王爺、先生,博蕙她厲害著呢,爺爺說她出口陳章呢」楊奇和洪先生不禁莞爾,洪先生又看了蕙畹一眼目光一閃道:「出口成章這到難得」說著四處看了看,右側是自己住的竹園,對著門有千竿翠竹,不禁計上心來,縷縷自己的鬍子道:「我來出一個對子你來對,若對上了,我就收了你,若對不上就回去蒙學里再讀幾年」蕙畹一愣心道還要考試,餘光看了一眼後面的幾個人,臉色都有些焦急,如今即使自己不想考也不能吧,遂恭敬的道:「請先生賜教」洪先生點點頭,指了指側面道:「你看我住在哪裡,大門正好對著翠竹,我的上聯就是:「門對千竿竹」蕙畹不禁笑了,心道這樣的對子在現代不知道被演繹過多少回了,原來竟然是出自這位的口中嗎,於是故作思考了下道:「我屋家藏萬卷書「楊奇笑道:「好!對的好,對的即工整又雅緻」洪先生一愣,沒想到她真的能對出來,而且這麽快,遂起了真正考究之心,勢必要為難一下她,想到此,開口笑道:「可是明日我就命人把院里的竹子都砍下去一節,我的上聯就改成『門對千桿竹短』」後面的幾個孩子和世子都不禁低聲笑了,蕙畹也調皮的眨眨眼道:「那麽我也添一個字,就是屋藏萬卷書長」洪先生促狹的道:「那麽后兒,我讓下人把竹子連根都挖了,我的上聯再添上一個字『門對千竿竹短無』」蕙畹不禁笑了開口道:「那我也添上一個字,就對家藏萬卷書長有」平安王楊奇哈!哈!哈!笑了起來,站起來拍拍洪先生道:「這會兒洪先生沒詞了吧,這個弟子雖然年紀小些,本王瞧著,倒是你這幾個弟子里天分最高的也未可知」洪先生也笑了,伸手摸摸蕙畹的頭道:「是個通透機靈的材料,沒準將來真是朝廷的棟樑」楊奇笑了對蕙畹道:「你還不快拜些你師父,這是收了你了,本來先生和本王說了,不收十歲以下的學生的,你可是開了先例,將來蟾宮折桂金榜題名也指日可待啊」蕙畹急忙上前跪倒重新行禮,洪先生倒是坦然受了,後面的宗民宗偉和蕙畹的兩個哥哥,互相看看,都不覺暗笑,宗偉湊近搏武的耳邊道:「還金榜題名,我看這輩子,都沒指望了」宗民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閉嘴,回頭看著蕙畹不禁也笑了,她的確很聰明,楊紫安歪頭看了蕙畹幾眼道:「父王,不如就把這副對聯寫了,讓人貼在竹園裡,豈不有趣」楊奇一想也對,周公公急忙一揮手,兩個俏麗的丫頭上前來鋪好紙張,楊奇看了一眼蕙畹,蕙畹不禁一驚,心道這位王爺不是想讓自己寫吧,自己的字可是萬萬貼不出去的,楊奇看她露出害怕的眼神,不禁想起張老太爺說的話,這孩字若說有什麽缺點,就是字練的不是很好,看來是真的,微微挑眉拿起筆飽蘸香墨,在紙上寫下了兩幅對聯:「門對千竿竹,屋藏萬卷書」平安王的字俊秀清雅,蕙畹覺得雖然看著比皇上的字要好看,卻沒有那股子君臨天下的霸氣,平安王寫完了,擡頭看著洪先生道:「洪先生,我讓下人們篆刻的時候留下兩個字的空處,等哪天讓下人砍了竹子再添上短無兩字可使得」洪先生和幾個孩子都笑了起來,洪先生看了蕙畹一眼,滿意的微微頷首。沒幾天幾個孩子就基本熟了,賀總督的兩個兒子,大的就是那個英氣的男孩,叫賀伯之,十五歲,小的叫仲之和宗民博文還有平安王世子楊紫安一般大,知府的公子叫沈言鵬,和宗偉博武一邊大。蕙畹理所當然最小。

不知道楊紫安看上蕙畹那裡了,從第一天起就對她頗為照顧,蕙畹猜大約是沒有兄弟姐妹的緣故,蕙畹原沒想到,記得封建時代的男人們,凡是有些地位和金錢不就是三妻四妾的嗎,宗民宗偉說,他們京城的家裡,如今就有幾個姨娘生的弟妹,可是楊紫安貴為世子,卻是個獨苗豈不奇怪,這是回家來聽父母說閑話才知道的。

據說這個平安王胎裡帶的身體不好,雖正妃側妃侍妾有幾個,卻在子嗣上由是艱難,到了小三十的年紀,王妃才做了胎生下了世子楊紫安,所以甚是鍾愛,加上平安王和皇上關係親厚,世子被當今皇上視作同胞,可以想象的出,世子必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但是平安王卻並不著實溺愛,時常親自教導,故也很有教養,並不依勢欺人,受到頗多讚譽,而且聰明機敏處,更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

蕙畹不禁想起楊紫安看著自己微笑的樣子,的確,那種通透和從容的風度自是和旁人不大相同,畢竟是出身皇族,蕙畹覺得,他隱於內的犀利定然不像表面上那麽溫和親切,就像平安王一樣,爹爹說過平安王曾頃刻間就穩定了朝綱,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是個親切溫和的人。

總的來說,上學的生涯對於蕙畹來說苦大於甜,因為一開始的賣弄,使得洪先生較了真,對蕙畹的要求甚至比對世子還要嚴格些,看那意思,勢必要把蕙畹培養成為一個他心目中的棟樑之材才罷休,偏偏蕙畹是個最會取巧的,在那些正經學問上,只知毛皮罷了,所以洪先生沒少生氣,洪先生覺得,蕙畹之所以背誦不下來這些正經文章,完全是沒用心的緣故。

洪先生深深相信蕙畹是聰明的,所以罰的也比旁人嚴厲,往往別人背不下來就抄十遍,蕙畹如果背錯了,那就是二十遍,令蕙畹不禁有些哀怨,到了後來,蕙畹甚至一度有些後悔了起來,後悔自己不該來湊這個熱鬧,這簡直就是受罪嗎,不過還好,有幾個槍手,仿著她的字替她抄幾遍來湊數,蕙畹清楚,洪先生也是知道的。

但是蕙畹自有對策,每次到了交作業時,蕙畹都會用現代的知識,把通篇文章做個詳盡的解說,適當的闡述一些精闢的觀點,洪先生通常就會欣慰的點頭,放過她,其實洪先生那裡知道,背誦蕙畹的確不行,要是講的話,蕙畹卻在行,因為她在現代時,她最喜歡看的就是百家講壇,那裡面把這些四書五經,名著經典講的那叫一個透徹,而且論點新鮮有趣,洪先生這個老古董當然覺得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欺世美人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欺世美人 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