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我

發現自我

人物背景:

趙黎明:現為利盟公司北亞區總裁

1948年9月出生於山西,祖籍浙江

1964年赴黑龍江插隊

1973年進入武漢鋼鐵學院,機械自動化專業,大學畢業后入得北京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攻讀碩士學位。並先後在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獲得MBA學位、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CaseWesternhaserVe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1976年加入Lexmark,任北亞地區業務開發高級經理,1998年5月被任命為Lexmark(利盟)國際有限公司北亞地區總裁利盟中國公司:利盟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成長迅速的國際性列印設備及列印管理軟體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企業,成立於1991年3月,前身是IBM公司信息產品事業部,總部設在美國肯塔基洲Lexington市,在全球範圍擁有50多個銷售代表處,並在亞歐美3大洲設立了6個製造中心,全球員工總數超過8,000名。利盟公司1998財政年度營業收入超過30億美元,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的「1998年度全球十佳IT廠商」,在〈商業周刊〉1999年度的「全球IT100強」評比中,利盟公司排名第11位。利盟於1997年1月進入中國,並在北京、上任和廣州等設有辦事處。

人物自白:

磨難不可怕

我是屬於上山下鄉的一批,因為「出身不好」,1964年去了黑龍江,在由勞改農場改成的知識青年農場接受改造。農場生活雖然很辛苦,但是這段經歷卻培養了我不怕苦、不向命運低頭的風格,尤其是性格上的磨練,使我有一種不屈不撓永遠往上走的勁頭,即使後來受再多苦,也只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時規定「地、富、反、壞、右」的子女每年有0.5%的大學招生名額,算作「可教育好的子女」,但是必須是勞動模範、生產標兵,上過光榮榜,從這裡面挑可以保正「不犯錯誤」。就是憑著這0.5%的模範指標,我有幸被選中去上大學,學習機械自動化。一想到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大學期間我都是一心撲在功課上,這段生活也成為我最美好的經歷。後來考上了研究生,畢業又正好趕上有出國名額,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外語,學得也很不錯,就出國讀MBA。

畢業以後,我在美國的許多大公司里工作過。作為一個黃種人,如何在美國公司裡面站住腳——被重視、被信任,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來證明自己。每當回想起以前的經歷時,就感覺在美國所遇到的困難並不算什麼。懷著中國人並不比別人差這樣樸素的想法,我在美國公司一步步地做起來。一個人吃點苦,經歷一些磨難,思考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IT行業瞬息萬變,即使是業績非常優秀的公司也會遭遇很大困難,行業里機會很多,但機會和挑戰同時存在,這時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處理這些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

發現自己的價值

1981年我去了美國,那時候還沒有人知道什麼叫MBA。我以為MBA就是計算機管理,沒想到第一堂課講的是紐約股票市場,一棒子就打暈了。像Marketing當時的中文譯名都不知道叫什麼。象數理統計和計算機的課學起來倒沒有什麼問題,老師不講,黑板上寫出來也能懂。但有些課程像西方經濟學,我們在中國從來沒有接觸過,只好先揀起大學生的課本來學,然後再讀研究生的課。至於金融、融資。跨國管理等課原來只是聽說過,究竟怎麼回事,根本搞不清楚。財務管理之類的就更感到非常吃力,但想想現在還是很幸運,比起插隊時吃的苦來少多了。

畢業以後我一開始想把學的MBA管理課程和以前讀研究生時學的自動化知識結合起來,也沒有想現在的年輕人這樣意識到「自我價值問題」,決定選擇去一些技術公司,後來逐漸轉向高級技術公司。工作中的時候做過不同的事情,我做先後從事過計劃、戰略。財務。營銷、市場。亞洲業務開發、中國業務開發等工作。開始有點無意識,後來就變得有意識了。剛去時一般要先做一些具體的工作,比如某一行業的專門的工作,還可以勝任,但是當做到其他工作的時候,例如市場營銷時就有些無從下手,而且這一過程中確確實實經歷了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美國公司都有自己的獨特模式,對我個人而言,就意味著自己的思維模式變不變和怎麼轉變的問題,如果全變成美國人的風格就失去了意義——那還要你幹什麼?作為中國人,你在其中也並沒有競爭優勢,但美國公司中好的東西、對的東西作一定得知道,一旦公司發現你的見解正確,就會開始重視你。在美國這個社會上,人人以自我為中心,你從第三世界來,必然引起他們的好奇。另一方面,公司也很自私,它認為有利益才用你。這一點從同事們的臉上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要一個亞洲人種、黃色人種來工作,他有什麼特殊的價值?這種感覺潛移默化總是在你身邊出現,所以當你提出見解的時候,既要符合他的思維模式,又要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這樣才會真正的體現你的價值。——這也是我後來逐漸慢慢認識到的。一次,一個美國公司想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我跟公司總裁一起主抓這一項目。出差時他住最好的飯店,我則被安置在2、3星級飯店。後來在合作的過程中,兩人就住在同一個飯店了。一方面總裁對我肯定有一個信任的過程,一開始他只是認為只是個隨從或翻譯,可是後來意識到我的才能,也開始重用我。

在談這個合作項目的過程中,正趕上1989年的「」,當時美國也有不少公司在撤資,關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會不會變化也是眾說紛紜,當時我提出了我對時局的理解,當然這一見解以後被證明是正確的,我在公司的地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一個在外國企業工作的中國人,思維模式必然被要求符合美國公司的風格,但是另一方面則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獨立個勝,有自己的獨立分析判斷能力。這樣公司老闆為了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就肯定會用你。

單人的獨特優勢

在外國公司,一個美國經理歸你管的時候,你從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是迫不得已沒有辦法。但是如果經過幾次接觸后,他發覺真的佩服你,那又是不一樣。他的眼睛里雖然看著你是黃種人。是中國人,但是他從心裡就會覺得不一樣。對於我來說,從心裡不願意完全西方化。許多時候我發現,由於自己有這種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背景,別人根本無法比擬。因此有一些機會來的時候,對別人來說不是機會,對你來說就是一種獨特的機會。

一般說來,在外企的中國人工作都很勤奮,踏踏實實,在理工方面——特別是數學討算機方面比他們強,有很好的優勢。因為努力,做得比較成功,只是有時候,可能因為文化背景的緣故,導致有些人進取心不夠,對某些領域不願涉及。他們可能覺得自己現在某一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不願意去涉及其他領域。中國員工一般都希望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和穩定的環境。但是IT這樣的行業瞬息萬變,身處其中必須天天創業,一天不創業,企業就會垮台,行業中人也不得不適應這種狀況,而且機會和挑戰和陷阱並存,走錯一步就往往會滿盤皆輸。

就個性而言,我是屬於不安於現狀的人,不喜歡向命運低頭,而且總喜歡有些新的變化,雖然不喜歡咄咄逼人的樣子,但我非常喜歡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我覺得生活對於我來說,應該是當你回頭看時,有奮鬥。有挑戰、有成績。這種感覺有時也不一樣,因為每一年都有新的東西,人在每一年都要有成功和新奇的想法。

在美國,大部分中國人不願意過問政治問題,不願意涉足政界,我當然屬於這種——我認為提不起興趣來。另外有很多工作你需要大部分面對當地美國人,比如保險業、房地產業。由於客戶大部分是當地的美國人,就不容易產生信任感。——這些都是華人的劣勢。另一方面,在一個公司里領導美國人,畢竟有語言和背景的差異,而真正的進入社會和美國人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並不容易。還有在和其他的公司打交道的時候,如果你所牽扯的業務與亞洲或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的時候,你就需要2倍、5倍、甚至10倍的力氣來完成它。當然在商業界現在也有很多很成功的華人,像在華爾街和一些大的公司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我剛到美國時,有人告訴我,美國人要想了解中國,就去中國餐館吃飯。因為原先過去的華人基本上是做這方面的工作。英國語彙有一個詞叫作Kuli,就是苦力,用來形容那時的情形。今天當然不一樣了,許多人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也能找到非常不錯的工作。一次,我去歐洲,發現當地的一家洗衣店畫了一個清朝人的小帽子,暗指華人去了就是干這些事情的。但是現在在國外,誰再也不敢輕視華人了,因為華人在各個領域之中都是有生氣的力量——像在基因工程、生物技術、航天和計算機技術等許多方面,他們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為中國市場設計產品

從世界範圍來說,今天沒有一個地方象亞洲發展的這麼快,而中國無疑是利盟最看好的。最具發展前景的一個市場。利盟產品遍及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是由若干個字母組成,而中國市場有其獨特之處,不用26個字母,而是用雙位元組,需要某種特殊技術。其次,國內用戶的購買力還比較低,低端產品或者說在價格上是比較敏感的。利盟在中國的策略就是決不能犧牲產品的質量,在絕對保證產品的高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為了降低成本,進一步貼近市場,利盟在將來也會實現本地化生產,使產品做到物美價廉,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中國市場來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除了低端產品外,一些高端產品在中國也很有市場。對於利盟來說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做就要花額外的費用,雖然需求的量不是很大;不做則會永遠失去這塊市場。正是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利盟著眼於長遠,也不會放棄這一市場,而且從一開始進入中國,利盟就確定了與本地廠商廣泛結盟的戰略方針,與四通、長城、方正、清華同方、虹光等公司開展多種合作,利盟希望真正能夠體現價值的是「簡單」,使大家生活的更容易,工作起來更簡單,與有實力而且信譽好的國內廠家結成聯盟,來打開中國市場。利盟噴墨印表機在中國增長非常迅速,事實上利盟真正的拳頭產品是激光產品,尤其網路激光產品市場基本趨於成熟,應該是我們拳頭重力出擊的時候。

利盟現在中國市場上有一種產品叫做1855,Inxlllall』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從來沒有為一個國家的市場設計和修改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到了中國以後由於中國的特殊性,中國的紙和世界上的紙不一樣,大概是60-70克,比較薄,如果印表機的進紙器走快了,就會發生捲紙。為了把hixlllalll』的拳頭產品打人中國市場,去年我們在中國買了幾十噸的紙,運回美國去,美國的十幾個工程師苦苦奮鬥了幾個月,在恆溫、恆濕的實驗室里,模擬中國從哈爾濱到廣州的溫度和濕度,四小時測試,保證不捲紙。不僅花了很多錢,而且這也是k刪m休歷史上專門為一個國家生產的一種產品。

這款產品拿到中國以後,受到了很多好評,幾乎所有的競爭產品無法處理的紙張問題,包括硫酸紙印刷等,但我們都可以處理,也成為利盟的專利之一。我們想把最好的東西獻給中國的用戶,同時也表明了我們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心。我們不動則已,要動就一定全力以赴。後來美國《華爾街時報》很感興趣,寫了頭版報道。2年時間裡,Inxlllalll』噴墨印表機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已經到了7%。激光市場上由於利盟去年7月份才正式進入,現在還談不上多少市場份額,但利盟是有備而來。剛才提到的那款1855,已經在世界上獲得了十多項大獎,在中國也獲得了三四項大獎——因為它是唯一不卡紙、捲紙的。

培養林匹優勢

對於一家發展中的企業來說,一定要保持和發揮核心優勢,超過核心優勢的部分,它會視作雷池,不敢多邁一步。核心能力是企業最大的本錢,也是最大的競爭優勢,廠家應該無時不刻想著如何保持這種優勢。利盟從1991年建立到現在獲得的獎項可以成百上千來計算,每年有幾百個之多,都是圍繞它的核心優勢而產生,因而許多廠商願意與fexlllill.-x在軟體開發、產品銷售。售後服務。包括生產基地等方面開展合作。

美國公司非常關心企業戰略,通常在兩強合作中它們也希望發現你的核心優勢是什麼,這就是管理的指導思想。比如說,一個公司具備的是低成本生產的優勢,就很難具有高技術的優勢,這就是hlxlllflll-x為什麼自己的低端產品都不生產,而是請別人生產,——我們把圖紙送過去讓別人代替生產,主要因為我們需要集中自己的核心優勢。攤子鋪的不大,人員集中在這個方向,搜集市場信息也集中在這個方向,兵精將廣,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優勢。

國內一些業界人士也經常說到中國找不到一家公司把提供服務當作自己的優勢。象麥當勞在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味道都是不變的,消費者在北京廣西、貴州的得到的都是一樣的優質服務,這是它的核心優勢。IT廠商也是如此,假設微軟也做起PC來,也許誰也贏不了它,但微軟的策略非常清楚——只做平台,多一步都不做。因為這也是它的核心優勢。它如果走上了另外一條路,為了硬體生產設計不同的東西,儘管是相關的。但是戰略指導思想、管理模式和用人和資金都不一樣。fexlllalll』大概每年總銷售額的6%全部放在研發上,這在同行業算比較高的,就是為了要保證核心優勢。

與此有關的是一元化和多元化的老話題,多元化和一元化不同的地方在於兩者需要不同的核心優勢。美國有很多大的公司是多元化公司,上面有控股公司,下面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廠商想立於不敗之地,一定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優勢。核心產品,否則很難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上站住腳。

管理中的黑匣子

在美國企業界,市場都是被視作是雙向的,而非單向。讓技術跟著市場走不大可能,廠商應該根據市場需要研究產品,搞技術的人也要有市場觀點,了解到市場的潛在需求后,就可以讓技術引導市場,手提電話和Internet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人會主動提出來需要。對於企業管理來講,決策者必須分析它們之間的辨證關係,視之為兩個是一體化的、雙向關係,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只依靠市場獲得成功。

國內企業來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上往往跟著個人的某些想法走,由於整個系統就不完善,一旦這個人不在時,大家就不知所措,所以得經常通過請示來做事情。國外企業的管理的職能非常明確,每一級管什麼非常清楚,不可能越級去管,在一種完善的制度下,每一個人都知道應該去做一些什麼事情。在一家美國公司里,如果總裁只管下面6個副總裁,6個副總裁下面的總經理總裁是不過問的,總經理下面的部門經理又分別去管,責權、功過分得非常清楚,因此哪一級怎麼樣都很清楚。如果你跨級去找你老闆的老闆,說:『戲的老闆對我不公平,他沒給我長工資。』哪么那個老闆很有可能說:『你表現的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交給你的老闆的任務,我只關心他能否完成。」在美國公司,你也可以任人唯親,雇傭你的親戚,哪怕星期天加班也必須完成他該完成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管理者必定想選擇能力最好的、能最快完成任務的人。

順著這種邏輯往上推,有一天開會副總裁跟總裁商量他下面一個經理的安排,總裁會問:「你是不是希望我找他談談。如果我找他談可以,但是你已經被公司解僱了,如果你雇的人都管不了,聽不了的話,只能說明一條——你無能。我只能把你撤掉,換一個人過來做這件事情。」副總裁肯定馬上說:「不不不,我找他談就可以了。」因為每個職位的職權界定清晰,如果把任務交給你,就給你全部的信任,讓你去辦這件事情。至於你下面怎麼去干一般來說,我就不知道了。對我來說,你是黑匣子,事情完成得很好,我就認為你對了,我認人認對了。至於你再往下認人,那是你的責任。

變為常道

一般來說,企業發展迅速的時候肯定就出現一個管理的問題,另一方面,管理沒有一個很好的理性模式,需要根據每個公司的不同情況摸索。如何揚長避短,鄙棄自己的劣勢,必須結合自己本身的基礎和行業特點來確定管理模式。如果你仔細看美國公司,沒有兩家公司是一模一樣的。尤其企業在快速增長的時候,高層管理者只能抓其中20%的重要事情,但這些因素卻決定企業80%的命運或收入,如果你要抓了80%的東西——對企業的影響卻只有20%,這樣就會非常危險。

利盟作為一家發展非常快的公司,也出現了很多管理上的問題,經常有很多事情,不知道這件事情應該是誰的。一般來說,每個人進公司都知道責任所在,但是由於公司發展的快,很多事情不知道應該誰來管,或者在不知道的時候就推給了其他人,作為管理者往往是沒有辦法就自己擔起來。這樣長此下去的話會浪費管理人員的寶貴時間。另一方面,一家公司這個月和下個月管理上就會有所不同,市場在變、環境在變、競爭在變,企業必須隨時調整。如果拿三年前、五年前教科書上的東西挪到今天來用顯然已經過時。Inxlllal.-x北京辦事處這些人員幾乎每個月都有變化,從人事的變動、結構的變動、責任的變動到人員的組成,變是正常的,不變才不正常。管理有時更像是一門藝術,不能單純用科學來定義。書上所說的某次成功只能是它適合當時的企業環境和人,它失敗了也不能說怎麼樣。

利盟的「縱深」戰略

與其他印表機生產廠商不同,利盟擁有自己的技術和專利,從這個角度來說,利盟新產品上市的周期最短。我們的劣勢是知名度不夠,從全球範圍來看,佳能。惠普、愛普生比利盟規模更大,不同產品的廣告之間產生疊加效應,微機連同印表機都可以進行宣傳,而利盟只有印表機,在廣告上的投入產出比不高。

分析了我們的優勢和劣勢之後,利盟在國內決定走行業用戶這條路,第一,像銀行需要的產品跟別的行業不一樣,利盟能充分考慮這種需求開發產品供應市場,甚至在一種型號裡面,利盟可以有1000多種變型,不像有的廠商產品完全倚賴OEM;第二,從利盟的缺點和劣勢上來說,我們不能大張旗鼓做廣告,就採用和用戶最接近的方式。了解用戶的要求,以最快速度充分滿足客戶需求來發揮我們的優勢。像在美國和歐洲銀行,利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

採用縱深的集中優勢打殲滅戰,就不需要在表面與競爭對手展開競爭。要做到這一點,利盟自然需要找到行業用戶強的渠道。一些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后,不會集中在一點打開,而是選擇一些代理從面上去鋪開,盲目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只要從面上推開就能發展,效果並不理想。

協作型的多元化

對於某些公司來說,只關心銷售額增加,賺錢就可以,其他的無所謂,像房地產、證券、餐飲業都可以去做。這種公司在西方也不是沒有,西方公司會像投資公司一樣採用控股形式,這塊好了我就留著,不好了就買掉。像美國的SMC公司都是這樣,有8、9個集團,從農藥到坦克部生產。但是,這樣做必須首先考慮能否立得住足,其次是能否有長遠的發展,其三還必須結合長短期的效益來考慮,能否在競爭環境中站得住。

當然,多元化的公司也並非沒有成功的例子,只是比較困難,它會牽扯一個叫做(協同作用)的問題。這是一個醫藥辭彙,意思是說拿出任何一味治不了病,把幾味葯放在一起就治好,所謂爭取1+l大於2的效果。多元化如果要獲得成功,一定得有synng在裡面,在同時從事的幾個行業中有緊密促進的作用。所以表面上是兩個不同的事業部,實際卻能夠產生大於2的效果,否則就失去了意義。像必勝客和肯德基的投資公司都是百事可樂,同為餐飲業,有著同樣固定的模式,從管理角度說許多模式和經驗都可以轉移過去,這樣的多元化才有意義和發展前景,不會成為一個鬆散的聯盟,而真正成為一個共和國。

埋頭幹道逼迫不夠

Ifxlllall』是一個新的,處於上升很快的發展期的公司,所以現在只能談到創業,還談不上成功。就我個人而言,思維模式和生活模式天天處於這種創業的感覺中。在我看來,一個人和企業一樣,你必須有你自己的核心優勢。你必須知道你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你才能不怕沒有機會。——就怕機會來了的時候,你不具備這個才能。機會不屬於你,而屬於別人。

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在那裡,還需要經常有創新的想法。如果你不怕吃苦,真正的去干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都是好事情。因為在信息產業沒有人敢說自己是成功的,不能追求平平穩穩的過日子。除此之外,一個人保持自己個人化的風格很重要,有自己的獨立的見解,自己知道這件事該怎麼去做。

從L皿m金招募員工的要求來看,我們會考慮這個人有沒有創新精神,有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儘管這個人只是工作很努力踏實,也不一樣被列在考慮之中。IT這樣的行業需要有見解、有創新精神月時有實幹精神的人,只有後者的人,在IT行業的發展需要靠機會,但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業界的大多數人都是拚命干,表面上看都是悠閑從容,實際上壓力也很大,每個人都希望每天少做錯事,不能被丟棄在潮流後面。

網路發展與規範化

今天,網路在中國正全面升溫,用戶數量從50萬到200萬,從400萬到1000萬,這樣的發展速度實驚人,與世界潮流也是驚人地一致。但是網路在中國的發展還亟待規範化,第一要允許大家進行競爭,第二要管好不要管死,給每個人平等的機會。今天人們已經看到,技術變遷已經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處世方式,像我的孩子交了很多網上的朋友,查起資料來是到半夜也不睡覺。

與先進國家向比,國內市場確實存在許多不規範的地方。像電信的收費比較高,如果在L比如四上網上有個驅動程序,用戶需要把它下載下來的時候就很擔心費用問題。Internet有一個直銷的功能,如果費用太高,就不具備競爭優勢。另外像網路服務公司應該在服務質量上提高,而不應該盲目的在價格上競爭。在歐美、日本發展Internet時走了很多彎路,盲目競爭。非法營銷都經歷過,技術上的彎路也走過很多,所以中國這方面應該說非常幸運,許多經驗和教訓都可以借鑒。不管怎樣,Internet的發展不僅為國內n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前景,對於中國這麼廣闊的市場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人物印象:

趙黎明的辦公室里掛著醒目的一幅漫畫,漫畫的題目叫作「BelikeADuCker」,畫面上藍天白雲碧海間,一隻鴨子浮在水面上,神情悠然自得(「UpTheSurface,-LookUnruffled」);但在水面之下,鴨子的璞掌則撲騰不止,勞苦狀如同身處煉獄一般(「Underthesurface,Paddledlikeahell」)。我問趙黎明為什麼將這幅畫如此醒目地掛在辦公室里,趙的解釋是,與鴨子的生活方式一樣,經理人的生活也大抵如此。尤其在一個因為互聯網而越來越加速的行業里,一天一個變化,稍有懈怠,或者不去積極應對,就會很快落伍在潮流之後。因之,在食有魚、出有車的白領形象之水經理人平時也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10多年前,工人階級江山一統的年代里人們想象中的白領是和小資情調聯繫在一起的。他們坐在寬敞明亮的高層寫字樓里,可以穿短裙、吃西餐、打領帶,喝咖啡,遠離了體力勞動和工人階級的樸素感情,更多揉合了小資色彩的敏感、高貴。委瑣、自我優越和自卑,顯然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遺風餘孽。10年後的今天,玻璃幕牆高聳入雲的大樓摩肩接踵,成了青年人扎破頭也要擠進去的地方;獵頭公司如雨後春筍出現,成了最蓬勃。邊際利潤率最高的產業;而能說一口流利英語。有著豐富職業經驗的經理人也成為最緊俏的可囤積的奇貨,可以待價而沽。外企豐厚的薪水、現代化的工作環境和誘人的升遷機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剛剛跨出校門的年輕人加盟。白領中除了漂亮的女士、能幹的小夥子和一大堆香港人。台灣人和外國人外,一批本地成長起來的職業經理人也顯露頭角,他們是白領中的白領,可以住別墅、開跑車,天天忙於坐飛機和開會議。當然,與龐大的白領和勞動人民相比,這一群人在數量上當屬鳳毛鱗角。

趙黎明認為對於他這樣有過歐美遊學經歷的人來說,能在美國公司獲得一席之地殊屬不易,尤其要植根於自我核心價值的發現和培養。趙黎明曾經作為老三屆被「改造』過,後來能幸運地出國鍍金,在美國公司從打工做起,慢慢做到現在這樣的位置,其中許多甘苦顯然不足為外人道。趙黎明認為,像他這樣的職業人跨越了兩種不同的文化,諳熟中國國情,也了解西方的遊戲規則,這樣的身份美國人也無法替代,這也是今天國內的許多外企CEO由高鼻子藍眼睛一統天下的局面不再的原因之一,隨著WTO進程的逼近,國內市場更充分的開放,本土化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另一方面,這群人的茁壯成長還應該感恩於一大批著名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紮根,尤其是在IT行業,IBM、HP等一大批極富包容性文化的M巨頭為本土經理人的成長提供了沃土。一般說來,職業經理人的出現源自資本和經營的分離,換言之,與職業經理人相對的創業者是從一而終的。可口可樂的老闆高茲耶達曾有一句名言:英語中廚房水龍頭的H代表熱水,C則代表冷水,因此,在C變成可口可樂的代稱之前,他決不會罷手的,而職業經理人大可不必有這樣高的真誠度,他們的升遷和去職都取決於作為管理者的業績和股東的認可度,因此「合則留、不合則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爺處」才是他們的商業哲學,見好就收、不好就撤(否則就是坐以待斃),來去如風,才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在人力。智慧和管理經驗也可以作為資本和股份的前提下,這種嶄新的人才標準為職業經理人的茁壯成長和頻繁跳槽提供了溫床。

然而,人們通常看到的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某一面,職業經理人的甘苦也不為常人道。尤其是在IT業,有人把它形容為一個殘酷得有些血腥的產業,在不停的篩選過程中,許多往昔英雄豪傑,到今天都是『風流早被雨打風吹去」,松下的前總裁更形容為這是一個企業英雄消失的時代。看看業界頻繁的人事變化就不能發現這一點:新農『夢之隊」隊長沙正治離職;吳士宏離開微軟后加入TCL;康柏前中國區總裁謝克人黯然去職;方正電腦總經理馮沛然離職……雖然,每個人的離職原因不盡相同,但經理人的苦衷恐怕都是一樣的:面對外界詭譎莫測的市場變化,管理者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管理者身份上的遊離使得在領導、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的過程中難以盡情發揮等等。記得中國區總裁江永清在一次與筆者的交談中也曾作驚人之論:在外企,作為職業經理人實在是沒有必要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要不得,因為經理人畢竟也只是高級打工一族。敘本華說人生遠觀之則美,身處之列苦,如此看來,經理人也是概莫能外。

趙黎明說,他在國內遇到的許多朋友都對利盟不大了解,也不知道利盟是美國前500家公司,更不知道利盟是福比斯雜誌不久推出的華爾街最具投資潛力的10大公司之一一一一一x-t在第6名,僅在微軟之後,&IBM、HP這樣的公司都排在了三四十名之後。趙黎明將利盟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與其國際品牌存在的巨大差到王於兩個原因:一是利盟進入中國市場並不久;另外相關廣告宣傳做得也不夠。趙黎明表示,在品牌認知度方面,利盟在國內市場上與佳能\惠普、Emp這樣的品牌來比還有差距,但利盟會很快做出相應的調整。趙黎明希望未來的利盟中國公司是一家非常本土化的國際性公司,他說自己將會為此不懈努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網路英雄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網路英雄傳
上一章下一章

發現自我

%